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

在宴請張士誠的使者之前,陳友諒還有一件重要事情要辦。那就是立即召開一次高級軍事會會議,確定進攻應天的日期。

一旦日期確定下來,他準備立即給張士誠回信,讓張士誠從應天的東邊發起進攻。

這次高級軍事會議沒有讓徐壽輝參加,但會議的進程卻是相當順利。與會的將領經過討論,把進攻應天的日期就確定在了五月初十。

十五天的時間,張士誠的使者能夠將陳友諒的書信送達蘇州。十五天的時間,也夠天完軍做好一切戰鬥準備了。

進攻應天的日期確定下來了,陳友諒親自提筆給張士誠回了信。

這次爲什麼沒有以徐壽輝的名義給張士誠回信呢?

因爲陳友諒正謀劃着一個更大的計劃。他準備在進攻應天之前,解決掉徐壽輝。

如果現在還以徐壽輝的名義回信,等徐壽輝身亡之後,張士誠說不定還得擔心徐壽輝給他的回信是否有效。而現在就以陳友諒的名義回信,到時張士誠自然是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

當晚,接待張士誠使者的酒宴在熱情而又祥和的氣氛中進行。陳友諒不僅讓赴宴的衆將領給張士誠的使者敬酒,他還親自三番五次地給張士誠的使者敬酒。

酒過三巡之後,衆人自然是親近了不少。陳友諒再次藉着向使者敬酒之機,悄悄地將他的親筆信交給了張士誠的使者,並輕聲對張士誠的使者說,讓他務必儘快將此信轉達給張士誠。

張士誠的使者自然是明白這封書信的重要性,當即給陳友諒拍着胸脯做了保證。

因爲三、五杯酒下了肚,衆人都有些飄飄然,陳友諒又特別授意了麾下將領不停地向徐壽輝敬酒。陳友諒將書信悄悄交給張士誠使者之事,徐壽輝都沒察覺到。

酒宴結束之後,陳友諒並沒有回房間睡覺,而是主持召開了一次更加機密的會議。

參會的人員除了陳友諒自己,還有四人。

這四人就是張定邊、王厚義、張必先、康泰。可以說,全部是陳友諒的心腹。

張定邊、王厚義二人前面已經交待過,不必再贅述。

這張必先與陳友諒是發小,兩人從小是光着屁股一起長大的交情。後來,陳友諒參加了徐壽輝的起義,張必先自然就是陳友諒的左膀右臂。

當年,張定邊初投陳友諒之際,陳友諒覺得張定邊是個難得的人才。爲了籠絡張定邊,他便效仿劉、關、張三結義,與張必先、張定邊三人一起拜了把子。

這康泰雖與陳友諒不是發小,但也是陳友諒的沔陽老鄉,算得上是陳友諒的死黨了。

康泰祖上就是駕船的,他自然也是有這門手藝。加上他又會些功夫,人也相當精明,陳友諒就讓他做了自己的水軍統領。

這康泰也是不負陳友諒所託,將陳友諒的水軍打造成了一支當時最精銳的部隊。可以說,天完軍之所以水軍實力強大,康泰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既然都是幾個心腹之人,陳友諒也就不繞彎子了。他直接說出了此次機密會議的議題,就是準備解決掉徐壽輝,然後稱帝。

對於陳友諒稱帝之事,與會的這四人當然都是堅決贊同的。畢竟這麼大的事情,陳友諒找他們四人商量,那對他們四人是莫大的信任。而且事成之後,他們四人可就算是有擁立之功了。

至於如何做掉徐壽輝,陳友諒也想好了一個初步方案。

陳友諒準備邀請徐壽輝一道去遊覽採石磯,趁機殺掉他,然後對外宣稱徐壽輝在採石磯不慎落水而亡。

接下來,就是如何稱帝了。

按照陳友諒的設想,殺掉徐壽輝後立即在採石磯稱帝。爲了穩住局勢,鄒普勝仍爲太師,張必先升爲丞相,張定邊升爲太尉。其餘百官職位不變。

Www ●ttκΛ n ●c o

至於國號,當然得改,不能再叫“天完”了。陳友諒曾自封漢王,這國號就定爲“漢”了。

這國家換了領導人,按當時的規矩,肯定得改年號了。年號陳友諒也想好了,就叫“大義”,今年就叫大義元年。

陳友諒這等不忠不義之徒,竟然也敢稱“大義”,不知他在跟誰開玩笑。

稱帝之後,陳友諒準備按照與張士誠約定的日期於五月初十嚮應天進攻。但這次進攻應天,他不準備讓自己的得力干將張必先參加了。

他給張必先安排了一項更加重要的任務。就是稱帝之後,立即返回江州,以丞相身份沿途安撫各官員,防止徐壽輝的死黨作亂。

等張必先返回江州之後,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去龍興,把鄒普勝“請”到江州來。

當初陳友諒在江州稱漢王,現在雖然是在採石磯稱帝,但這國都他還是準備定在江州。

既然是這樣,那太師肯定就得到江州來辦公嘛!

徐壽輝一死,原徐壽輝集團就屬鄒普勝資歷最老、聲望最高了。

只要鄒普勝能夠到江州來,這無疑是向世人傳達了一個重要信號。那些徐壽輝的死黨必然也就不敢犯上作亂了。

另外,陳友諒攜徐壽輝東征之後,這江州就由他親弟弟陳友仁鎮守。只要把鄒普勝“請”到江州來了,有他親弟弟陳友仁看着,鄒普勝還能玩兒出什麼花樣?

可惜那個時代消息閉塞,不像現代有各種媒介可以宣傳。要不然,鄒普勝要是能夠發表個重要聲明什麼的,聲稱他堅決支持“大漢”取代“天完”,願意爲陳友諒效犬馬之勞,那效果一定會更好。

對於陳友諒的整個計劃,張必先他們四人不僅表示贊同,當然還得拍幾句馬屁,什麼“此計甚妙”啦,“漢王英明”啦之類的不絕於耳。

王厚義請示,這解決徐壽輝的地點是不是就定在採石磯江邊,先將其殺死,然後再推入江中,造成失足落水的假象。

陳友諒同意王厚義這個計劃,但他還準備了一個B計劃。

畢竟在江邊人多,萬一不便於下手,就與徐壽輝一起去五通廟拜神,然後在五通廟下手。

陳友諒叮囑王厚義,一切看他眼色行事。

這時,康泰說了一句話。這句話不說是改變了歷史,至少對接下來發生的應天之戰的戰局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康泰說的這句話是:“元帥,你可曾還記得當年那個康茂才?”

不錯,康泰所說的康茂才正是朱元璋攻下集慶之後,招降的那個元軍水軍統帥康茂才。

康茂才是湖北蘄縣人,算起來他還是康泰的遠房族兄。早年間,陳友諒還跟康茂才打過交道。

當年陳友諒參加紅巾軍攻打蘄縣之時,康茂才在家鄉聚兵自保。因爲有了康泰與康茂才的這層關係,雙方並未發生正面衝突。

後來,陳友諒與康茂才達成默契。陳友諒不進攻康茂才的家鄉,康茂才的鄉勇也不攻擊紅巾軍。

當然,陳友諒和康泰也曾勸說康茂才參加紅巾軍,但康茂才並沒有答應。

後來,康茂才因保境之功,其率領的鄉勇被元朝收編,他也被元朝朝廷封了個都元帥。再後來,集慶失守之後,康茂才投降了朱元璋。

這個時候,康泰猛地提起康茂才,陳友諒也是恍然大悟。他問康泰道:“康將軍的意思是去策反康茂才?”

康泰呵呵一笑,說道:“在下正是這個意思。不瞞元帥大人,自拿下太平城之後,我就派堂弟康寧扮着普通難民去應天跟康茂才接上了頭。”

陳友諒聞聽此言,興奮地問道:“情況如何?那康茂才有沒有歸降的意思?”

康泰說道:

“康茂才爲人精明,元帥早年間也與他打過交道,必定知道。

這次康寧去找他,他沒有答應策反之事,當然也沒有立即回絕這事兒。只說此事重大,他需要好好考慮。

以在下愚見,康茂才必然是願意反水的。只是目前還在觀望,當一棵牆頭草,好待價而沽。”

陳友諒嘴角一撇,問道:“何以見得?”

康泰繼續分析道,眼下天完大軍壓境,應天的東邊還有張士誠的兵馬虎視眈眈。可以說現在的應天是人心惶惶,不少百姓都已經跑路了。

康茂才是精於算計之人,其中的利害關係他肯定是反覆琢磨過了。

另外,康茂才自從投降朱元璋後,雖然繼續當水軍統帥,但其地位一直在朱元璋的嫡系廖永忠兄弟之下。以康茂才的治軍才能,他肯定是不甘心一直屈居廖家兄弟之下的。

眼下,康茂才未答應反水之事,主要是沒有得到咱們這方面誠意十足的承諾。畢竟康寧只是以一個遠房親戚的身份去找他,頂多也只能代表我而已。

如果元帥大人能夠親筆修書一封,並許義重利,我想康茂才斷沒有拒絕的道理。

聽了康泰這番分析,陳友諒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陳友諒又問張必先他們三人是什麼意見。

對於這策反康茂才之事,衆人當然是贊成的。如果能從內部瓦解朱元璋勢力,這拿下應天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嘛!

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四百零一章 誠王“化緣”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雲樓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張必先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士誠突圍第四百八十三章 歐普祥的如意算盤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五百零九章 三線快攻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會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生就是忽悠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五百零一章 機智的文人第七十六章 蜀中來信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第七百一十四章 賜婚李祺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線易帥?第一百一十三章 抵達石門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賺大了第八十八章 初見思淑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瘋?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賣會只是幌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殺計劃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588章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張必先第二百零五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獄中接頭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三十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訓練基地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七十六章 蜀中來信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達避雷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謝再興復歸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八十章 到達峽州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稱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五十二章 兩個初生牛犢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稱吳王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謀反?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第589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軟蝟甲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二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三百零七章 領工資嘍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達避雷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恨不能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麗要崛起?第三百零七章 領工資嘍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順帝的助攻第五百六十九章 突圍闖關第六百八十一章 捨車保帥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沒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寧祭奠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黃雀”第一百二十九章 進軍定遠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陽神功》?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三十四章 偷襲錐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