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頓劉基

另外,我也告之了這耿府下人我住處的詳細地址。

說完,我對劉基說道:“劉大哥,方便的話就帶些隨身物品。晚上如果咱喝得晚了,就在我那邊歇下。”

劉基當然是不跟我客氣了,立即回了自己的住處。

我和劉基回到府上的光景也差不多就是申時末的時分。我吩咐下人立即準備一桌好菜,另外派吳成照去朱老爺子府上候着,朱老爺子一回府,就立即請他過來喝酒。

我則陪着劉基在書房裡述說着上次一別之後各自的境遇。話回話外,劉基似乎對眼下的境遇很不滿意。

他當時的心情我完全能夠理解。畢竟是一腔熱情前來投奔,可眼前朱元璋對他不冷不熱的,讓他有種熱臉貼了冷屁股的感覺。

眼下,我除了說些寬慰之言,還能說些什麼呢?

不知不覺,我們就談了個把時辰,都是酉時末時分了。吳成照和朱老爺子回來了,我們纔出了書房。

飯菜是早就準備好了,只是因爲朱老爺子沒到,霏兒就沒讓大家開席。

我和朱老爺子、劉基及他的跟班,還有張天賜、吳成照六人坐了一桌。霏兒她們另外坐了一桌。

開席之前,我也向劉基介紹了霏兒、思淑和蘭兒。這蘭兒劉基可是早就認識的,當年我們第一次相遇,就是帶着蘭兒從泉州逃離,在青田縣遇上了劉基的。

只是劉基沒想到變化這麼快,當年的那個小丫頭,如今成了我的三夫人。

介紹完我的家小之後,大家都坐下。我這才向劉基介紹起朱老爺子。

朱老爺子的名頭劉基當然是知道的,今天得以相見,劉基自然也是高興。

咱們一邊喝酒,一邊天南海北地亂侃。這劉基也是才學非凡之人,酒過三巡之後,朱老爺子對他也是刮目相看。

如此一來,這二人可是越談越投機。搞得我幾乎是插不上話了。

直喝到亥時初,大家也覺得差不多了。我纔對朱老爺子提起另一件事,就是準備讓小常茂這些到了發盟年齡的孩子去他府上上私塾之事。

朱老爺聽說是這事,這可是他早就答應過我和劉聚的,自然也不推脫。朱老爺子說,他明天就讓朱異在家裡着手準備。頂多一個月時間,他就會通知我將這些娃娃送到他府上去。

我們三人是又閒話了一陣,直到亥時末的時分,朱老爺子才起身告辭。我讓吳成照、張天賜二人先將朱老爺子送回府上,然後再各自回家。

我則讓下人給劉基和他那個跟班安排住宿。好在我這府上也寬敞,給他們安排兩間房間,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第二天,我跟劉基提起,我準備出錢幫他在應天置處宅子。將來這邊的事情定下來之後,他就可以回青田將家小都接到應天來住。

本來咱錐子山還有不少以前購置的房產,可爲了屯集貨物,眼下這些宅子裡都堆得滿滿的,是沒辦法騰出一間給劉基了。

劉基聽說我要給他置辦宅子,立即推辭。他說他現在還不知道明天是不是能繼續待在應天,這置辦宅子的事兒還是等能在應天穩定下來再說。

我也理解劉基的心情,他既然堅持,我也不便勉強。我便對他說,既然眼下不置辦宅子,那就住我府上,不要回耿府了。

Wωω⊕ ttκΛ n⊕ ¢ ○

說到這裡,劉基告訴我,這耿府他的確是不想回。倒不是說耿再成對他不好,而是他長期住在別人府上不好,自己也覺得不自在。

另外,他也不想住在我府上,畢竟我府上有不少女眷,他這進進出出的,也是不大方便。

劉基提出,看我能不能在外面幫他單獨找個住處。面積不用太大,也不用講究,反正他們就住兩個人。

我見劉基如此說,也能夠理解他的想法。換個位置思考,如果讓我長期住別人家,別人家有女眷,我肯定也覺得不甚方便。

想想這劉基日後的成就,這朱元璋早晚得發現這個人才,說不定還得給他賜處宅子。所以,我覺得在外面租一處,也沒什麼必要,不如就到鄭有功那裡去住。

鄭有功那聯絡點雖然也屯了不少貨物,但畢竟那裡地盤大,給他騰兩間房子應該問題不大。主要是來了不少天狼特戰隊員住那裡,不然那裡空的房間可多着呢。

我向劉基說出了這個想法,他當然是沒有意見。於是,我便與他一起去了鄭有功的聯絡點處。

我跟鄭有功說明了來意,鄭有功表示,騰兩個房間肯定是沒有問題。只是現在聯絡點裡住了不少人,恐怕是有些嘈雜,怕劉基嫌這裡不夠清淨。

對於這聯絡點裡住了很多人的情況,我是早就告訴了劉基。他聽鄭有功這麼一說,當即是打消了鄭有功的顧慮,說就住在這裡了,人多還熱鬧一些。

三月初三傍晚,徐達、朱文正率領四萬大軍終於是按照時間節點趕到了應天城南十里的小鎮。

這四萬大軍中,有兩萬是徐達帶去池州打伏擊戰的援軍,餘下兩萬人當然就是藍玉、甘澤生等人精心挑選過的精銳了。

四萬餘人一下涌進這個小鎮,也是把這個小鎮的居民嚇得夠嗆。雖然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有大軍過境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兒,但亂世之中老百姓不光是怕匪,也是怕兵的。

當時,天還沒黑下來,這小鎮上的居民便紛紛緊閉了門窗,生怕這些當兵的進門滋事。

徐達治軍向來嚴謹,這大軍入小鎮之前,他就吩咐所屬將領包括朱文正、藍玉等人,一定不能擾民。

因此,這四萬多人雖然一下子擠進這個小鎮,但並未發生什麼雞鳴狗盜之事。

趙忠義等人早在今日上午就加快行軍速度先走一步了。此時,他們正帶着朱升老爺子出了應天南城門,直奔這小鎮而來。

而丁德義的人在二月下旬順利完成了常遇春交待的任務,將那兩名被刺瞎雙眼、割掉舌頭的俘虜偷偷送回安慶之後,便乘船直接返回了應天。

當晚,徐達、朱文正與朱老爺子會面的地點就在上次常遇春他們住的那個客棧。

經過三人當面的交流,徐達、朱文正也清楚了常遇春與朱元璋對話的大致內容,對於明天如何接受朱元璋的質詢,二人心中也是有了底。

三月初四一早,徐達讓大軍繼續駐紮在原地待命,他和朱文正帶了幾個親兵隨從應天城南門直接入城了。

而朱老爺子肯定不和他們一路,他與趙忠義幾人從應天城東門入的城。

有了前一天晚上與朱老爺子的會面,第二天徐達和朱文正面見朱元璋就順利得多了。朱元璋從這二人口中得到了和常遇春口中一致的答案,這坑殺三千俘虜之事徐達的確是個局外人,都是常遇春擅自作主。

至於朱文正嘛,也是按常遇春命令行事。

朱文正與朱元璋流着相同的血,骨子裡他們的基因肯定是有些相似。他跟朱元璋撒潑耍賴,一口咬定這三千俘虜就是侮辱了朱元璋。雖然常遇春擅自殺俘這事兒不是很妥當,但當時那情形,坑殺這三千俘虜就是維護他朱元璋名譽最好的辦法。

再加上李善長、朱升老爺子、耿再成等人在一旁和稀泥,朱元璋對徐達、朱文正二人也就是批評一通了事。

至於說常遇春嘛!肯定沒這麼快放了他。

朱元璋說此次池州之戰,他們三人都有功。但因爲這事兒,也不嘉獎他們了。

徐達仍統率所屬人馬立即回東線。常遇春的那兩萬人馬暫時由藍玉率領就駐紮到牛首山,進可作爲西線的戰略預備隊,退可作爲拱衛應天的屏障。

至於朱文正,朱元璋少不了得罵他幾句。但這頓罵更像是一個叔叔在罵侄兒,不像是一個上級在罵下級。

李善長等人見此情形,也不勸阻,等朱元璋把這通氣撒完了就好了。

果然,也就罵了兩刻鐘,朱元璋不罵了。他說道,罷了,罷了,文遜被我派去池州了,拱衛隊也沒個真正管事的人了。

下去後,你就不要再去什麼前線了,就給我老實在應天待着,把親衛隊和拱衛隊都給我管好了。親衛隊倒還好,沐英一直管着;可這拱衛隊,文忠和文遜都不在,就看你的了。

朱文正雖然被奪了上前線的兵權,心裡十分不情願,但這殺俘之事看來叔叔是不會追究了,立即跪下連連磕頭。

站在徐達和朱文正的角度來看,這事兒總算過去了。下一步,無非就是找一個有利時機,勸說朱元璋放了常遇春。

朱元璋召見劉基,是三月十八日了。這差不多是劉基來應天一個月光景了,據說還是在耿再成隔三岔五地向朱元璋強烈推薦的情況下,才取得的進展。

朱元璋初見劉基,並未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展現給世人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朱元璋只是問了劉基一些個人的基本情況和對時局的看法。

劉基的回答也很樸實無華,算得上是中規中矩吧!

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膽寒的紅色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襖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二百五十章 貼心小棉襖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四十三章 驚動敵軍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七十章 替姐姐拜堂第二百零五章 斬首行動第462章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徵“寨糧”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鬧鬼”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傷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囑常遇春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撥追兵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門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準備出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五百七十六章 會來事兒的康茂才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四百八十二章 歐普祥裝病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鬧鬼”第四百五十一章 寬慰藍玫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四百九十三章 龍擡頭,再聚首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七章 穿越了?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三百四十二章 與陳叔明攤牌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一百六十九章 遇見本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龍頭”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長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恨不能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長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識李善長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囑常遇春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報信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四百五十章 劉基來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慫恿朱文正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二十三章 燒燬糧倉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第四百九十三章 龍擡頭,再聚首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報信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風宴第一百九十一章 郭子興死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三百章 競選班長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二章 張然殞命第五百七十六章 會來事兒的康茂才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廣拜年?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陳友諒歸天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遜病逝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山密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馬前神課》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五十四章 勇攀懸崖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頭腦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五百七十五章 陳維林“戰死”第六百五十三章 《馬前神課》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說話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陽神功》?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