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長犯難

劉福通也是老謀深算之人,讓韓林兒當皇帝,實際兵權卻在他自己手中。爲了顯示出自己謙恭禮讓,他只當個平章,地位還在杜遵道、盛文鬱兩位丞相之下。

這亂世之中,稱王稱帝可是大忌,沒有足夠的實力,還是低調一點兒好。

但韓林兒哪懂這些道理,別人立他當皇帝,他就高興地當着。

更可氣的是那杜遵道,本是元順帝時的國子監生,後爲樞密椽吏,因對當時政治腐敗不滿棄官還鄉。

後來,杜遵道與韓山童、劉福通等人結識。

因這幫人中就數他文墨素養較深,所以當初起義的時候,他充當軍師、謀士的角色。

龍鳳政權建立後,劉福通便把他也推在前面當丞相。

杜遵道是讀書人出身,骨子裡是瞧不起劉福通這等粗人的。

因此,杜遵道當了丞相之後,還真把自己當回事兒了,專橫驕恣,完全不把劉福通放在眼裡。

劉福通雖然讀書不多,但政治野心不小,也深諳權謀之術。

本來他是想把韓林兒、杜遵道幾個當傀儡,他自己當個手握實權的幕後之人。

可杜遵道越來越不把他放在眼裡了。於是,劉福通擺了出鴻門宴,說是請杜遵道吃飯喝酒,席間就讓暗中埋伏的甲士將杜遵道給殺了。

殺了杜遵道之後,劉福通立即面見韓林兒。說是與杜遵道吃酒興起,兩人比劃武功,杜遵道一個失足喪命。

反正人都死了,隨他劉福通怎麼說,由不得別人不信。

韓林兒見杜遵道死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倒問劉福通該怎麼辦。

劉福通便說要厚葬杜遵道,當務之急是要找個穩妥之人接替杜遵道當丞相。

韓林兒又問劉福通,何人當丞相合適。

劉福通假裝想了半天,也找不出合適之人。最後說實在不行,他先暫且代理幾天,待找到合適之人後,再重新任命丞相。

韓林兒就算再蠢,也能看出劉福通要當丞相的野心了。

現在別人手握重兵,既然能殺了杜遵道,說不定也能殺了自己。還讓劉福通代理個什麼丞相?

直接任命劉福通爲丞相。

這樣一來,劉福通就軍政大權一把抓,成了龍鳳政權的實際控制人。

聽李善長說了這些,我便對他說道,這事兒也沒什麼難的。只要打通了劉福通這層關係,你們上的這個奏摺一定會得到同意,朱元璋也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接收原郭子興的舊部了。

李善長又表示,他跟劉福通也沒什麼深交,這關係不知道能不能打通。

我便告知他,到了毫州,不要急着遞奏摺,也不要急着見小明王。一定要先去拜會劉福通,向他表達朱元璋對他的敬意。

如果劉福通擺架子,不見他也沒關係,先見劉福通的弟弟,或者見劉府的管家都成。只要有這些人從中搭線,見劉福通不是什麼難事。

劉福通要想在龍鳳政權裡牢牢掌握大權,不光要內攝政事,外抓軍權,對於朱元璋這種冊封在外的實力人物,他肯定也要收歸己用。

如果這個時候,李善長去代表朱元璋向其表忠心,劉福通一定會給朱元璋一些好處。這中書省平章政事和都元帥一職,都不在話下。

我這話說到這裡,李善長也露出了笑容,說深夜請我來算是沒請錯人。

我又叮囑李善長,這去毫州請封,包括回來後與馬氏、郭氏一起去滁州都得多帶些錢財、珠寶。

這世上不貪財的人沒有幾個,只要銀子到位了,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我說到這裡,李善長臉上又露出了難色。

他說,朱元璋這個人就不貪財,每次打仗繳獲的一些好東西都全部充公作爲軍資,包括他的幾位夫人都只有些平常首飾,沒什麼特別珍貴的東西。

按你剛纔這個分析,我去找劉福通疏通關係,總得帶着好東西去。也不能太俗,就給他送金子、銀子吧?

這下一步去滁州,要把滁州那幫人擺平,首先得搞定張夫人。

這張夫人是郭子興繼室,因郭子興正室夫人早逝,張夫人相當於正室夫人。

郭天爵雖不是張夫人親生,但郭天爵在張夫人面前也不敢造次。

另外,張天佑是張夫人的親弟弟,馬氏是張夫人親自帶大的。

因此,張夫人在滁州那邊可是個最重要的人物。只要張夫人首肯了朱元璋的領導地位,其他人的工作就好做了。

這馬氏、郭氏去見張夫人,不備點上好的東西,怎麼能行?

見李善長犯難了,我也幫着他想辦法。

李善長說的都是實情,朱元璋就是後來當了皇帝也是個十分節儉之人,並不喜歡奢侈之風。

因此,李善長說他這個後勤大總管手中除了糧草軍械銀子之外,沒什麼其他貴重東西,還是可信的。

沒有一些奇珍異寶,怎麼能搞定劉福通、張夫人這些人?

奇珍異寶!奇珍異寶!

我心裡默默地嘀咕着。

忽然,我眼前一亮,我大哥沈萬三不是帶了好多好東西嘛!給霏兒和張思淑一人一箱子,她們都沒要。說不定沈大哥還帶了不少。

要不回去做做他的思想工作,讓他給朱家獻點兒寶。

這朱元璋將來可是要當皇帝的。這次讓沈大哥和李善長結交上了,有百利而無一害呀!

甚至可以讓沈大哥去給馬氏、郭氏獻寶,這馬氏將來是要當皇后的。而且朱元璋對這位皇后一向很敬重,如果扯上了馬氏、郭氏這層關係,那沈大哥以後的生意就更容易做了。

想到這裡,我心中豁然開朗。

剛纔李善長還跟我說了朱元璋得子之事。對,就以這個名義,恭賀朱元璋喜得貴子,給馬氏送這些好東西。

再加上有李善長從中穿針引線,又有着常遇春這層關係,沈大哥和朱家就算是攀上了。

我越想越開心,但這事兒現在不能揭底,我得先回去跟沈大哥商量一下,看看他是什麼想法。

於是,我對李善長說,我晚上回去想辦法,讓他明天上午等我的信兒。

李善長見我說有辦法,也是十分的興奮。立即派人送我和羅仁他們回了碼頭聯絡點的住處。

我回來的時候,都是子時了,霏兒、張思淑、沈大哥他們都沒睡,他們都擔心我的安危。

衆人見我安全回來了,都鬆了一口大氣。

想到此事事關重大,也得聽聽大家的看法。

於是,我對衆人道:“大家都進屋吧,我有個重要事情跟大家說,大家幫忙出出主意。”

衆人都跟我進了屋。

於是,我將剛纔李善長講述的關於二戰集慶的事以及李善長準備先去毫州請封,然後與馬氏、郭氏一起去滁州的事,一五一十地都講給大家聽了。

然後,我對沈大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認爲朱元璋將來是能成大事的人,現在他想打通毫州的關係以及疏通滁州的關係,都得花大筆錢財,特別要些奇珍異寶。

我覺得現在是向馬氏、郭氏進獻寶貝的時候,這無異於是一個雪中送炭之舉。

這對於沈大哥以後的生意肯定是有大大的好處的,另外對於常二哥在朱元璋軍中的地位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的話還沒說完,沈大哥就拍着巴掌叫“好”。

他的意思是,他這趟來本來就帶了不少好東西。想送給霏兒和思淑,她們兩人還不要。

他也認爲這是個投資的大好機會。如果一旦成功,將來可是個一本萬利的事情。

別的不說,以後沈大哥的船隊或車隊如果進入朱元璋的地盤,肯定是暢通無阻。

即使不成功,他這些東西雖然珍貴,但都是用瓷器和遠洋商人換的,也沒花什麼本錢,也虧不到哪裡去。

衆人也覺得沈大哥分析得有道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這事兒就算這麼定下來了。

第二天一早,沈大哥讓人帶着五個箱子準備跟我一起去找李善長。

當然其中有兩個箱子是原本預備給霏兒和張思淑的,但她們兩人只撿了幾樣,大部分都奉還了。

這沈大哥也是出手闊綽之人,把這帶來的五箱好東西都拿出來了。

我心想,這麼多好東西,直接給了李善長似乎是有點兒“好鋼沒用到刀刃兒上”的感覺。見不着朱元璋,怎麼也得見見馬氏、郭氏吧?

哦,對了,馬氏還在“坐月子”,估計是見不着了。起碼得見見郭氏,得將以後沈大哥在朱元璋地盤上做生意能夠暢通無阻的事情說出來。

不然,朱家的人到時說這些事兒都是李善長操辦的,他們什麼都不知道。那沈大哥這些好東西不都白瞎了嗎?

於是,我對沈大哥說,讓他先在家裡等待。我先去跟李善長接個頭,這麼多好東西,怎麼也得有朱家的人露個面。

沈大哥也是精明之人,我這話一點,他就立即明白了。

我還是帶上羅仁、陳定邦直奔李府。

李善長就坐在院子裡等我呢,見我來了,很是興奮。拉起我的手問:“胡兄,此事怎麼樣?有眉目了嗎?”

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謀反?第462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條件第六百八十三章 湯和慘敗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髮配雲南第六百一十六章 陳維林大婚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賣會只是幌子第422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擊追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二十四章 上錐子山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六百零三章 陳理出降第五百七十八章 陳善中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四百六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七百一十四章 賜婚李祺第五百三十章 “瘋狂”的郭興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機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六百四十九章 餘杭告急第六百二十一章 擁兵自重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六章 樂極生悲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張必先第五百零六章 馬壋受降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靈感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513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過揚州?第五百六十五章 甕中捉鱉之計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三十章 藍玫尋死第五百四十章 貓有九條命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513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獻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二百二十三章 沈萬三獻寶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遜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擊盤門第三十章 藍玫尋死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張必先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長犯難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士誠突圍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一百八十章 劉聚的託付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報信第三百五十五章 潛入獅子山第三百章 競選班長第六百零七章 去陸家求親第四百五十五章 鴻門宴弱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劉聚讓賢第七百二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議定婚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四百三十四章 兩個心願第三百三十三章 我們被陰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一百七十章 口無遮攔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長的關係戶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變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見元帝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遜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標”的午宴第六百九十章 陳日禮繼位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報信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訊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