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

“道長鶴髮童顏,老當益壯,可有什麼養生秘訣?”

玄機子擡眼滿有深意地瞟了秦牧一眼,秦牧被他看得有些發毛,玄子微笑說道:“貧道觀秦王雙目有神,氣色甚好,若是貧道沒有看錯,秦王應該是練了道家心訣。”

這也能看得出來?這讓秦牧真感覺他有點高深莫測了,他頷了頷首表示承認。

“無量壽福!”玄機子撫着銀白色的長鬍須,輕喧了一聲道號說道,“秦王所練之法訣,若是平常之人,也可起到強身健身,延年益壽之功效,只是........”

“只是什麼?老仙長不必諱言,有可直說無妨,是不是本王根骨太劣,練了也無甚效果?”

秦牧神態輕鬆,說實話,玄機子雖然處處表現得高深莫測,但對他說的,秦牧依然不會全信。

玄機子輕搖其頭答道:“秦王龍璋鳳姿,根骨之佳,爲貧道平生僅見,何來劣質之說。只是秦王身爲帝王,少不得三宮六院,秦王所練法訣,無助陽鎖精之功效,陽氣若損,秦王練得再勤,效果也不及平常人等。”

“哈哈哈.......”秦牧朗然一笑,過度縱慾,確定會損害身體,但是讓他因噎廢食,禁慾苦修,他是不會做的,人生短短几十年,短短几十年啊!

玄機子依舊是一派雲淡風清,彷彿在對山林花葉、清風白月而語:“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從字面上可以這麼理解: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總是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

如果讓秦牧推舉一本最博大、最精深的注作的話,他會毫不猶豫地推舉《道德經》,這是一本當之無愧的神作。裡面的每一句話。所包含的精義,都不只止字面上那麼簡單。

所以,秦牧也不確定玄機子這個時候說這句話,是不是想勸他節慾,不要總是“鋒芒畢露”。

秦牧答非所問地說道:“老仙長何以教本王?”

“貧道這裡有一功法,只要秦王堅持練習,可終生受益。”

秦牧隨口一問,沒想到玄機子還真有寶貝。 WWW★ тт κan★ ¢ O

接下來他傳授秦牧一種功法,此功法雖然不是象什麼男女雙修、採陰補陽那麼神奇,但據玄機子所說。只要每天按此法練吐納,調理身體。加上外部一些刺激鍛鍊,便能起到助陽鎖精的功效。

這反而讓秦牧覺得可信度更高,感覺就是開源節流的道理。通過吐納增強了能力的同時,又能有效地控精;

換而言之,哪怕你夜御十女,但只要能控制住,在第十女時再那啥,那等於你也只是做一次而已。如此一來。基本上就可以避免因縱慾過度,而導致身體虧損。

得了這功法,秦牧心中愉快,他起身微微一揖道:“本王謝過老仙長.......”

“不敢。不敢,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秦王施此大禮。貧道承受不起。”

果然是人老成精,一眼就看破秦牧不是爲他傳授的功法致謝,而是另有所求。而且還直接點破。好在秦牧臉皮厚,被他點破之後,臉上神色不變,還是揖了一揖。

“老仙長神機妙算,想必已經算到本王因何相求了。”秦牧毫不吝嗇地給他戴了頂高帽,接着說道,“實不相瞞,本王這一禮,非爲本王自己而施,而是爲了天下蒼生,如今看來,此事非老仙長親自走一趟,只怕再無他人可勝任了。”

玄機子回了秦牧一禮,然後一派超然物外地說道:“秦王所圖者大,貧道也無能爲力。”

秦牧微笑道,“老仙長豈不聞乎,爲大於其細,圖難於其易;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老仙長,本王所圖者雖大,然則只須老仙長從細處着手即可,還望老仙長萬莫推辭。”

秦牧這番話,也是出自老子之口,用老子來壓他這徒子徒孫,還真讓玄機子領教了一回秦牧的利害。

“貧道自絕於山林,不問紅塵多年,謀國之事,非貧道所長也。”

“老仙長真的已經算到本王所求者爲何?”

“不曾。”

秦牧也不怒,一正神色,拿出一付悲天憫人的神情說道:“老子有云: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不知老仙長以爲然否?”

老子的話,作爲徒子徒孫,能不以爲然嗎?

秦牧一步一步地下套,每一步還都把老子搬出來,讓玄機子有種束手束腳,難以自拔的感覺。

“呵呵,秦王不必拿話套貧道,貧道只怕真的幫不上秦王。”玄機子乾脆不丟書袋了,很直白了拒絕起來,雖然秦牧根本沒說出要求他做什麼事。

“老仙長此言差矣,本王所求之事,並不是要老仙長幫本王,而是幫天下蒼生,也幫道家自己。”

這話把玄機子的好奇心勾起來了:“秦王還是先說明到底何事吧。”

正應了那句話,無欲則剛,玄機子或許真是對秦牧無所求,所以在他面前,絲毫不似平常人那樣誠惶誠恐。

秦牧再次擺出一副悲天憫人、痛心疾首的樣子道:“本王記得,老仙長自言是在崑崙山清修,那麼老仙長應該知道,伊斯蘭教正在不斷東侵;

唐之前,其教衆尚限於蔥嶺以西,宋之後,整個西域已無一人不信奉伊斯蘭教,而且,現在它還在不斷內延,河西走廊,河套地區,已經有不少信徒。

伊斯蘭教政教不分,且看如今的西域,其內部的白山派與黑山派爭戰不休,百年不息,西域民衆終日生活於烽火之中,深受其害。”

“秦王是天下之主,這些應該是秦王所慮之事,貧道山野之人........”

秦牧打斷他道:“老仙長此言差矣,若是任其內延,將來只怕整個中原都會伊斯蘭化。到時道家何存?這些豈是本王一人之事,佛道儒三家凡皆有責。”

“秦王真是高看貧道了,這等大事,貧道便是有心,也無力改變。”

“有心就好,至於道長能不能改變,常言道,爲是在人,成事在天,道長盡力了就行。”

秦牧把對他的稱呼由“老仙長”變回了“道長”,這是很明顯地表明自己的不滿,玄機道長聽出來了,秦牧這是要趕鴨子上架,根本不容你推託。

當然,除非你真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纔可以不在乎一國之君的態度。

玄機子撫須長嘆一聲,大有被拉上賊船的之感,秦牧隨後向他道出自己的計劃,讓他前往漠西忽悠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琿臺吉。

“道長,當年74歲高齡的丘處機率弟子從山東萊州動身,經宜化,越野狐嶺,東北行至呼倫貝爾,再沿怯綠連河西行,穿越蒙古高原、金山,甫下經別十八里、昌八里、阿力麻裡,塔刺思河、塞藍。

再撒馬爾罕、碣石,越阿姆河而南,前後歷經二年,最後在大雪山與成吉思汗會見。並以其高深的道學,折服了成吉思汗。同年,丘處機持旨釋放數萬淪爲奴隸的漢人。

這是何等的壯舉啊,本王至今想來,仍心潮澎湃,真是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

今日老仙長西行,若事可成,其功將不亞於當年的丘處機。本王知道老仙長已不在意俗世名利,但這等功德無量之事,豈能等同一般欲世名利?在本王看來,此實爲大道也!”

秦牧雖然把玄機子擡得很高,但顯然根本沒容玄機子推辭,這和秦牧之前在論及帝都風水時的言聽計從判若兩人。

好吧,這就是帝王,而且是心志堅定的帝王,絕不會爲你一番話,一些法術所迷惑。

你覺得已經把他迷惑了,其實是他在迷惑你。

合他心意的,他會聽你的。但你永遠別想主宰他,只有他主宰你。

就象現在,玄機子已經變成了“老道”,而不再是“老仙長”,如果你答應了他的要求,老實爲他跑腿,你還可以做回“老仙長”。如果不答應他的要求,估計你連“老道”也做不成!

玄機子那把白鬍子一顫一顫的.........

ps:最後5小時,請兄弟們再檢查一下票夾,把落下的票一併投來吧,決定勝負的時刻,就在這幾個小時,俺的心開始懸起來了,兄弟們還衝得動嗎!最後衝一程吧!

第288章 艱難的決擇第7章 妾家住洞庭第676章 未來之蘇秦張儀第1025章 司法改革的大幕第1068章 巴黎西郊之戰第870章 護駕第1061章 歐洲的文藝第122章 檢舉大會第983章 分歧第2章 家有悍妻第1086章 風雲變幻第332章 賢良淑德第152章 紅娘子版《瀏陽河》第89章 會昌千戶所第1029章 儒法之爭第301章 內外交困第1083章 殺出盧浮宮第42章 一個希望第1092章 進入地中海第463章 昨日黃花東林晚第932章 中亞第一場血戰求雙倍月票第281章 烽煙歲月紅娘子第744章 風暴在醞釀(六)第144章 有刺客第348章 帶血的吶喊第208章 李自成VS崇禎帝第855章 出獵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407章 龜殼裡坐個閻羅王第434章 巨螯未斬濤千丈第991章 寶貝第626章 禍水第632章 西京的政治考量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912章 洞吾大變第729章 飛剪式帆船第227章 花徑不曾緣客掃第909章 逃離升龍府第996章 趣事第656章 大祀黃陵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666章 坐立不安第237章 血戰荊門第663章 收回澳門第556章 漢官縮影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601章 末日將臨第1081章 太后搬磚第868章 灞橋春第76章 張獻忠何去何從第814章 直搗黃龍第826章 詩聯(下)第405章 馬六兩與湯秀才第654章 蒙古衛拉特法典第10章 一箭四雕第856章 內因第754章 血戰突圍第1095章 莫臥兒宮變第601章 末日將臨第468章 開放包容的政策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406章 捲土重來第39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967章 避而不戰第5章 我要上青樓第1080章 蒙娜麗莎的微笑第944章 天花預防第597章 王大當家的投名狀第577章 閻應元的軍令狀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447章 又值烽煙四起第62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第618章 御花園之“火”第943章 秦時明月第857章 仁者愛人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736章 別有洞天第205章 南昌還有顆釘子第964章 羞辱第507章 蘇州工業區第1160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959章 外交官第74章 田一畝的損招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084章 亂戰第739章 風暴在醞釀(一)第39章 初定第162章 呂太監認爹第304章 紅娘子臨陣脫逃?第238章 追秦牧第526章 東海大戰(七)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696章 遇上就打第1048章 里斯本第600章 僉事發飆第1045章 寡人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