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蒙古攻略

禮部遣使宣諭西藏各部,若是沒有一點軍事壓力爲後盾,只怕別人不會把大秦的使者放在眼裡。

能不能拿下西寧,現在就看李定國的了,大秦一時是不可能再往河西加派兵力了。

秦牧原先提到的是西藏、西域、蒙古這個方面,但西藏大家還上心,但西域似乎被大家自動忽略了;

自唐朝之後,中原王朝都沒能對西域有過實際統治,加上經濟重心逐步南移,伴隨着的是海上貿易的興起,聯接西域的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性,也在不斷的下降。

凡此種種,讓大秦的官員對開拓西域提不起太大的興趣來,幾乎不願去提。

現在統治西域的是葉爾羌汗國,因其國都設在葉爾羌(莎車)而得名。

其版圖的東方至嘉峪關、南方是西藏、西南是克什米爾、西方與烏茲別克布哈拉汗國爲鄰,與布哈拉汗國以費爾干納谷地爲界,北方以天山爲界。疆域大致包括吐魯番,哈密,塔里木盆地。

中亞則因其國是由具有成吉思汗血統的後裔建立,因此稱爲蒙兀兒斯坦國,舉國信奉伊斯蘭教。

葉爾羌汗國版圖雖大,但正陷在嚴重的教派鬥爭之中,信奉堯勒瓦斯納克什班底教白山派,和信奉納克什班底教黑山派的兩派,仇怨越結深,導致葉爾羌汗國內部叛亂不休,相互仇殺。近百年來,從未停止。

現在的葉爾羌汗國阿卜都拉哈汗信奉的是黑山派,而他兒子堯勒瓦斯信奉堯勒瓦斯納克什班底教白山派,父子內爭已經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大秦的官員不覺得葉爾羌對大秦會產生太大的威脅。所以只有李源提議,派使者前往葉爾羌汗國宣諭,其他人都不願多說,立即將話題轉到了北邊的蒙古身上。

在女真崛起之前,明朝最大的威脅一直是來自北面的蒙古。英宗時北京還差點被蒙古人攻破。對於大秦的官員來說,北邊的蒙古,自然是更直接,更急需解決威脅。

秦牧當然也知道,飯要一口一口地吃;

但西域的伊斯蘭化,而且有逐漸內延的趨勢。在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已經出現一些伊斯蘭信衆;

雖然秦牧不會立即大舉出兵西域,但對大秦官員如此漠視西域,卻是深感不滿。

與蒙古人的武力入侵相比,這種文化信仰的入侵,其實問題更嚴重。必須引起足夠的警惕才行。

現在葉爾羌汗國教派衝突激烈。其實可以提前作些佈置的,爲將來收復西域作準備。

當然,收復西域不光是地域上概念,更重要的是文化信仰上的收復,讓西域儒化,與中原保持一致。做不到這一點,西域就很難消停。

要做到這一點。會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或許還要加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才行。秦牧見大臣們轉向了蒙古問題,也就沒有急於摁着他們回望西域,不過自己卻是留心上了。

“秦王,明初對朵顏三衛所採取的羈縻政策,雖然朵顏三衛名義上變成了屬夷。但事實證明,這終難長久。”大理寺卿楊慎說道。

秦牧問道:“楊卿有何良策?”

楊慎侃侃而談道:“秦王,雖說蒙古人逐水草而居,但實際也不完全如此,象科爾沁這樣的部落。因佔據水草肥美的草場,其遷移的範圍並不大,只不過是在附近各個草場中輪牧而已。臣以爲,象這樣部族,只要在其草場心臟地帶築幾座城。駐以一定的兵力,是可以派遣流官治理的,沒必要再採取有名無實的羈縻之策。”

對此,內閣大學士李源執不同意見,他說道:“秦王,楊大人所言雖然不無道理,但臣以爲,並不適合當下施行。

在草原上築城,耗費巨大。眼下我大秦剛剛收復中原,各地糜爛不堪,急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治理。朝廷目前實在沒有餘力再到草原上築城。

其次,明後期在遼東也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用於築城,還加築了數千里長城。但事實證明,面對滿清的騎兵收效並不大。戰事一起,這些城池立即就會被圍困,變成死地,城中所囤積的物資,反而會成爲資敵之舉。

再者,目前蒙古各部相互混戰,對我大秦在利,一但我朝現在於草原築城,難免會引起蒙古各部警惕,產生脣亡齒寒之憂而放下成見,共抗我大秦。”

李源說的這些還是有可能的,畢竟蒙古各部也不是傻瓜,你一去築城,人家肯定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這些事涉及到軍方,軍方將領是有很大發言權的,前軍大都督蒙軻出班奏道:“啓奏秦王,目前蒙古各部本不是一個整體,我大秦便不能將其視作一個整體,自當區別對待。”

“哦,請蒙大都督詳細道來。”

“秦王,臣贊同楊大人築城之策,但李大人的話也不無道理,大舉築城現在確實不適合,但在科爾沁部可行。理由是科爾沁部爲虎作倀,幫助滿清入犯關內,並欺壓蒙古各部。

從現在蒙古各部對科爾沁羣起而攻之來看,科爾沁部已經被蒙古各部孤立,只要大秦拿出充分的理由,拿下科爾沁部應該不會引起其他各部太大的戒心。

現在科爾沁部四面受敵,處境險惡,也是我朝拿下科爾沁部最佳時機。再者,科爾沁草原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正處在遼東平原與蒙古高原的結合部。

其西扼蒙古高原,控臨遼瀋等重城。因此,控制科爾沁草原,不但有利於遼東的穩定,而且將來可作爲進出蒙古高原的前哨之地。此兵家必爭之地,又逢拿下此地的最佳時機,臣請吾王三思,萬不可錯失良機。”

蒙軻的話,得到了蘇謹、胡守亮、韓剛、閻應元等軍方將領幾乎一至的贊同,文官方面,楊慎與兵部右侍郎溫惇也表示贊同。

秦牧向蒙軻點了點頭,轉而問司馬安道:“司馬大學士以爲如何?”

司馬安出班奏道:“啓奏秦王,對蒙古各族,自然是要分而化之,各個擊破,先解決漠南,再着手漠北,這一點相信各位大臣都不會有異議;

在臣看來,蒙古各部並不見得越亂對我大秦越好,就漠南而已言,必須扶植一兩個部族,讓其略強於其他各部,以起穩定整個漠南的作用。

臣基本同意蒙大都督在科爾沁部築城的建議,但遊牧部族與我中原農耕百姓不同,我們必須清楚,遊牧部族流動的特性。

我朝就算在科爾沁草原築了城,派出了流官,也未必真能治理好。其民若是不滿,將自家帳蓬往車上的捆,趕上牛羊另往他處,或投向其他部族,咱們也莫可奈何。

因此,就算派出了流官,也需要攏略住科爾沁部首領,至少要有科爾沁部有聲望的人協助治理。

寧遠與周韻上奏,說科爾沁吳克善遣子前往瀋陽請附,並送來一女和親。爲了收科爾沁部之心,秦王可納之爲妃,並賜吳克善以爵位,再於京中賜宅,而後命其派一子侄協助管理科爾沁部衆。

如此,既可保持科爾沁遊牧的特點,又可讓其真正歸由大秦管轄,作爲大秦將來征討一些叛逆部族的先鋒。

除了科爾沁外,還有蘇特尼部,大秦拿下科爾沁,不免會讓其他蒙古部族起戒心,因此要雙管齊下,把蘇特尼部扶植成另一個典型,以彰顯大秦無吞併各部之意,以安各部之心。”

照司馬安的意思,大致是要象當初滿清對待科爾沁部一樣對待蘇特尼部,讓他從依附大秦中得到好處,同時強加對他的控制,讓他做小弟,而不實際吞併他。

不過納妃......這一點秦牧覺得有必謹重對待,

PS:還是求訂閱,這訂閱不斷下滑,心裡不是滋味,加油!我自己加油,也請兄弟們給我加加油!

.

第870章 護駕第163章 今夜圓房第543章 殿上納降第707章 自有主張第1036章 輿論導向第90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312章 黃石磯之戰第770章 浮屍塞海戰未休第1060章 倫敦掠影第748章 梅子黃時雨(四)第686章 大炮打蚊子第965章 遇上奧斯曼第221章 東方紅第573章 誰是叛徒第424章 血戰與論戰第170章 除奸計劃第618章 御花園之“火”第1027章 按部就班第497章 帝王之怒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994章 外使覲見第1005章 梅花初雪第412章 久別重逢第761章 民心第674章 旋璣第54章 兩不安生第263章 被逼向地獄之門的尚可喜第541章 船頭閒話平虜策第554章 漢城亂戰第337章 四川攻略第562章 萬騎奔襲走雷霆第304章 紅娘子臨陣脫逃?第652章 入陝祭陵第398章 多事之冬第473章 古代的閱兵式第1113章 又起風了第943章 秦時明月第346章 又見金秀才第822章 不甘認命第962章 扶不起的阿三第1072章 大逃亡第118章 南邊放出一頭狼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821章 無聲的較量第972章 心態第1018章 死地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145章 縱觀九萬里河山第183章 洞庭煙雨醉鶯歌第784章 夾心餅乾第849章 抓真兇第1155章 逐鹿者不見山第640章 募兵的疑慮第126章 滿天殺聲出虎口第645章 我想成立個外交部第408章 俯看江淮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472章 明亡帶給知識分子的反思第381章 三司會審第591章 一個響屁引發的叛亂第1049章 若昂四世的小算盤第771章 大秦戰鷹第910章 土崩瓦解第728章 烏衣巷第71章 秦知縣砸缸第18章 亂世匪蹤第959章 外交官第792章 擒賊先擒王第453章 不解風情第917章 橫財第521章 東海大戰(二)第983章 分歧第1143章 給我一個解釋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176章 隔壁的歌聲第609章 乾清宮裡初見大玉兒第606章 雙喜臨門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431章 一派腥風捲怒濤第245章 湯若望第543章 殿上納降第118章 南邊放出一頭狼第618章 御花園之“火”第1134章 薩法維帝國的命門第808章 焰火表演第955章 五日一朝第101章 斬盡殺絕第390章 顧含煙第938章 倉促應戰第516章 朝鮮王子第517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746章 梅子黃時雨(二)第303章 以史爲鑑第37章 拼命.追殺第789章 滿城皆兵第232章 帝崩第230章 火箭溜第644章 盛大的秋獵第412章 久別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