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朝議

翟進一行剛離開洛都,就接到了緊急軍報,只得緊急返京,商議形勢變化的應對之策,燕雲之行只得作罷。

三月三,誕軒轅。

傳說這天是華夏先祖軒轅氏的生日,是祭祀炎黃的日子。

金國,東京遼陽府。

一場春雨匆匆而至,帶着些許寒意。

天氣陰晦,與金國朝堂的氛圍倒是很契合。

天還未亮,金國中京留守完顏昌就從家中出來,乘着馬車朝宮城方向而去,準備上朝,他坐在車裡半閉着眼,思考着目前讓人憂慮的局勢。

女真一族龍興之地的上京會寧府早在去年就被北遼佔據,北遼的契丹人在發泄當年遼國被滅國的憤恨,滯留在會寧府的女真部落慘遭滅絕,傳來的消息是隻要身高超過車轅的男童都被斬殺殆盡。

天道循環,二十多年前契丹皇族的慘事現在又報應到了女真人身上。

二月上旬,北遼再次進犯北京臨潢府,被稱爲“四太子”的完顏宗弼率七萬金軍相援,曾被朝堂一衆女真大臣們寄予厚望。

只可惜,北遼現在兵強馬壯,不再是原來日薄西山的遼朝,而變成了一個新興的草原帝國,雖然還是延續着遼國的名號,但骨子裡,卻帶着北地草原上的野蠻和殘忍。雙方在慶州一場大戰下來,金軍大敗,七萬餘兵馬,被北遼騎軍斬殺大半,完顏宗弼只帶着三千多人逃回了松山(今赤峰西南)。

自慶州兵敗,臨潢府失陷的消息傳到遼陽,金國朝堂的氣氛便是極度緊張而又壓抑,原來各種的矛盾都爆發出來。大臣、將領和官員們私下裡走動頻繁,互相聯絡,都打起自己的小算盤,尋找退路。在背地裡與南面的華夏進行接觸,提供消息的人也開始變得多了起來,提前在爲自己做些打算。

如果是北遼國打過來,大家基本都沒有活路,而南朝人態度卻要溫和得多,就是被滅國,並不會屠戮投降的金人。

這大廈將傾,誰也無可奈何。

女真名爲撻懶的完顏昌就是主張投靠依附華夏的中堅人物,而宗弼和宗幹卻是主張堅持抵抗的強硬派,另外完顏希尹的態度卻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

種種跡象表明,華夏國並沒有一舉滅亡金國的計劃,而是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漸在蠶食金國和北遼的領地。按理說金、遼應該聯手起來,一起對付華夏,誰知道耶律大石的腦子怎麼抽了筋,一心想恢復過去大遼國時代的天下。

時勢易轉,金國不存,這北遼國當真能存在下去麼?

想到這裡,完顏昌冷笑了一聲,擡頭看了看車外。

外面依然下着零星的細雨,真是悽風苦雨讓人發愁!

由於長期作爲燕京留守,完顏昌與南朝打交道最多,得到的消息也最全面,十分清楚華夏方面的實力。若它真的要一鼓作氣橫掃天下,根本是無可抵擋。

很奇怪的是,華夏方面卻採取了最爲穩妥的方式,根本不希望戰爭會影響到自己的發展。想到這裡,完顏昌在心裡也微微嘆了口氣。

馬車前方油紙所糊的燈籠光線昏暗,根本看不清前路,前面已經有了一些聲音,然後從半開的宮城側門駛了進去。此時有部分官員已經來了,大家在崇政殿外等着上朝,有些同僚在低聲打着招呼,或是站在背雨的廊道下低聲交談。

不一會兒,早朝開始了。

金國還保留着一些部落時代的會議習俗,皇帝完顏亶只有二十歲,雖然已經登基三年,但是朝政大權還掌握在一些前朝的老臣們手裡。雖然宗干與宗弼兄弟合謀罷免宗翰的左都元帥,完全削除其兵權,後又殺死其親信高慶裔,導致宗翰鬱憤而死。但朝堂中希尹、撻懶等人與其兄弟想抗衡。

此時宗弼和希尹兩人分統大軍在外抵禦北遼,朝堂由宗乾和完顏昌兩人主持議事。

當然,先開口說話的還是年青的皇帝。

“從前方傳來的消息,那北遼叛軍已經攻破臨潢城,諾大的臨潢府盡入賊手。左、右都元帥發來急報,兩處都需要增援,現在我們手裡兵力有限,衆卿認爲下一步遼人的進攻目標是何處?”完顏亶語氣平和,帶有明顯的倦意,看樣子最近一段日子也是寢食不安。

宗幹道:“遼人下一步的目標無非就是兩處,中京大定府亦或是北邊的慶雲和靈山,我認爲他們進攻大定府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宗雋出言反駁道:“中京一帶,全是山地,北遼方面全是騎軍,又不善攻城,他們去大定府幹什麼?而北邊卻是一馬平川,只要慶雲和靈山有失,那遼國的大軍就可直驅東京,無險可守。”

眼見兩人爭執起來,完顏昌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我聽說華夏國方面與北遼在恆州邊界魚兒濼打了一仗,華夏方面在魚兒濼新闢的屯墾點被北遼攻破,死了有三千多人。這消息是初一時經過確認之後才傳回來的,以華夏軍的一慣作風,吃了這麼個大虧,肯定是要加倍找回來的,血債血嘗。北遼方面與華夏軍接觸的少,並不知道他們報復的意願十分強烈,這回華夏方面肯定是會調集大軍出動,有場好戲可看了。我認爲,這反而是我們的一個機會。”

聽了這話,完顏亶頓時兩眼放光:“此事可是真的?”

完顏希尹和完顏昌主持與華夏方面的議和,一再退讓,割地求和,被認爲是兩個最大的“金奸”和賣國賊,這讓兩人是有苦難言。這些在遼陽的勳貴,沒與華夏軍交過手,哪裡會知道對方的強大。

不過,完顏昌在撤兵時,還是留有許多探報在華夏軍新控制的地區,因此,得到的情報和信息要比其他人多得多。

完顏昌點了點頭:“情報是用飛鴿傳回,可信度還是有的。”他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了衆人,“這是我們與華夏方面合作的好機會。問題是大家要認清形勢,華夏軍崛起於西北,自出兵以來,幾乎橫掃天下,就是對於我們也已居於絕對優勢。以西夏人之頑強,李乾順、李察哥兄弟也是一時之人傑,爲何自甘投降,實在是實力差距懸殊,讓他們兄弟都打消了頑抗的心思。我的意思,雙方可以坐下來好好談判……”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11、永樂城(二)46、古浪寨46、太行陘54、造船65、有關信仰20、基業49、雲中馬場76、野望31、韓城32、會州城下(三)19、揍人11、築城(二)48、沈深35、猛將劉法(一)58、种師中58、火炮(一)76、殲敵42、救援太原(一)2、 血夜(二)76、傳承78、平方臘(一)53、戰後30、喜事83、少年從軍65、突襲河陽(一)15、太子的危機67、穎昌之戰(一)11、築城(二)十、河清驛39、何灌之死(一)67、救援劉法(二)25、雁門關前71、學生們48、突襲臨潢府19、揍人7、自立1、 知識很重要49、西軍的衙內們11、使幽州(三)22、回紇6、豈曰無衣63、創造與失望19、揍人60、淮西(二)11、永樂城(二)16、北地56、曲端33、剿滅曹成(三)74、北上70、穎昌之戰(四)67、穎昌之戰(一)70、大勢六、大理國(一)36、琴譜68、穎昌之戰(二)59、淮西(一)32、會州城下(三)71、風雲再起27、牧場4、大軍初聚30、會州城下(一)24、隴東和陝北30、五馬山寨23、積蓄14、康王登基26、私軍12、使幽州(四)24、閒暇11、永樂城(二)51、新的茶路23、變化71、風雲再起45、基地問題37、禪位2、出逃(一)4、 進山12、劉家九郎18、西域于闐27、收復疏勒(一)18、荊襄14、童大帥27、軍事會議20、貶職15、決策26、私軍29、收復疏勒(三)15、決策2、 血夜(二)21、金國與華夏3、 血夜(三)72、朝廷裁軍67、穎昌之戰(一)79、橫掃50、西夏人來了42、救援太原(一)45、救援太原(四)69、穎昌之戰(三)51、新的茶路28、京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