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

因爲此去泉州還得有不少花費;另外,沈大哥的下一船鹽來了,還得支付兩千四百兩。所以多帶點錢去和州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雖然陳元貴的和州聯絡點還有不少銀子,但錐子山上銀子也不少。上次攻下定遠城後,可是收穫頗豐的。

一切安排妥當,送走柳懷鏡、崔道遠後,我們也準備上路去和州了。

畢竟這裡離定遠城東門太近了,在敵人附近休息,睡覺都睡不踏實,還是離得遠一點較好。

此行一路無話,爲了不招惹朱元璋,我們也沒從滁州城經過。而是繞道滁州城南,直奔和州。

因爲馬車都是空的,這一路行軍也是十分迅速,六月十九,我們就到了和州。

汪耀南這小子,也的確辦事不賴,還在我前一日到的和州碼頭。

當晚,在和州聯絡點,我把汪耀南也叫了過來,大家一起開了個短會。

我們的想法是,第二天一早,陳元貴帶幾個人跟着汪耀南的船去安慶,把這船鹽送到安慶碼頭,交給現任黑蛟幫幫主傅友廣。

我則帶上羅仁、陳定邦和汪耀南一起去找船順江而下去蘇州江陰縣(今江陰市、張家港市),從蘇州江陰縣再換船去泉州。

當然如果能在和州找到直接去泉州的船那更妙,只不過這種好事跟中大獎一樣,很難碰得到,畢竟和州只是內地一個並不是很大的碼頭。

果然,第二天,我們送走陳元貴他們之後,只能搭乘到去江陰縣的船隻。

還好從江陰縣到泉州的船還是不少的,在那裡換乘也不是什麼太麻煩的事情。

我們是六月二十從和州出發,因爲是順江而下,而且江面開闊,我們的速度很快,六月二十五,我們就到了江陰縣。

到了江陰縣,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去泉州的商船,定於六月二十七一早出發,也就是說六月二十六有一整天要待在江陰無所事事。

想起上次去峽州,待在船上多日無所事事的無聊狀態,我決定這次得在船上開展點娛樂活動。

不然四個大老爺們兒在船上,即使順風順水,至少得呆半個月。如果出海了,要是遇上臺風什麼的,要停留在海港避風,那估計一個月都到不了,那還不悶壞了啊。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二十六一大早,我叫上羅仁、陳定邦、汪耀南去岸上溜達。

其實,我當時的想法是想去岸上的商鋪看看,有沒有什麼合適的材料,可以做兩副撲克牌。

我們有四個人,做兩副牌,四個人可以打拖拉機,三個人也可以鬥地主。

我敢保證,一旦教會了他們三個人,他們肯定會玩得十分開心,這一路的旅途也將不再寂寞。

在岸上轉悠了大半天,最終確定了用一種在當時最上等的火紙。

類似於現代的牛皮紙,紙張較厚、較結實,比普通的火紙表面光滑一些,但不夠柔軟,不適合書寫。

因此,這種紙在當時的產量和銷量都不是很多。

這種紙都是約一米長、五十公分寬,十張疊在一起捲成一卷,我索性就買了兩卷。

羅仁他們三個都不知道我買這種紙有什麼用,都是一臉的詫異。我只是對他們神秘一笑,告訴他們等上船了就知道了。

當然,紙買好了,又順便買了點筆和墨之類的。

中午,我們四個人就在江陰城點了幾個小菜。

店小二特別推薦了他們店的招牌菜紅燒甲魚,順便喝了點當地的黃酒,味道真是不賴,這樣的小日子也是不錯的嘛。

我們一邊吃,一邊天南海北地胡吹濫侃,一頓飯從午時直吃到未時末才散了席。

吃完了飯,我們趁着酒勁兒,又在街上逛了一個時辰,想想明天一早要開船了,我們還是多置備點乾糧吧。於是又買了點肉乾、蘇式糕點什麼的。

有一樣東西令我記憶深刻,說是叫什麼“拖爐餅”。 口味油而不膩,甜而不粘,清香可口。

有了好吃的,當然也不能少了好喝的,就中午喝的那種黃酒,我讓羅仁去買了兩大壇搬到了船上。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從江陰出發了,因爲是順風順水,船行速度很快,當晚就已抵達了長江的入海口,船老大找了個港口就拋錨停船了。

古代可不象現代有多種先進的航行設備,天黑行船是很危險的,因此只能是天亮即走,天黑即停。

也就是這一天,我把買來的那些上等火紙裁成了撲克牌大小,然後用毛筆在一面寫上了牌面。

當然不可能做成現代撲克這麼精緻,只能是寫個大大的數字或字母。然後旁邊寫個稍微小點的漢字,黑就代表黑桃,紅就代表紅桃,梅就代表梅花,方就代表方塊。

撲克牌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給他們講規則。

因爲我們正好四個人,我決定教他們打拖拉機。 Wшw ¤Tтkǎ n ¤C○

大概花了半天的時間,纔在我的邊講邊用撲克牌示範的情況下,讓他們基本弄清了規則,和古人溝通真是麻煩。

這做牌用了半天,講規則用了半天,一天就這麼過去了,只好歇了,明天再正式開打吧。

第二天一早,我還在牀上迷迷糊糊地賴牀,羅仁就在叫我起牀了,說是大家都等不急了,要打拖拉機。

嘿,這幾個臭小子,還來勁了。

當天上午,羅仁、陳定邦、汪耀南三人是跟着我邊打邊學,大家高興得是不亦樂乎。

畢竟他們都是新學的,技術比我差了一大截,羅仁跟我打對家,我們這邊一上午是毫無懸念贏了三大局。

吃完中午飯,這幾個小子是意猶未盡,要繼續開戰。

陳定邦和汪耀南都提出要和我打對家,看樣子上午是輸怕了,羅仁當然不幹。

最後,大家輪流和我打對家,也就相當於輪流品嚐到勝利的滋味。

反正我第一天的戰績是全勝。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在船上只幹了三件事,吃飯、睡覺、打牌。

漸漸地,羅仁他們三個的牌技也越來也高超了,我也逐漸開始品嚐到失敗的滋味了。

這樣也好,老是贏,真沒意思。

這一路,是出乎意料的順利。

按說六、七月的天氣,正是狂風暴雨肆虐的季節,在海邊更經常有颱風光顧,但這次竟然一路都是風調雨順的。

不到二十天,七月初五,我們就到了泉州海港。

當時的泉州是十分繁華的,號稱“東方第一大港”。

上岸後,我們先找了間客棧休息,一切都由汪耀南作安排,畢竟他在這裡地頭熟。

拜會偰玉立大人的事,也由汪耀南全權負責。畢竟偰玉立大人是泉州路的達魯花赤,不是我等草民說去見就能見的。

偰玉立大人是新疆畏兀兒人,其先祖是回紇人,在當時算色目人。

按照蒙古祖制,各地的達魯花赤都由蒙古人擔任,偰玉立大人作爲一個色目人,能當上泉州路的達魯花赤,說明他還是相當厲害的。

按照新疆人的傳統,偰玉立三個字似乎與他們的取名原則不一致,這個名字更象是一個漢人的名字。

這事兒還得從偰玉立大人的父親說起。

偰玉立的父親叫偰文質,從小就隨父母生活在粵南。當然他年少時不叫這個名字,只是後來改名偰文質。

也就是從他開始,確立了偰姓。

偰文質一直在元朝作官,最後官至廣西都府元帥,死後被元朝皇帝追封爲禮部尚書。

偰文質有五子,長子就是偰玉立,二子偰直堅,三子偰哲篤,四子偰朝吾,五子偰列箎。

偰文質這五個兒子都很厲害,先後中了進士,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五子登科”,這五個兒子也都在元朝做官。

偰文質的三子偰哲篤先後擔任過工部尚書和吏部尚書,偰哲篤的五子偰斯先後擔任過戶部尚書和吏部尚書。

因此,偰家又有了“兄弟五進士,父子兩尚書”的佳話。

總而言之,偰家當時在元朝也是一個大家族,有一定的政治地位。

因此,要想去拜會偰玉立大人,肯定得先找他的下人通報,預約日期,然後看人家肯不肯見。

幸好是有汪耀南,畢竟他父親汪大淵與偰玉立大人的關係不一般,我們這一行人要想見到偰玉立大人應該還是不成問題的。

當晚,我們一行四人在汪耀南的帶領下準備去偰府遞個名帖,等候偰玉立大人安排日子召見我們。

本來這事兒汪耀南一個人去就行了,但我們在泉州人生地不熟,想着跟他多到處走走,也好多熟悉熟悉泉州地界的情況。

遠遠地看見偰府的時候,我們就見府前是戒備森嚴,有好多蒙古兵士在門口站崗。

嘿,這排場還真不小。

快走到偰府門前時,汪耀南疑惑地“咦”了一聲,似乎有什麼不對勁兒。

我們三人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汪耀南。

汪耀南見大家都望着他,便一臉嚴肅地對我們說道:“似乎是不大對勁兒,怎麼門口有這麼多兵士?”

羅仁嘴快,說道:“這有什麼不對勁兒,這當大官兒的不都得講點排場,把自己辦公和住宿的地方搞得戒備森嚴的,不然咱普通老百姓不都跑進去啦。”

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隊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六百八十三章 湯和慘敗第三百三十八章 遠走高麗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稱王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賺大了第七章 穿越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髮配雲南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凱旋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二百六十二章 錐子山傳來好消息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牆已破!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幫遭人挑堂口第三百四十二章 與陳叔明攤牌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六百一十八章 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第四百五十一章 寬慰藍玫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六百零二章 輪番勸降第一百八十九章 吳鑰有喜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零二章 說服藍玫第一百九十二章 熱臉貼了冷屁股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一百五十九章 談判繼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沒死!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稱帝第六百五十二章 吳城古鎮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襲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京杭大運河的前世今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門?倩女幽魂?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嶺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變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戰張定邊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二百二十八章 軟蝟甲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九十三章 抵達江州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達避雷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黃雀”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謝內鬥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槍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六百四十七章 蒼天有眼!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變第五十二章 兩個初生牛犢第三百一十八章 頗見成效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測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當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三百四十八章 慫恿朱文正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靈感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八十章 劉聚的託付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潛入獅子山第二百零八章 採石磯告急第四百八十八章 劉聚的情商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四百八十二章 歐普祥裝病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