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

沈大哥表示,如果張士榮願意參與這投資集慶之事,那自然是一切都好說。

如果張士榮不願意參與這投資集慶之事,那也沒多大問題。按照沈大哥的意思,這次投資集慶的事就不要張士榮參與了,可以把他原有的份額折算出來,在私鹽的生意上,讓他多佔些份額得了。

以前沈大哥也跟我提過讓我佔股份的事,但後來這資金進進出出太多,資金量也太大,也沒有細細算過賬。

這次,正好借這個機會,沈大哥提出了一個新的分配方案。

按沈大哥提出的新的分配方案,這十八萬兩銀子,如果張士榮同意入夥,那麼,張士榮和汪耀南各佔一成,我和沈大哥各佔四成。

如果張士榮不同意入夥,我和汪耀南的股份不變,不過就是沈大哥佔五成。到時他在這邊的私鹽和瓷器生意中,讓張士榮多佔些份額。

至於這邊的私鹽及瓷器等生意,就是沈大哥跟汪耀南及張士榮的事兒,我在這邊就算沒有股份了。

沈大哥說完這個方案,問我和汪耀南有什麼意見。

汪耀南對沈大哥當然是十分信任,也不細想,就說他沒有意見。

對於沈大哥的這個方案,我粗略一估算,嚇了一大跳。

這十八萬兩銀子,我佔四成,這就是七萬二千兩。如果將來賺個兩三番,那就是一、二十萬兩了呀!到了那一天,我胡碩也成了名符其實的大土豪了呀!

沈大哥在一旁等着我表態,我則在心中默默算着賬。沈大哥見我半天不發表意見,還以爲我覺得份額佔少了。

於是,沈大哥便在一旁說道:“三弟,如果你覺得吃虧的話,我們還可以再商量。”

直到沈大哥說出這話,我這才猛然醒悟過來,看來沈大哥是誤會了。

我趕緊說道:

“我哪是覺得吃虧呀!

我是覺得我佔了四成,是不是有點太多了。畢竟這些年,都是沈大哥你一手在操辦這些生意,我可沒出什麼力。

這次投入十八萬兩,光算本錢,我就佔了七萬二千兩,我是覺得有點受之有愧呀!”

沈大哥見我這麼說,立即笑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三弟呀!你就不要再說了,事情就這麼定了。

且不說當初在鄱陽湖挽救了我那一船貨,並送我一條船,讓我有了翻身機會。

也不說,你在私鹽生意上,幫我開拓了和州、安慶這麼大的市場。

就單說這次你幫我搭上朱元璋這條線,日後就能給我帶來巨大的財富呀。

就這四成的份額,你必須接受。這你要是再推辭,我這個當大哥的,倒是真的不要意思了。”

沈大哥這番話說得也的確是真誠,汪耀南也在一邊幫着腔。我心想,那就這樣吧!咱也來當回大財主。

咱們三個正說得起勁兒,沈家的下人來喊我們吃飯,我們這才發現,都已經是午時了。我們立即入了席,邊吃飯邊繼續商談這去集慶投資的事情。

沈大哥讓我立即回集慶去組織人手物色地塊,他會帶着部分資金稍後就到,至於後續的資金,沈大哥表示,要不了多長時間也會陸續到位。

汪耀南說他吃完中午飯就得出門,他還有事情要辦,就不能陪我了。

我當然是讓汪耀南該忙什麼就去忙什麼,而且我這也不會在這裡久待,我也得立即回集慶着手相關事宜。

我略作思考,當即向沈大哥和汪耀南表示,事不宜遲,明日一早,我就直奔常熟碼頭,在那裡找船去集慶。這次和州我都不打算回了,必須抓緊時間。

當然,沈大哥也不挽留了,畢竟正事兒重要。

當日晚間,沈大哥又安排了一頓奢華的晚餐,因爲明天一早我們要出發,這也算是爲我們餞行了。

第二天,四月十一日一早,我帶上羅仁、鄭光成直奔常熟碼頭而去。

當日晚間,我們到了陽澄湖邊。我想起妙智庵就在不遠處,不知道那個姚道衍小和尚是否還安好,便想順道去看看他。另外,我也是想着,如果他那裡方便,晚上順便在他那裡借個宿。

我們三人便很快進了妙智庵。剛進去,裡面就跑出來一個小和尚,但不是道衍,他問我們有什麼事。

我告訴他,我們找道衍小和尚。聽說我們與道衍小和尚相熟,這小和尚立即轉身進去幫我們找人。

不大一會兒,裡面就出來了一個年青的小和尚,我一眼就認出這是道衍。兩年沒見,現在的道衍看起來比之前成熟多了。

道衍也認出了我們,激動地握着我的手說:“恩公,什麼風把你們吹來了?”

說完便拉我們三個進了屋子。

這妙智庵不大,除了住持方丈,就他和另外三個小和尚,總共五個人。

我立即跟他講明瞭這次是途經此地,順便來看看他怎麼樣了。

那道衍見了我們也是十分高興,給我們倒了水,他說先去稟報方丈一聲。

很快,方丈也跟着道衍過來了。方丈自然也是記得我們,我們互相問了好。

當時,天色已晚,方丈便留我們今晚就在這妙智庵住宿一晚,我們當然是求之不得。

方丈便讓道衍陪着我們,他說去叫個小和尚給我們取些齋飯來。我們拱了拱手,算是答謝,現在也不是講客氣的時候了。

道衍他們四個小和尚,本來兩人住一間。因爲今天我們來了,他便讓我們三個跟他一起住。

他打發那個跟他一起住的小和尚去跟另外兩個小和尚擠一晚上。好在這些小和尚也都是無慾無求之人,對這些事情答應得很爽快。

晚餐是方丈親自陪同我們吃的,這齋飯就十分簡單了。一個小竹筐,裡面堆放着一堆白麪饅頭,另外還有幾個小炒的素菜。

反正這幾天在沈大哥那裡,天天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的,今日正好換換胃口。

吃完晚飯,我們又與方丈閒扯了一陣,我們三個就跟着道衍一起回房休息了。

道衍的房間裡有個大通鋪,平日他和另一個小和尚睡在上面是十分寬敞的,今日要睡我們四個人,就顯得有些擁擠了。不過好在就對付一晚上,也沒什麼。

屋子內的陳設十分簡單,擺着兩張桌子,兩把椅子,然後一個放衣服的櫃子。

另外還有一個架子,上面全放着書。我也沒細看,心想,這和尚嘛!肯定得唸經,估計都是些佛典、經文之類的書籍。

我們三個把行李放好,道衍幫我們鋪牀。我便坐在他那桌子邊的椅子上,這桌子上也放了不少書,都摞在一起。

我隨手拿了一本,想看看這些古代的佛經上有些什麼。

但我翻開書本,嚇了一大跳,這哪是什麼佛經啊,這是一本《孫子兵法》嘛!

難道這小和尚還需要學習兵書,還得打仗?

我繼續翻這堆書,發現什麼都有。

不光有佛經,也有道家的一些經典,諸如《道德真經》、《南華真經》、《陰符經》等。

還有更令人驚奇的,儒家經典也不少,《易》、《詩》、《書》、《禮》《春秋》都有,最令人費解的就是,還有《太公兵法》、《尉繚子》等兵書。

等道衍鋪完牀,我立即問他,這些書都是他看的嗎?

道衍點了點頭。這我就奇怪了,便問他原因。

道衍說他對這些書特別感興趣。雖然他是佛家之人,但應該要博取衆家之長,要善於吸取別家的精華。

對於此事,他的師傅,也就是這妙智庵的方丈非常支持,還經常鼓勵他要多讀書。

嘿嘿!這真是有意思了!我便問他,這出家人不是應當無慾無求嗎?你還讀這麼多書,難道將來有朝一日,又準備入世去闖一番事業?

道衍十分真誠地對我說,將來還還不還俗那不知道,反正他就是覺得出家人也應該心懷天下,而不是天天只看着眼前的幾本佛經。

眼下天下大亂,如果天下能夠大治,那對芸芸衆生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在這個天下大治的過程中,他們出家人能夠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那就應該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什麼叫做普渡衆生?

這才叫做普渡衆生。

如果天天只是歪在這裡唸經文,沒有一顆心懷天下之心,還談何普渡衆生?

爲了充分闡明自已的思想,道衍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佛祖釋迦牟尼割肉喂鷹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就是說佛祖釋迦牟尼在一次外出的過程中,爲了解救一隻被老鷹在追捕的鴿子,不惜割掉自已身上的肉。

當佛祖釋迦牟尼從自已身上割取的肉與鴿子的重量相當之時,天地風雲爲之變色,真正的佛祖誕生了。

試想一下,如果釋迦牟尼只知道天天唸經文,對塵世間的事一概不聞不問,他怎麼可能成爲衆人景仰的佛祖?

他如果對塵世間的事一點都不關心,就不會去解救那隻鴿子。他不去解救那隻鴿子,就不會割下自己身上的肉。他不去割自己身上的肉,就不會成佛。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戰集慶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陰招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長犯難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配個副將第一百五十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百四十章 鍊鐵計劃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親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廣的計策第六十六章 苦練精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將獻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三十四章 誘降宋興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七百零九章 楊汪反目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訊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嚴”?第三百零七章 領工資嘍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513章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二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五十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六十三章 義助小僧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險第四百零七章 熱火朝天地印錢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許第四百六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麗要崛起?第十六章 拜師學藝第六十七章 圍點打援(上)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一百六十五章 劉聚讓賢第四十三章 驚動敵軍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帥駕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凱旋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四百零五章 錐子山上的藏寶洞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五章 盆地脫困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們的老底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獄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慶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百一十四章 賜婚李祺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二十一章 哲別的傳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清淤工程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九十三章 陳理繼位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得堅守一個月?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門之戰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嶺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三百七十五章 再闖高府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五百五十七章 閃擊戰之祖第四百二十三章 燒燬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