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

郭天爵“死”後,李文忠又回到了朱元璋的親衛隊任副隊長,但他與隊長朱文正的關係並不是很好。

在當時朱元璋的三個子侄輩人物中,朱文正和沐英的關係倒是很鐵,但這兩人與李文忠都合不來。

倒是朱元璋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外甥李文忠。由此也可以分析得出,當初郭天爵這事兒朱元璋是難脫干係。

朱元璋準備從親衛隊中挑選一部分人做班底,然後又各地招募的新兵中再挑選一些,組建一個隊伍叫“拱衛隊”,隊長當然就是李文忠。

這“拱衛隊”主要的工作任務,就是監視應天城內這些降將的家眷,防止這些將領陣前倒戈。

原親衛隊繼續保持不變,由朱文正繼續任隊長,沐英則提拔爲副隊長。

如此一來,李文忠也高興,朱文正、沐英也高興。

不得不提的是,這拱衛隊。日後相繼更名爲“拱衛司”、“拱衛指揮使司”、“都尉司”。再後來又與親衛隊合併,更名爲“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也就是說,這個“拱衛隊”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錦衣衛的前身。李文忠雖然算不上是第一任錦衣衛指揮使,但絕對可以算得上是錦衣衛指揮使的鼻祖。

當然,這都是後話。

聽了李善長這話,我除了誇讚朱元璋與他考慮問題周詳、有遠見卓識,實在是再也找不出其他的恭維話了。

當晚,與李善長這番談話真談了近兩個時辰。夜深了,李善長才打道回府。

當然,我也是親自把他送出門外,直到他消失在我的視線之中,纔回到霏兒那裡去歇息。

我將與李善長談話的內容大致給霏兒說了一遍。霏兒最感興趣的還是揚州已被攻克,此番我們走水路由京杭大運河入元大都,就沒有什麼危險了。

第二天,霏兒又少不得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了思淑、蘭兒、桃兒、杏兒等人。

既然走水路沒什麼問題了,目前最要緊的事情就是看看那陳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嚴不嚴重。如果沒什麼大礙,走水路去元大都也沒什麼打緊的。

霏兒、淑兒、蘭兒正在爲我們下一步的行程深入討論,我便帶着桃兒、杏兒去探望陳暊。

路上,我向桃兒和杏兒瞭解了一下陳暊的近況。

據桃兒和杏兒說,這大陳國的右丞相身上確有多處受傷,但都不是致命傷。從他平常的精神狀態來看,應該去元大都的問題不大。

桃兒、杏兒說到這裡,我就奇怪了。她們兩個又是怎麼能判斷這陳暊問題不大,又怎麼看出他精神狀態很好的。

按理說,一百餘人的隊伍,全軍覆沒了,自己也差點丟了命,這精神狀態還能好到哪裡去?

桃兒、杏兒見我如此一問,立即告訴我,這陳暊雖然身上有傷,但每次桃兒、杏兒去照顧他的時候,他都顯得比較輕鬆。

陳暊還時不時跟桃兒、杏兒說說笑笑的,完全想象不出他能是一個右丞相。桃兒、杏兒都覺得這位右丞相沒有官架子,十分地平易近人。

我心中暗想,這哥們兒現在是小命都難保。要不是傅友廣搭救他,他早見閻王去了,還能擺什麼官架子。

但桃兒、杏兒是兩個涉世未深的小丫頭,有些事情得讓她們自己經過歲月的洗禮,慢慢地去體會。我雖然是她們的結拜大哥,但也不便於去直接說教。

很快,我們來到了陳暊門前,我敲了敲門。陳暊在裡面應了聲,說門沒關,我就推開門進去了。

陳暊見是我來了,立即起身,對我行了個禮。我也連忙作了個揖算是回禮。

我還沒來得及問陳暊一些問題,他倒是先向我表達了謝意,說此次若非我們出手相救,他早就沒命了。

我趕緊與他寒暄了幾句。這人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不愧是當領導的,說起話來很有水平。

看來得摸摸他的底,不能急着談去元大都的事情。我立即思索着找個什麼話題作爲切入點。

因爲他的大致身世傅友廣在的時候已經講過了,現在繼續深挖有點象查戶口似的,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如果介紹我們自己這邊的情況吧,也不太合適,本來是摸別人的底,反倒成了別人摸自己的底。

看樣子,最好的話題就是從病情作爲切入點了。

於是,我開口問道:“陳兄,不知你這身體現在還有沒有大礙?”

那陳暊笑道:“還好,都是些皮外傷,加上這兩天有這兩位姑娘悉心照料,沒什麼大礙了。”

聽他這麼說,我算是放心了一些。但他自己說得是不是實情,我也沒辦法確定。

我正思索着這談話如何繼續下去,猛然間看見他身旁的茶几上放着一本書。似乎是我們進來之前,他正在看書。因爲書被翻開了,我隔得也較遠,看不清裡面的內容。

我指着這書說道:“原來陳兄也是勤奮之人,這身體纔剛剛恢復一些,就在認真研讀啦!不知陳兄現在正在看什麼書呢?”

陳暊笑道:“胡兄謬讚了,我也就是閒着無事,隨便翻翻。”

說完把書合上,放在我與他座位之間的茶几上。

這書本一合上,我立即看清了,這是一本《孫子兵法》。

我心中一驚,嘿嘿!還別小瞧這哥們兒。作爲一個外族,竟然研究咱們老祖宗留下的《孫子兵法》,那一定是個胸懷大志之人。

我決定就從這本《孫子兵法》談起。

我問道:“陳兄,你竟然研讀咱老祖宗留下的兵書經典,說明你絕非凡人。你說說看,你爲什麼要讀這本書,喜歡這本書嗎?”

這下算是打開了陳暊的話匣子。

陳暊告訴我,他之所以研讀《孫子兵法》還是與他們的國家有關。

原來,這大陳國的南邊也有個國家,叫做占城。

這占城國與他們大陳國一樣,在上古時期,都屬於咱中原大國的版圖。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這裡稱之爲象林邑,簡稱林邑。

秦漢時期,這占城國被稱之地象郡象林縣。

東漢末年,象林縣功曹之子佔族人區連,起兵殺死象林縣令,佔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

後來,這區連自立爲王,並定婆羅門教爲國教,始建占城國,和中國以順化爲界。

公元8世紀下半葉至唐末,改稱環王國。

五代時期,複稱占城。

占城建國以後,占城王國各代王朝的歷代君主都力圖向北擴張領土,因此和統治當時越南北部的中國封建王朝發生了頻繁的戰爭。

這古代鄰國之間打打和和也是常有的事兒,這占城國也不時向中國朝貢,進行貿易。

後來,隨着越南的獨立,先後建立了丁朝、黎朝等,直至現在的陳朝。占城國向北擴張領土,就直接面對的是古越南的這些國家,而非中原的大國了。

陳朝當然是不能倖免。自陳朝建國以來,就一直和占城人交戰。雙方雖各有勝負,但總體來說,占城國佔有優勢。

這陳暊作爲一名皇子,當然覺得這對於他們大陳國是一種屈辱。

因此,他一直有心要扭轉這種局面,有朝一日想親自上陣,狠狠教訓這占城人一番。

但這占城人生來就是十分兇狠善戰,想要打敗他們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正是因爲自己的國家與占城連年開戰,而且經常處於下風,陳暊纔想着學習咱老祖宗的《孫子兵法》。

聽了陳暊這番言語,說實話,我心中對他還是相當佩服的。

古人云:知恥而後勇。

他陳暊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踐行者。

祖國在與外族的征戰中連連失利,怎麼辦?

他不是想着如何割地求和,如何維護自己家族的統治而苟延殘喘。而是想着如何奮發圖強,如何擊敗外族侵略者。

於是,我問他,看了《孫子兵法》有什麼收穫,將來如果讓他回國帶兵與占城人打仗,他有沒有必勝的信心。

陳暊告訴我,這本書上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值得揣摩的東西。但真正要運用到戰場上,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問題。

如果將來他回了大陳國,他的弟弟讓他親自帶兵上陣,他絕對不會推脫。保衛大陳國,是他作爲一個皇族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對他這番話,也是十分讚賞。

我說道,戰爭是一個複雜的互動過程。戰爭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絕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

今天的戰爭局勢或許對對方有利,但往往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可能會導致整個戰爭的格局發生變化。

戰爭也絕不是一個兵對兵、將對將的簡單對陣,他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比如裝備軍械、後勤供給、天氣變化、人心向背等等。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有可能左右整個戰局。

而一名出色的將領,就是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是一味地唆使着手下的兵將去與對方拼個你死我活。

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萬三的深謀遠慮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六十六章 苦練精兵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六百三十四章 誘降宋興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陳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四百八十五章 嚥下嘴邊之言第六百六十九章 強渡洛水第五百零七章 常遇春“犯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三十二章 藍家入夥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樞密分院成立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顯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雲樓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資都交給老婆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生就是忽悠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恨不能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見元帝第六百五十三章 《馬前神課》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叔明的顧慮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殺計劃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脫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見的提親第二百六十章 準備大幹一場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喪於此?第六百三十四章 誘降宋興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識李善長第三百一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五百零九章 三線快攻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一百六十九章 遇見本家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長的試探第二百零五章 斬首行動第四百三十四章 兩個心願第二十二章 張然殞命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女受傷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瘋?第三十章 藍玫尋死第六百六十八章 制蠱邪術第十三章 仗義救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士誠突圍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九十二章 逃離倚雲樓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許第三百三十三章 我們被陰了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們都是“活雷鋒”!第六十八章 圍點打援(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二百八十六章 賄賂的藝術第一百六十三章 義助小僧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廣拜年?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達木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楊憲的猜測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六十章 交椅之爭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羅人才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險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將第五百八十三章 湯和替子求學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實力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六百四十七章 蒼天有眼!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四百六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二十二章 張然殞命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稱帝第三百五十六章 營救朱文正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