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鄭家軍收復臺灣

清軍大敗,秦軍連破徐州、鳳陽、壽州的消息傳到福建,鄭芝龍憂心忡忡,他一邊穩住甘南,一邊暗中籌備攻臺事宜,修葺船隻,整頓軍隊,準備糧草與武器,一切做得很隱密。

秦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鄭家的艦隊在金門料羅灣集結完畢,共計兩萬五千人馬,數百艘戰艦,由鄭芝豹率領,浩浩蕩蕩,揚帆離開海港,向東駛去。

這次攻打臺灣島,鄭家軍士氣還是很高的。因爲他們曾多次擊敗荷蘭人。

荷蘭人是在明朝天啓四年五月被大明水師在澎湖擊敗後,才退到臺灣南部的。也是顏思齊與鄭芝龍等人密謀推翻日本幕府,未果而逃向臺灣島、並開始了臺灣大拓荒的一年。

鄭芝龍接受明廷招安後,活動範圍漸漸轉移到了福建沿海地區,對臺灣的控制力下降了很多。荷蘭人趁機不斷坐大,並曾試圖打破鄭芝龍在遠東貿易的壟斷地位;

雙方開戰幾回,基本都是以荷蘭人失敗告終,尤其是在料羅灣那場大海戰中,荷蘭人遭到空前的慘敗。

和普通士兵的樂觀相比,主帥鄭芝豹卻沒有那麼樂觀,他對荷蘭人的情況比較瞭解,知道這是一場硬仗,可不好打。

這幾年來,荷蘭人在臺灣的實力在不斷加強,他們雖然只築了兩座城,熱蘭遮城與赤嵌城。這兩座城堡也與中國的城池不同,面積不大,但是純粹的軍事用途,非常堅固,一般火炮怎麼轟也奈何不了它。

荷蘭人在島上的駐軍目前有一千八百人,聽起來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他們的武器裝備非常精良。

首先荷蘭人的大型戰船非常利害,鄭之豹他們稱之爲夾板船,這種夾板船由兩層甲板所構成、它採用了被調低的船首。以及延長了的船身,令它在水面航行時有着前所未有的穩定性;同時減低了其前舷的風阻;

每艘艦配備有三至五根桅杆,除了最後一根桅杆使用三角帆外,它大多都配以橫帆作爲船帆。航行速度得以提高,亦易於操舵。

每艘夾板船裝備有二十五門以上的大炮,最多者多達四五十門。火炮威力要比鄭家軍強大;其次荷蘭人基本上都使用西洋人制造的最先進的來複槍。這種來複槍據說射程遠,精度高,威力非常驚人。

這次鄭芝豹足足帶了兩萬五千人馬,五六百艘戰船,如此興師動衆,就是出於對荷蘭武器精良的忌憚。對於鄭家來說,此戰必須取勝,否則鄭家就連條個安身之所都沒有。

懷着這樣的心情。鄭芝豹率領着浩大的艦隊順風東去,第一天的航行非常順利,次日,艦隊抵達澎湖列島。

在澎湖列島休整一天後,鄭家艦隊繼續向東航行。但遇上了大霧,好在鄭芝豹他們這對附近的航道比較熟悉,到了中午,大霧散去,碧空如洗,萬里無雲,鄭芝豹下令滿帆全速前進。

次日拂曉。艦隊抵達臺灣島外沙線,天亮時,駛抵鹿耳門。此時天下起了大雨,海上一片蒼茫,而且此處暗礁很多,再前進十分危險。

士兵們因此變得躁動不安起來。有將領勸鄭芝豹暫時退去,等天氣轉好之後再來進攻。

鄭芝豹知道一但退去,士氣必定低落,於是鼓舞大家道:“這雨早不下遲不下,這個時候才下。正是老天爺在幫助咱們,爲咱們隱藏行蹤。紅毛鬼子一定想不到咱們會在這樣的天氣來攻打他們,大家不要怕,咱們只要堅持住,必定能打紅毛鬼子一個猝不及防。”

赤嵌城與熱蘭遮城離得不是很遠,臨海一面有許多小島嶼,進入的航道主要有兩條;

一條爲北航道,又稱爲鹿耳門港道,這條港道水文條件十分複雜,港道曲折迂迴,且水深較淺,水底皆沙,縱橫佈列,大船進入十分困難。只有熟悉航道的人才能從稍深處覓港出入,港路窄狹,僅容兩艘船平行。

另一條爲南航道,又稱爲大港道,入口處狹窄,水深可進出大船,不過熱蘭遮城就築在此處,荷蘭人的炮火可以覆蓋整個航道入口。

鄭家兵力是荷蘭人的十倍,但果不能登陸,兵力的優勢就體現不出來,所以能不能打敗荷蘭人,關鍵在於能不能順利搶灘登陸。

爲了避開荷蘭人的炮臺,鄭芝豹選擇由北航道鹿耳門港道進去。這條航道狹窄曲折,非常難走,在鄭芝豹的鼓舞下,鄭家軍於是冒雨繼續前進,一路上險象環生。

好在鄭之龍是個有心人,當初他來給荷蘭人當翻譯時,曾將這條航道繪成圖紙,前陣子準備攻打臺灣後,又派人借假貿易爲由來勘查過。

爲了安全起見,鄭之豹還派兩條小船在前面探路,小船兩側各釘着一根比大船吃水略深的木竿,一但木竿觸底,就退回來從新探路。

這次來攻打臺灣的日子也是精心挑選過,並非亂來,鄭芝豹又仔細算過行程,此時恰值大潮,海水漲潮,海面上升數尺,就這樣,鄭軍中的船隻居然都順利冒雨入港。

這次行動如此順利,就連鄭芝豹也沒想到,或許真是因天降大雨,掩藏了他們的行動,荷蘭大概做夢也沒想到,在天降大雨視線不好的情況下,竟然有敵人能從鹿耳門港道殺進來。

這支二萬五千人、數百艘戰船的龐大軍隊,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成功鑽到荷蘭人的眼皮底下了。

荷蘭人對鄭軍攻打臺灣全無準備,直到鄭家軍出其不意地在鹿耳門成功登陸後,荷蘭人才知道有敵來襲,總督歐沃德,軍事長官馬克裡匆忙集結軍隊,前來迎擊。

這時鄭家軍搶先佔領了北線尾嶼,北線尾嶼與鹿耳門南北相接,是控制南北航道的入口處,戰略地位顯著。

馬克裡打算先把這個戰略要地搶回來,他派上尉庫斯率三百名士兵,在北線尾嶼的南端登陸,以十五人一排,共計二十排的方陣,逼近鄭軍的陣地。

荷蘭人經常鎮壓臺灣人民的起義,由於臺灣人武器落後,又沒有強有力的人領導,每次荷蘭人都能輕易把起義鎮壓下去。久而久之,荷蘭人對中國人有一種輕視之心。以爲一開槍,前面的中國人就會象以前一樣,嚇得四散而逃。

他們一邊齊射一邊前進,以前他們以這種方式,無往不利。但這次,鄭家軍以一人高鐵盾排成盾牆,荷蘭人的彈子擊在鐵盾上,未能給鄭家軍造成足夠大的殺傷,鄭家軍在盾牆後以箭雨還擊,反而讓荷蘭人傷亡慘重。

雙方離得很近,鄭家軍的箭雨一波波的拋箭出去,荷蘭人使用熱兵器貫了,身上根本沒有盔甲,噗噗的入肉聲不斷,一個個慘叫着倒地,很快,他們就支撐不住,一個個轉身拔腿而逃。

鄭家軍乘機從掩殺,大敗荷蘭人,一路追到馬克裡的本陣,馬克裡還有一千多人,但是前面有自己人逃回,他沒法下令齊射,只能讓士兵進行點射,正當他快要穩住局勢之時,鄭芝豹親自率領數千人從後面抱抄而來;

荷蘭人遭遇兩面夾擊,驚慌失措,亂成一團。

鄭家軍士氣如虹,加上兵力是荷蘭人的十倍還多,衝上去猛烈圍攻,荷蘭人很快崩潰,有的舉手投降,有的亡命奔逃,再也沒有勇氣抵抗。

其實,這場戰鬥,從鄭家軍順利登陸開始,就已經註定了荷蘭人的失敗,何況他們還自如此輕敵大意,以爲面對的還是臺灣島上那些不堪一擊的起義軍。

ps:爲了明天能加更,埋頭碼了一天字,擡頭看看窗外,已經是夕陽西下,也不知道還在不在分類月票榜上掛着,反正感感總是險象環生,

第61章 春心蕩漾第200章 新糧.新政第100章 江右門戶失守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266章 富春山居第642章 青藏局勢第354章 守江必守淮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1051章 利益考量第20章 一路剿匪第730章 英國使者第1152章 步步爲營第634章 剪羊毛計劃第1163章 夜騎高加索第232章 帝崩第768章 孤獨的闖入者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1004章 驛路新政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764章 戰前閱兵(下)第24章 有心打鼠卻遇虎第974章 發現之旅第672章 你敢不敢第786章 雙管齊下第540章 標點符號第1146章 萬里歸途第447章 又值烽煙四起第737章 你們也是金子第244章 國之不亡,黨爭不斷第933章 盛世華章第697章 兩頭忙第119章 路不拾遺第958章 德干總督第602章 落了毛的鳳凰不如雞第597章 王大當家的投名狀第597章 王大當家的投名狀第83章 痛腳被抓第75章 必須有真正的嫡系第755章 紅毛鬼子來了第875章 快速推進第412章 久別重逢第880章 狼狽不堪的奇他特第852章 悄然變化第686章 大炮打蚊子第422章 風雪滿滁州第924章 李白的故鄉第35章 盜亦有道第95章 蝗蟲大軍來了第392章 逆遊的魚第468章 開放包容的政策第700章 馬尼拉海戰(二)第404章 挺進大西南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92章 婚禮之變(3)第275章 氣壯山河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505章 王夫之的唯物論第3章 侯方域的怒火第235章 暗箱操作第1076章 亂第551章 漢城風雨聲第1151章 啓發第1017章 餘波未了第804章 摧枯拉朽第702章 馬尼拉海戰(四)第735章 接下來打哪裡第367章 同仇敵愾第41章 薔薇開得豔第755章 紅毛鬼子來了第817章 軍與商第478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580章 落烏嶺遇鬼第470章 天地是一筐風景第658章 返南京第322章 金秀才第1020章 最長一夜(二)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597章 王大當家的投名狀第722章 莫愁糊上第966章 掏心戰術第721章 銀圓第755章 紅毛鬼子來了第554章 漢城亂戰第375章 往日依依今日否第546章 范文程之謀第950章 戰爭藝術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1015章 鏖戰第618章 御花園之“火”第909章 逃離升龍府第22章 人質事件第96章 懸崖邊上第430章 孤城一片催戰雲第706章 衆說紛紜第778章 昏君第487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35章 盜亦有道第1006章 公主和女皇第921章 經典的口袋戰術第489章 暗流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