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金鑲珠寶蝴蝶簪

傅友廣看看衆人,似乎大家都在等他的意見。

於是,也不再繞彎子,說道:

“現在和州已被起義軍拿下了。

聽胡大哥講,那和州起義軍的頭領朱元璋治軍有方,是位了不得的人物。

胡大哥的結拜兄弟常遇春也帶着人去和州投奔起義軍去了,胡大哥則帶着一部分兄弟,幫着他結拜兄弟籌措給養物資。

這樣,如果將來起義軍勝了,改朝換代了,他們都是有功之臣,說不定自己和自己的子女都能封個什麼爵位,那就真的是光宗耀祖了。

今天召集大家來開會,就是來告知大家,我們黑蛟幫也準備入和州起義軍的夥。

我和二當家、三當家還是在安慶繼續從事經營上面的事,爲起義軍籌措糧草物資。

四當家、五當家則帶着願意投軍的人去參加起義軍。

大家回去以後,好好考慮考慮,自己願不願意投軍,願意投軍的就跟着四當家、五當家走。

如果你有家小,這個儘管放心,我們黑蛟幫留在安慶的兄弟會幫你們照顧。

如果不願意投軍的,則跟着我在安慶繼續我們的營生,爲前方的兄弟提供堅強的後勤保障,並負責照顧好他們的家小。

另外,如果有人覺得我這個方案不可行,不願意跟着我們黑蛟幫繼續混。請自便,我們絕不強留,並將贈送盤纏。

請大家務必要考慮清楚,我給大家三天時間,考慮好了就來幫裡來登記。

我個人建議,四十歲以上的,家中是獨子且有老人要贍養的就留在安慶;年輕人、不拖家帶口的,完全可以出去闖一闖。

當然,這個全憑自願,我絕不強求。”

傅友廣這話說完,下面更是炸開了鍋,和我們當初錐子山的情況差不多。

見大家都在議論紛紛,傅友廣又高聲提醒道:

“這事兒,大家可以回去了跟家裡人好好商量。

記住,三天之內一定要拿定主意到幫裡來登記啊。

另外,要把今天的事情傳達給那些沒來的兄弟啊,讓他們也要儘快拿定主意啊!

好,散了散了……”

隨着傅友廣這一番話講完,黑蛟幫的兄弟陸陸續續地出了幫會大門。

見衆人離去,我來到傅友廣面前,對他說道:“友廣啊,我代表我常二哥謝謝你啊!”

傅友廣對我笑道:“胡大哥,你再跟我客氣就是不拿我當兄弟了啊!你明天真的要回池州嗎?好不容易來一趟,就在安慶多待幾日吧。”

以前,我只給傅友廣他們說我要去歙縣,並沒說此去是爲了和朱升老爺子的小女朱霏的婚事問題,更沒說還得去泉州,解決偰蘭兒的問題。

現在,傅友廣也算是加入我們了,大家已經是一家人了,我也就沒必要再有所保留了。

於是,我讓傅友廣和吳鑰進了屋,我跟他們小兩口講起了我們此行的一些具體事宜。

傅友廣、吳鑰聽說我和朱霏已訂下了婚事,也是向我恭喜。

吳鑰還回房間取了一個小盒子,說是上次得罪了朱霏姐姐,這次聽說她與我訂了婚事,送給她一件首飾。算是恭喜我們,也算是給朱霏賠罪。

我連忙說,你們算是不打不相識,以前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也不存在這賠罪一說。

但說是恭喜我們,我還是很高興,這件首飾我就代收了,先謝謝他們小兩口了。

我又好奇地問吳鑰道:“這小盒子裡是什麼首飾呀?我能打開看看嗎?”

吳鑰笑道:“那當然是可以啦!”

我就打開那個首飾盒,只見裡面放着一支簪子。成蝴蝶形狀,是黃金打造,但上面似乎還鑲嵌着一些不知名兒的寶石,看做工,那是相當精緻,估計得值不少錢。

因爲我對首飾這個東西也不是很瞭解,對古人的首飾就更是一竅不通了。

只好問吳鑰道:“這件首飾叫個什麼名兒啊?”

這下算是問對人了,那吳鑰對珠寶首飾這一塊是十分在行,女人的天性使然嘛。

吳鑰告訴我,這個簪子叫金鑲珠寶蝴蝶簪。簪子主體由黃金打造,成蝴蝶形狀,這個做工是當時最精緻的。

據說,打造這個簪子的工匠是前朝宮中工匠的後人。

還有這簪子上面鑲嵌的十顆不同顏色的寶石,據說是從西域傳過來的,象徵着‘十全十美’。

這個簪子是吳鑰十歲那年,她父親吳老幫主送給她的生日禮物。

據她父親講,他當時是劫了一個蒙古高官的家人,從劫得的物品中得來的。

吳老幫主也曾找人鑑定過,聽說這支簪子價值不菲,就送給吳鑰作爲十歲生日的禮物。

我一聽這簪子的來歷,知道這是個貴重物品,而且還是吳鑰她父親給她的禮物。

連忙推辭道:“二當家,這可是吳老幫主留給你的,你還是收回去,另外換件別的首飾。這麼貴重的東西,我們可不敢收。”

吳鑰聽了我這話,笑道:

“胡大哥,你這麼說就太見外了。

這東西價值不菲不假,但這件東西朱霏姐姐受得起。

且不說胡大哥你救友廣的命,也不說上次在來安慶幫我們清除鬧分裂的人。

單就說朱家因我們黑蛟幫遭難,我這件首飾就必須送給朱霏姐姐。

胡大哥,你就不要多說了,這支簪子你一定要替朱霏姐姐收下,不然,我以後都不好面對朱霏姐姐了。”

聽吳鑰這話也說得真誠,我只好將首飾盒子合上,揣進了懷裡。

然後,我問羅仁,我們從池州來安慶,他帶了多少譚誠他們印製的僞鈔過來。

羅仁說因爲我們沒打算在安慶待多長時間,因此他帶的不多,只隨手拿了兩疊過來。

這兩疊至元寶鈔的版本是貳貫的版本,還是譚誠的父親雕刻的。

這元朝的紙幣,在中統鈔和至元鈔時期,都還算是比較正規,最大面額就是“貳貫”,另外,還有一貫、一百文、五十文、二十文、十文,面額最小的就是十文。

至正寶鈔發行最初,最大面值也就是貳貫。

因此,譚誠的父親當時雕刻的版本就是“貳貫”的版本。

後來,元朝末年由於長年戰事,經濟趨於崩潰,不僅加快了印錢速度,還加大了至正寶鈔的面額。

後來五貫、十貫、二十貫、五十貫、八十貫、一百貫面值的至正寶鈔相繼出現了,這是後話。

按照正常的情況,一貫相當於一兩銀子。

羅仁手中這兩疊貳貫的至元寶鈔,每疊一百張,總共就是兩百張,面值四百貫,也就是說應該值四百兩銀子。

但當時,由於元朝濫發紙幣,在民間一貫至元寶鈔是兌不到一兩銀子的,只能兌一半。

因此,羅仁手中這疊僞鈔如果在當時能用出去,值兩百兩銀子還是不成問題。

我把羅仁手中的那兩疊僞鈔拿過來,交給傅友廣。並告訴他我們在錐子山也在自己印製僞鈔,這就是我們印製的樣本。

現在把這兩疊僞鈔送給他們,讓他們能用得出去,就用出去。一來可以購買一些東西,滿足自己的需要;二來,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在經濟上拖垮蒙古人。

當然,我跟他們說經濟戰,他們不懂。但我說這僞鈔也能買東西,他們是懂的。

反正有這麼多白來的錢,不用白不用。傅友廣也是很高興地接受了我這兩疊僞鈔。

談笑間,傅友廣也安排人去給我們聯繫了明天一早去池州的船。

晚上,傅友廣再次設宴,黑蛟幫的五大頭領爲我們餞行。

第二天一早,我們乘船回池州。

到池州客棧的時候都已經是中午了,陳元貴他們正在張羅吃午飯。我們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正好趕上飯點兒。

我一看,陳元貴、賈海通、鄭光成、張思淑以及偰蘭兒她們三個丫頭都在,一切平安無事。

我們三個也不客氣,坐下來就準備開吃。

倒是張思淑先開口了,她說道:“你不會又去安慶找你那幫狐朋狗友鬼混去了吧?還捨得回來?”

我笑了笑,也不答話,肚子實在是餓了。

我先刨了幾口飯,邊吃邊說道:“怎麼?看樣子張姑娘身體恢復啦,現在又有力氣來和我吵架了嘛!哈哈!”

我正邊吃邊笑着,張思淑一臉嚴肅地說道:“姓胡的,別一天到晚沒個正形兒。你馬上就要跟霏兒姐姐成親了,可不能在外面胡來,我要監督你,我要對霏兒姐姐負責。”

我也懶得理會她,繼續吃着飯。

等吃得差不多了,我才說道:

“唉喲!我說我的姑奶奶,你自己的事兒都沒解決,還替你霏兒姐姐負責。

先吃飯啊,吃飽了飯,坐穩了,你胡大哥我有幾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張思淑“嗤”了一聲,也不理我。

倒是偰蘭兒開口說道:“胡大哥,有什麼好事兒啊!快說來聽聽。”

我笑道:

“小丫頭快吃飯,等你們吃完飯了我再講。

我怕我現在講出來,張姑娘會覺得剛纔冤枉了我,不好意思繼續吃飯。

本來她就暈船,一直身體病怏怏的,現在剛好。

這一不吃飯,不又把身體搞垮了呀!”

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戰張定邊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門之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來要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談判繼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喪於此?第六十八章 圍點打援(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三百零七章 領工資嘍第一百九十章 金鑲珠寶蝴蝶簪第四百八十二章 歐普祥裝病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天新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話別第六百三十四章 誘降宋興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恨不能第一百六十九章 遇見本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爺子的下落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順帝的助攻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稱王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凱旋第四百一十八章 “隱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嶺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慶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廟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六百五十二章 吳城古鎮第六百七十九章 輕取關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採石磯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長犯難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謀反?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三十八章 機靈鬼藍玉第六百二十四章 韓林兒之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寬慰藍玫第三百四十二章 與陳叔明攤牌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八十章 到達峽州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三百五十五章 潛入獅子山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歲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二十章 捨命相搏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敵第四百六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斷七夕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資都交給老婆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七十八章 救人於危難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奪水軍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遜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稱帝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館兒有大作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三百零一章 結親劉家第五百七十五章 陳維林“戰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長的關係戶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八十章 到達峽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謝內鬥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士誠突圍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謝內鬥第一百九十章 金鑲珠寶蝴蝶簪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