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仗義救人

可以這樣說,劉聚出生的家庭,不說是個大地主,起碼也比一般的小地主要厲害。

小時候的劉聚人很聰明,但很頑皮。他父親本想讓他讀書,他雖然也念了幾年書,但心思根本不在書本上。

劉聚對刀槍棍棒、騎馬射箭之類的東西倒是興趣很大。因此到了十五六歲,也只能算是粗通文墨,但生得卻是膀大腰圓,實是一條威風凜凜的大漢。

常遇春出生的家庭比起劉聚就差遠了。如若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那隻能用“貧寒”。

公元1330年,常遇春出生在定遠縣西邊的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其先祖是南宋時期,爲躲避宋金戰爭而從北方遷居到懷遠縣。

其父常六六,母高氏,家裡還有兄弟姐妹數人。因爲是躲避戰亂遷徙而來,自然也就沒什麼家業,常家數代都是靠給地主種地維持生計。

常遇春8歲那年,安徽境內發生了持續2個多月的乾旱。常家租種地的收成不好,雖然東家也減免了一些糧租,但交了租之後,家裡基本沒什麼餘糧了。

常六六和高氏一合計,決定把常遇春送到大戶人家去做長工。一來可以換點糧食維持生計,二來也是因爲常遇春從小就聰明伶俐,窩在這個窮家一輩子,也難得有什麼出息,不如讓他去大戶人家見見世面,說不定將來還能有所成就。

但要送到大戶人家,也得找個厚道人家。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可不能往火炕裡推。

常六六就到處去打聽,看哪個大戶人家要招小孩子做長工。在懷遠縣找了個把月,也沒找到滿意的。不是人家覺得這孩子太小不頂事,就是他覺得東家太刻薄,怕孩子吃虧。

最終,常六六打聽到鄰縣定遠縣劉家不錯。劉老爺爲人厚道,從不虧待自家的佃戶、僱工,而且劉老爺是想給自己16歲的兒子找個小書僮、小跟班。

常六六一看,這不錯,當書僮就有機會自己也讀讀書。不求將來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但求能粗通文墨,不象自己是個“睜眼瞎”就行了。

很快,常遇春就被送到了劉家,做了劉聚的小書僮。

要說劉家也真是不錯,不論是劉老爺子,還是劉聚,對常遇春還真不錯,從來就沒有因爲他是窮人家的孩子就看輕他。

另外,也是因爲常遇春本人生得機靈,討人喜歡。

劉老爺子本來是打算給兒子找個書僮伴讀,但這對劉聚可沒什麼用,該幹什麼繼續幹什麼,反而是拿常遇春當成了小玩伴兒。

劉老爺子就這麼一個獨子,也拿劉聚沒辦法,就由着他了。

在劉聚的耳濡目染之下,常遇春不僅認得了一些字,也跟着劉聚學起了刀槍棍棒、騎馬射箭這一套。

而且,常遇春在這方面還很有天賦,什麼東西一學就會。用小說中的話說,那就叫“冰雪聰明、骨骼清奇,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武學奇才。”

劉聚比常遇春大八歲,如果按照中國傳統十二生肖的相合相沖之說,他們的生肖相合;他們都是三月中旬出生,生日只差三天,按照西方的星座學說,他們倆應該是一個星座,所以性格方面有太多相似之處。

因此,也不難理解,雖然他們差了八歲,爲什麼兩的關係有這麼融洽。

轉眼就過去了兩年,這時的劉聚已十八歲了,常遇春十歲了。

也就是在這一年,他們遇到了一件足以改變他們一生的事。

這年九月的一天,天氣已較涼爽。一大早,劉聚拉起還在被窩裡的常遇春,說今年天氣不錯,哥倆兒一起去山上打獵。

常遇春一骨碌爬起來,胡亂擦了把臉,兩人吃了點東西,帶了點乾糧和水,然後牽上劉聚的棗紅馬,帶上弓箭便出發了。

也就個把時辰,約是巳時時分,他們就來到經常打獵的這片山上。

常遇春牽着馬,劉聚揹着弓箭在林子裡轉悠了一大圈,沒有什麼發現。偶爾只有一隻野兔、野雞的出現,但林子太密,還沒張弓拉開架勢,獵物就跑得沒影了。

看太陽光景,已到了午時,哥倆也轉得累了,就坐在一個大石頭上,喝水、啃乾糧。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漸漸地由遠即近。哥倆站在大石頭上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張望。

只見遠處有一騎飛奔而來,後面約相隔一里的地方,有一隊人馬在後追趕。

一時哥倆也搞不清狀況,在這大石頭上太顯眼,哥倆趕緊跳下來。

劉聚、常遇春忙着將棗紅馬牽到樹林中,找了個既便於觀察,又利於隱蔽的地方探出頭來觀望。

須臾,前面那一騎離他們藏身之地只有約一里遠,看裝束,是漢人。後面追的那隊人馬,是官兵無疑,但還不清楚是蒙古人,還是漢人。

他們正看得出神。忽然,前面的漢人雙手鬆開繮繩,雙腿夾緊馬肚,左手持弓,右手從背上的背筒的抽出一根箭,搭在弦上。一扭頭,一側身,“嗖”的一箭放出去,追在最前的官兵應聲倒地。這漢人,忙又轉回身子,抓起繮繩繼續策馬狂奔。

哥倆看得都驚呆了,隔着這麼遠,在馬上還能射這麼準,這人也太厲害了吧。

正在二人吃驚之際,那漢人已經就在眼前了。這時,他們纔看清,這的確是個地地道道的漢人,但他左肩上還插着一根箭,肯定是被後面這隊官兵射的。

但這人胸前還綁着個大包裹,隱隱約約覺得裡面象是個孩子,有個小腦袋伸在外面。

那隊官兵剛纔被射死了一個,追趕的速度就稍微放緩了一點。可能是因爲怕前面被追之人的弓箭再次射過來,也可能是因爲,前面這人正在向山上跑,前面情況不明,怕有埋伏。

的確,再向前走,就沒有正兒八經的路了。有些小道,也是打獵、砍柴之人踏出來的,騎馬的話,十分不好行走。

劉聚、常遇春二人雖然還是十多歲的半大孩子,但因爲都是漢人,都受蒙古的的欺壓,對前面逃跑之人有了同情之心。

劉聚小聲對着那人喊道:“喂,快過來,這邊有很多小路。”

那人似乎是聽到了,一側頭,看見一大一小兩個孩子在向他招手,稍一猶豫,也就拍馬過來了。

這時,那隊追趕的官兵,也快要追過來了。嘴裡咋咋呼呼、嘰哩咕嚕地大喊大叫着。

這哥倆也就斷定,這是隊蒙古兵無疑了。俗話說“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哥倆也就下定決心要幫這漢人逃脫。

待這人來到了眼前,哥倆纔看清,這人約四十歲左右的年紀。蓄着一頭短髮,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蘊藏着銳利的黑眸,雙目英氣逼人,棱角分明的輪廓,濃密的鬍鬚,生得是高大威猛。

左肩上插箭處還在向外滲血,面色有些慘白,看樣子是有點失血過多。

這人翻身下馬,雙手抱拳,向哥倆道:“在下張然,今日身負重傷,恐難以逃脫蒙古撻子的追殺,還請兩位小兄弟救我女兒張思淑一命,來世做牛做馬自當報答。”

說着,把胸前的大包裹解下來,裡面是一個約五、六歲的小丫頭,眨巴着小眼睛。但面有飢色,生得較瘦弱,也沒什麼精神。估計被他父親這樣綁在身上,顛簸了很久,累了。

這人把女兒交給這哥倆,就準備再次上馬,去引開蒙古兵。

這時,劉聚攔住他道:“這位英雄,今日我們得以相見,也是幾世修來的緣份。我們兵分兩路,讓我的小弟常遇春帶你女兒先走,我們倆上山去引開追兵。我們經常在這山上打獵,路熟得很,我們把追兵甩開了,再與他們匯合。”

這漢子一把攔住劉聚道:“二位小兄弟的恩情我心領了,但這蒙古撻子今天不要我的命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我不能連累你們,只求你們救我女兒一命就好。”

這時,常遇春也發話了:“大英雄,你剛纔射殺蒙古兵的手段我們就瞧見了,你是我們漢人中的英雄。我們漢人就是要團結一心,爭取早日把蒙古撻子趕走。所以,今天我們哥倆不僅要救你女兒,也要保你性命。”

常遇春當時只有十歲,人雖然不大,但這番話說出來,義正辭嚴的,不禁讓這個大漢也有點感動。

這漢子轉頭看看劉聚,他也是這麼一副堅定的神情。遂下定決心道:“那好,大恩不言謝!就按這位小兄弟說的,我們兵分兩路。”

劉聚接了話茬道:

“那好,我和這位大英雄騎馬往山上走,把追兵引開。

常遇春你帶這個小妹妹從樹林裡走小路一直向東,在東邊第二個山包北面那個我們經常打獵時避雨的小山洞裡匯合。

如果太陽落山了,你們兩個還沒等到我們來,你們就直接回家。我們肯定是沒甩開敵人,不能和你們匯合。

等天黑了,蒙古兵不認識路,自然追不到我們,我們就摸黑回家。”

常遇春道:“好。”隨即拉着那個小丫頭就往東邊的密林裡鑽去。

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陽神功》?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說話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二百零五章 斬首行動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五百六十九章 突圍闖關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頭腦第四十三章 驚動敵軍第三百零七章 領工資嘍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六十三章 先打豪強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入妖風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馬雲非彼馬雲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六百六十八章 制蠱邪術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張必先第十一章 參透玄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長犯難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配個副將第三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頗見成效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巧施離間計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七百二十六章 楊日禮的昏招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四百六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達木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三百三十八章 遠走高麗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內訌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第三百四十九章 樅陽屯田風?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稱帝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懷疑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四百五十四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二十一章 擁兵自重第六百零八章 陸父心動第六百零八章 陸父心動第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叔明的顧慮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五百三十章 “瘋狂”的郭興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黃雀”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六十五章 確定目標第八十五章 半夜買藥第九十二章 逃離倚雲樓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擊“五太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談判繼續第二十一章 哲別的傳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妾也有“編制”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槍第一百七十章 口無遮攔第六十七章 圍點打援(上)第六百零九章 沈萬三講故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洪都鬧翻天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第三百四十二章 與陳叔明攤牌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襲開始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零一章 機智的文人第三百章 競選班長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機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二百七十九章 組建特種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