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嘉定受查

朱同那就更不用說了,他聽說道衍來了,恨不得長對翅膀,立即飛過來。

晚宴氣氛熱鬧非凡。道衍這些年廣拜名師、廣結好友,其見識可是與他的年齡大不相稱的。道衍一張口,往往是妙語連珠,逗得衆人直樂。

而小舅哥朱同本就是個活躍分子,今晚有酒有肉,還有十分談得來的朋友,那也是頃刻間化身演講大師,與道衍是好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豪侃。

至於我們這些文學水平還處於幼兒園水平的同志來說,只需要當一個忠實的聽衆即可。

第二天,道衍幾乎就和馬悅關在房子裡研究了一整天的《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直到晚上,道衍纔跟我談起,想去拜訪一下朱升老爺子。道衍的想法是,雖然他跟朱同很談得來,但去拜訪朱升老爺子,還是想請我當個引薦。

聽道衍這麼一說,我自然是樂意促成此事。我告訴道衍,明天我先跟小舅哥朱同商議一下此事,讓他替我們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咱們再一起去朱府拜訪。

道衍聽我這麼一說,自然是同意我的安排。

第二天上午,我找到小舅哥朱同。朱同聽說道衍要來拜訪他的父親,自然是十分高興。他說他先跟父親通個氣,然後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覆。

當天晚上,小舅哥朱同就來到我的府上,說已經跟朱老爺子商量好了,他父親也很想見見這個朱同口中相當厲害的年輕人。明天晚上,朱府將設宴招待前來拜訪的道衍。

第二天傍晚,當我帶着道衍去朱府的時候,朱老爺子是十分熱情地接待了這位年輕和尚。因爲道衍算是外人,女眷不便出面,當晚的晚宴,只有朱老爺子、朱異、朱同兄弟外加我和道衍五人。

雖然人數不多,但當晚的氣氛比起兩天前在鄭有功聯絡點處的晚宴氣氛還要熱鬧。兩天之間,只有道衍和朱同講起了“對口相聲”,我們這些觀衆算是多一些。可是這一晚,是朱家父子三人與道衍講起了“羣口相聲”,只不過觀衆就剩下我一人了。

看着道衍與朱家三父子相談甚歡,我也是對此次成功引薦感到十分欣慰。

從朱府出來,我陪着道衍去聯絡點。路上我藉着酒意詢問這兩天他和馬悅究竟研究得怎麼樣了。

既然我問到了這裡,道衍當然又是跟我滔滔不絕了。道衍告訴我,《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這套書確實高深莫測,全書主要從堪輿風水和奇門遁甲兩個方面切入,又融合了《易經》中的諸多觀念,實是當世奇書。

道衍告訴我,他有一點覺得比較奇怪。根據這兩天來他跟馬悅交流的情況來看,馬悅說他先前對此書幾乎是一竅不通,後來經高人指點,纔在奇門遁甲方面有所突破。

不過在與馬悅的研討中,道衍發現馬悅在奇門遁甲方面已經是相當有造詣了。這就讓道衍覺得有些奇怪,這指點馬悅的人究竟是何許人也?

聽道衍這麼一說,我暗暗好笑。經過劉伯溫的指點,馬悅肯定是大有進步啦!這劉伯溫“再世諸葛”的名號可不是浪得虛名喲!

不過見道衍問的如此真誠,我當時倒是突發奇想,何不介紹道衍與劉伯溫認識認識呢?說不定他們一見面,又是一對忘年交呢!更讓我憧憬的是,如果他們兩個加上馬悅,三人一起來研究《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這書,說不定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想到了這些,我故意跟道衍賣了個關子。我告訴道衍,先前指點馬悅這人的確是位高人,而且這人與我交情還不一般,不知他有沒有興趣會一會此人呢?

我這話剛出口,道衍是立即拉着我的手說道:“好呀!好呀!我求之不得!胡大哥什麼時候帶我去見這高人?”

我看道衍這猴急的樣子,故意打趣他道:“老弟呀!你這個樣子可一點兒也不像個出家人喲!”

道衍可沒有因爲我打趣的這話,放棄想與劉伯溫會面的想法。我當然也是樂意促成此事,我告訴道衍,讓他這幾天在聯絡點安心地與馬悅共同參透《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頂多兩、三天時間,我一定將劉伯溫請過來。

兩天之後,我帶着劉伯溫來到了聯絡點。當時的劉伯溫已經是五十五歲了,而道衍纔剛剛三十出頭,在我的穿針引線之下,一對忘年交又開始結交上了。

之後的日子,劉伯溫和朱同是三天兩頭跑來聯絡點與道衍談天說地,而我們也只能一再推遲去嘉定州的日子。

一直到了六月初,經過道衍與馬悅、劉伯溫的多次深入交流,《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總算研究得有點效果了。

因爲要去嘉定州找偰斯大哥,這事兒不能再繼續耽擱下去了。我只能跟道衍言明,我有事要出趟門,如果在應天有任何要求,可以直接讓鄭有功安排。同時,我也給鄭有功交待好了一切。

等我帶着羅仁、陳定邦他們六人在應天碼頭登上去嘉定州的船時,已經是六月十一日了。雖然去嘉定州是輕車熟路,但考慮到我們帶着三張蓋有常二哥先鋒官印的紙條,如果在張士誠的地盤兒被別人發現了,還是容易被人當作奸細的。因此,這三張紙條必須想個辦法藏好。

雖然三張紙條不大,但藏在身上的貼身之處,似乎並不是一個好辦法。畢竟如果遇上張士誠的兵士搜查,貼身衣物是最容易遭到搜查的。

說起這藏匿紙條之事,羅仁倒是鬼點子多,上船之前,他不知從哪裡找來一個旱菸袋,將三張紙條卷好藏入菸袋管中。爲了僞裝得更像一點兒,羅仁還去買了點菸葉帶上。說是萬一遇上了盤查的,別人必然不會想到這菸袋中還藏有東西。那些搜查的官兵肯定是將搜查重點放在咱們的貼身衣物及包裹之中。

衆人直誇羅仁腦子靈活,我也覺得這個辦法實在是不錯。考慮到攜帶兵器容易引人注意,但爲了防備在路上遭遇危險,我們每人還是隨身攜帶了短刀的。

六月十四日,我們在嘉定州的碼頭上了岸。可剛上岸,就遇上了盤查的官兵。看來,張士誠已經意識到與朱元璋的大戰就在眼前了,加強防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碼頭上,往來的人員較多,官兵將碼頭圍了起來,只留下一條約六尺來寬的通道。負責盤查的官兵便是在這狹窄的通道上設卡,盤查進出的人員。

由於接受盤查的人員較多,我們只能跟着在碼頭登岸的人排起了長隊,等着接受盤查。

就在排隊等待的過程之中,我們也留意觀察了前面盤查的情況。

對於從碼頭登岸,準備進入嘉定州的人員,官兵主要查問其從哪裡來,準備到哪裡去,去幹什麼。至於搜查,除了仔細搜查來人的身體及衣物,另外還細緻地檢查了來人隨身攜帶的包裹等物品。

而對於從嘉定城裡出來,準備從碼頭乘船離開嘉定州的人,盤查就更加簡單一些,無論是搜查物品,還是詢問,都是大致走個過場。

看來,盤查的重點是那些跟我們一樣,從外地準備進入嘉定州的人員。

另外,根據觀察,如果接受盤查的人說的是本地方言,盤查又相對鬆一些;對於一些操着外地口音的人,盤查得就格外仔細。

看樣子,幸虧羅仁將那三張紙條藏了個好地方,不然,待會兒要是對我們仔細盤查,說不定紙條就暴露了,那就壞了大事了。

約排了兩刻鐘的隊,終於輪到我們七人開始接受盤查了,我當仁不讓地站在了第一個。一開始接受盤查,我便告之那些官兵,後面的六人與我是一道的,我們是去嘉定州看望親人的。

那些官兵聽我說我們七人是一路的,又是外地口音,便一邊開始在我們身上仔細搜查,一邊詢問我們一些問題。很快,我們隨身攜帶的短刀都被搜查出來了,這就更引起了這些官兵的警覺。

問着問着,就問到了咱們號稱去嘉定州看望親人,那我們的親人到底是誰,住在什麼地方?

本來我是想低調一下,不想把自己與偰斯大哥的關係說出來,免得給偰斯大哥帶來麻煩的。但是,這些官兵看我們一副外地口音,而且又是七個青壯年,就對我們格外“關注”,非要刨根問底不可。

我一看這謊話不好編了,萬一隨便說個地方,隨便說個人,這幾個官兵要是來個一查到底,我們反而麻煩了。於是,我便告訴他們,我們是他們知州大人偰斯的遠房親戚。

誰知我這話一出,這隊盤查官兵裡一個領頭的低級軍官喝道:“大膽!知州大人豈是你們拿來隨便開玩笑的!給我將這幾個人帶到一邊仔細盤查!”

說完,這名低級軍官就指揮手下的幾名兵士欲將我們帶離此地。

第三百零七章 領工資嘍第五百八十三章 湯和替子求學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四百四十章 復克池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稱吳王第四百一十章 批評與表揚第五百三十一章 進攻廬州第四十一章 中計遭伏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戶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敵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鎮江軍營第二百七十九章 組建特種部隊?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膽寒的紅色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陳野先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斷七夕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針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中亂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五百七十八章 陳善中計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門遁甲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遜病逝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義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四十六章 郭子興取懷遠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女受傷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稱帝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時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變第四百八十二章 歐普祥裝病第462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戀嗎?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敵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士誠突圍第五十二章 兩個初生牛犢第一百零六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六百七十七章 歸隱之約第六百零三章 陳理出降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四百零五章 錐子山上的藏寶洞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五百三十二章 馬屁精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二百六十二章 錐子山傳來好消息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五百五十六章 決戰鄱陽湖第422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軍反水第一百八十九章 吳鑰有喜第五十九章 入夥錐子山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一百五十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機會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蘇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線接頭第一百一十三章 抵達石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十五章 楊過的原型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館兒有大作用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四百七十九章 龍灣大捷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稱王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六十章 準備大幹一場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二十一章 哲別的傳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熱臉貼了冷屁股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六百七十章 箭離弦,必見血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三百四十八章 慫恿朱文正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歲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七百零九章 楊汪反目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58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