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

不得不說,陳友諒的這個許諾還是相當有誠意的。縱然是張子明的說降沒有效果,也可以免其一死。如果一旦洪都城真的投降了,他張子明就平步青雲地當上了知州。這太有誘惑力了。

面對如此有誘惑力的條件,張子明是將頭點得跟雞啄米似的。一邊點頭,張子明還一邊說道:“謝皇上栽培!謝皇上栽培……”

什麼情況?

張子明真的變節了?

其實並非如此。張子明是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他是有了一個大計劃。

陳友諒、張定邊聽說張子明願意合作,也是滿意地笑了。陳友諒當即將張子明帶到一個單獨的房間,讓人給張子明鬆了綁,並讓人給張子明準備了美酒、美食,另外,還有美女伴舞。

陳友諒告訴張子明,明日一早就去廣潤門外勸降,今日先好生歇着。美酒、美食可以盡情享用,至於那幾位伴舞的美女嘛!只要他張子明的身體吃得消,想怎麼折騰就可以怎麼折騰。

說完,陳友諒、張定邊就轉身離開爲張子明準備的房間,留給張子明的除了美酒、美食、美女,還有陳友諒在臨出門之際留給張子明的那一陣**的笑聲……

張子明當然是不客氣,既然是抱定了必死的決心,那這些美酒、美食就只當是送行酒了……

至於那幾位美女,張子明自然是笑納了。臨死之前,能痛快一番,也不枉此生呀!要真是以一個處男之身去見閻王,可是要被地獄的小鬼們笑話的喲……

至於那一晚,張子明折騰了幾次,是怎麼折騰的?那隻能是一個歷史之謎了!站在一個男人的角度,我只能肯定地告訴大家,張子明的確是折騰了……

再來說說洪都有七個門,朱元璋爲什麼要將張子明勸降的地點放在廣潤門呢?

那是因爲陳友諒覺得廣潤門的防禦似乎是最弱的,廣潤門的守城兵士的意志肯定也是最弱的。

爲什麼陳友諒會有這種判斷?那是因爲就在不久之前,他們差點兒就拿下廣潤門了。

雙方交戰一個多月了,陳友諒對洪都城內的守城將領也大致摸清了。

永和、順化、進賢三門由鄧愈負責,這鄧愈算得上是守城將領中最頑強的了。當初進賢門旁邊的城牆被撞開了一條大口子,漢軍愣是沒能突破鄧愈強悍的防守。因此,去這三個門勸降,估計都是白搭。

新城、章江二門由薛顯負責防守。這薛蠻子當初在新城門外差點兒要了陳友諒的命,陳友諒是再也不想與這個人碰面了。對於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來說,跟他講道理都是白搭,還是別去招惹他好。

剩下的廣潤、惠民二門由趙德勝防守,似乎這人是這三人中最差的一位了。

因爲就在不久前,陳友諒的大軍差點兒就突破了廣潤門的水關。

這事兒就發生在六月中旬。當時,陳友諒的大軍幾乎把各門都攻了個遍,都沒取得什麼建樹。

這時,有部下建議攻取廣潤門的水關。

廣潤門的水關有鐵柵欄,漢軍圍城之後,水關外面的水域被守軍用石頭堵塞了河道,稍微大一點兒的船隻根本就無法靠近。想要攻取,也是難度不小。

羣衆的智慧是強大的。陳友諒的部下建議他,水關的這些特點使得靠船隻去攻取水關是十分困難的。但是我們可以轉換一個思路呀!守軍用石頭堵塞河道,我們不妨幫他們做得再徹底一點兒,讓兵士攜帶木板、柴草等物品,直接將這水關外面的河道給填上。這樣一來,不就相當於在平地上進攻一道鐵柵欄門嗎?

另外,這水關狹窄,不利於展開進攻。同時,他也不利於防守呀!漢軍的兵士只是用木板、柴草填平了水關外的河道。水關裡面還是河道呀!這樣,反而是防守水關的守軍更不好施展手腳,對進攻方有利呢!

陳友諒聽取了部下的建議,立即向水關發起了進攻。

當漢軍的兵士攜帶木板、柴草去填塞水關外的河道之時,水關的守軍發現苗頭不對,立即報告了主將趙德勝。

趙德勝到現場一看,這可不行。等漢軍將水關外的河道填平了,自己在水關內的守軍反而成了被動的一方。

趙德勝立即讓兵士在水關內的河道上搭上木板等物品,同時讓城上的兵士朝水關外堵塞河道的漢軍兵士射箭。

可水關外的兵士早有防備,舉起盾牌,弓箭射不着。

眼看着漢軍離水關越來越近了,趙德勝立即命令水軍內的兵士,用長槍穿過鐵柵欄去刺殺城外堵塞河道的漢軍。

這一招的效果立竿見影。雖然漢軍兵士有盾牌,但長槍刺在上面,可以利用槓桿原理,將鐵柵欄當成支點,很輕鬆地挑開護在漢軍兵士身前的盾牌。一旦漢軍兵士面前露出破綻,更多的長槍就跟着刺了過來……

如此一來,防守水關的守軍又奪回了優勢。漢軍堵塞河道的兵士在隔着水關鐵柵欄三米外的距離停滯下來,再也無法向前一步了。

眼前奪取水關的戰鬥又陷入僵局,陳友諒又着急了。

這時,漢軍中有人建議派出身手敏捷的選手舉盾牌站在最前列。當水關內有長槍刺出來之際,立即用手抓住長槍。如果雙方都不撒手,就又成了僵持之勢。水關外的兵士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繼續堵塞河道了。

陳友諒當然是採取了這個建議。效果也是很不錯,雖然有不少人在抓槍頭的過程中受了傷,但是抓住了幾桿長槍之後,情況立即發生了變化。

因爲水關本身就不寬,也就容得了十多個兵士同時刺出長槍。這抓住了十來根長槍,後面的守軍就只能乾着急了。如果要繼續攻擊,就只能讓前面的守軍放棄手中的長槍。

趙德勝一看這個情況,不知如何是好。

正好此時,聽聞廣潤門水關遭受攻擊的我帶着羅仁、張天賜等人奔赴了現場。

當時,情況已經十分緊急了。再這樣僵持的了半個時辰,漢軍就要衝到水關的鐵柵欄跟前了。真到了那一步,守軍就沒有優勢,雙方就只能在水關前打消耗戰了。就雙方人員的巨大差距,打消耗戰就意味着我們守軍的失敗。

正在衆人六神無主之際,羅仁在我耳邊嘀咕了一句,讓我是茅塞頓開。

羅仁的辦法是,咱們立即找個僻靜的地方生火,將長槍的槍尖放在火上燒紅,然後再去水關鐵柵欄處向外刺殺漢軍。

我立即將這個辦法告訴了趙德勝。趙德勝一聽,也是大喜過望,立即去安排人執行。同時命令水關內的兵士儘量拖住漢軍,以爭取給長槍槍尖加熱的時間。

也就過去了約兩刻鐘,漢軍的兵士已推進到離水關鐵柵欄約兩米的距離了。這時,咱們經過“加工”的長槍也到位了十來條,當然還有幾十條長槍正在“加工”中,以備替換使用。

趙德勝命令水關前手持長槍與水關外漢軍僵持的兵士,迅速丟掉手中的長槍,立即撤回。

兵士們雖然有些不捨,但也只得服從命令。

倒是水關外的漢軍,見守水關的兵士突然撒手了手中的長槍,大大出乎意料。不少人在想,怎麼回事?他們要放棄抵抗啦?

正在水關外的漢軍兵士詫異、驚喜之際,突然,咱的十多條長槍又刺了出去……

這時,那些漢軍兵士才“反應”過來,原來是水關內的守軍沒力氣與咱們用長槍“拔河”了,他們只好捨棄原先手中的長槍,用新的長槍來對付我們了。

在這些漢軍的眼中,水關內的兵士也是蠢到家了。咱們既然能抓住你們前一批長槍,這第二批難道就抓不住了嗎?

事實告訴這些水關外的漢軍,他們還真抓不住這第二批刺出來的長槍。

當這些水關外的漢軍兵士帶着鄙夷的眼神,搶着去抓取第二批從水關內刺出來的長槍槍尖之時,他們很快就明白了:城內的守軍狡猾狡猾滴!

當一陣陣慘叫聲,伴隨着烤肉的焦香味過後,進攻水關的漢軍再次敗下陣來……

得知事情真相的陳友諒不由得恨恨地罵道:“個婊子養的,個板媽的,就差一口氣老子就成功了……”

雖然奪取水關一戰並未成功,但在陳友諒的心中已經爲洪都七門的進攻難易程度,默默地排了個序,廣潤門自然是被他排在了最容易的第一名。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陳友諒安排張子明去廣潤門勸降。

第二天一早,張子明還是那身書生的裝扮,在一羣漢軍兵士的簇擁之下,張子明來到了廣潤門前。而陳友諒、張定邊等人則在一邊遠遠地關注着這邊的情況。

張子明等人靠近廣潤門時,並不像是要攻城的樣子,加上漢軍遠遠地就喊話,城門上的守軍並沒有向下攻擊,而是一邊警戒,一邊有人立即去報告趙德勝。

當張子明來到廣潤門城下之時,立即言明瞭自己的身份。此時趙德勝已來到了城牆之上,他也確定了張子明的身份。

第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見元帝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識李善長第五百四十四章 鬱悶的謝再興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瘋?第六百八十四章 計賺太原第四十一章 中計遭伏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顯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三百六十章 “野豬”來襲?第五百六十五章 甕中捉鱉之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將獻計第六百三十三章 鬱悶的宋興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來要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達木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條件第一百六十九章 遇見本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韓林兒之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四百七十九章 龍灣大捷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廣的計策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二百二十三章 沈萬三獻寶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遜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妾也有“編制”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稱王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二十九章 逼婚藍玫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一百七十八章 殺人誅心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六百二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馬雲非彼馬雲第四百七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戰小分隊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七百章 朱升辭官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戰張定邊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六百八十一章 捨車保帥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議定婚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三百八十五章 返回大陳國第六百九十五章 攻克元上都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軍首勝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測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撥追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陽神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燒燬糧倉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配個副將第十四章 順利脫險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四十一章 中計遭伏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頭腦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第六百二十一章 擁兵自重第十一章 參透玄機?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