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中亂戰

就在王保保進退兩難之時,朱元璋的使臣李善長再次找到了王保保。雙方再度重申了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戰略合作協議,並約定一年之內雙方互不用兵。

這個約定的確是一個雙贏的約定。有了這個約定,王保保可以以不遵從調遣爲由,向關中四軍閥出兵,以求增強自身的實力。有了這個約定,朱元璋終於可以將當前的主要工作精力投入到對付張士誠身上了。

而在雙方達成這個戰略協定之前,也就是王保保剛剛徵得元順帝的同意,離開元大都返回河南之際,張士誠卻率先行動了。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十月,張士誠出兵攻打江陰。

張士誠此次出兵,也是在對元廷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研判之後,作出的重要決策。張士誠認爲,元廷內部的兩大派系之爭,因爲孛羅帖木兒的被殺算是就此終結了。下一步,元廷必將對朱元璋用兵。

自己的蘇北多地都被朱元璋搶走了,此時正是攻取朱元璋江陰的大好時機。拿下江陰,蘇州北邊的威脅將大大減小。而朱元璋因爲受制於北邊的元軍重兵,必然不敢大規模馳援江陰。這樣看來,拿下江陰的機率是很大的。

要說張士誠的這個如意算盤還是打得不錯的。的確如他所料,當他的大軍向江陰發動進攻的時候,徐達、常遇春的大軍並未馳援江陰。但是,張士誠還是低估了朱元璋的能力。

當接到張士誠大軍來犯江陰的緊急軍情之後,朱元璋親自掛帥,帶着康茂才、郭英、郭興等人水陸並進,立即馳援江陰。

朱元璋的大軍還沒到江陰,湯和、廖永忠、俞通海密切配合,給予了張士誠大軍先鋒猛烈一擊,張士誠大軍初戰失利。

也許這些年張士誠的人是真的被朱元璋給打怕了,當先鋒受挫,又聽說朱元璋親自率軍即將到達江陰之時,張士誠的軍隊竟然開始撤退了。

朱元璋可不管這一套,見張士誠的大軍撤退,立即命令各路人馬從後追擊。其中,康茂才的成果最大,他率軍一直追到浮子門(今巫山港、張家港一帶),大敗東吳軍。

上次浙江戰場圍攻諸暨失敗之後,張士誠的大軍再沒有對朱元璋發起過大規模戰爭。這次江陰戰敗之後,張士誠的大軍再沒有對朱元璋軍發起過任何攻擊了。自此,朱元璋在與張士誠的爭霸賽中,已完全佔據了主動。

而王保保那邊,自從與李善長再度達成默契之後,也迅速掉頭去對付關中那四支地方武裝力量了。由於這四支地方武裝不聽自己調遣,王保保立即上書給元順帝,狠狠地參了這四人一本。同時,王保保派出大軍直逼關中,準備給這四人一點兒教訓。

當然,關中的李思齊等人也不是吃素的。見王保保大軍來犯,立即是結成攻守同盟,共御王保保的大軍。與此同時,四人也分別向元順帝上書,說王保保圖謀不軌,意欲吞併他們關中的地方武裝。

元順帝前腳剛收到王保保參奏四大軍閥的奏本,後腳就收到了四大軍閥揭發王保保圖謀不軌的密報。孛羅帖木兒死後,王保保一家獨大,元順帝本來就對他十分擔憂。這會兒,王保保放着南邊的農民起義軍不去打,反而去攻打關中的地方武裝,元順帝自然是有些看法的。

一向懶得理政的元順帝也不得不爲此事召集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以及也速、哈剌章等重臣商議此事。

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因爲王保保不肯幫他逼退元順帝一事,已對王保保心生芥蒂,這個時候自然是不會說王保保什麼好話。

而也速、哈剌章等人也認爲讓王保保繼續做大做強,對中央的集權統治十分不利,紛紛建議元順帝想辦法削弱王保保的力量。

對於衆人的建議,元順帝是十分贊同的。但是,現在王保保遠在河南,而且手握重兵,又如何能夠削弱他的力量呢?衆人的想法雖然都很好,但也只能應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經過衆人反覆商議,只能放任王保保與四大軍閥混戰。反正這些人都是有野心的,讓他們自相殘殺、互相消耗,對元大都方面是最有利的。至於南邊的農民起義軍,那就算了吧,還是先顧眼前吧!

就這樣,元順帝對於王保保與關中四大軍閥的混戰來了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但表面上的功夫,元順帝還是做足了的。

他先是給王保保回了信。在信中,元順帝先是誇讚了一番王保保,說他爲了元帝國的長治久安,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緊接着,元順帝在信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勸慰王保保,讓他以大局爲重,儘量不要與關中四大軍閥發生摩擦。要把當前的工作重心放到肅清江淮一帶的農民起義軍上來,不要幹出一些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站在元順帝當時的立場,他對王保保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除了表揚加勸慰,他還能說什麼?他難道還敢在信中斥責王保保不成?畢竟王保保的軍事實力現在在元朝內部各集團中排名第一,元順帝父子手中掌握的元朝中央軍都比王保保的實力差了一大截。

而對於關中四大軍閥,元順帝也分別給他們回了信。元順帝在信中勉勵他們,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所嚇掉,要有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勇氣。

元順帝在信中告訴四大軍閥,他已經派人給王保保送去了勸誡信,讓他要以肅清農民起義軍爲工作中心。如果王保保不聽勸誡,執意要吞併關中的各支地方武裝,朝廷一定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當他們四大軍閥的堅強後盾。

最後,元順帝還在信中鼓勵他們四人,讓他們四人一定要不忘當初起兵勤王的初心,要精誠團結,守好關中的每一寸土地。要對朝廷負責,要對關中的百姓負責……

如果能將元順帝寫給王保保和四軍閥的信都收集到一起來看,這分明就是在鼓勵他們打內戰嘛!對於始作俑者王保保,元順帝不僅不敢斥責其行爲,反而是好言勸慰一番,這不是放縱是什麼?

對於四大軍閥,元順帝讓他們在王保保大軍進犯時,要守住每一寸土地。並將其上升到對朝廷負責、對關中百姓負責的政治高度,這不是鼓勵他們跟王保保開戰又是什麼?

正是因爲元順帝的這個態度,王保保與關中四大軍閥從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年初正式開戰。這場混戰持續了近兩年,最終雙方誰也沒討到便宜,包括元順帝在內,也是沒有討到任何便宜。唯一討到了天大便宜的,就是咱們的吳王朱元璋。

1366年年初,王保保與關中四大軍閥的混戰正式開打之後,朱元璋終於可以專心地對付張士誠了。

在攻打張士誠之前,朱元璋得開會統一一下思想。什麼時候開打?怎麼打?這都是必須要仔細研究的。

四月,朱元璋召回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湯和等人,研究如何滅掉張士誠。

出乎衆人意料的是,在研究如何滅掉張士誠這個問題之前,朱元璋率先問了徐達一個問題。

朱元璋告訴徐達,雖然咱們與王保保達成了停戰協定,但是對於這個人咱們也不得不防。下一步,大軍去攻打張士誠,蘇北的地盤必須得有一個能鎮得住場子的人鎮守。那誰來擔負這個鎮守蘇北的任務比較合適呢?

衆人聽朱元璋如此一問,也是點了點頭。這與蒙古人打交道還是得“先小人,後君子”,蘇北的防守必須得有個人撐場面。

本來朱元璋問徐達這個問題,是想着讓徐達從自己麾下推薦一個合適的人選。可沒想到的是,徐達推薦的這個人選是大大出乎朱元璋的意料。

因爲徐達推薦的這個人選是常遇春麾下大將傅友德。

徐達告訴朱元璋,傅友德有勇有謀,當初在徐壽輝麾下時,就已名聲在外。前年傅友德隨他西征,也立下不少戰功,並獨自帶隊拿下鄂西咽喉夷陵。再後來,傅友德又與常遇春、鄧愈一同拿下襄陽、安陸等地。如果讓傅友德鎮守蘇北,可保萬無一失。

朱元璋沒想到徐達推薦了常遇春的部下,既然徐達把話說到這裡了,朱元璋只好順便徵求一下常遇春的意見。

常遇春見徐達竟然將這個爲下屬謀取立功的機會讓給了自己,對徐達也是心存感激。朱元璋既然問到了這個問題,常遇春自然又是將傅友德好一番吹噓,就這樣,傅友德出鎮蘇北的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

當初張士誠再度反元稱王,引起了元廷的極大不滿。趁着元軍南下之際,朱元璋率大軍迅速攻佔了張士誠江北的通州、泰州、高郵、淮安等地。而南下的元軍也趁着張士誠疲於應付之際,拿下了徐州。

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廣拜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門第六百九十章 陳日禮繼位第三百一十八章 頗見成效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四百三十四章 兩個心願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九十八章 投資入股第四十二章 準備突圍第三百四十八章 慫恿朱文正第七百一十四章 賜婚李祺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三十五章 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第一百七十章 口無遮攔第八十八章 初見思淑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個先鋒官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六百八十八章 陳叔明休妻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二百九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巧施離間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一百九十章 金鑲珠寶蝴蝶簪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聚遇襲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五百九十四章 羅復仁投降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斃託音第一百七十二章 準備出山第一百零七章 經不起推敲的謊言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襖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賺大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標”的午宴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五百三十九章 陳友諒的王炸第五百三十二章 馬屁精第二十二章 張然殞命第四十二章 準備突圍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得堅守一個月?第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422章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帥駕到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隱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一百六十九章 遇見本家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將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必先殺到第五百七十五章 陳維林“戰死”第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四百三十九章 滅敵先鋒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擊盤門第六百二十七章 嘉定受查第六十七章 圍點打援(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訓練基地第二百八十六章 賄賂的藝術第六百六十五章 東南平定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擊盤門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館兒有大作用第四百零七章 熱火朝天地印錢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第七百零九章 楊汪反目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四百三十九章 滅敵先鋒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稱吳王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五十二章 兩個初生牛犢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險第四百五十一章 寬慰藍玫第六百七十章 箭離弦,必見血第三百五十章 三線作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常遇春再得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