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雙面間諜

如果自己答應陳友諒反水,那就相當於給天完軍加成,天完軍攻下應天的可能性更大了。

思考了一夜,康茂才準備答應陳友諒反水了。可就在今天一大清早,有兵士來報,說是今天要到吳國公府上議事。

康茂才只好把給陳友諒回信之事暫時放一放了。臨出門之前,他叮囑康寧,讓他安心在府上休息。等他回來了,立即給天完軍方面回信。

可讓康茂才沒想到的是,朱元璋突然拋出了這個問題。

也就是說,康寧到他府上的事,朱元璋肯定是知曉了。如此一來,康茂才接下來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將關乎着他自己和他全家老小的項上人頭。

要說朱元璋得知這個消息,朱文正功勞還不小。

自從上次處理了郭天爵的事情之後,朱文正的工作熱情一下子提高了幾個檔次。

既然是暫時替李文忠管理拱衛隊,那就得乾點兒成績出來。加上眼下應天人心惶惶,想跑路的官員着實不少,朱文正的這項工作也容易出成績。

象康茂才這種“根不紅,苗不正”的人,肯定是拱衛隊的重點監視對象。

康寧第一次來拜訪康茂才,就被拱衛隊的探子發覺了。朱文正並沒有打草驚蛇,待康寧出了應天城之後,派人一路跟蹤到採石磯附近。因爲到了天完軍的地盤兒,不便於繼續跟蹤了。

朱文正根據這個情況來分析,這康寧極有可能是天完軍方面派來策反康茂才的人。

朱文正並沒有立即向朱元璋報告,因爲他準備把這件事調查得更清楚一點兒了再報告。他可不想給叔叔留下一個辦事不靠譜的印象。

朱文正的深入調查策略也很不錯。他知道康茂才的管家喜歡賭博,就讓人做了“籠子”,把康家的管家給套上了。

直到拱衛隊的人將康家的管家抓進拱衛隊審訊室,那康家的管家還以爲是放賭債的人找他要債。

朱文正親自審訊了康茂才的管家。當然,這管家也知道得並不多,只知道這人叫康寧,是康茂才的遠房族弟,是天完方面的人。

不過,有了這些就已足夠了。

朱文正對這管家又是一頓連蒙帶嚇,讓他一有新情況立即到拱衛隊報告。當然,也少不了給其好處。這好處之一,就是欠的賭債一筆勾銷了。

另外,朱文正還許諾,他日如果康茂才東窗事發,他這算檢舉揭發有功,不僅不受牽連,還將得到獎賞。

要說朱文正這事兒的確辦得漂亮。

首先是做“籠子”讓康茂才的管家欠下賭債。後來,即使派人拿了這康茂才管家,也不會引起康茂才的懷疑。畢竟他自己的管家是個什麼德性,他還是清楚的。

到了這個時候,朱文正才向朱元璋報告此事。

對於朱文正報告的這件事,朱元璋一點兒也不覺得驚訝。因爲當時不少當年跟着他從濠州起家的人都起了跑路之心,何況是康茂才這種半路招降過來的人。

後來,李文忠迴應天之後,朱文正雖然不再負責拱衛隊的事情。但對於前期的一些工作,李文忠做到了持續跟進,當然其中就包括這繼續監視康茂才之事。

那康茂才的管家也算是“言而有信”,昨天康寧剛到康茂才府上,他就立即向拱衛隊報告了。

李文忠當然是立即加派人手盯住了康府,並第一時間向朱元璋作了彙報。

朱元璋本想派人立即將康茂才全家給拿了,在這種關鍵時刻正好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但朱元璋立即想到了一個更佳的方案,他要好好利用這件事兒做點兒文章。

當然,這一切得看康茂才願不願意配合了。如果康茂才願意配合,擊敗天完軍,基本上就十拿九穩了。如果康茂才不願意配合,那就只好殺康茂才祭旗了。

因此,朱元璋在這次軍事會議的關鍵時刻突然向康茂才拋出了這個問題。

朱元璋認爲,康茂才會配合的。誰會嫌自己的腦袋頂在脖子上累呢?

果然,朱元璋拋出這個問題之後,康茂才迅速在心中也是好好盤算了一下。

康茂才清楚,這康寧的行蹤肯定是暴露了。如果還想活命的話,只能對不起康寧、康泰他們了。

既然準備配合,康茂才決定就配合得徹底一點兒。

康茂才立即是雙膝跪下,一邊給朱元璋磕頭,一邊說道:“臣罪該萬死!臣不該讓那個遠房族弟康寧進我的府!但對於他們提出的要求,臣並沒有答應。臣請吳國公大人立即派人到我府上將那康寧捉拿歸案。”

說完這幾句話之後,康茂才停止了磕頭,從懷中摸出了陳友諒給他的親筆信。康茂才跪在地上,將此信舉過頭頂,說道:“這是陳友諒給罪臣的招降書!”

對於康茂才這個配合的態度,朱元璋還是十分滿意的。朱元璋讓人取過陳友諒給康茂才的招降書。

朱元璋一邊看邊說道:“看信中陳友諒的意思,他要對徐壽輝下手啦?哈哈哈,這可真是個好消息!”

須臾,朱元璋又說道:“陳友諒給你開出的條件還是很不錯的嘛!康將軍有沒有動心呀?”

對於陳友諒如此優厚的條件,康茂才肯定是心動了。要不是今天一早要來吳國公府議事,康寧這會兒都帶着他康茂才給陳友諒的親筆信在返回太平的路上了。

但朱元璋問到這裡,康茂才總不能老實回答動心了吧!他只好支支吾吾地說道:“沒,沒,沒有的事……”

康茂才雖然是矢口否認,但他那緊張的表情早就出賣了他。當然,朱元璋並不是非得要康茂才承認這事兒,他只是想給康茂才施加些壓力而已。

朱元璋哈哈一笑,說道:“當然,這事兒也怪不得康將軍,畢竟是你的族弟前來招降,總不能指望着你把族弟都賣了吧!”

康茂才聽到這裡,似乎覺得朱元璋話裡的意思是對這事兒不深究了。他立即一邊磕頭一邊說道:“都怪臣一時糊塗,讓那族弟進了我府上。我,我現在就請吳國公大人立即去將那康寧捉拿歸案!”

康茂才這次是準備用他這族弟康寧的性命來換取他全家的平安了。

誰知朱元璋突然話風一轉,說道:“別,別,你這族弟我可捉不得,我還等着你這族弟爲我們送信呢!”

聽聞此言,康茂才是一愣。在場的諸人也沒弄明白朱元璋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還是朱元璋親自揭曉了這個謎底。

朱元璋的意思是,讓康茂才充當一次雙面間諜。康茂才回去之後,立即給陳友諒寫信讓康寧帶回去。

康茂才在給陳友諒的信中肯定是表示願意歸降,並利用自己鎮守龍灣一帶之便,爲陳友諒充當內應,讓陳友諒的水軍從秦淮河直抵應天南城門。

康茂才會在江東橋接應陳友諒,待得陳友諒水軍到達江東橋,他立即讓手下人馬將這座木橋撤掉,讓陳友諒的水軍能順利抵達應天南城門。

衆人聽了朱元璋這條妙計,都是拍手叫絕。

朱元璋還叮囑康茂才,一定要派人將康寧送到江東橋,讓其親眼看到這江東橋的確是一座木橋。這樣一來,陳友諒必定對康茂才的歸降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朱元璋把事情都考慮得這麼周到了,康茂才還能怎麼辦?他眼下爲了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只能配合朱元璋把這齣戲演下去了。

雖然後面還有重要的會議議程,朱元璋可不用康茂才繼續參會了,他讓其立即回府,馬上辦妥向陳友諒詐降的事宜。

支使走康茂才的同時,朱元璋讓衆人都跟着退去。但有幾個人朱元璋卻點名讓他們留下了,因爲朱元璋馬上要排兵佈陣了,這可是高級軍事機密,不能讓太多的人知道。

被朱元璋點名留下的人有李善長、朱升、劉基、徐達、常遇春、馮國勝、李文忠、朱文正、沐英九人。除了劉基,其餘人都算得上是朱元璋的近臣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朱元璋這是要重用劉基了。

朱元璋先大致介紹了自己的初步的想法,應天城南門外由徐達任主將、趙德勝任副將帶領三萬精兵設伏;常遇春率領所屬人馬在龍灣一帶設伏,作爲突襲陳友諒軍的先鋒;馮國勝爲主將、邵榮爲副將,帶三萬人馬在石灰山一帶設伏;水軍以張德勝爲主將、朱虎爲副將,隱藏在青州(今八卦洲)北邊的蘆葦蕩中;朱元璋自己則率領精兵在獅子山坐鎮指揮,隨時準備增援各路人馬。

按照朱元璋這個計劃,陳友諒軍一旦到達龍灣地域,立即會陷入徐達、常遇春、馮國勝三路人馬的包圍圈。如果陳軍後撤,由於秦淮河河道太窄,必然發生混亂局面,張德勝正好率領水軍從長江進入秦淮河截擊。

這個看似天衣無縫的計劃,其實還是有一點紕漏,發現這個紕漏之人正是徐達。

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六十八章 圍點打援(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頭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長的關係戶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萬三的深謀遠慮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五百零七章 常遇春“犯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槍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三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獲美人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我們被陰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韓林兒之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喪於此?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達成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中亂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二百零五章 斬首行動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雲樓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兒有喜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五百三十章 “瘋狂”的郭興第五百零六章 馬壋受降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九章 遇見了常遇春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帥駕到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四十三章 驚動敵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頭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三百八十六章 跟我們迴應天?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三十四章 偷襲錐子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戀嗎?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標”的午宴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槍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嚴”?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四百五十一章 寬慰藍玫第八十一章 奔赴江夏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一百零一章 安慶三結義第四百八十二章 歐普祥裝病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六百一十八章 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五百九十章 挫敗東吳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戰集慶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機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二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六百四十五章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稱吳王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八十五章 半夜買藥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六百五十章 見死不救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四百四十三章 羞辱天完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沒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