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鵲橋難搭

多鐸讓螯拜率領一萬人馬繼續圍攻滁州,自己帶着兩萬大軍南下迎擊劉猛。

滁州到長江北岸,距離一百里左右,地勢很平坦,多鐸兩萬人馬全是騎兵,這樣的地形對他非常有利。

劉猛北上的五萬大軍多爲步兵,正常情況下,在平原上交戰,五萬步兵對兩萬騎兵,勝算極渺茫。騎兵硬攻受挫的話,可以退走,轉而採取騷擾戰術,把步兵拖死。

要是步兵被衝潰,則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何況多鐸這兩萬騎兵是從八萬清軍中挑選出來的百戰精銳。按照清軍與遼東明軍的戰力對比,在平原上野戰,別說兩萬騎兵對五萬步兵,就算一萬對五萬,多鐸也有十足的把握取勝。

他帶兩萬大軍南下,可以說已經很看得起劉猛了。

另一方面,這也是因爲清軍四出劫掠所得有限,糧草告急,多鐸不得不全力出擊,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擊潰劉猛,奪取糧草補給,並扭轉整個戰局。

兩萬騎兵,鋪開近五里寬,如同一片片黑雲貼着大地奔馳,幾天來風雪時斷時續,地上的積雪已經有兩寸厚,這對戰馬的速度有一定的影響,但只要不結冰,影響就不會很大。

前峰佟圖賴殺到南面的烏衣鎮時,接到偵騎回報,說劉猛五萬大軍中僅有的三千騎兵先一步趕到了滁河南岸,控制了滁河上的浮橋。

所謂的滁河,是滁州的清流河和西面的全椒縣的襄河,在烏衣鎮南面十里處匯合後的河道。河面寬約二十丈。水深兩人沒頂。

兩河交匯後向東流往六?合縣,在六?合附近匯入長江,

此處離長江只有三十里左右,因此秦軍騎兵能先一步趕到並不奇怪。

見秦軍騎兵控制浮橋而不是毀掉。佟圖賴認爲劉猛大概還不知道清軍南下,控制浮橋是爲了方便後續的步兵渡河。

佟圖賴立即派出大量遊騎,獵殺秦軍的哨探,防止劉猛得到清軍的動向。

同時派人回報多鐸。請多鐸放慢速度,等劉猛大軍北渡滁河後再發動攻擊。

劉猛五萬大軍很快趕到滁河南岸,然而讓多鐸等人?大跌眼鏡的是,劉猛並沒有急着渡河。

五萬大軍到滁河南岸瞭望一下後,竟一萬一萬的分開,在南岸每隔十里紮下一個大營。

他們根本沒有過河增援滁州的意思,相反,還在唯一那座浮橋上堆上了柴薪,淋上了火油。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只要清軍去搶奪這座浮橋。他們就放火毀橋。

這是幹嘛呀?劉猛不是急匆匆的趕來解救秦牧的嗎?怎麼不渡河了?難道是因爲發現北岸有埋伏的原因?

隱伏在滁河北岸烏衣鎮的清軍白喜歡了一場,寧完我首先意識到情況不對勁,他找到多鐸說道:“王爺。秦軍行動有異,情況似乎有些不對勁。”

多鐸眉頭一挑。問道:“哪裡不對勁?”

“王爺,滁州北面是清流關,此關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東面是來安河,西面是襄河,這兩條河雖然只有十來丈寬,但這寒冬臘月,秦軍只要派兵巡視,阻止我軍架橋,我軍就很難過河。

王爺,如今看來,我軍實際上已經被困在來安河與襄河之間這幾十裡地內了,這兩三天滁州的守軍也有些不對勁,想想在泗州時,閻應元也只有一萬人馬守城,我軍七萬大軍攻猛數日而沒佔到什麼便宜;

滁州的兵力和泗州相當,還有秦牧帶來的精銳,但防禦力卻弱得多,如今看來,秦牧很有可能是是故意示弱,將咱們吸引在滁州城下,給秦軍合圍我軍爭取時間.........”

不等寧完我說完,這段時間受盡了白眼的圖賴立即冷笑着反駁道:“寧大人莫非忘了來安河東岸還有錫翰一萬大軍不成?有錫翰在東岸,秦軍怎麼可能憑藉來安河困住我軍?寧大人這樣危言聳聽,是有意亂我軍心嗎?”

圖賴原是正黃旗大臣,皇太極死時,曾與螯拜、錫翰、何洛會等八人於三官廟結盟,立誓扶皇太極的兒子繼位,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是他們力推的繼位人選。

然而後來何洛會、錫翰等人爲了權利,變節投靠多爾袞,入關前何洛會還站出來揭發豪格,害得豪格差點丟了性命,最終雖然保住了性命,卻丟了爵位。

而當初在三官廟立誓的八人,現在只剩下螯拜、圖賴少數兩三人還沒有叛變,依舊不鳥多爾袞三兄弟。

他與螯拜一樣,是很善戰的將領,但幾個月前在黃石磯兵敗被俘,與韓剛對換,得以回來,這一段恥辱的經歷讓他飽受了多爾袞一派人的無數白眼。

這次南下,多鐸雖然帶他來了,卻幾乎沒有單獨讓他領軍,輕蔑之情盈於言表,寧完我是多爾袞一派的忠狗,有機會打擊他,圖賴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圖賴直接將擾亂軍心的大罪扣到寧完我頭上,而且說得有理有據,就連多鐸也覺得寧完我有點危言聳聽了;

如圖賴所言,有錫翰與李國翰一萬大軍在來安河東岸,秦軍就根本談不上合圍,要阻擋自己幾萬大軍離去更是癡人說夢。

寧完我還待再辯駁,多鐸冷冷掃他一眼,大聲下令道:“傳令螯拜,讓他全力攻打滁州,本王倒要看看,劉猛救不救徐州。”

傳完這道命令後,多鐸又對祖大樂下令道:“祖大樂,你立即尋找小船,紮成浮橋,等天黑之後,再命士兵將紮好的浮橋擡到滁河,供咱們的人馬渡河。”

“是,王爺。”

不得不說,多鐸這個方法是極有創意的,祖大樂接下命令後,派兵四處蒐集,結果出動了上千人馬,費了半天時間,好容易才找來二三十艘破舊的小船。

破就破點吧,別挑肥揀瘦的了,有得用就不錯了。

祖大樂讓人先用木頭將這些小船連起來,再鋪上門板,好在滁河也就十來二十丈寬,將這些小船全部連起來後,足夠伸到對岸了。

一切弄到好時,也天黑了。祖大樂並報多鐸後,命上百士兵一齊來擡,象擡一隻巨大的蜈蚣,把這座浮橋擡到滁河邊。

後面跟着的兩千人馬,是準備浮橋一架好,立即過河結寨,守住橋頭,接應後繼大軍通過。

大家也不敢打火把,好在地上都是積雪,視線挺好的,勉強能看見路,浮橋很順利地擡到了河邊。

很好,對岸很安靜,除了嘯嘯的寒風,黑燈瞎火的什麼也看不見。

“快快快,前頭的輕點,先前頭慢慢放入水中,拿纜繩的,要注意鬆緊。”祖大樂小聲地招呼着,親自站在河邊指揮浮橋入水。

浮橋一頭被輕輕放入河中,爲了避免浮橋入水後被水流推走,上游一面每隔數尺遠綁一根繩子,由岸上的人斜拉着,就象後世一些電線竿上部的斜拉鋼絲繩用來固定電線竿不會倒向一邊。靠這個辦法,一頭慢慢伸入河中的浮橋就不會被水流推走,確保可以伸到河對岸去。

先入河的浮橋前頂還蹲着幾個人,用竹稿象撐船一樣,也是爲了保證浮橋延伸入水的方向正確。

岸邊的人一點點的把浮橋推入水中,斜拉繩子的慢慢鬆繩,浮橋慢慢向南岸延伸過去,就象一條長蛇橫渡河面。

一切都很順利,但不知爲什麼,越接近成功祖大樂的心情越是緊張,他突然感覺太靜了,這有點不正常,按照秦軍的意思,分明是想據河而守,那麼總應該派些人巡河纔對,怎麼看不到一個火把呢?

彷彿是爲了印證祖大樂的猜測,浮橋快要伸到對岸時,突然傳來一串清脆的“叮鈴”聲,這是鈴鐺的聲音。

怎麼回事,怎麼會有鈴鐺響?

ps:月票榜上眼看就被擠出前百名了,請求兄弟們火力支援,急急急!

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第21章 血濺桃花扇第54章 兩不安生第933章 盛世華章第851章 長安城裡的新鮮事第148章 李定國斷尾求生第714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818章 尋找平衡點第269章 秦王即位詔第957章 通訊第718章 眼界決定一切第620章 乾清宮夜話(上)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第555章 第一個小弟第229章 兵臨城下第532章 葡萄牙使者第437章 滁水大捷第249章 香君,小宛,怎麼辦?第804章 摧枯拉朽第328章 恭喜秦王第1037章 過猶不及第910章 土崩瓦解第867章 不會忘記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745章 梅子黃時雨第1120章 我本善良第647章 膾不厭細第984章 介入的理由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651章 來複槍發威第840章 戈壁風雲第790章 李定國行險第541章 船頭閒話平虜策第2章 家有悍妻第609章 乾清宮裡初見大玉兒第313章 迫上梁山第285章 大義名分第822章 不甘認命第974章 發現之旅第681章 煙火之戰第180章 學院起風波第341章 回金陵吃煎餅第1141章 天賜良機第960章 疲憊不堪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1132章 酬勞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8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91章 滿清內部矛盾第162章 呂太監認爹第341章 回金陵吃煎餅第931章 頑強的哈薩克騎兵第562章 萬騎奔襲走雷霆第435章 殺氣摧山撼塵寰第1060章 倫敦掠影第961章 我有一個要求第358章 黃振林第395章 建個皇家書院吧第335章 北伐伐誰?第1160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855章 出獵第809章 單于夜遁逃第669章 午門外的悲喜劇第234章 三個倒黴蛋第792章 擒賊先擒王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637章 草原鷹揚第37章 拼命.追殺第319章 形勢逼人第354章 守江必守淮第705章 寬以養民,嚴以治吏第669章 午門外的悲喜劇第278章 千家慟哭逢國殤第260章 仗劍渡長江第92章 婚禮之變(3)第430章 孤城一片催戰雲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94章 印度風雲第169章 金融、糧食、水師第85章 贛南的秋天來了第1167章 北巡第294章 風起雲涌第8章 我是袁粉第554章 漢城亂戰第410章 奇兵突擊第520章 東海大戰(一)第485章 必須堅持的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1109章 遙遠的喜訊第291章 滿清內部矛盾第1136章 黃塵漫漫第1091章 合縱連橫第8章 我是袁粉第405章 馬六兩與湯秀才第887章 王歸晨在行動第845章 堂審(上)第202章 綠雲綺霧醉我春風筆第1040章 牛首山出獵第1125章 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