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陳友諒歸天

張定邊是陳友諒的太尉,也是他的結拜兄弟,更是他最爲倚重之人。此時張定邊親自前來請他移駕,陳友諒當然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不過,陳友諒對張定邊說道:“一條小舟恐怕坐不下那麼多人,讓善兒、理兒兩個孩子先走,我與闍(dū)妃走中間,其他嬪妃走後面......”

在這裡,我還是要表揚陳友諒一句。作爲一名父親,他還是稱職的。到了這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他並沒有立即跟着張定邊先走,而是堅持讓兩個孩子先走。

既然話說到了這裡,我們順便再提一句。這闍妃(也有史料稱其爲達氏)究竟是何人?爲什麼陳友諒單獨提起她,說要與她同走,而其餘嬪妃則走最後一批次呢?

據說,這位闍妃可是位絕代佳人,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陳友諒稱其爲芙蓉出水、西施再世。

陳友諒可是當皇帝的人,能被他格外垂青的女子,那必然是姿色不凡。

言歸正傳。當張定邊聽陳友諒說出要讓兩個兒子先走,他後面走的話,當場就有些急了。他再次跪下,說道:“皇上,眼下情勢緊急,還請皇上先走。至於兩位皇子,只要我張定邊還活着,一定保他們平安。”

誰知,陳友諒的犟脾氣也上來了。他不容置喙地說道:“那不行,我不能丟下善兒、理兒不管。”

眼看事情要僵,這時一位錦衣華服的少年現身了。這人正是陳友諒的長子,也是大漢國的太子陳善。陳善跪到陳友諒身邊說道:“請父皇和弟弟先走,孩兒與各位娘娘稍後即到。”

陳友諒當然還是不肯,執意讓兩個兒子先走。

陳善繼續跪着說道:“父皇立孩兒爲太子,此番作戰還帶着孩兒前來,不就是想歷練孩兒嗎?孩兒如果在這個時候,都不能讓父皇和弟弟先行,孩兒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將來有什麼資格做父皇的繼續承人?那豈不是辜負了父皇對孩兒的諄諄教誨?”

不得不說,陳善不愧是一代梟雄陳友諒的兒子,年紀雖然不大,說出幾句話來,倒是像模像樣。

這時,身上插着幾枝箭還在不停流血的王厚義也跪到了陳友諒面前,說道:“還請皇上速速移駕,再晚了就來不及了。”

見陳友諒仍沒有行動的意思,張定邊問王厚義道:“這旗艦之上還有沒有小舟?”

王厚義告訴張定邊,艦尾處還有兩條小舟。

張定邊立即對王厚義說道:“師弟,你護送皇上和二皇子乘我的小舟先走一步。我去將艦尾的那兩條小舟放下水,護送太子與各位娘娘隨後就到。”

到了這個時候,張定邊也顧不得君臣之別了。他立即起身去拉陳友諒,王厚義則立即去找二皇子陳理。

要是讓別人來拉陳友諒,肯定是沒這個膽量,這可是皇上呀!但張定邊可不管這麼多了。再說了,他與陳友諒曾經結拜兄弟。這結拜兄弟之間,難道拉都不能拉啦?

要說,張定邊這個安排也挺合理,王厚義護送陳友諒、陳理父子先行,張定邊護送陳善與各位嬪妃走後面,有張定邊在場,他陳友諒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就在陳友諒在半推半就之下,即將被張定邊拉出艙室之際,他對張定邊嘀咕道:“情況緊急,時間又緊迫,其他嬪妃能救回來是最好,救不了就算了。但是一定要確保善兒和闍妃的安全。”

張定邊當然是隨口應承着。就這一句話,再次證明,陳友諒對闍妃是真的寵愛呀!

很快,陳友諒被張定邊護送上了小舟。當王厚義牽着小皇子陳理的手也跳上小舟之後,張定邊立即返回旗艦之上,他要去艦尾放下另外兩條小舟,護送陳善、闍妃及其他嬪妃脫險呢!

可就在張定邊剛剛跳上陳友諒的旗艦,正準備進艙室之際,只聽得陳友諒所在的小舟方向發出一陣哀號,而這陣哀號似乎是小皇子陳理髮出的。因爲那稚嫩的聲音還是顯得十分特別的。

什麼情況?

張定邊心裡一緊。那小舟之上,除了陳友諒父子,就是王厚義外加幾名兵士了。陳理髮出哀號,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陳友諒......

張定邊不敢繼續往下想,因爲除了陳友諒發生了什麼變故之外,他實在是找不出其他能讓小皇子陳理髮出哀號的理由了。

的確如張定邊所料,陳友諒出事兒了。

張定邊迅速轉身,再次跳回到那葉小舟之上,此時小舟上的情景讓張定邊抱恨終生。

陳友諒仰面朝天,躺在小舟之上,一枝箭從其左眼眶中貫入。從尚未沒入其頭顱的箭尾部分判斷,這一箭,幾乎是貫穿了陳友諒的整個頭顱。

反正張定邊趕到事發現場之時,陳友諒已經是氣絕身亡,都沒來得及給張定邊留下隻言片語。

陳友諒中箭身亡,而護衛他的王厚義呢?他是怎麼搞的?竟然保衛工作做得如此不力?

其實,也怪不得王厚義了。因爲王厚義比陳友諒死得更慘。他是面朝下,趴在小舟之上,身上已被射成了刺蝟,據初步估計,全身中箭至少不少於三十枝。

而那個十二歲的小陳理,除了趴在父親的屍體邊哀號,他還能做什麼呢?

至於這小舟之上的幾名親兵,那都是張定邊從自己戰艦上帶過來的精英,也死得只剩下兩人了。此時,這二人正架着盾牌,護住陳理及陳友諒的屍體,防止敵軍繼續射過來的流矢。

怎麼會這樣?爲什麼會這樣?

張定邊仰天長嘯!

可就在張定邊仰天長嘯的同時,岸上的伏兵又是一陣箭雨射了過來。張定邊左臂又中了一箭,好在是沒傷着要害。

這時一名親兵提醒道:“將軍,咱們快走吧!”

此時的張定邊除了接受這個建議,迅速帶着陳友諒的屍體和陳理逃生,還能有什麼其他選擇?他不會傻到再次返回陳友諒的旗艦之上,去救太子陳善和陳友諒心愛的闍妃了。因爲已經沒有時間了。

張定邊讓兩名親兵一手支着盾牌,另外一支手划船。他自己着一手握着長槍,一手拿着盾牌,不斷撥擋飛過來的流矢,他必須要保住陳友諒的血脈——陳理。

那陳友諒和王厚義究竟是怎麼死的呢?以王厚義的身手,怎麼會死得如此之慘?

這一切都是拜傅友德所賜!

傅友德作爲大漢的降將,他對陳友諒還是十分了解的。這一次領受在涇江口截擊陳友諒的任務之後,傅友德就下定了決心,只要陳友諒走涇江口這條路,就一定要取其性命。

爲了完成這個目標,當漢軍的九條戰艦通過涇江口的時候,傅友德沒有盲目行動。他要集中優勢火力,朝着陳友諒的旗艦一個勁兒地猛攻。

就在陳友諒的旗艦被困之際,傅友德自己還是沒有輕易行動。他一直冷冷地盯着陳友諒的旗艦,就像一個經驗十足的老獵人,不等到最大的獵物冒頭,他絕對不輕舉妄動。對於一些時不時從他身邊竄過的“小野兔”、“小野雞”之流,傅友德看都不願意多看一眼。

傅友德的耐心等待,終於有了回報。

張定邊護送着陳友諒跳上那條小舟,傅友德看在了眼裡。王厚義護送着陳理跳上那條小舟,傅友德也看在了眼裡。

出乎傅友德意料的是,張定邊並沒有護送着陳友諒一起走,反而是又返回了那條大旗艦之上。本來傅友德見張定邊在陳友諒的身邊,他還在謀劃着如何迅速擊沉這條小舟。

張定邊的身手和謀略,傅友德是相當清楚的。如果不能做到一擊斃命,很可能就打草驚蛇了,張定邊肯定會想辦法開溜的。而以自己的身手,比張定邊那還是差遠了。

可是張定邊竟然離開這條小舟,返回了旗艦之上。這就是上天賜給傅友德的絕佳機會呀!

王厚義的身手,傅友德當然也是清楚的。讓他去跟王厚義單挑的話,傅友德絕對不幹。但王厚義行軍打仗的謀略就比張定邊差遠了,比傅友德都差了許多檔次。也正是因爲如此,王厚義一直都只是充當着陳友諒高級保鏢的角色。

眼見着王厚義要護送陳友諒父子逃生,岸上冷眼旁觀的傅友德立即下令,讓幾條小戰船迅速去堵截。與此同時,傅友德默默地搭起了弓箭。

眼見前方有幾條敵方的小戰船衝了過來,王厚義當然是沉着應付,一面令親兵迅速划船,一面射箭還擊。

可就在此時,在岸上掌控一切的傅友德一枝冷箭朝王厚義射過來。就在傅友德射出這一箭的同時,他身邊的精衛也立即朝着陳友諒所在的這條小舟射來箭雨。

王厚義本來只顧着前方來擋道的戰船,哪曾料到側面突然受到襲擊,再加上那一箭可是傅友德射出來的,王厚義便又中了一箭。

這一箭可是比他身上早先所中的幾箭都厲害多了,但王厚義並沒有倒下,他仍然在堅持戰鬥。

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六百八十一章 捨車保帥第一百七十二章 準備出山第七百二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生就是忽悠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帥駕到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嚴”?第六十五章 確定目標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麗要崛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女受傷第四百一十七章 清淤工程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589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三百六十七章 寶山鄉馬家第三十章 藍玫尋死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當雷鋒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588章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歲第二百八十六章 賄賂的藝術第二十六章 錐子山上排座次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鍋大俠”第四百五十章 劉基來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戰隊第六百五十三章 《馬前神課》第六十五章 確定目標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館兒有大作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六百九十三章 “燒死”陳曔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採石磯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貴慘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傷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六十三章 先打豪強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廣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達木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斷七夕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進攻廬州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二百零五章 斬首行動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機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三百六十章 “野豬”來襲?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天新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得堅守一個月?第六百四十章 宋興反水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戰張定邊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四百八十五章 嚥下嘴邊之言第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訊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