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西南策續章

明代的土司制度貫穿始終,其間雖然也有過改土歸流的舉措,但大都是被動的。

比如永樂年間對黔東思州、思南田氏土司改土歸流。這次成功的案例並非明廷主動爲之。

原因是掌控思州的田氏長房與撐控思南的三房兩家反目成仇。連續幾代人相互殘殺不止,黔東一直處於動亂之中,後來三房主動獻土,明廷才乘機改土歸流,並出兵滅掉思州田氏長房。

後來對播州楊氏土司、水東安氏土司改土歸流,也是因爲這些土司先發動了大規模叛亂,明廷平定叛亂後才順勢改土歸流。

整個明代,對土司是比較優待的。中後期之後,由於明軍戰力低下,對土司軍隊也越來越倚重,經常得調用土司軍隊到中原來鎮壓叛亂,象石柱秦良玉,石屏的龍在田等,都曾長期進入中原爲明廷作戰。

象秦良玉那樣深明大義的土司只是少數,大多數土司因爲明廷的倚重,因而飛揚跋扈。明廷要靠他們平叛,無力管束,這些土司驕縱既久,越發桀驁不馴。進入中原平亂時,常常也趁機大肆搶掠,爲禍不淺。

在他們的轄地周邊,更是毫無忌憚,土司讓土民四出搶掠,殺擄漢民,致使漢民不敢去耕作他們周邊的土地,久而久之,這些土地便也變成他們的了。

有些則是漢人種下作物後,等到收成時,土司就縱土民來搶收,使勞作了一年的漢人顆粒無收。

官府調兵來,他們就遁入深山老林之中,這些地方窮僻,無法長期駐以大軍,朝廷軍隊一走。他們又出來,劫掠如故。

總之,這種現在在明廷中後期的西南,已經是十分普遍,明廷忙於應付遼東,應付內地的叛亂,無力兼顧,西南土司的叛亂也越來越多。

只是改土歸流有其特殊性,不是開十萬大軍過去,立即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

因此顧君恩甚至建議讓雲南亂久一點。藉此消耗各個土司的實力。

現在的雲南之亂,實際上是各個土司之間的亂戰,黔國公沐天波原有一點軍隊,沙定洲襲取昆明時,沐天波僅靠幾個侍衛保護,匆匆逃出昆明,連母親和妻子都來不及帶走。

他那點軍隊已經被沙定洲吞得連渣也不剩,現在全靠龍在田等土司在對抗沙定洲,換句話也就是說。這是各個土司在相互消耗。

顧君恩的建議,讓秦牧很心動,與其繼續讓各個土司分治雲南,不如讓他亂久一點。等他們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一舉平定,一勞永逸,從長遠來說。這對雲南百姓也是有好處的。

金磊也給秦牧獻上了兩策,他不疾不徐地說道:“秦王,除了各位大人所說的分化瓦解。各個擊破之外,微臣以爲,針對已經平定地方,還有兩策可用。”

“說來聽聽,是哪兩策?”

“啓奏秦王,微臣的兩策一爲治土人,明末以來,各地土司驕縱不法,爲禍甚烈,且土人往往畏威而不記恩。因此,針對已經平定的土司,就應施以嚴懲,對那些影響力稍大的頭人,要全數誅殺,一來可以避免他們死灰復燃,二來用以震懾土人,讓他們老老實實接受朝廷的安置。

二爲收兵器,土人窮困而性暴,好勇鬥狠,兵器隨身攜帶,一言不合,立即拔刀相向,釀成血腥事件,這會使得漢人與土人之間仇恨加深,難以排解。這種長期對立心裡常常是動亂的根源,因此,必須盡收土人兵器,並制定法令,嚴禁其攜帶兵器。”

“嗯,貢南言之有理,這兩策確實是良策,非常有針對性。”秦牧頻頻點頭,並直呼金磊的字,這是極其少見的。

象司馬安等人作爲大秦的國開元勳,纔有機會讓秦牧稱先生。而稱呼一個人的字,是一種親近的體現,就連在坐的顧君恩和喻大猷,也不無羨慕之情。

經過一番商議,對西南各個土司,秦牧越發堅定了改土歸流的決心,還是趁現在各個土司相互爭鬥,一舉蕩平他們,一勞永逸,以免後患無窮。

目前雲南的情況是,以沙定洲爲首的土司軍隊,大都是昆明以北的;而支持沐天波的石屏土司龍在田、寧州土司祿永命等,則多爲昆明以南的。

這在雲南隱隱形成了一種南北對抗的局面,雙方膠着難下。

另一方面,表面上龍在田是在支持沐天波,但沐天波手上無兵無將,實際上他是受龍在田、祿永命所左右的,這些土司其實不過是利用黔國公在雲南長期享有的威望,取得一個大義之名,想趁機坐大罷了。

當然,實際情況遠比這複雜得多,整個雲南,除了幾處大的州府外,大部分地區還處在土司的統治之下。

而且還有外部勢力插手,在雲南以南有一個洞吾國(緬甸),對雲南也早已窺視已久,五十年前洞吾王莽應裡曾率兵進犯雲南,被當時的雲南守將劉綎、鄧子龍率兵擊退。

現在的洞吾國王叫他隆,他之前的一位洞吾王阿那畢隆剛剛光復了下洞吾的所有失地,並收復了被葡人佔領的沙廉,把葡萄牙侵略者驅逐出洞吾,從而再次完成了洞衙的統一。

他隆趕上了一個好時代,現在的洞吾國稱得上國富民強。繼位以來他又一直致力於國內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分配土地給無地農民。七年他還進行一次全國性普查,編制了各地戶口、耕地面積、產量和稅賦情況的調查統計,作爲徵稅和徵調勞役的依據。大大增加了洞吾國的國力。

洞吾國王在永樂年間曾受封爲底兀剌宣慰使。雲南有消息消息傳回,沐天波已經派人向洞吾國求援,洞吾國很可能也會趁機派兵進入雲南,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雲南這趟水可就更渾了。

聊到這些後,喻大猷說道:“大秦的兵力有必要儘快進入雲南,以施加大秦的影響力,但是我軍進入雲南之後,如何保持各方勢力平衡,讓他們鬥得更久些,這倒是個難題。”

秦牧搖搖頭說道:“不,一但我軍進入雲南,不管你願不願意,肯定會打破目前各方膠着的狀態,想作壁上觀,挑拔別人相互消耗,這是不可能的,沒有人會這麼蠢。”

喻大猷答道:“秦王所言甚是,臣也並非想讓徵南大將軍作壁上觀,只是我軍進入雲南後,如何能讓各個土司繼續爭鬥,以達到消耗他們的目的,這需要採取一定的策略才行。”

“本王看來,這並不是很難,我軍只要從一個參與者,變成一個主導者就行了,如今沙定洲既然敬酒不喝,那就給他來點罰酒。先滅掉他,取得他現在的主導權,再糾集現在依附他的那些土司,去對付南面的龍在田、祿永命等,這樣就行了。”

司馬凱連聲附和道:“秦王明見萬里,微臣以爲此策大善,現在依附沙定洲的那些土司,大都是一些牆頭草,既然是牆頭草,他們就不會真爲沙定洲賣命,等我軍滅掉沙定洲後,他們轉而依附我大秦是一定的。到時再讓徵南大將軍指使他們去攻打南邊的龍大田、祿永命等,我軍主導了一方,勝負之間就容易把握得多,如此便可以一步步削弱之。”

秦牧讓司馬凱將大家商議出來的意見一一記錄下來,整理成策,一份用於通報金陵的內閣及六部大臣,讓他們加以配合。一份發往貴州,供崔鋒、何騰效等參用。

如果能先把雲貴掌控住,兩廣就沒有了迴旋之地,或者說就成了甕中之鱉,沒地方跑了,將來對付起來會容易得多。

ps:天天求月票,或許會讓大家有些反感,說心裡話,我自己也很不好意思。但現實很殘酷,不求,就會被別人超越。不想被別人踩在腳下痛苦呻吟,就只能央求各位兄弟。

再次叩首相求,兄弟們,請支持我月票吧,讓大家創造的這個奇蹟延續得更久些,

.

第439章 棄卒保車第786章 雙管齊下第956章 亮了第12章 東廠拿人第821章 無聲的較量第777 太液池的夜歌第568章 有喜有憂第877章 信不信由你第500章 窮途末路的螯拜第759章 朕不是背水一戰第322章 金秀才第1145章 一拍即合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889章 天山省第856章 內因第558章 北伐大幕正式拉開第185章 利益衝突第490章 元宵佳節第961章 我有一個要求第114章 三十萬大軍一座城第1141章 天賜良機第1014章 懦弱者的怒火第649章 以邊養邊第130章 大混戰(三)第916章 戰備調整第563章 殺聲直透九重天第503章 含煙畫繡坊第750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2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81章 烽煙歲月紅娘子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257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931章 頑強的哈薩克騎兵第969章 佛光反擊第755章 紅毛鬼子來了第629章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424章 血戰與論戰第684章 全州血戰第955章 五日一朝第267章 李自成之死第108章 意氣飛揚擒敵首第1003章 千里傳音第262章 死神的盛宴第1045章 寡人第1098章 隔岸觀火第750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1034章 兩個故事第1081章 太后搬磚第372章 坐而論道第1038章 溝通第385章 勝似東吳大小喬第244章 國之不亡,黨爭不斷第521章 東海大戰(二)第458章 宿命的輪迴第787章 馬永貞的計策第739章 風暴在醞釀(一)第869章 理工學院第568章 有喜有憂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211章 以匪之名第780章 鼠輩夜襲第1051章 嫁妝第144章 有刺客第940章 速度第126章 滿天殺聲出虎口第821章 無聲的較量第603章 兵臨燕京第324章 一瀉之威第458章 宿命的輪迴第513章 天一閣第145章 縱觀九萬里河山第492章 殿上發難第657章 先穩住西北第90章 婚禮之變(1)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106章 煙花之惑第754章 血戰突圍第1136章 黃塵漫漫第944章 天花預防第988章 軟實力第814章 直搗黃龍第248章 尋找外援第405章 馬六兩與湯秀才第705章 寬以養民,嚴以治吏第27章 哭泣的信豐城第886章 北海到南海第1041章 白龜池第304章 紅娘子臨陣脫逃?第455章 西南策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839章 阿爾泰山的雪第1041章 白龜池第580章 落烏嶺遇鬼第97章 反,還是不反?第52章 針鋒相對第58章 一個香囊一封信第734章 土着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