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呂宋排華事件

真個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回金陵的船上,秦牧與楊慎、金貢南正在商議對付滿清的計策,燕高飛坐着小艇,匆匆趕上秦牧的龍船,帶來了一個令人十分惱怒的消息。

“啓奏秦王,剛剛有逃回寧波的商船帶回來一個消息,呂宋又爆發了一輪針對漢人的屠殺,在西班牙人的煽動和矇騙下,包括當地土著、日本浪人在內的各方力量都參與到屠殺中,被屠殺的漢人已經超過一萬,據逃回的商人說,他們逃出來時大屠殺還在持續當中。”

秦牧聽完這番話,眼中寒芒大盛。據他所知,呂宋針對華人的屠殺已經發生過兩次了;

第一次發生在萬曆三十一年,至少2萬華人被殺:當時消息傳回到明國,萬曆皇帝不知道是視移民國外的華僑視爲賤民,不想理會;還是因爲三大徵剛剛打完,大明軍力、財力損耗巨大。總之他沒有出兵呂宋,只頒佈了一份《諭呂宋檄》。

這份《諭呂宋檄》兩年後,才由一支商船隊的船主帶到馬尼拉,分交菲律賓總督、馬尼拉最高法院和馬尼拉大主教。

檄文未對屠殺行爲進一步追究,只要西班牙殖民者保證華僑今後生命財產的安全,並宣佈對殖民者“不忍加誅”,“其海外戕殺姑不窮治”,要求西班牙方面“當思皇帝浩蕩之恩,中國仁義之大”。

明朝的縱容使得西班牙殖民者對菲律賓華僑的欺壓更加有恃無恐,絕境中的華僑不堪其苦。崇禎十二年,呂宋華人發動起義,並堅持近4個月。

這一次,西班牙殖民者徹底殺紅了眼。無數華僑平民包括虔誠的天主教徒死於屠殺。

當時大明搖搖欲墜,關外滿清虎視眈眈,國內民亂四起,更沒有能力去顧及發生在呂宋的針對華人的大屠殺。

“欺我中國無人呼!”秦牧一拳擊在小几上,震得酒杯亂跳。他深呼了兩口氣,問道:“這次屠殺是何起因?”

燕高飛答道:“回秦王,據說是呂宋的西班牙人見我大秦攻取臺灣,又與葡萄牙人交好,懷疑大秦要派兵攻打呂宋,他們擔心當地的華人會做大秦的內應。於是煸動當地土人對華人進行大屠殺。”

先發制人,西班牙人這是先發制人啊!

楊慎見秦牧惱怒,連忙勸道:“秦王,小不忍亂大謀,還望秦王不要怒而興師。”

秦牧也知道,要出兵呂宋不是一日兩日就能辦到的事。再不甘心,也必須面對一個事實:要救人已經來不及了。

那麼剩下的就是報仇雪恨了。

要雪恨,自身就要先準備好,否則弄不好就會變成恨上加恨。

“楊卿放心吧,本王心裡有數。”秦牧在袖內捏緊了拳頭說道,“不過,普天之下。莫爲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本王會讓西班牙人知道,這句到了本王這裡,絕不是嘴上說說而已,犯我大秦者,雖遠必誅!”

作爲秦牧的近臣,楊慎、金磊這陣子也認真瞭解了一下西洋人,不再象以前一樣,連葡萄牙、西班牙、英格蘭、荷蘭都分不清。一概稱之爲西夷或紅毛夷了。

金磊說道:“秦王,據臣所知,西班牙人與荷蘭人、英格蘭人本是死敵,如今又與葡萄牙人成爲仇敵,其孤立無援。拿他立威倒也無妨;

不過,我朝若真出兵呂宋,總難免引起其他西夷的警惕,且荷蘭人丟了臺灣,必定心存不甘,如今荷蘭人佔着大港一帶,實力不容忽視,大秦若是出兵呂宋,須得防備荷蘭人在背後放暗箭,坐收漁人之利才行。”

這還真是不得不防,如今把勢力伸到南洋的大至有四個歐洲國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格蘭。

以前葡萄牙是西班牙的屬國,兩者也就是一個陣營裡的;

英國與荷蘭是後來的,兩國起初各成立了東印度公司,結成盟友,一同東來,與西班牙、葡萄牙爭奪遠東的航道和要塞據點。

而不管是哪個陣營裡的西方人,以前都很看不起中國軍隊的戰鬥力,認爲中國軍隊不堪一擊。菲律賓的總督桑迪,曾在給西班牙國王的一份報告裡,提出了征服中國的計劃;

報告裡聲稱“只需4000至6000人,配備長矛和火槍、船艦、炮以及所需的彈藥....便足以佔領所欲佔領的省份,……征服一省之後,便足以征服全國”。

即便荷蘭人被趕出了臺灣,他們也只是認爲那是鄭家偷襲,而且憑藉人多,在他們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纔會失敗。

而現在西班牙人還敢在呂宋大肆屠殺華人,也說明他們沒太把中國放在眼裡。

大秦如果出兵攻打呂宋,荷蘭人肯定不會出兵幫助西班牙,但在西方人那種普遍狂妄自大的心態驅使下,荷蘭人極有可能不怕得罪大秦,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大秦海軍與西班牙人打完之後,他們很可能抽冷子突然來一下,將勝利果實吞到自己肚子裡去。

秦牧頷了頷首,對燕高飛說道:“傳本王旨意,命袁宗第抽調兩千陸軍前往臺灣協防。再派人前往澳門,讓葡萄牙總督瓦希基準備配合我軍攻打呂宋。命顧容爲帥,鄭芝豹爲副將,整頓海軍,厲兵秣馬,做好攻打呂宋的準備。”

“是,秦王。”

金磊勸道:“秦王,要出兵攻打呂宋臣不反對,但讓鄭芝豹爲副將,只怕不妥。且不說鄭家會不會反覆,光是從正副主將的性格上看,讓他們一起攻打呂宋就不適合;

秦王請想,顧容雖忠義,但生性也是個桀驁不馴的人。再看鄭芝豹,性格桀驁有過之無不及,且鄭家雖然戰敗,鄭芝豹內心只怕並不服氣,畢竟顧容曾是鄭家手下敗將;

秦王讓鄭芝豹做顧容副將,鄭芝豹內心必定更加不快,出兵之後,這正副將領之間極有可能會鬧翻。”

楊慎也說道:“金大人言之有理,秦王,鄭芝豹實不可爲副將。”

秦牧讓鄭芝豹爲副將,是考慮到他對南洋的情況比較熟,而且這次出兵呂宋,秦牧打算除了東海艦隊之外,再抽調鄭家一萬兵力。派一個鄭家人去統率士兵更肯用命。

但經金磊這麼一分析,秦牧也意識到派鄭芝豹爲副將不妥了,他問道:“你們認爲派誰爲副將方爲妥當。”

楊慎說道:“秦王,臣以爲,派個鄭家人去做做樣子就行了。”

金磊則直接說道:“鄭森。”

秦牧聽了點頭說道:“好,就派鄭森去。”

鄭家軍剛歸附不久,派他們去打仗,確實需要一個所謂精神領袖,鄭森是個不錯的選擇。

鄭森雖然對南洋的情況談不上很熟悉,但這不重要,只要另外物色一個熟悉南陽情況的人去做參謀就可以了。

嗯,童海峰和施琅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童海峰,年紀雖輕,但縱橫海上已經七八年,也經常往來於南洋。

這段時間的接觸中,秦牧發現他是個頗爲忠義的人,而且海戰經驗非常豐富,他曾被鄭芝龍當着鄭森將來的左膀右臂來看待,不過童海峰對鄭芝龍與滿清勾搭十分反感,對鄭芝龍談不上死忠,派他去是很適合的。

秦牧下令海軍備戰,並沒有立即讓他們兵發呂宋。北伐在即,這南北之間需要做一個全面的統籌才行,朝鮮、雲南、關中、蒙古等方面,都需要全面謀劃清楚,孰輕孰重、孰先孰後,要通盤考慮。

經此一事後,秦牧下令加快行程,一路不再停船,急急趕回金陵。

ps:今天去看了看,後面幾名都追上來了,按這情形,明天俺就會被人家暴菊。這月票疲軟好些天了,兄弟們,能不能雄起一下,

第386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666章 坐立不安第381章 三司會審第821章 無聲的較量第728章 烏衣巷第1011章 無知而無畏第462章 思想不能落後第301章 內外交困第562章 萬騎奔襲走雷霆第786章 雙管齊下第462章 思想不能落後第891章 朱三太子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1063章 七寸第654章 蒙古衛拉特法典第23章 贛州危局第103章 京觀第468章 開放包容的政策第1008章 海上敵蹤第77章 後勤武器第465章 太后,嫁給我吧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451章 伍應福的寂寞第34章 雙雙遇險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1074章 坐困愁城第1096章 指鹿爲馬第459章 莫教美人空幽怨第921章 經典的口袋戰術第950章 戰爭藝術第206章 除夕佳節第558章 北伐大幕正式拉開第630章 帝都風水第297章 上國衣冠第1106章 培訓考覈機制第30章 受傷的小鳥第230章 火箭溜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1134章 薩法維帝國的命門第58章 一個香囊一封信第379章 幣與銳(三)第832章 沙州大撤退第289章 叔嫂姦情第352章 烈火焚城第109章 接着下套第52章 針鋒相對第270章 大別山會戰第327章 安慶告破第173章 長沙見聞第1章 初到秦淮第22章 人質事件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323章 洪承疇的陰謀第699章 馬尼拉海戰(一)第119章 路不拾遺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792章 擒賊先擒王一封致謝信第399章 鄭家來使第133章 戰略轉移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854章 修路計劃第611章 定邊策第1086章 風雲變幻第566章 萬馬坪中萬馬騰第1055章 獲獎後第1120章 我本善良第562章 萬騎奔襲走雷霆第1121章 冰凌第564章 朝鮮倒戈成後患第983章 分歧第295章 天命所歸第1114章 帝有恙?第626章 禍水第180章 學院起風波第481章 妖精打架魔鬼來第138章 碧血長歌將軍令第238章 追秦牧第1014章 懦弱者的怒火第985章 責任第1003章 千里傳音第192章 鶯歌唱罷軍鼓響第743章 風暴在醞釀(五)第1133章 遠方的消息第700章 馬尼拉海戰(二)第1062章 配套第998章 漿聲燈影第667章 時也勢也第283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1129章 圖謀馬鞍山第1120章 我本善良第951章 瑪麗卡·莎曼紗第1075章 夜渡塞納河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32章 西京的政治考量第93章 婚禮之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