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前車可鑑

在中國,宋代的海上貿易非常成功,尤其是南宋時期,每年的海上貿易爲南宋朝廷貢獻了數千萬貫的財稅收入。

明代的海上貿易有增無減,但因爲明朝長期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龐大的貿易額並沒有給明廷帶來多少收入,只肥了沿海的官紳和走私商人。

主管海上貿易的市舶司,也是設了罷,罷了設,反反覆覆,根本沒有形成有效的、連貫的管理機制。

秦牧站在寧波城頭上,向東遙望大海,心中計算着儘快重設市舶司的事宜。

寧波知府曹衛君說道:“有明一代,海寇越禁越多,到嘉時爲禍之烈,已到舉國不安的地步,爲了應對倭寇,明廷用兵以百萬計,費金錢不計其數。在沿海地區,發生這樣規模的戰爭,確實可以稱前所未有之變矣。

隆慶以後,雖然開放了西洋貿易,但日本一直被禁止往來貿易,至明亡不變。萬曆二十一年有官員要求開放寧波口岸,但受到寧波籍閣老沈一貫抵制。

萬曆二十七年,恢復了浙江市舶司,但僅是國內貿易稽稅機構。與南宋時期的職能不可同日而語。儘管如此,由於民間貿易的強烈需求,寧波府的海貿還是十分繁榮。

如今我朝尚未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加上與控制着海上航道的福建鄭家有衝突,寧波的海貿不但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且也缺少管理,情況比較混亂,臣正準備上書朝廷,請重設市舶司加以管理。”

其實大秦的官員從秦牧大興水師,還將水師改爲海軍這些舉措中,不難猜測秦牧對海貿的態度;

作爲歷代最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的寧波府,曹衛君對此更是上心,在這方面花了很多心血。在秦牧面前侃侃而談,不但對各種商品如數家珍,對市舶司的構架及管理方面,也很有些獨到的研究。

城上東風正緊。吹得各人的衣袍飄拂不定,秦牧那黑色王袍上的金龍振振欲飛,放眼回望,一壕春水半城花,煙柳暗千家。

河上舟楫往來忙,岸邊漁翁垂釣閒,欸乃一聲山水綠。巖上無心雲相逐。這就是寧波,有繁花似錦,有商賈如雲,有閒雲野鶴。有叫賣聲聲。

秦牧手按着劍柄,一面沿着城牆徐行,一邊說道:“明代的市舶司沒有起到良好的作用,我大秦要效法,只有效法宋代的經驗。有關宋代市舶司的情況,曹知府想必也有些瞭解吧。”

曹衛君立即答道:“啓奏秦王,對此臣略知一二。”

“好,你說說。”

“有宋一代,一直是鼓勵商人從事海外貿易的,從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開始,宋廷就開始在寧波等地設立市舶司。負責海外貿易的管理和徵稅。

但凡出海的商船,須經市舶司查驗貨物,繳納商稅之後發以出海的關防憑證,若沒有市舶司的關防憑證,一但被緝獲,則沒收商品。並處以重罰。

他國入港的貨物,在哪個港口登陸,販運來的貨物,如何處置都有明確規定,所有商品需經市舶司查驗證稅。方可上岸交易。”

秦牧聽得很認真,因爲宋代的市舶司制度是非常成功的,它爲宋廷帶來了十分可觀的收入,對此,秦牧可以說是垂涎三尺啊。他接着問道:“在徵稅方面,宋代的市舶有何規定?”

“回秦王,宋代市舶稅課徵制度分爲三方面:抽解,禁榷,博買。制度條文具體,細化。比如,再抽解的過程中,貨物要分粗細,就此分兩種不同的稅率。各種貨物入港也有詳細規定,以調節各類商品進入港的數量。同時,限制一些商品出海,比如銅錢、鐵器、糧食以及軍需用品等等。”

秦牧聽了非常感興趣,就他所知,在後世關稅作爲三大稅種之一,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它以稅率的高低調節進出口貿易,從而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方向、規模與速度,進而影響物價穩定的程度。

曹衛君說得雖然不算很具體,但很顯然,宋代的關稅已經初步具備了調節進出口貿易的功能,這是很了不起的進步了。

秦牧接着問道:“曹知府具體說說宋代是如何管理市舶司吧。”

“在行政管理方面,宋廷設在提舉市舶使、判官和監官等職,前二者或專職,或兼職,後者則爲專職。

由於市舶司官員每天涉及到大量財貨往來。宋廷在市舶司官員任用方面,也特別主意,通常是選用那些正直清廉,招徠得力的官員;

並規定兼任市舶使的官員必須是少卿以上官職,市舶庫監管人員必須由未犯過贓私罪的文武官員擔任。不得破格差注初官、避親嫌、避本貫、避置司州等限制條款規定。

對貪污、瀆職和橫徵暴斂者,則予以嚴厲懲處,如降官職、除名、勒停、衝替、罷官職、延長磨勘期限等懲罰。

除此之外,宋廷還制定嚴格的考覈制度,市舶司官員須到京城供職一定的期限予以考察,考察合格後纔可出任市舶司官職。

如在市舶司任滿三年確實廉潔謹慎,沒有觸犯相關規定,經巡察御史查覈,再由本路轉運副使奏保,給予獎勵,官員任滿,必須上繳在任期間的徵稅冊籍,以爲考覈之用。

爲了鼓勵市舶司官員,促進海外貿易的發展,還規定官員在任期間,關稅收入按規定無缺欠者有獎,超額完成者,更是予以重賞。

比如真宗天禧四年規定,市舶司官員徵收抽解額能遞年按要求完成,則可轉官,優加任用。徽宗政和五年又規定,招徠舶商、舶貨及抽買寶貨數量有明顯增加,准予轉升一官。高宗紹興六年下令,凡招徠番商舶貨及抽解和買生息增加的,可以補官遞升,並有賞賜。”

秦牧聽得頻頻點頭,這些經驗都是非常值得借鑑的啊,他當即對曹衛君說道:“你把這些整理一下,管快給本王上一份具體的條陳。”

曹衛君臉上難掩喜色,連忙深深一揖道:“臣,遵旨。”

海上貿易是鄭家的主要財源,現在雙方雖然有衝突,海外貿易受不免受到影響,但鄭家並沒有完全切斷海上商路,因此儘快設立市舶司是非常重要的;

市舶司不但可用於管理海外貿易,其實也可以用來影響鄭家的財源,如果無法迅速收伏鄭家,到時就可以利用市舶司作爲手段,打壓鄭家。

儘快設立市舶司不但與對付鄭家不衝突,還能起到不小的輔助作用。

隨後秦牧與隨行的官員在東門一家酒樓用過午餐之後,又馬不停蹄地坐上戰艦出海,顧容的海軍提督衙門雖然設在寧波城,但被秦牧命名爲“東海艦隊”的母港實際上是在舟山羣島中的雙嶼港。

舟山有個六橫島,六橫島分上莊與下莊兩大島嶼,雙嶼港就就在其中,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易守難攻。

明嘉靖年間海上走私商人王直聯合倭寇盤踞於此,大肆走私貨物,或者搶劫商、漁船。當時明廷實行禁海政策,雙嶼港在王直等人的經營下,赫然成爲整個東南亞最大的走私貿易基地。

嘉靖二十七年四月初七巡撫朱紈遣都指揮盧鏜、海道副使魏一恭等,率戰船380艘、兵6000餘,進擊雙嶼港,焚艇35艘、艦42艘,擒海商頭目李光頭、許六、姚大等,毀所建營房,雙嶼港才被廢除。

秦牧爲了迅速增強東海艦隊的戰力,可謂是用心良苦。將船隊的母港選在雙嶼港,勢必會增加軍隊補給的難度,但爲了艦隊更快地適應海上作戰,秦牧寧願耗費大一點。

如果繼續將船隊的母港選在內河港口,那海軍還能叫海軍嗎?

ps:今天是七夕,祝大家節日快樂,情人多多;

月票更是要....要...要!

第162章 呂太監認爹第1161章 拉誰打誰第479章 逃離昆明第724章 重大戰略第262章 死神的盛宴第539章 久別情濃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921章 經典的口袋戰術第52章 針鋒相對第824章 有人攪事第337章 四川攻略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40章 夏夜情詩第1081章 太后搬磚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37章 拼命.追殺第9章 南曲爭名石頭城第26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34章 突然想起蒸汽機第114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548章 何以應對第871章 臣服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第48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1024章 雷霆雨露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221章 東方紅第394章 鄭家往事第252章 艦炮第592章 吳三桂之死第308章 兵圍安慶第980章 日本生變第35章 盜亦有道第450章 挺進徐州第1051章 利益考量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648章 太僕寺卿第405章 馬六兩與湯秀才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240章 擴軍備戰第973章 清閒的黃昏第244章 國之不亡,黨爭不斷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288章 艱難的決擇第285章 大義名分第448章 滁州西澗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698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47章 雲巧兒的菜第369章 官營還是私營第724章 重大戰略第703章 西苑經筵第375章 往日依依今日否第1043章 年終茶話會(上)第874章 長安出獵第909章 逃離升龍府第115章 坐山觀虎鬥第465章 太后,嫁給我吧第550章 雷霆震怒第493章 做了再說第291章 滿清內部矛盾第306章 前方後方第432章 狐奸似鬼爲狼謀第174章 可憐的宋應星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259章 急先鋒吳三桂第749章 飛翔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1025章 司法改革的大幕第53章 甕底游魚第363章 坦誠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107章 生死須臾間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730章 英國使者第240章 擴軍備戰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746章 梅子黃時雨(二)第532章 葡萄牙使者第402章 殿試第79章 戲裡戲外第692章 一個條件第326章 八股之爭第1030章 舉國泱泱第444章 美女使者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545章 風聲鶴唳第1074章 坐困愁城第383章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968章 疑陣第62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214章 口水大戰第626章 愛新覺羅;雅第96章 懸崖邊上第1096章 指鹿爲馬第98章 何惜一身罵名第173章 長沙見聞第404章 挺進大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