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南京郊野麗人同行

南京城裡,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私底下,朝中已經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着南征兩廣的事宜。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速戰速決。這是當日秦牧與核心重臣在華蓋殿商定的作戰方針,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自然不能事先大張旗鼓。

南京城的百姓,剛慶祝完新皇登基,又忙着準備迎接新年了,商家們組織了大量的商品運到京城,各種車馬絡繹於途。長江航道上,更是千帆逐浪,舟楫綿延,一派繁忙。

一向節儉的秦牧,也讓韓贊周從內庫拿出了兩千兩銀子,請戲班過年的時候在御街唱戲,讓百姓遊樂觀賞。

這一切,似乎都預示着,今年南京城將有一個歡快喜慶的年節。

這天秦牧前去燕子磯檢校皇家海軍,不帶武將,卻帶工部主事黃振林,和奉直郎徐永順,瞧起來也象是娛樂的成分居多。

在牛萬山和李式率領的內禁衛的保衛下,秦牧輕車簡從,出了太平門。

太平門西邊是碧波萬頃的玄武湖,這本是個風景如畫的地方,但因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三法司的存在,讓普通老百姓有些望而怯步。

太平門外靠富貴山一側,因爲沒有護城河,是整個南京城抗禦最薄弱的地方。

當初黃振林主持修建皇宮時,提議在太平門外修建兩個堡壘,得到了秦牧的首肯,現在兩個堡壘早已修好,雄居太平門外,與太平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要想攻打太平門,就必須先拿下這兩座堡壘,而要攻打這兩座堡壘,又必定遭到來自太平門的炮火打擊。

秦牧經過太平門時,由衷地說道:“子英此舉,讓南京更是固若金湯,好。很好!”

秦牧通常只在稱呼很親近的大臣時,纔會稱呼他的字,這讓坐在一旁的徐永順頗爲羨慕。

黃振林拱手答道:“陛下,孟子有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陛下聖仁。天下莫不歸心,臣當初提議建這兩座堡壘。如今想來,實在是畫蛇添足之舉。”

“沒想到子英拍起馬屁來,也是一套一套的,哈哈哈.....”

“陛下,臣只是實話實說而已。”

幾人談笑風生,氣氛輕鬆。只有被自家兄長化裝成男子的徐若詩,緊張得手心全是汗,她儘量縮着身體,躲在自家兄長的背後。一句話也不敢說。

徐永順則是又興奮,又緊張,他是自備了馬車的,萬沒料到秦牧將他們和黃振林一同叫到了御輦上,一時間還真有些手足無措。

徐若詩一身男裝,貂裘領子子擋住了半邊臉,頭上也載着貂皮帽。那模樣說不盡的風流,若是走在大街上,不知會迷倒多少大姑娘小媳婦。

不過秦牧第一眼看到他時,覺得他太“漂亮”,秦牧沒有龍陽之好,對脂粉味太重的男子。有種莫名的厭惡。

所以第一眼之後,他就再沒多看徐若詩一眼,還真讓她矇混過去了。

秦牧把手放到手爐上烤了烤說道:“所謂的民心所向,只是一種理想狀態,而且也只對國內的百姓管用。對異族外敵,若也談什麼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那就是愚蠢的行爲了。

所以整軍強武。是一個國家時刻不能鬆懈之事。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順子,朕把龍江船廠交給你,這又是一年過去了,你可有何技術上的突破啊?”

徐永順立即撇開雜念,打起精神來說道:“陛下,今年龍江船廠主要是詳細研究西洋船隻,現在已經把西洋船的技術摸透,並從中吸取了很多優點,再結合我們原有的技術,現在正在研製一種速度更快,適航性更好,能抗風浪,並有六十二個炮位的主力戰艦,估計再有兩個月,便可以出海試航了。

另外還有鄭和的寶船,也正在複製當中,巨型龍骨已經鋪下,不過工匠說要加入一些新技術,所以建築過程可能會慢一點,初步估計要再等一年,才能下水。”

鄭和的寶船,在這個時代而言,無異於航空母艦,它巨大的船體上,可種菜,可養雞,可以容納大量的補給,有了這種寶船,艦隊就能走得更遠,而無須頻頻靠岸補給。

對此,秦牧是非常期待的,他欣慰地說道:“小順子幹得不錯,但千萬不要驕傲自滿,技術的創新永不能止步。”

“陛下放心,微臣定會遵照陛下旨意......”

秦牧擺擺手打斷他道:“你錯了,技術的創新,是所有事物的生命力所在,無關乎朕的旨意,你們要是把技術創新當成討好朕的行爲,那出發點就錯了。人生不滿百,朕終有一天會老去,如果你們不能認識到技術創新的真正意義所在,將來朕百年之後,恐怕也就沒人繼續在這上面花費精力了。”

“陛下春秋正盛,洪福齊天,定能.....”

“呵呵........生命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你知道它一定會結束,而又不知道會在哪天終結,所以要在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如果生命象頑石一樣萬年不朽,那也就沒什麼意義了。好了,咱們言歸正傳,你繼續說說船廠的事吧。”

“是,陛下。自從蒸汽機研製出來後,微臣一直致力於把蒸汽機運用到船上。龍江船廠兩個月前還製造出了一艘小型的鐵殼船,並嘗試把蒸汽機裝上去,只是沒有成功。”

秦牧淡淡地笑道:“是蒸汽機太笨重,驅動力不夠,所以沒有成功?”

“陛下明察秋毫,正是這樣,不過微臣已經讓船廠試製更大的鐵殼船,等有了進展,微臣一定會立即稟報陛下。”

“嗯,所有的成功,往往都是靠無數次失敗的經驗積累起來的,現在不成功不要緊,只要不斷總結失敗的經驗,朕相信,終在一天能把蒸汽鐵殼船製造出來的。”

徐若詩本來十分緊張,利用自家兄長的身體擋着秦牧的視線,可時間一長,發現秦牧一直在談正事,根本沒注意到她,心情也慢慢放鬆下來。

這馬車很寬敞,足足可坐十個人以上,四個人坐在上面,不但不見擁擠,還有些空泛。車子的裝飾有皇家的大氣,但又不顯得過於奢華。

對於她來說,秦牧三人談的事情多少有些枯燥,以前的崇禎皇帝,也是終日憂正軍政大事,年紀輕輕都顯出了老態,難道這就是帝王的生活嗎?

她悄悄地望向半啓的車窗外,鐘山松柏蒼翠,鷺鷥飛翔,南京的風景,在這寒冬季節別有一番情趣。

馬車出了外廓的康莊大道上前行,路旁是農田村舍,雖不象城內那樣繁華,但粉牆綠瓦,掩映在桂花樹下,孩子們在村頭奔跑放紙鳶,池塘裡白鵝戲水,村中私塾傳來朗朗的讀書聲,田野上偶爾還會傳來一陣清越的牧笛,郊野的風物,充滿一詩情畫意。

出了外廓的觀音門,再前行不遠,就是燕子磯了。

燕子磯有着“萬里長江第一磯”之稱,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名爲燕子磯。

燕子磯還是交通南北重要渡口,附近有弘濟寺、觀音閣等建築。巖山有12洞,爲江水衝擊而成,大多是懸崖絕壁,俯仰之間,氣勢驚人。

秦牧到來時,顧容、童海峰、施琅、劉忠秦等海軍將領早已恭候在此。江面上,數十艘大小戰艦一字排開,旌旗獵獵,炮口森森。

PS:訂閱下滑得利害,這兩天感覺好累,我也想出去散散心,可惜沒有存稿了,生活還得繼續,以前也是這麼堅持過來的,朋友們手上有月票嗎?弱弱地求幾張月票!

.

第749章 飛翔第184章 水師問題第382章 足抵十萬兵第33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449章 風雨飄搖鳳陽城第852章 悄然變化第813章 橫渡瀚海第954章 還是先試點吧第618章 御花園之“火”第10章 一箭四雕第665章 劉猛獻策第374章 天威莫測第712章 破城第320章 玩大的第1040章 牛首山出獵第998章 漿聲燈影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783章 進軍巴達維亞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339章 直取金陵第117章 紛至沓來第412章 久別重逢第520章 東海大戰(一)第80章 煙迷九龍嶂第671章 燕子磯頭第255章 黑雲壓城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306章 前方後方第130章 大混戰(三)第120章 要挾第643章 心機第783章 進軍巴達維亞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183章 洞庭煙雨醉鶯歌第792章 擒賊先擒王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562章 萬騎奔襲走雷霆第669章 午門外的悲喜劇第809章 單于夜遁逃第323章 洪承疇的陰謀第81章 繾綣月光下第649章 以邊養邊第1056章 股票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732章 老虎發威第1121章 冰凌第531章 仙霞關第31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92章 逆遊的魚第495章 羣情鼎沸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81章 繾綣月光下第944章 天花預防第193章 橫掃六合,天命歸秦第564章 朝鮮倒戈成後患第1021章 最長一夜(三)第1109章 遙遠的喜訊第21章 血濺桃花扇第793章 獵虎計劃第253章 弘光議和第403章 進士及第第205章 南昌還有顆釘子第200章 新糧.新政第1139章 伏兵四起第373章 抄家第195章 回贛南第36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53章 甕底游魚第758章 處處狼煙第192章 鶯歌唱罷軍鼓響第961章 我有一個要求第465章 太后,嫁給我吧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316章 我寂寞,我冷.....第628章 玄機子第762章 龍吟第15章 香君侍酒第581章 神奇的夜襲第146章 秦牧和紅娘子勾搭上了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99章 誓師第1072章 大逃亡第601章 末日將臨第45章 撫軍第1132章 酬勞第3章 侯方域的怒火第1119章 大順皇后第340章 暴風驟雨第1034章 兩個故事第803章 一念之差第179章 金風細細動秦淮第169章 金融、糧食、水師第452章 大破徐州第1098章 隔岸觀火第337章 四川攻略第46章 招吏第948章 二手武器第1156章 戰爭與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