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龍門渡

宗望率領大軍在正月初一這一天在衛州渡過了黃河,樑方平統領的禁軍十萬人馬一觸即潰,整個東京現在只剩下十幾萬禁軍和一些零散的地方勤王部隊,已經無法阻擋金軍抵達汴梁城下了。

形勢緊急,已經退位的“道君皇帝”在童貫的護衛下匆忙出城,坐船前往亳州“祈福”,李峴出於某種原因還專門寫過一封信給童貫,勸說他坐鎮京師,不要跟着老皇帝出逃,這樣或許能保護他一條性命,也算是報答了他一番“知遇”和提攜。可惜童貫現在已經沒有了任何膽氣,只想着能跟着老皇帝逃命,卻不想這樣反倒是真的害了自己。

什麼人是什麼命,他現在還對老皇帝“忠心耿耿”,新君趙桓肯定對他已經恨得要死。

高俅就要比童貫聰明得多,在京城磨磨蹭蹭呆了三天這才領着三千人動身,到了濮陽時居然上奏稱病請求致仕,趙桓就順手解除了他的職務。

宗望的東路大軍在一路如入無入之境,在正月初三大軍完成渡河,何灌正準備率領自己的部衆和臨時拼湊起來的三萬多人前往浚州支援樑方平,不料那位太監統領已經大敗,只得又退回到了東京城下。宗望率領六萬多大軍抵達汴梁城下,宋軍不敢接戰,都龜縮在城池旁邊,於是金兵毫無顧忌地縱掠周邊,以補充糧草的不足。

現在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金國的兵力不足,宗望兵力不足,手上只有六萬多人馬,而宗翰一直被王稟阻擊在太原城下,到了十二月下旬纔開始率領主力繞城南下,現在才走到介休,金國兩路南下合圍的戰略並沒有成功。現在宗望的大軍周邊劉延慶、劉韐、王淵、姚平仲等人手上還有三十來萬人環伺在側,如果這幾人合力圍攻,實際上處於很危險的境地。

可惜這幾人互不統屬,大家都在相互觀望,誰也膽子敢和金兵動手。

李峴帶着大軍到了華州之後,轉而北上,朝着馮翊方向進軍,這一路上不管不顧,把各地拼湊出來的勤王廂軍也都收攏在了手上。劉錡在他率軍抵達興平時率領着本部三千精兵趕了過來,李峴把趙隆的手令給他看了,嚴令他返回鎮戎軍防守西夏,不得輕舉妄動。劉法和趙隆這樣的西軍老將的威望還在,劉錡只得帶人悻悻返回了原州。

這一路上李峴在京兆府收颳了一萬多廂軍和一部分糧草,現在他的隊伍擴大到了三萬多人,不過戰力倒沒怎麼增加,他只是想讓這些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去加強潼關的防禦,而不是到關內去白白送死。

現在關中就數他和姚古兩支實力比較強的隊伍了,姚古帶着大軍在綏德軍黃河右岸徘徊,也不敢輕易渡過黃河,可是朝廷卻嚴令他救援太原。問題是他也深知自己部隊的情況,精銳都被姚平仲帶去了河北,手上就根本沒有多少可戰的部隊,哪裡還敢與金軍主力對陣。李峴這邊的情況也差不多,大軍到了龍門之後也停了下來,他也不敢過河去硬撼正在河東南部攻城掠地的宗瀚主力大軍。

不過他還是給在河東的种師中寫了一封信,分析了一下戰局,希望他能放棄河中,帶着部隊撤回到河西,暫避金軍鋒芒。种師中資格比他老得多,職務也在他之上,不但不聽李峴的勸告,反而率軍南出隆德府前去求援汴梁,同時還要求李峴立即過河,去防守絳州。

李峴當然不會聽他的,於是就在韓城駐紮下來,守着龍門黃河渡口,另外就是整飭手下的京兆府廂軍。

這些廂軍平日裡歸永興軍經略置制使節制,現在兼任永興軍經略的种師中陷在河東隆德府一帶,因爲是戰時,這些部隊都暫時歸目前在陝西南路軍階最高的李峴調遣。永興軍轄地包括京兆府、耀州、同州、華州、邠州和坊州五地,禁軍在京兆府屯軍八千,其他四州各屯兵三千,戰時能出動一萬餘人。

永興軍轄地是關中人口最集中,也是最爲富饒的關中平原地區,西北五路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聚集在這裡,總人口將近有四百萬。問題是這一帶承平已久,軍紀早已敗壞,也是陝西路最不能打仗的部隊,所以一直都被排除在了西軍的體制之外。

駐防在永興軍的大部分禁軍都被何灌帶去了京師勤王,李峴能夠徵用的只有各州府的廂軍。李峴在興平的時候,興平縣尉居然不聽號令,張口就向李峴要糧要錢,否則本地駐防廂軍無法開拔。然後,正在找藉口震懾地方的李峴就開始大開殺戒,甚至都懶得警告他們。如果這一路上人頭滾滾,等到了京兆府時這整個永興軍就再也沒人敢違抗他的命令了。

聞訊趕到咸陽的京兆府知府孫竢在看到李峴的營門上懸掛着的三顆血淋淋的人頭,頓時變得目瞪口呆,他知道各地的廂軍將領都不怎麼聽話,卻沒想到李峴會如此跋扈,這一言不合,就砍了人腦袋。

“安國,你這麼做會激起兵變的啊,況且這咸陽縣尉張靖乃是關中張家的族人,以後你就等着這關中的讀書人上書彈劾你吧!”孫竢看到這些血淋淋的人頭,額頭上的冷汗忍不住就涔涔地流了下來。

“哦,原來是張家的人,我說這廝怎麼膽子不小,敢在我的中軍大帳裡咆哮,還真以爲他自己是個文官老子就不敢殺他!”李峴冷冷說道,要在過去,他這回惹得麻煩確實不小,殺了關學領袖張載的侄孫,基本上等於得罪了三分之一關中讀書人,可是現在麼,他哪裡還會有什麼顧忌。

孫竢做過好幾年的秦州知州,李峴每年都得數次到他的府上送禮和拜訪,一直執晚輩之禮,這次也不例外,依然客客氣氣地把孫竢請到自己的中軍大帳裡喝茶。

他看到孫竢依然心神不定,於是笑道:“孫公不必擔心,亂世用重典,這些人如果不讓他們明白軍法無情,那麼到了戰場上就會一鬨而散,我要他們還有什麼用?!到了軍中自然就要守軍中的規矩,張靖不遵軍令,在軍帥節堂內咆哮,按律當斬!至於有人鬧事……哼哼!”李峴沒再說下去。這張靖仗着自己是賜進士出身的文官,把李峴不當回事,拿來震懾陝西各路和的文官們卻是最好,至於廂軍鬧事,李峴現在正需要用人頭來整肅軍紀。

正說了幾句話,卻見苗傅和王荀兩人一身血腥地進了大帳:“稟大帥,咸陽縣廂軍營中的鬧事者已被鎮壓,斬首者二十六人,另外有六十七人被縛!”

“不服軍令,聚衆喧譁嘯營!全部都砍了,把腦袋掛到城頭上示衆!”李峴面無表情地吩咐道,“另外,王荀暫時接管咸陽廂軍!”他現在是代理熙河路經略招撫使,有任命各營都頭的權力,讓王荀做咸陽縣尉做不到,但暫時接管廂軍卻是在戰時擁有的權力。

不過,他就是手伸的長了些,都到了京兆府而已。

問題是現在整個北方都應該算是戰區,他實行軍法並無不可。

這下永興軍各州縣的文官們算是被震服了,誰也不敢在這種時候來觸李峴的黴頭,否則先被砍了腦袋能不能伸冤到時都還兩說着,至於彈劾李峴,那也是等到戰後的事。現在各地要人給人,要糧給糧,就是各地的主官儘可能地避免與李峴見面,基本上都是派些屬官出面辦理提供補給事宜。

李峴也是樂得清淨,也並不主動去招惹他們,雙方現在反而都相安無事。

79、平方臘(二)80、平方臘(三)28、京西15、使幽州(七)39、崩散15、決策47、盛典8、廢宋49、西軍的衙內們35、猛將劉法(一)79、平方臘(二)16、牧監49、雲中馬場65、有關信仰八、流求7、 牧場52、整訓9、北上救援36、猛將劉法(二)65、練軍(二)81、平方臘(四)2、 血夜(二)57、太學72、朝廷裁軍39、崩散23、軍情36、出征23、積蓄71、文官們64、練軍(一)13、使幽州(五)69、江州82、返鄉30、李峴的手稿60、火紅的七月27、牧場40、河東(一)64、天兵天將37、仁多泉城43、無定河46、古浪寨44、一羣和尚38、學琴75、聚將73、入川39、何灌之死(一)54、于闐國18、西域于闐21、金國與華夏6、 血夜(六)六、大理國(一)六、大理國(一)80、平方臘(三)81、開拓50、沒有希望21、金國與華夏78、濁浪(二)39、何灌之死(一)18、荊襄81、平方臘(四)79、橫掃31、韓城77、濁浪(一)1、 寒冬1、 血夜(一)29、招募流民2、 廂兵營34、沁河口保衛戰(三)26、春耕19、揍人28、族兄69、江州47、北地14、克承州64、冬日61、統軍的和尚54、汜水關(六)48、不願做奴隸的人們36、火槍(二)19、揍人39、西域屯田65、雲州49、汜水關(一)40、三方14、童大帥57、都作院61、淮西(三)77、濁浪(一)35、火槍(一)42、部署83、少年從軍9、 劉仲武31、韓城58、种師中54、造船43、無定河38、文明的起點24、隴東和陝北63、創造與失望66、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