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餘杭告急

善於用兵的潘元明聽了弟弟潘元紹這番話,也是陷入了深思。弟弟潘元紹非常受到張士誠的器重,可以說張士誠派他來杭州,就是因爲信任他,讓他來代替張士誠在杭州推行大政方針的。那這個削弱謝再興的計劃,是不是應該早就在張士誠的計劃之中呢……

想到了這些,潘元明也就同意了弟弟潘元紹的做法,對待餘杭的求援,只是象徵性地馳援。每次派去馳援餘杭的兵力也不多,一旦遇上李文忠的部隊,一交上火就立馬開溜。

派去運送給養物資的部隊,那更就不用說。基本上都是做做樣子,給謝再興派來的求援人員看。拉着給養物資出杭州城,走出十來裡,立即回撤,然後派人告訴餘杭的謝再興,說是運送給養的部隊受到李文忠部的偷襲,不得不回撤杭州城。

也就是說,這近兩個月來,餘杭的謝再興部幾乎是有沒得到杭州城的任何救援,全憑着將士們的毅力,與城外的李文忠部苦戰。

嘉興投誠的消息傳到餘杭之後,餘杭城內的兵士們出現了短暫的動搖。但經過謝再興與其五弟謝再貴的一番苦勸,將士們終於又堅定了守住餘杭的決心。

可是這一次,呂珍、“五太子”的援軍大敗,李伯升率領湖州軍民投誠的一系列消息傳來之後,餘杭的謝再興部再次出現了危機。

在將士們的心中,連呂珍、李伯升之輩都成了西吳的俘虜,餘杭還能堅持多久?更要命的是,嘉興、湖州都成了西吳軍的地盤兒,杭州與蘇州之間的聯繫就已被徹底割裂,杭州現在成了一座孤城。

這一次,不僅是謝再興麾下的兵士們開始動搖了,許多軍官們也都漸漸開始動搖了,最後連謝再興的五弟謝再貴也有些動搖了。

面對杭州城內潘元紹的不救援,老五謝再貴本就有氣,加上近日裡官兵們私下紛紛議論,謝再貴終於是坐不住了,他單獨找到了哥哥謝再興。

謝再貴對謝再興說,杭州城的潘元紹、潘元明兄弟見死不救,這是要故意陷餘杭於死地呀!咱們是不是該另作打算了?

謝再興沒想到五弟謝再貴會跟他說出這種話,他驚訝地望着弟弟,許久才問道:“你,你什麼意思?”

在哥哥面前,謝再貴也不想拐彎抹角,他直接告訴謝再興,眼下嘉興、湖州都已成了西吳的地盤兒,杭州已然成了孤城。更讓人氣憤的就是,到了這種時候,杭州城內的潘家兄弟還對咱們見死不救。

那潘元紹不肯派兵就不說了,他竟然連糧草、給養都不肯給我們支援,這分明就是要陷我們於死地呀!

現在將士們每天早飯、晚飯都是喝粥,只有中午能管頓飽飯。而且這種情況還持續不了多長時間了,再沒有給養物資運送過來,要不了一個月,兵士們一日三餐都得喝粥。肚子都填不飽,兵士們哪有力氣打仗呀?

而杭州城內儲備的物資,至少夠整個杭州的駐軍消耗兩年。可就是在杭州城內物資儲備如此充足的情況下,潘家兄弟都不肯給我們的兄弟飽飯吃,其用心實在是險惡呀!

聽五弟謝再貴說了這些,謝再興也是嘆了口氣。弟弟說的這些話都是實情,但眼下他又能怎麼辦呢?

拋棄餘杭,退回到杭州城去?

估計一入城,就得被潘元紹給收拾了。正好讓潘元紹給自己安一頂臨陣脫逃、守土不力的帽子。

拋棄餘杭,帶着手下的兄弟去當一股竄匪?

那估計要不了三天,手下這些兄弟都會跑光。餘杭的四周,不是西吳軍的地盤兒,就是東吳軍的地盤兒,自己只要一出城,準得被別人收拾。

率餘杭兵士向西吳投誠?

那更不行。咱當初就是從朱元璋那邊叛逃過來的,而且眼下攻打餘杭的主將正是以前的死對頭李文忠。真要向李文忠投誠,估計自己還沒見着朱元璋的面,就會被李文忠給算計了。

更爲關鍵的是,昔日的乘龍快婿朱文正已經死了。如果朱文正還活着,謝再興可能會選擇投誠,畢竟一個大都督在朱元璋面前還是有些分量的。可是現在,肯定是不行了!

這三條路都不成,那就只剩下一條路:死守餘杭!萬一戰場突然發生一些不可預見的突發性狀況,說不定李文忠就退兵了,咱們就是堅守餘杭的功臣了……

對於謝再興來說,他只能選擇這條路。

當謝再興將自己的想法說給五弟謝再貴聽了之後,一向驍勇的謝再貴也低下了頭,陷入了深思。

就在這時,有兵士來報,說是城下的西吳軍射來一封箭書,言明是對方主將李文忠寫給謝再興的。兵士們得此箭書後,哪敢有半分耽擱,更不敢拆開,立即跑來交給謝再興。

謝再興接過兵士遞來的箭,從上面取下一封書信。一看筆跡,還是那熟悉的字跡,這正是李文忠的親筆書。

李文忠寫給謝再興的是一封招降書,不過這封招降書,李文忠還是費了心思寫的。

李文忠先是回憶了昔日自己的年輕氣盛,沒有顧及謝再興這個老將的情緒,導致了將帥失和。最終,雙方由上下級關係,變成了敵對關係。

緊接着,李文忠又點出了謝再興眼下的窘境。湖州、嘉興均已成爲西吳軍的地盤兒,杭州已成孤城。對於杭州城內的潘家兄弟不救援餘杭之事,李文忠當然是心知肚明。

在信中,李文忠運用誇張的手法,歷數潘元紹兄弟在救援餘杭過程中的可笑之舉。李文忠告訴謝再興,潘家兄弟救援餘杭,完全是在演戲,關鍵是這演技還不怎麼樣,連西吳的兵士都能看出來,潘家兄弟根本不想救援餘杭。

然後,李文忠又列舉了西吳軍對於剛剛投誠的宋興、呂珍、“五太子”、李伯升等人的種種善意之舉。李文忠特別提到,連“五太子”是張士誠的養子,投降西吳後都能受到優待,那他謝再興就更不用擔心什麼啦!

最後,李文忠十分真誠地請求謝再興爲了餘杭城內的軍民百姓,爲了不讓更多的兵士作無謂犧牲,開門投誠,大家共襄大舉。

李文忠向謝再興保證,只要謝再興願意投誠,他立即向朱元璋上書,請求朱元璋不再計較謝再興昔日叛變之過。

李文忠在信中還提到了他的女兒謝翠英和外孫子鐵柱,雖然朱文正犯了大錯,但朱元璋並未爲難謝翠英母子,反而是讓馬氏對她們母子格外照顧。

還有謝再興的小女兒謝翠娥,與徐達也是相親相愛。雖然謝再興的大女婿朱文正不在了,但徐達還在呀!以徐達的戰功,朱元璋又怎麼忍心殺掉他的岳父呢?更何況這個人還是他朱元璋昔日的老兄弟?

不得不說,李文忠這封招降書還來得真是時候,正在餘杭城內兵心渙散之際,他的招降書就到了謝再興的面前。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李文忠的這封招降書,在感情上雖然有些誇張,但李文忠是真的打算如果謝再興投誠,就不再跟他繼續交惡了。

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朱文正已經死了。

當初李文忠藉着自己是謝再興上級的身份,處處爲難謝再興,其實他並不是針對謝再興這個人,而是針對朱文正呢。

李文忠始終將朱文正作爲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只要是與朱文正親近的人,必然是他的攻擊目標。

可是現在,朱文正早已不在人世了。李文忠還跟謝再興較個什麼勁呢?如果謝再興能率餘杭投誠,這將是自己的一大功績呀!

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李文忠纔在招降書的一開頭,主動承認當年自己年輕氣盛的錯誤。

連李文忠這號人都能主動向謝再興示好,老五謝再貴已經是怦然心動了。不待大哥發話,謝再貴便說道:“湖州投誠之後,兵士們都萌生了復歸西吳之心。要不……”

謝再興沒有讓五弟繼續說下去,而是打斷他道:“李文忠是個陰險小人,他的話可信嗎?”

謝再貴嘆了口氣說道:“李文忠爲人的確狡詐,但如果我們投誠,這封信的內容肯定會公諸於衆。到時候,如果李文忠還對我們下手,那他恐怕以後也難於立足吧!”

謝再興擺了擺手道:“這事兒還是要仔細琢磨,萬不可草率行事。”

謝再貴還是不肯放棄,他跟哥哥建議道:“要不咱們再向杭州求援?現在湖州已失,如果潘家兄弟還是見死不救,咱們就不能再在這棵樹上吊死了。大哥,反正我是想清楚了。就算咱們投誠了,受到了朱元璋的清算,那咱好歹還是給手下的弟兄們留了條活路。如果不投誠,那就是給手下的弟兄們都不留活路呀!”

謝再貴說到這裡,謝再興是將頭向後一仰,靠在了椅背上。他閉着雙眼,衝五弟擺了擺手,說道:“你先回去吧!容我好好想想!”

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詐降嗎?第一百章 再遇常遇春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線接頭第四百零七章 熱火朝天地印錢第七百章 朱升辭官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詐降嗎?第462章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八十八章 初見思淑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五百九十四章 羅復仁投降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六百八十一章 捨車保帥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過揚州?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七十三章 大膽的計劃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天新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山密謀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槍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一章 引子第四百零八章 丟人丟大了第513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四十三章 驚動敵軍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樞密分院成立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將第四十六章 郭子興取懷遠第一百二十章 殺回錐子山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廣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彥文的下限第六百七十四章 阿魯溫投降第六十八章 圍點打援(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三十七章 謀取採石磯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叔明的顧慮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六十七章 圍點打援(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四十六章 郭子興取懷遠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戰張定邊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六百二十一章 擁兵自重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生就是忽悠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五百零六章 馬壋受降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六百四十九章 餘杭告急第三百三十三章 我們被陰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六百四十章 宋興反水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擊盤門第五百八十三章 湯和替子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