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

因爲朱元璋心中清楚得很,張士誠既然能在浙江戰場重金拉攏他的將領,那麼在離蘇州更近的江蘇戰場,張士誠肯定早已行動了。

據朱元璋分析,之所以江蘇戰場沒有像浙江戰場那樣頻頻爆雷,與江蘇戰場投入兵力的人員構成有極大關係。

江蘇戰場現在是以湯和、廖永忠二人爲首,所投入兵力除了這二人的嫡系,就是昔日徐達留在東線的兵力爲主。這些兵員大部分都是從和州帶過來的,其政治上更加可靠。

但江蘇戰場是不是就不會跟浙江戰場一樣發生爆雷事件呢?朱元璋心中沒底!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徐達不能去浙江。不僅是徐達不能去,常遇春也不能去。

因爲一旦江蘇戰場有變,張士誠的大軍必然西進,應天就會受到威脅。到了那個時候,徐達、常遇春就是他朱元璋的兩張王牌。

朱元璋甚至懷疑,張士誠在浙江頻頻搞事,說不定就是想來個調虎離山之計,將朱元璋的精銳力量吸引到遠離應天的其他地方,然後再對應天突施狠手。

不得不說,朱元璋的擔心是相當有道理的。如果應天有失,對他的打擊將是致命性的,比起浙江戰場的丟城失地、損兵折將可要嚴重得多。

另外,朱元璋還得防着西邊的陳友諒。一旦陳友諒大軍東進,江州是很難保住的。好在是有了洪都、袁州二地牽制,讓朱元璋稍稍放心。

總之,朱元璋是思來想去,這奔赴浙江前線去鎮場子的任務,只能交給自己的外甥李文忠了。

當初爲了讓朱文正上位,只得把李文忠從浙江前線調回應天。現在朱文正成了大都督,留在應天,完全可以讓李文忠去浙江了。

這些年來,李文忠的進步朱元璋是看在眼裡,這個外甥也是個將才。好好打磨打磨,將來必成大器。

在四月初召開的緊急軍事會議上,朱元璋沒有跟衆人兜圈子、猜啞謎,直接是開門見山地提出了派李文忠、邵榮二人去浙江前線的想法。

衆人心中都明白,這個決定是朱元璋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就當時的情形來看,這個決定也是非常英明的。

首先,李文忠熟悉浙江戰場的情況,不至於去了還要熟悉一段時間的工作。李文忠去浙江戰場,可以說就是即插即用。

另外,邵榮也是一名老成持重的老將了,有他去輔佐李文忠,可以令大家放心。

當即朱元璋任命李文忠爲浙東行省左丞,總制浙江戰場諸州軍事。邵榮爲浙東行省平章,全力輔佐李文忠的工作。

當李文忠、邵榮二人率大軍於5月份趕到婺州之時,來得正是時候。原處州叛將李佑之打頭陣,正領着張士誠的大軍猛攻處州。而婺州及諸全州均有敵軍來犯,牽制住其兵力,讓其無暇支援處州。

眼看着處州岌岌可危,李文忠讓邵榮鎮守婺州,居中策應左右兩邊的諸全州與處州。而李文忠自己,則親率大軍奔赴處州。

隨着李文忠的及時拍馬趕到,處州的緊張局勢立即發生了巨大變化,雙方成了勢均力敵的狀態。

到了六月初,李文忠更加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張士誠的圍攻處州大軍已有些難以爲繼之相了。

張士誠當然不想就此放棄,立即讓杭州方向繼續增兵諸全州(今諸暨),約集結了十萬兵力猛攻諸全州。

果然,諸全州的守將謝再興頂不住了,立即向處州的李文忠求救。此時,李文忠的處州兵力也並不充裕,只得令邵榮麾下的婺州部將胡德濟領五千人馬前去救援。

但胡德濟的人馬實在太少,眼看着諸全州就要被攻陷了,謝再興只得再次求援。

這一次,李文忠可沒有再答應謝再興的請求。

於公來講,李文忠已經沒有多餘兵力可派,如果硬性從婺州、處州方向抽兵,則婺州、處州會立即吃緊,難以保全。

於私來講,李文忠就更不想救援諸全州了。爲什麼?因爲諸全州守將謝再興正是朱文正的老丈人呀!

雖然不想救援諸全州,但李文忠可是浙東行省的最高長官呀!好歹他也得做做表面文章。

於是,李文忠一面給諸全州的謝再興下了死命令,讓其務必死守諸全州,人在城在,人亡城陷。另外,李文忠讓婺州的邵榮虛張聲勢,作出將派大軍增援諸全州的架勢。

對於這種虛張聲勢之事,邵榮倒還是挺有心得。他每日均派出大隊人馬向北挺進,號稱去救援諸全州。實際上,這隊人馬也就是在婺州城北的山區轉了一圈,到了晚上,趁着夜色的掩護,又偷偷溜回到了婺州城。

但就是邵榮的這個虛張聲勢,可算幫了謝再興的大忙了。張士誠的探子竟然信以爲真,真的認爲邵榮的大隊人馬向諸全州殺過來了。

圍攻諸全州的人馬雖然有十萬之衆,但大多都是臨時拼湊,戰鬥素養太低,聽聞敵方援軍即將到達,不少人都露了怯意。甚至有將領主張撤兵。

到了這最危急的關頭,謝再興也覺得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了。眼見敵軍攻勢減弱,料想到敵軍必然軍心有動。

這日夜間,謝再興組織了敢死隊,突然大開城門,殺向敵軍。

張士誠軍還以爲是邵榮的援軍真的趕到了,與謝再興的敢死隊稍一接觸,立即潰散。

嘿嘿!又是一個歪打正着,謝再興擊退了圍攻諸全州之軍,從而保住了諸全州。

張士誠軍圍攻諸全州失敗,立即引起連鎖反應,攻打處州部隊因爲連日征戰,疲憊不堪,只得撤軍。緊接着,攻打婺州的部隊也跟着撤退了。

自此,浙江戰場再次平靜下來,雙方又成了對峙之勢。

對於李文忠來說,浙江戰場危急局勢得到緩解,他終於可以舒一口氣了。但是,他與謝再興的明爭暗鬥也即將開始了。不過這是後話,先暫且不提。

再來說說應天的情況。

四月天氣轉暖,李文忠、邵榮的大軍剛剛離開應天,我就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這個消息來自嘉定州,偰斯果然被提拔爲嘉定州知州了。看來,張士信還算講信用,對得起他名字中的這個“信”字。

正當我讓一個下人拿着偰斯的信去後院交給蘭兒之時,偰斯派來的送信人又遞給我一封信。

這封信來自元大都,是李成榮寫給我的。

我立即拆信,一個更大的好消息來了。

原來,元順帝在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及奇皇后的一再勸說下,終於下旨爲脫脫平反昭雪。哈斯其其格的兩個哥哥哈剌章和三寶奴也被元順帝召回元大都,並授予官職。

這封信既然是從嘉定州偰斯那邊轉來的,那說明李成榮派人去了偰斯那邊。

我立即追問這送信之人,偰斯那邊是個什麼情況。

果然不出我所料,李成榮仍然惦記着遊說偰斯遠走高麗之事。剛好年初的時候,元順帝爲脫脫平了反,也下令立即召回哈剌章和三寶奴,並授予官職。李成榮便分別給偰斯和我都寫了封信,派人直接從元大都到了嘉定州,再次遊說偰斯。

李成榮派來的人一看,偰斯在短短一年時間內由一個從八品的吏目,像坐火箭似的晉升爲正五品的知州,就知道這遊說遠走高麗之事是沒戲了。

雖然偰斯對李成榮派來之人也是殷勤招待,但李成榮派來之人也無心在嘉定州過多逗留了。與偰斯一番客套之後,李成榮派來的人便將寫給我的信交給了偰斯,請偰斯將此信代爲轉交給我。

弄清了這事的原委之後,我當即有了個想法,是時候去趟元大都了。哈斯其其格的兩個哥哥都被元順帝召回,我理應將哈斯其其格送到他們身邊去。如果能將哈斯其其格送到其親人身邊,也算了卻了一件大事。

我正思忖着這事兒,那送信之人突然跟我說道:“咱偰大人臨行之前還跟我交待過一事。”

聽了這話,我立即看向這送信之人,說道:“五哥交待你什麼事?”

那送信之人告訴我,偰斯從李成榮派來的人口中也得知脫脫平反之事,偰斯便估摸着我肯定會去一趟元大都。因此,他交待這送信之人,到了應天探一下我的口風。

如果我真的要去元大都,他想請我幫個忙,讓他的長子偰鏞隨我們同行。等我們到了元大都辦完事兒之後,讓我再帶着偰鏞去一趟大寧,祭奠一下偰哲篤的墳墓。

偰斯現在已經是正五品的嘉定州知州,他想親自去大寧,肯定是走不開了。本來偰斯也可以讓偰鏞隨李成榮派來的人同行,到了元大都之後,請李成榮的人帶偰鏞去大寧祭奠爺爺的墳墓。但因爲李成榮一心遊說他去高麗之事,他沒有答應,因此他也不好意思再請李成榮幫這個忙。

第九十八章 投資入股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徵“寨糧”第三百四十九章 樅陽屯田第五百九十三章 陳理繼位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槍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六百五十六章 謝再興以死謝罪第五百零四章 聽戲求官第一百五十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貴慘死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殺計劃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中亂戰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幫遭人挑堂口第一百一十三章 抵達石門第二百三十七章 謀取採石磯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二百三十二章 心理疾病?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二百三十七章 謀取採石磯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遜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六百零二章 輪番勸降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幫遭人挑堂口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五百零六章 馬壋受降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四百零五章 錐子山上的藏寶洞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馬雲非彼馬雲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麗美女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門第422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內訌第六百二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一百四十章 鍊鐵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幫內訌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四百六十四章 商機再現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戰小分隊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槍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擊追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憤的張思淑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十一章 參透玄機?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鍋大俠”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擊盤門第五百六十五章 甕中捉鱉之計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四百零五章 錐子山上的藏寶洞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七百零九章 楊汪反目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黃雀”第589章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態嚴重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廢紙的至正鈔第二百九十三章 劉聚得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一百四十章 鍊鐵計劃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