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該絕

王保保的親兵立即跑進帳篷報告,有明軍前來劫營了。

王保保走出帳篷一看,有不少營帳已經起火了。

雖然遭到明軍的偷襲,但王保保並未慌亂,立即命令各部將官迅速整頓人馬,向前來偷襲的明軍發起反衝鋒。

王保保的部隊不愧是元軍中的精銳,即使是在如此混亂的局面之下,也是迅速組織起兩萬騎兵,欲朝着明軍發起反衝鋒。

對於這個情況,徐達、常遇春早預料到了。見明軍有少部分騎兵已經組織起來了,咱們的“裝甲車”方陣打頭陣,緊隨其後的是一萬騎兵、兩萬步軍,立即朝元軍的騎兵衝了過去。

王保保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兩萬騎兵還沒開始衝鋒,就聽見一陣“轟隆轟隆”的聲音朝他們這個方向傳了過來。立即有探子回報,明軍的那個“大怪物”又殺過來了。

聽說明軍的“大怪物”又殺了過來,元軍的騎兵是未戰先怯了三分。王保保也覺得這次不能硬拼,還是迅速整頓人馬,向北邊撤退爲上。至於那太原城,就這麼滴吧!

王保保想逃,徐達、常遇春卻不答應。“裝甲車”方陣在前面開路,騎兵部隊則在後面砍瓜切菜,一頓操作猛如虎,打得元軍是丟盔棄甲。

更要命的是,常遇春帶着那兩千精騎,在豁鼻馬的指引下,對王保保是窮追不捨。按照常遇春的打算,這次非要幹翻了王保保,永絕後患。

當然,王保保也不是吃素的。在小說中,他手下高手如雲,還有功夫蓋世的妹夫張無忌,有幾個人敢動他?在現實中,他的親兵衛隊都是精挑細選的,個頂個兒的能以一當十。

常遇春的兩千精騎是一口氣追了一百多裡地,一直追到忻州。但王保保的親兵衛隊也是拼了老命,不斷地派出敢死隊員在後面阻擋常遇春的追兵。

也是王保保命不該絕,從當日夜間,一直追到第二日中午,常遇春都沒跟王保保打上照面。但凡王保保能給常遇春一絲機會,行動稍微遲緩一點兒,以常遇春、陳維林兩大絕世高手的實力,將王保保斬落馬下,根本就不算個事兒。

過了忻州,前面可就是元軍的地盤兒了。常遇春的兵力也不多了,萬一遇上大股元軍,反而要吃虧。況且現在連王保保的影子都沒看見,常遇春不得不放棄追擊,返回太原。

這次追擊戰,雙方的損失都有點兒慘重。

王保保出逃的時候,身邊可是有一千親衛、三千精騎,待得他過了忻州,徹底擺脫常遇春的時候,身邊只剩下十八個親兵了。

王保保帶着這十八騎是一路逃到大同,意圖在大同收攏潰散的殘軍,以圖東山再起。

而常遇春這邊,兩千精騎最後只剩下不足三百人。不過更令人痛心的是,天狼特戰隊共損失了十九個人,其中二分隊三班班長林清海、四分隊三班班長葉大拱相繼戰死。其餘特戰隊員,幾乎都是人人掛彩。

至此,如果不計算陳維林的話,咱們的一百一十七名特戰隊員,經過先前的洪都保衛戰、攔截張定邊的戰鬥,以及這次追擊王保保的戰鬥,共計損失了五十三人,現在只剩下六十四人了。其中,一分隊剩下十四人,二分隊剩下十七人,三分隊剩下十五人,四分隊剩下十八人。

咱們花費了四、五年的心血,培養的這些人,這才幾年的時間,就損失了近一半了,實在是令我太痛心了。

不過主帥徐達倒是挺高興的,此番太原之戰,共計殲滅王保保的元軍七萬餘人,加上之前王保保進攻居庸關損失的近萬人,待得王保保逃到大同之後,只收攏了殘兵兩萬餘人。

後來,由於常遇春的大軍北上忻州,王保保擔心明軍繼續北上攻打他,便連大同也不要了,帶着兩萬殘兵退守甘肅。甘肅還有王保保之前零星派出的近兩萬人,這樣合兵起來,也差不多有四、五萬兵力了,只是無論是武器裝備方面,還是兵員素質方面,比起之前的十萬精銳都是差得太遠了。

王保保退守甘肅之後,元順帝晉封他爲右丞相,並召他回元上都。

對於元順帝拋來的橄欖枝,王保保卻並未理會,他反而給元順帝去信,勸其放棄上都,直奔和林(今蒙古國哈拉和林,窩闊臺大汗曾於公元1235年建都於此)。

和林雖然是蒙古帝國早期的都城,但因爲太過於偏遠,元順帝並不喜歡這個地方。當時,王保保提出這個建議之後,元廷中有許多大臣都非常贊同這個觀點,但元順帝就是不同意。

因爲在元順帝心中,元上都可比和林要好得多。即使後來元上都被明軍攻破之後,元順帝也堅決否決了衆臣的意見,不去和林。

元順帝雖然是亡國之君,但他還是有自己的堅持。直到他身亡,他都沒有去和林。

那麼,問題來了。王保保爲什麼要建議元順帝去和林呢?

因爲在王保保看來,明王朝絕對不允許他的疆域附近還有一個蒙古王朝存在。而元上都距元大都也就不足一千里的路程,元帝盤踞在元上都,明軍肯定會北上用兵。

而如果去了和林,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從元大都去和林,有幾千裡的路程,其中要經過環境極其惡劣的大漠,明軍要想大規模用兵,根本就不可行。路程如此之長、路況如此複雜,明軍的後勤保障根本就跟不上。

也就是說,如果元順帝到了和林,就可以安安心心地蟄伏,逐步發展自己的勢力,以圖東山再起。等個三、五年,甚至十來年之後,元軍再度強大了,完全可以再度南征,奪回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而如果在元上都,明軍根本不會給他再度東山再起的機會。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

正是因爲元順帝不願意去和林,因此王保保也不願意離開甘肅。因爲王保保覺得,去元上都比待在甘肅危險多了,明軍的下一個重要目標,必然就是元上都。

不得不說,王保保不僅是元末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更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他對當時局勢的分析,可比元順帝要高明得多。

如果元順帝真的聽從了他的勸告,北走和林,王保保必然也會跟去。真要是那樣的話,明軍與元軍的恩怨情仇估計還得延續好久。

明軍大敗王保保之後,徐達、常遇春、傅友德、湯和、馮國勝等人在太原召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

會上,馮國勝強烈建議迅速向甘肅用兵,一是繼續剿滅王保保的殘兵,而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滅了關中四大軍閥。

馮國勝、郭興等人輕取關中,將四大軍閥逼到偏遠荒涼之地,徐達對他們率領的西征軍非常滿意。對於馮國勝的這個建議,徐達、常遇春都非常贊同。

衆人皆認爲,雖然元順帝還在元上都,似乎那裡纔是我們最應該攻打的地方。但是西北的四大軍閥和王保保殘部不收拾掉,很可能給日後的北伐帶來巨大隱患。正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考慮到北平兵力並不算十分充足,得做好西征的時候,北方的元軍南下偷襲北平的相關準備工作。徐達定下了兵分三路的計劃。

第一路大軍,由徐達親自指揮,西渡黃河,向平涼方向進軍。

第二路大軍,由馮國勝指揮,向天水方向發起攻擊。

待這兩路大軍分別佔領平涼和天水之後,繼續向西邊的蘭州、臨洮方向用兵,其目的很簡單,就是徹底擊敗關中四大軍閥的部隊。

第三路大軍由常遇春爲主帥,傅友德爲副帥。常遇春率軍北上忻州,形成對王保保殘部的威懾之勢。而傅友德的大軍則佔領朔州,做出隨時西進甘肅的準備。

其實,按照徐達的計劃,常遇春、傅友德的大軍就只需要行進到這兩個地方,保持對北邊王保保的威懾就夠了。而南邊的徐達和馮國勝的大軍則可趁着這個機會,一鼓作氣將四大軍閥給收拾了。

之所以不讓常遇春、傅友德西進剿滅王保保殘部,一是考慮到甘肅地區地廣人稀,一時難以剿滅。另外,得讓常遇春待在忻州,隨時做好東援北平的準備。在徐達、常遇春等人看來,北邊的元軍必然不會甘心就此放棄北平的。

果然如徐達、常遇春所料,就在徐達、馮國勝的大軍大舉西進之後,元順帝認爲北平的明軍兵力空虛,立即命令也速、納哈出等人率軍南下,欲奪回他的大都。

元軍南下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應天、傳到了忻州的常遇春耳朵裡。

常遇春按照早先與徐達商定的計劃,讓傅友德堅守朔州,自己則率大軍立即東援北平。

而應天的朱元璋其實早就有了安排,早在去年年底,他就讓李文忠將精銳部隊調集到揚州。這會兒收到了北平告急的緊急軍情,他命令李文忠的部隊立即北上馳援北平。

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三十四章 偷襲錐子山風?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見元帝第十六章 拜師學藝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女受傷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張必先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說話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兒有喜了第六百零三章 陳理出降第六十七章 圍點打援(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談判繼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四十章 復克池州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脫第五百二十六章 巧施離間計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門遁甲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爺子被囚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將獻計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六百四十六章 羣衆的智慧第五百八十三章 湯和替子求學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獲美人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六百四十九章 餘杭告急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斃託音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六百一十四章 洪都鬧翻天了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內訌第一百七十章 口無遮攔第一百九十章 金鑲珠寶蝴蝶簪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館兒有大作用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殺計劃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九十二章 熱臉貼了冷屁股第五百三十章 “瘋狂”的郭興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爺子的心病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三百三十八章 遠走高麗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術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二百章 讓常遇春去當炮灰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五百零九章 三線快攻第422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鎮江軍營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喪於此?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廣拜年?第五百七十六章 會來事兒的康茂才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決戰鄱陽湖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獻策第六百二十一章 擁兵自重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記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當雷鋒第四百八十二章 歐普祥裝病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三百五十五章 潛入獅子山第五百三十章 “瘋狂”的郭興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獄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態嚴重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價漲瘋了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491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