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達成

聽張運九這麼說,我便試探着問道,如果真有人準備營救一個發配之人,那其實還是相當容易的。

張運九點了點頭,笑着告訴我們,如果真想營救,那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說難是因爲要從陽城堡萬戶府眼皮子底下將人救出,也並不容易。陽城堡的四千多兵士也不是擺設,真要去追蹤一個逃跑之人,也不難追蹤到。

畢竟這裡是荒山野嶺的,沒有強大的後勤保障,他們又能逃多遠?

說容易是因爲這些發配、流放之人死亡是非常正常的。如果能買通萬戶府的人員,說是這個人死了。即使沒看見屍首,也可以說成是被野獸吃了,這誰又能知道呢?

只要在流放、發配人員花名冊中把名字去掉了,就是大搖大擺地走出陽城堡,也沒人來管你。

聽張運九這話,似乎有些暗示我的意思,如果我想救偰老爺子,只要肯在他們身上花錢,那就辦得成。

既然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我便挑明瞭說道:“如果我們想帶走偰老爺子,不知張大人能不能幫我們安排妥當呢?”

我這話問得是十分直白。張運九聽了,是“嘻嘻”一陣奸笑。

張運九沒說這事兒他能辦,也沒說這事兒他不能辦。只說這事兒比較難辦,他就一個八品的小知事,好多事情他作不得主。

聽聞此言,我就知道有戲了。

我朝坐在張運九身邊的陳元貴使了個眼色,陳元貴立即掏出早準備好的一刀至正鈔放在了張運九的大腿之上。

這一刀至正鈔是一百張,每張是十貫,也就是說是一千貫。

這要在前些年,就相當於是一千兩銀子。現在雖然貶值的厲害,但兌換個二、三百兩銀子還是不成問題的。

張運九見了這一刀至正鈔,是眼睛都直了,愣在了當場,一時是不知所措。

我則端起酒杯來到張運九面前,對他說道:

“張大人,這都是一些小意思。

如果真想搭救我岳父大人,還少不得張大人從中幫忙。

我打算明天先去看望一下我岳父大人。如果岳父大人一切還好,我們再回來找張大人商談具體的營救計劃,還請張大人這兩天幫我們多想想主意。

事成之後,另有重謝,我們絕對不會虧待張大人。

今天這點錢就算是我給張大人的一點兒見面禮。就算這事兒最終沒成,我也只當是交了張大人這個朋友。”

我這話一說完,張運九是哈哈大笑。

我這話相當於是給他吃了個定心丸,不管最後這事兒能不能辦,今天這錢他可以放心地收。

有了我這筆錢,他張運九的那個小家立刻能大換模樣,張運九在他老婆面前肯定能揚眉吐氣。

他豈有不高興之理。

一番客套話之後,張運九告訴我們,讓我們明天先去看看那偰老爺子的情況。

如果沒什麼問題,他先去找那兩個負責給這些看護點運送給養物資的人員。先給他們點好處,給他們透透風。

等我們把偰老爺子接出那知代村的看護點後,他就讓那兩個送物資的人假裝去知代村的看護點送物資。

當然,這兩人會回萬戶府報告,說是那偰老爺子失蹤了,沒看見屍首。但看護點附近有野獸出沒的腳跡,估計那偰老爺子是被野獸吃了。

然後再找那負責向上面報告人員信息的小吏,讓他把偰老爺子的名字劃去。到時再向上面一報,事情就算妥了。

聽了張運九這個計劃,我也覺得十分滿意。

張運九告訴我們,如果是單純去看望那偰老爺子,他本應是陪我們前去。但現在牽扯到要營救偰老爺子,他就不方便陪我們去了,免得引起別人懷疑。

我們只說,他這樣安排十分合適,讓他告訴我們具體地點就好了。

張運九告訴了我們知代村的具體方位,另外還告訴我們偰老爺子的看護點離知代村的一戶馬姓人家不算遠,才三、四里地。

說起這戶馬姓人家,也是個大戶人家。其實他們家並不姓馬,因爲他們不是漢人,而是西域人。

這馬家是塔吉克人,其先祖賽典赤·贍思丁本居住在不花刺。

這不花刺的具體位置就是現在的烏茲別克斯坦文化名城布拉哈,那裡基本算是穆斯林的世界。

這馬家的先祖自然也不例外,是個地地道道的穆斯林。

當年成吉思汗西征時,賽典赤·贍思丁率數千騎迎降。

後來,成吉思汗讓賽典赤·贍思丁出任雲南行省平章政事,爲雲南設立行省的第一任行政長官。

從此,賽典赤·贍思丁的後代便在雲南繁衍開來。

現居住在知代村的這戶馬姓人家的主人本名叫察兒米的納,是賽典赤·贍思丁的四世孫,也是個地地道道的穆斯林。

因爲他不是賽典赤·贍思丁的嫡孫,因此便搬到寶山鄉來居住。也許是因爲這個地方緊臨滇池,他十分喜歡這裡的風景吧。

察兒米的納雖不是賽典赤·贍思丁的嫡孫,但出生不久就世襲了一個滇陽侯的爵位。加上祖上也傳下不少基業,在寶山鄉他家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大戶。

因這寶山鄉居住了很多漢人,察兒米的納覺得自己的名字別人叫起來太複雜,便入鄉隨俗,將自己的名字簡化了。察兒米的納稱自己叫米的納,他還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米里金。

因爲雲南地處西南偏遠之地,有些字發音不準,他這個“米”姓,被別人叫成了“馬”音。

米的納也不計較這些,想到自己先祖也曾經是馬背上的英雄,便索性接受了這個馬姓。

從此,察兒米的納便宣佈自己的名字就叫馬的納。

不過在寶山鄉,很少有人喊他名字馬的納,大家都管他叫馬哈只。

這“哈只”是個地地道道的外來音譯詞,在阿拉伯語中,“哈只”的意思爲“巡禮人”、“朝聖者”。

因爲馬的納是個穆斯林,年青的時候,曾跋涉千里,朝覲麥加,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爲“哈只”。

後來,他又改姓馬,大家便尊稱他馬哈只。

三年前,馬哈只讓自己剛滿二十歲的兒子馬裡金也去麥加朝覲。那馬裡金也是不負父親的期望,在今年年初順利回到寶山鄉。

這下,這寶山鄉的人也不再直呼那馬裡金的名字了,而是尊稱他爲小馬哈只。

這馬家在寶山鄉的名聲很好,遇見一些困難的民衆,也是毫不吝嗇地施以援手。

其實,當初將偰玉立老爺子安排在這知代村附近的看護點,也是因爲押解他來的那三名兵士給了這邊交接之人不少好處,特意交待要照顧偰老爺子。

因此到了萬戶府報到之後,便讓他去了知代村。因爲那裡離馬家很近,有什麼困難,他可以去找馬家幫忙。

聽張運九說到這裡,我心中對那三名兵士的好感油然而生。

看來,這好人、壞人並不是能夠絕對劃分的。這三人是元軍兵士,站在漢人的角度,他們是壞人。

但就他們三個對待偰老爺子這事兒,又不得不讓人認爲他們三個其實還算是好人。

當時,我就暗下決心,將來有一日,如果能到泉州找到這三名兵士,我一定得好好感謝他們一番。

張運九告訴我們,偰老爺子住的那個看護點在叢林之中,並不好找。但是,知代村的馬家很好找,只要找到了馬家,就可以向他們打聽偰老爺子住的地方。

這頓飯足足吃了一個多時辰,要說收穫,那還真是挺大的。

首先,我們已大體知道了偰老爺子的下落;其次,這張運九也可以算是基本答應幫我們救出偰老爺子。

散席之後,我們幾個是親自送張運九回了他那個破家。然後,我們纔回到客棧。

回了客棧,我立即將今晚打探到的情況跟大家詳細地說了一遍。大家聽了這些消息,也是顯得十分興奮。

在廣泛徵求了大家的意見之後,我們初步擬定了第二天的行動計劃。

我帶上我的七個人,阮其防帶上他的八個人,再加上範巨論,一共十六人。明天一早出發,直奔寶山鄉知代村馬家,去找尋偰玉立老爺子的下落。

如果找到了他老人家,我們便將此次的行動計劃都告訴他老人家。做好一些現場的僞裝措施之後,直接將他帶回到客棧來。

阮正倫的二十人,在黎正阿的帶領下,利用這兩天時間,先將從大陳國那邊帶來的貨給處理掉,順便在這邊採購點藥材什麼的。

這既然是扮作商隊,那就得扮得象一點兒,該做的功夫都得做足。

把黎正阿留在陽城堡,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爲他熟悉商隊這一塊的運作,這出貨入貨,他都在行。

另外,與那張運九搭線的人是他。他留在這裡,隨時可以瞭解張運九那邊的情況。

第二天一早,我們便按計劃分頭行動。

從陽城堡到寶山鄉,路程並不算遠,加上我們又騎着馬,所以一路很順利。約中午時分,我們便到了寶山鄉。

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個先鋒官第十八章 劉家慘案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冊封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貴的玉葫蘆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十六章 拜師學藝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膽寒的紅色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陳野先第一百五十九章 談判繼續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叔明的顧慮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槍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德勝中箭第三百七十六章 難以啓齒的重傷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隕坑第五百五十六章 決戰鄱陽湖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陽神功》?第五百九十四章 羅復仁投降第六百七十四章 阿魯溫投降第六百五十六章 謝再興以死謝罪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士誠突圍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該絕第三百二十三章 京杭大運河的前世今生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懷疑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第四百零七章 熱火朝天地印錢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女受傷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四百五十四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四十六章 郭子興取懷遠第一百五十九章 談判繼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長犯難第三百七十六章 難以啓齒的重傷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四十三章 驚動敵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第十二章 收了個小弟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鍋大俠”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戀嗎?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三百零二章 說服藍玫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七百零七章 劉伯溫不願爲相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一百七十二章 準備出山第五百七十一章 陳友諒歸天第五百四十四章 鬱悶的謝再興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陳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殞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吳城古鎮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擊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四百二十三章 燒燬糧倉第六百九十五章 攻克元上都第七百一十七章 楊憲的猜測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變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三百五十章 三線作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八十八章 劉聚的情商第四百三十九章 滅敵先鋒第五百五十六章 決戰鄱陽湖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六百二十一章 擁兵自重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九十二章 逃離倚雲樓第三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得堅守一個月?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變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五百零六章 馬壋受降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們都是“活雷鋒”!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態嚴重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羅人才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