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更戍法

更戍法可以避免將領專權割據,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的後果,是軍隊的戰鬥力嚴重下降。

在古代,軍隊作戰多用各種陣形,需要士兵與將領密切配合,同時將軍也要非常瞭解士兵的紀律好壞,戰鬥力高低才行。

否則你發出一個命令,士兵執行能力有限,根本沒辦法及時按指令轉變陣形,立即就露出巨大的破綻,成爲敵人突破的缺口。

司馬安說道:“陛下,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軍功授爵制使先秦橫掃六合,但到明朝張居正重施此策,不但未能取得成效,反而成爲邊將謀私的手段,殺良冒功者層出不窮。

由此可見,不管什麼樣的政策,關鍵是看它合不合時宜。隨着世異時移,以前的良法,可能會變得弊端重重;而以前弊端重重之法,也有可能會變成良法。”

秦牧聽了不禁點頭道:“司馬學士所言甚有道理。”他也覺得,宋代的更戍法還真有可取之處。

司馬安接着說道:“宋代之更戍法,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這對防範將領因領一軍過久,而形成專權乃至尾大不掉的非常有效。而此法最大的弊端,是導致軍隊戰力大減。

若是以前,無論你如何改良,更戍法都難以避免軍隊戰力下降的弊端。但如今卻大不一樣,隨着六九式步槍的逐步裝備軍隊,我軍的作戰形式勢必因此改變,再不是象以前那樣,注重陣法配合,步騎協同等等。

槍兵的訓練,更加簡單,作戰時號令也大大簡化,只要士兵體能跟得上,能熟練操作槍支,基本上就行了。

如此,所謂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弊端,對戰鬥力影響也就不大了。也就是說,在宋代行不通的更戍法,到了我大秦,卻能把它的利發揮出來,而又能讓它弊降到最小。”

確實,熱兵器與冷兵器的作戰模式,有着巨大的差異;

冷兵器時代,沒有一兩年的訓練,只能算是烏合之衆。

熱兵器時代,無論是訓練還是指揮,其實都簡化了很多,受更戍法的弊端影響自然也就小。

“陛下,宋代以禁軍分駐京師與外郡,內外輪換,定期回駐京師,冠以駐泊、屯駐、就糧等名目。通常出戍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江南、淮南、兩浙、荊湖、川峽、廣東等地戍軍,以三年爲期輪換。

出戍邊遠條件惡劣地區的軍兵,以半年爲期輪換。朝廷臨時任命戍軍統兵將官,如此兵不知將,將不識兵,易於控制。

再看明代之京營,因長駐京城,久無戰事,糜爛不堪,空有二三十萬大軍,真有戰事卻不堪一擊。如果實行更戍法,內外輪換,如此對保持軍隊戰鬥力很大的幫助。”

秦牧說道:“如此內外輪換,耗費巨大,恐怕也難以長久施行。”

“陛下,主要是換將就可以了,至於士兵內外輪換,每次數量無須太多。南京駐軍,每三年輪換一至兩萬即可,如此便不至於所有京畿駐軍都不堪一擊。”

只要定期換將,連帶着把商人勾結將領的問題也解決了。

秦牧說道:“這樣吧,司馬先生先擬個詳細的章程出來,讓大臣們討論一下,看看還有沒有什麼補充的。”

“是,陛下。”

秦牧其實一直以爲,就小心防範着,在用將方面,都是搭配着用,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策,實行將領定期輪換,這是勢在必行的。

另外,一但戰爭平息,象蒙軻、馬永貞這些將領,肯定是要回南京的,不可能繼續讓他們“辛苦戍邊”。

司馬安接着說道:“陛下,隴右戰事已經平定,還請陛下早日班師回西京。一來,關中兵力過於空虛,讓人擔憂。二來下雪之後,後勤轉運越發困難,大軍長駐蘭州,會造成極大的負擔。”

能順利解決固始汗這個心腹大患,進軍青藏,不光是秦牧,所有大臣都大鬆了一口氣。

至於西域的準噶爾和河套的奇他特,隨着大雪降臨,這個時候再大舉興師討伐已經不現實。

西域其實秦牧並不太急,留幾年都沒關係,巴圖爾汗大肆摧毀葉爾羌汗國時期建的清真寺,強制當地百姓改信黃教,這點秦牧是樂見其成的,讓巴圖爾先折騰着也不錯。

至於河套的奇他特,秦牧也不打算再自己去征討。

馬永貞與蒙軻在漠南整編了近五萬蒙古兵馬,剿滅諾爾布後,總得找點事給他們幹,這五萬大軍得先找由頭拉出去征戰一兩年,由僉事官大力洗腦再說。

還有青藏的高一功,也會整編吐蕃各部青壯成軍,你平白無故的把這些青壯拉下高原,不好。做強盜還知道找個“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理由呢。

討伐奇他特和巴圖爾就是不錯的理由。討伐完這兩個,再找其他敵人。

是以,解決固始汗之後,秦牧再帶幾萬大軍留在蘭州意義就不大了。

秦牧點頭道:“那司馬學士就安排一下班師的事宜吧。”

“是,陛下。”見皇帝沒有再遠征西域或河套之意,司馬安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次戰爭,事關國運,大秦開國未久,皇帝親征是必然的。

縱觀歷朝歷代開國之初的一兩代君主,一有大戰事多數選擇親征。這是因爲正統尚未深入人心,沒有幾個皇帝敢把幾十萬大軍交給一個將軍。

打輸了不用說,打贏了主帥的威望就蓋過皇帝,這種高功高震主的將領沒有幾個有好下場。

遇上李世民那樣的明君,李靖滅東突厥後,還得隱退過着幽居的生活,徐達也一樣,李文忠甚至差點進不了長城。

所以,開國之初把幾十萬大軍交給一個將領,幾乎是逼他們造反。秦牧這次親征,朝中大臣沒有過多反對,也正是這個道理。

不過司馬安擔心他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繼續親征河套或西域。見他從善如流,司馬安起身時不禁深深一拜。

秦牧突然想起一件事,又叫住他道:“司馬學士。”

“不知陛下還有何吩咐?”

“皇家蒙學之事,司馬凱主持得力,進展頗爲喜人,朕心甚慰,朕心甚尉吶!”

如果秦牧誇他,司馬安一定會戰戰兢兢,但誇他兒子,沒有什麼比這更讓司馬安更高興的了,只不過他不會表現出來而已:“陛下,犬子年輕魯莽,能爲陛下辦事,那是他莫大的福氣,陛下萬萬不可誇他,以免慣出他驕逸之性。”

“哈哈哈,這個朕倒不擔心,有司馬學士教導,朕相信他是知道進退的,這次的差事辦得確實好,朕總不能有功不賞。朕如今有個新的想法,想辦幾個專教數理化的學院,此事便一併交給司馬凱來辦吧。”

“數理化?”司馬安一臉疑惑,不知皇帝這又要唱哪出。

當然,皇帝不時冒出些新奇玩意來,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如果不是事涉兒子,他還懶得管這麼多呢。

關於工科人才培養,秦牧不打算再拖下去,但由於師資的缺乏,也不可能一次辦太多學院,先辦一兩個,以後再慢慢擴辦。

至於辦學的錢,秦牧不是崇禎,他要弄這點錢,絕不是什麼難事,現在皇家的產業中,光是香皂廠的收入,辦幾所學院都綽綽有餘了。

他是考慮到此事可能會遭到孔孟弟子的反對,所以才把司馬安拉來頂缸。

司馬安鬼精的人,自然想到了這種可能,但無論如何,讓兒子與皇帝綁在一起,對司馬安是有益的,所以他也就裝着不知:“陛下,若是覺得犬子可用,臣自然不敢反對,只是犬子年少無知,若是出了什麼差錯,只怕.........”

“好了,你不用擔心,能出什麼差錯?正因爲他年輕,才需要多多歷練,不是嗎?”

“是..........是的,陛下。”

ps:拜求月票,年度作品票,2015開始這幾天,無論是月票還是年度作品票,都是關鍵,再拜求票!請兄弟姐妹多多支持!

閱讀請。。

第870章 護駕第1078章 這裡的黎明亂糟糟第982章 謀求駐軍第732章 老虎發威第332章 賢良淑德第1054章 時代鉅變第103章 京觀第318章 大戰泗州第661章 秦風篇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1082章 爭分奪秒第412章 久別重逢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790章 李定國行險第540章 標點符號第276章 剃髮令第664章 紛紛請戰第42章 一個希望第461章 關中和山東第908章 大破鬼見愁關第84章 李自成的戰略走向第941章 劣幣逐良幣第534章 突然想起蒸汽機第430章 孤城一片催戰雲第521章 東海大戰(二)第600章 僉事發飆第7章 妾家住洞庭第621章 乾清宮夜話(下)第921章 經典的口袋戰術第561章 蒼天欲怒雨如注第111章 驅狼吞虎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34章 雙雙遇險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551章 漢城風雨聲第863章 寒夜凝冰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918章 小心通貨膨脹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660章 登基大典第377章 幣和稅(一)第1031章 湘妃上殿第340章 暴風驟雨第199章 光看架子不行第221章 東方紅第981章 應變第839章 阿爾泰山的雪第791章 兩難境地第615章 史上最大規模的抄家行動第426章 鵲橋難搭第897章 前塵第543章 殿上納降第614章 螯拜來了第376章 美人相求第448章 滁州西澗第792章 擒賊先擒王第636章 逢林莫入第125章 呂督師也想歸附大西王第395章 建個皇家書院吧第1159章 政變第343章 勸降顧三麻子第408章 俯看江淮第652章 入陝祭陵第426章 鵲橋難搭第527章 東海大戰(八)第619章 本宮就是皇后第488章 詭異之事第1010章 真正的伏子第710章 潤物細無聲第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497章 帝王之怒第2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55章 大秦回來了第834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第879章 飛越黃河第609章 乾清宮裡初見大玉兒第83章 痛腳被抓第530章 千年鱉精第628章 玄機子第87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46章 招吏第1141章 天賜良機第776章 一團亂麻第303章 以史爲鑑第345章 無間道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110章 剩餘價值第215章 活捉瘟神第247章 舊恨新仇第588章 勺湖鶯歌啼晚風第522章 東海大戰(三)第460章 精減機構第535章 簡在帝心第971章 驅狼吞虎第840章 戈壁風雲第957章 通訊第997章 秦淮夜話第140章 大王來巡山嘍第749章 飛翔一封致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