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

唐勇聽了常遇春這話,直埋怨道:

“常二哥,這時候了,你還說這種話就見外了。

別的不說,就憑思淑妹子是張然世伯的女兒,我就得鞍前馬後把這事兒辦妥了。

何況這次事發突然,發生鉅變,也是因我而起。我如果不把這事兒辦好,不能保證思淑妹子的安全,我唐勇今後就沒臉在江湖上混了。”

常遇春道:“有唐兄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唐勇接着道:“常二哥,這一路從劉家到錐子山,我們算是生死之交啦。從錐子山到峽州這一路,我也看出了常兄你是個性情中人。常二哥如不嫌棄,他日有什麼用得着我唐某人的地方,你只管捎個信兒,我唐勇絕對赴湯蹈火。”

常遇春忙道:“唐兄你太客氣啦。我還真有一事相求,他日我師妹在四川一切事情處理妥當之後,還請唐兄安排人將我師妹送到峽州來,到時我來峽州接她。”

唐勇拍着胸脯道:“這事兒,常二哥你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如若到時沒有大的變故,我一定親自將思淑妹子送到峽州來,親自交到你手上。”

常遇春道:“那我就謝謝唐兄了。如若到時候你們到峽州了,我還沒趕過來,你一定要讓師妹就在峽州等我,千萬不能讓她一個人返回錐子山啊。”

唐勇道:“這沒問題,你不說我也明白,畢竟她一個女孩子家的,一個人上路,我也不放心啊。”

常遇春見唐勇答應得乾脆,也就放下心來。

兩人剛扯了幾句閒話,剛纔吩咐去找船的人回來覆命了。說是從峽州直達安慶的船這幾日沒有,要十日以後纔有條運貨的商船去安慶,不知道常遇春能不能等。但去江夏的船倒是很多,每天都有,不過到時候又得在江夏換船回安慶。

常遇春一聽還要十日,他擔心着大師兄劉聚那邊的情況,也沒有心思等下去了。

常遇春對唐勇道:“唐兄啊,我看我還是明天乘船先去江夏吧。江夏是個人來人往之地,從那裡乘船去安慶也不是個難事兒。”

唐勇一看常遇春歸心似箭,便道:“那也行,在江夏找船也確實容易。那就這麼定了,今晚我安排酒宴爲常二哥送行。”

常遇春一抱拳道:“唐兄,你這太客氣啦!我先回去收拾收拾。”

唐勇也是一抱拳道:“常二哥請便,如還有什麼吩咐,儘管跟我說。”

常遇春辭別了唐勇,先收拾好東西,又去找那四個小嘍囉,讓兩個明天跟他一道走的也收拾好東西。

對另兩個準備跟張思淑入川的小嘍囉又是千叮嚀萬囑咐,生怕他們路上出了什麼岔子。

當晚的送行宴,唐勇安排了剛打撈的長江肥魚,這可是當地的一道特色名菜。因峽州地處長江三峽的出口,這段水域的長江肥魚是味道最鮮美的。

晚宴氣氛很友好,但時間並不長。考慮到常遇春他們明天要趕路,唐勇也沒有過多地勸酒,畢竟喝酒誤事嘛。

第二天一大早,常遇春帶着兩個小嘍囉上了去江夏的船,唐勇、張思淑都到江邊送行。

常遇春帶着兩個人從峽州乘船到江夏,然後在江夏乘船直赴安慶。因爲是順水行舟,比逆流向上可快多了。算上在江夏換乘等船的時間,也就一個月不到,就到了安慶碼頭。

到了安慶後,三人在集市上買了馬匹,準備一路飛奔到錐子山。但即使快馬加鞭,這麼遠的路,至少也得半個月的。

由於路上由蒙古兵鎮壓農民起義的戰鬥發生,耽擱了不少時日。好幾個地方,正在開戰,他們只得繞道而行,他們可不想在亂軍之中喪命。

一個多月後,他們終於到了定遠縣的地界。

一看錐子山也不遠了,三人的心情都暢快了不少。按這行程,估計明日晚間,最遲後天,也可以回錐子山了。

這天傍晚,他們來到了一個村子。三人想也不在乎多趕這一會兒路,天色也晚了,也都有點渴了、餓了、累了,不如先去找戶人家投個宿,順便找點吃的。看見大路邊不遠處有戶人家,他們就去了。

到了門前一看,一個小院子,裡面的屋子不多,但打掃得很乾淨。估計是個殷實之家,但肯定算不上大戶、地主什麼的。

常遇春讓一個小嘍囉去喊門,須臾,出來一個十四五歲的半大孩子對他們道:“你們幹什麼?”

常遇春道:“這位小兄弟,我們是趕路之人,今晚想在你家借宿一晚,還請你們提供個方便。”

這半大孩子沒好氣地道:“住店去找客棧,我家不是客棧。”

一小嘍囉道:“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我們這不是找不到客棧,這天色也晚了,纔想在你家借宿的嘛。”

這孩子道:“借宿也去別家,我家沒時間跟你們在這裡囉嗦,快走快走。”

正在大家叫叫嚷嚷之際,屋裡走出一個約五十歲的長者,滿面愁容地道:

“幾位,真是對不住了,這孩子也是着急憋屈,才言語冒犯了各位,請各位見諒。

因家裡攤上事兒啦,實在不方便留幾位在這裡過夜,還請幾位去別家吧。”

常遇春一看,這老者一臉憨厚之相,必不是什麼壞人。可能他家真有什麼難言之隱,不方便讓我們進去住。

正準備轉頭去別家,但一想也不對。如果對方真有什麼難處,我們說不定也能幫着想想辦法,畢竟大家都是窮苦人家出身。

於是,常遇春對那老者道:“這位大叔,我姓常,名叫常遇春。我們本打算在您家借宿一晚,聽您剛纔說,您家攤上什麼事兒啦。不知大叔能不能對我們講講,能有用得着我們的地方,我們一定盡力而爲。”

老者道:“不敢麻煩各位,我家這事兒你們也幫不上忙。我們今天實在是不方便留各位,還請各位去別家吧。”

常遇春正想再說,那孩子插話了,“爹,你就別在這裡跟他們囉嗦了,我看還是按我說的,咱們趕緊收拾東西跑吧。”

這老者瞪了這孩子一眼,道:“跑?你能跑到哪裡去?就算你跑了,以後咱一家三口吃啥喝啥?難道都等着餓死啊?”

常遇春一聽這不對勁兒,看來這家人真是有什麼難處。也不知道能不能幫上他們,便對這孩子道:

“這位小兄弟,你不妨跟我講講,你們家到底怎麼了,是不是得罪誰啦?

我常某人拳腳功夫還不賴,如果是什麼土匪惡霸,我幫你們出頭。”

這孩子不屑地對常遇春道:“你幫我們出頭?我們得罪了蒙古人,你敢幫我們出頭嗎?”

常遇春一聽“蒙古人”這三個字就來勁了,道:“蒙古人有什麼了不起的,不怕告訴你,別說得罪蒙古人,蒙古兵我都殺過,你說說,到底怎麼回事?我常遇春今天幫定你們了。”

шшш⊙Tтkǎ n⊙℃O

這老者一聽,趕緊道:“這位小哥可千萬別瞎嚷嚷,得罪了蒙古人是要掉腦袋的。你們快走吧。”

常遇春一聽,就更來氣了。道:“我問問你們,你們知不知道,半年前有幾百號蒙古兵圍攻咱定遠縣劉家的事?”

這老者道:

“知道的呀,這事咱定遠縣的人都傳開了。說是有四、五號蒙古兵愣是沒打過劉家的人,好象是折了不少蒙古兵。

後來聽說這劉家的人上山當土匪去了,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但天底下又有幾戶人家能象劉家人這樣,有這個實力與蒙古人鬥呢?”

常遇春一笑道:

“既然你們知道這件事,那就好辦了。

實不相瞞,我就是劉家的人,我們劉家的人都上錐子山當土匪去了。

但我們錐子山上的弟兄只跟蒙古兵、跟大戶過不去,我們不跟貧苦百姓過不去。

我們錐子山的大當家叫劉聚,是以前劉家的少爺。我是他師弟,我現在就是錐子山的二當家。

你們看,怎麼樣?這事兒我能不能管?我夠不夠資格管?”

這老者一聽來人是錐子山的二當家,忙作了個揖道:“不知是二當家的,失敬失敬。”

常遇春道:“現在你們可以告訴我,你們家究竟攤上什麼事兒的吧。”

這老者忙讓常遇春三人進屋,親自沏了茶,正準備說話,那孩子插話了。也把這事情的前因後果一五一十地都講清楚了。

這老者姓藍名貴,今年四十九歲。這孩子是他兒子,名叫藍玉,今年十五歲。他還有個姐姐叫藍玫,今年十八歲。

這藍家祖祖輩輩都居住在定遠縣。藍貴有三兄弟,他是老三,他還有兩個哥哥也住在這個村。

他們藍家在定遠縣來說,也算得上是個殷實的小戶人家。藍貴父親原來有良田近百畝,藍家的家境也還過得去。

後來藍貴雙親去世之後,他們三兄弟分了家,每家分了約三十畝地。但只要辛勤耕種,小日子也還過得去。

藍玉三歲那年,他母親難產死了。藍貴就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將這兩個小孩子拉扯大。

好多人也勸藍貴再續個弦,但他怕後媽對兩個孩子不好,一直也沒找,就這樣十多年過去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七百零九章 楊汪反目第三百零二章 說服藍玫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三百三十三章 我們被陰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鬱悶的宋興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七百零九章 楊汪反目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戶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資都交給老婆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生就是忽悠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彥文的下限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爺子的下落第五百零九章 三線快攻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四百八十三章 歐普祥的如意算盤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時第六百八十八章 陳叔明休妻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四百五十四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兒有喜了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許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一百七十八章 殺人誅心第八十六章 倚雲樓的背景第四十一章 中計遭伏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頓劉基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製造混亂第二百五十章 貼心小棉襖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歸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十六章 拜師學藝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妙計第六百五十六章 謝再興以死謝罪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長犯難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髮配雲南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二百七十五章 鎮江軍營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一百零七章 經不起推敲的謊言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七十三章 大膽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八十八章 初見思淑第七十六章 蜀中來信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擊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順帝的助攻第三十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三十五章 貪污腐敗 無處不在?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歲第三百七十六章 難以啓齒的重傷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脫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頓劉基第一百零一章 安慶三結義第十三章 仗義救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諸全州兵變第五百四十章 貓有九條命第二百九十三章 劉聚得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我們被陰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遜病逝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長的試探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六百二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陽指也是假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諸全州兵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頓劉基第五百二十六章 巧施離間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長第二十章 捨命相搏第六百零三章 陳理出降第六百八十一章 捨車保帥第六百七十九章 輕取關中第三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徵“寨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