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

更爲關鍵的是,這些特戰隊員都是咱們花了大量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好不容易練就出來的。這要是毀在朱文正手裡,常遇春覺得太可惜了,也覺得有些對不住我。

正是基於這個擔心,常遇春突然找我商量此事。

聽了常二哥的這番分析,我覺得他的擔心非常有道理。朱文正在朱元璋、常二哥等人面前,還算本分,但在其他大多數將領面前,他一貫是飛揚跋扈的。如果把一支特戰小分隊交給他,我也是極不放心的。

但是不派人去支援朱文正,也說不過去。因爲我知道,接下來朱文正會在洪都書寫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傳奇。之所以被稱爲傳奇,就是他完成了在常人看來,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

從後世的史料記載來看,陳友諒下一步會大軍圍攻洪都,而朱文正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竟然守住了洪都。

想到這裡,我有些恍然大悟。朱文正之所以能書寫這個傳奇,是不是正是因爲有天狼特戰隊的秘密相助?

我越想越興奮……

常二哥見我陷入沉思,拍了拍我的胳膊問道:“三弟,這事兒你有什麼想法?”

常二哥的話將我拉回了現實。我告訴他,朱文正前來求援,我們沒有理由拒絕。但就這麼派出一支特戰小分隊去洪都,肯定也是不行。必然得去一個能鎮得住朱文正的人,否則,咱們的特戰隊員搞不好就被朱文正給整“報廢”了。

常遇春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正是這個意思!只是這鎮得住朱文正之人實在是不好找呀!”

對於常二哥這話,我是深表贊同的。

不待我說話,常遇春繼續說道:“三弟,我,我有個想法……”

常遇春沒有說下去。我擡頭看了看常二哥,他吞吞吐吐的什麼意思?他該不會是想讓我去洪都吧?

我不禁說道:“二哥,有什麼事兒你儘管說!”

果然不出我所料,常遇春就是這個意思,他想讓我帶上陳維林,再帶上兩支特戰分隊去洪都馳援朱文正。

不待我答應,常遇春繼續說道:“三弟,眼下能鎮住朱文正之人,我就只覺得你合適了。另外,你足智多謀,加上陳維林他們英勇善戰,這洪都就不至於出什麼問題了……”

到了這個時候,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在這種關鍵時刻,常二哥找我來商議此事,並請我去馳援洪都,這完全是出於兄弟之間那種莫大的信任……

我衝常二哥點了點頭,說道:“二哥,謝謝你對我的信任。此去洪都,定當不負使命。”

說完,我與常遇春緊緊互握雙手。

接下來,我與常二哥議定,我和陳維林帶上趙忠義的一分隊、丁德義的三分隊奔赴洪都。崔道遠的二分隊和湯國棟的四分隊,則隨常二哥的部隊行動。

此事議定之後,常二哥立即叫來陳維林、趙忠義、丁德義三人,我們又就下一步的馳援洪都的任務,進行了詳細地計劃。

我帶隊馳援洪都的日子就定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是“龍擡頭”嘛,我們也是爲了博個好彩頭。

定好了出發的日子,按照慣例,我得跟李善長、朱升老爺子、劉伯溫、鄭有功、金大富這些人都打聲招呼。

聽說我要去洪都,陳元貴、羅仁他們幾個也非得跟我同去。經過協商,我還是帶上了羅仁、陳定邦、張天賜、吳成照四人。

之所以帶上羅仁、陳定邦,因爲他們曾是這些特戰隊員的教員,有些事情由他們兩個出面,能夠更好地得到溝通。

本來思淑還擔心我的安全,說要跟着去洪都,但因爲一件大好事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

這件大好事就是,在我們準備出發前的第三天,思淑突然吐得厲害,請大夫一把脈,又懷上了。嘿嘿!咱的“能力”還不錯吧!

臨行前,我將霏兒、思淑、蘭兒都叫到一起,讓他們不必爲我擔心,我帶着兩個分隊的天狼特戰隊員,還有陳維林這個高手,安全根本就不是問題。

另外,我叮囑思淑安心養胎。還跟霏兒她們開玩笑,讓她們趕緊幫着未了物色合適的未婚男子。這事兒她們幾個要是不上心,將來我娶第四房,她們可不許吃醋……

霏兒她們取笑我,肯定我是巴不得她們物色不到合適的對象……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二月初二,約巳時末的時分,一支六十三人的隊伍在應天南城門外約五里地集結完畢。這支隊伍雖然並未穿戴盔甲戰袍,但都有攜帶兵器,看上去,像是一個大戶人家組織的狩獵隊伍。

不錯,這支六十三人的隊伍正是我率領的即將奔赴洪都的天狼特戰隊。趙忠義的一分隊二十七人、丁德義的三分隊三十人,外加上我和陳維林、羅仁、陳定邦、張天賜、吳成照六人,正好六十三人。

別看我們這一行六十三人的隊伍沒有盔甲戰袍,但我們的裝備可都是十分精良的。除了隨身攜帶的長短兵器,背上背的弓箭,每人還配備了一杆用麻布包裹好的火槍。至於防護裝備,每人都在衣服裡面穿了一件拉絲軟甲,其防護效果絕不比一般的盔甲差。

之所以是在應天南城門外五里地集結,就是爲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這天一大早上,我們這六十三人就化整爲零,分批零散出了應天城,然後在此處集結。

就在我們出發後的第三天,朱元璋即將迎來他人生中的一場大考。

先前我們說過,徐達奪回洪都之後回了應天,接替其防守洪都任務的人是大都督朱文正。按說這個時候,是陳友諒再次兵進洪都之機。但陳友諒並沒有這麼做,陳友諒是在等一個機會。

現在,機會馬上就要來臨了。

早在陳友諒敗於徐達之手,再度退回江州之際,他就立即派人聯絡了張士誠。這次,陳友諒給張士誠出了個主意,讓張士誠主力西進,出兵安豐(今安徽壽縣)。

就在這年二月,也就是我們從應天出發不久,張士誠真的就讓大將呂珍率重兵直襲安豐了。

這就有些奇怪了,張士誠這次怎麼就甘心爲陳友諒驅使,出兵安豐呢?

那是因爲,張士誠這次出兵安豐,是有利可圖。

當時,張士誠的勢力範圍的最北端已到徐州。濠州的部分地方,當然也在其掌控之中。而這安豐城就緊臨濠州。

龍鳳政權三路北伐大軍先後失敗過後,劉福通將重兵都集結在安豐北邊,他自己則“擁護”着韓林兒就在安豐城內享受人生。

而此時的張士誠已名義上歸降了元朝,他從濠州西邊進擊安豐,元廷肯定是巴不得。

正是因爲劉福通將重兵集結在安豐北邊,以應付北邊的元軍,因此對於東線的防守是相當薄弱的。何況安豐東邊的滁州是朱元璋的地盤兒,劉福通就更加不會料到張士誠會突然從濠州出兵安豐。

但張士誠真的就從濠州這邊派重兵打過來了,因爲不論是元廷,還是陳友諒,他們都告訴了張士誠一個“好消息”。韓林兒和劉福通將這些年來收集的大量金銀財寶,都聚集在安豐城,以供他們揮霍享受。

什麼?有大量金銀財寶?

而且元廷承諾,他們會在安豐北邊不斷施壓,拖住其主力部隊。陳友諒也承諾,只要張士誠出兵安豐,他立即攻擊朱元璋的部隊,拖住朱元璋的主力。

也就是說,元軍和陳友諒的漢軍都會與敵方主力交戰,拖住敵軍主力,而留給張士誠的除了薄弱的安豐東線防守力量,就是安豐城內大量的金銀財寶。

這麼大的便宜不撿,那對得起我張士誠的一世英名嗎?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之下,張士誠派大將呂珍率重兵從濠州出發,直接從東面攻擊安豐城。

戰爭的進程果然如陳友諒和元廷替張士誠分析的一樣,呂珍的重兵進展很快,劉福通的紅巾軍根本未給予呂珍任何有效的抵抗,呂珍大軍的先鋒就離安豐城已經不遠了。

此時,安豐城裡的韓林兒和劉福通等人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如果從安豐的北邊抽回重兵馳援,北邊的戰事會立即吃緊,元軍主力必然全力南下。

到了這個危急的時刻,劉福通想起了朱元璋,他立即派人嚮應天的朱元璋求救,讓其迅速出兵馳援安豐。

不說陳友諒當初跟張士誠說好了嗎?一旦張士誠出兵安豐,他立即率大軍東進,牽制朱元璋的兵力的嗎?

陳友諒是什麼人?他能殺了徐壽輝,篡奪帝位,他會跟張士誠講信用嗎?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陳友諒要當的是那隻最後面的黃雀,他怎麼會當前面那隻螳螂呢?

陳友諒苦苦等待的也就是這個機會,他要等朱元璋大軍馳援安豐,朱元璋與張士誠打得不可開交之際,立即率大軍圍攻洪都。只要拔除了洪都這顆“釘子”,大軍東進,直取應天,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嗎?

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脈神劍是假的?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十六章 拜師學藝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四十三章 驚動敵軍第422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四百一十一章 羣龍無首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六十六章 苦練精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鬱悶的謝再興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李會面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錯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戀嗎?第四百八十五章 嚥下嘴邊之言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進妓院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況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頓劉基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們的老底第六百八十一章 捨車保帥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襖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測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條件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恨不能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長的關係戶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斬亂麻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遜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擊追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當雷鋒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錯第三百七十六章 難以啓齒的重傷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當雷鋒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跟我們玩PPP?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三百四十二章 與陳叔明攤牌第二百七十九章 組建特種部隊?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險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第三百五十五章 潛入獅子山第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七十八章 救人於危難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況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戰集慶第462章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五百零六章 馬壋受降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五百五十六章 決戰鄱陽湖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設立和州辦事處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寧祭奠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將第四百七十九章 龍灣大捷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萬三的深謀遠慮第四百六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帥駕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