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三個倒黴蛋

秦牧在長沙大祀崇禎帝的時候,在江蘇淮安,三個倉倉惶惶南逃到淮安的倒黴孩子終於可以喘口氣了,淮安城內一個叫杜光紹的官員騰出了一個園子供他們暫住。

這三個倒黴蛋一個叫朱常淓,一個叫朱由崧,還有一個叫朱慈爚。此時此刻,三個倒黴蛋還不知道京師被攻破,崇禎自縊而亡的消息。

淮安現在還算安全,因爲這裡有兩個非常不錯的官員,還虔誠地效忠着大明朝,一個是漕運總督兼淮揚巡撫路振飛,一個是淮安巡按王燮。

尤其是漕運總督路振飛,他沒有辱沒他這個頗有氣勢的名字。

漕運總督路振飛以正直,勇敢著稱,還曾統領過防禦叛匪的地方軍隊,崇禎六年巡按福建時,海賊劉香勾結紅夷入犯福建,他曾遣遊擊鄭芝龍、黃斌卿等大破劉香,有這些經歷,路振飛在軍事上也很有經驗。

從今年二月起,李自成大破山西,兵指河南,路振飛感覺形勢緊急,便開始在淮安積極組織團練鄉兵,犒以牛酒,兩月之間組織起鄉兵數萬。並派出手下官員分道防河,防禦大順軍南下。

在路振飛大力經營之下,淮安成了目前兩淮一帶最安全的地方,成從北方逃來的官僚貴族的首選避難所。

朱常淓、朱由崧、朱慈爚這三個落難叔侄也得到了路總督的熱情接待,將他們一起安置在官員杜光紹家的一座別院裡。

朱慈爚是崇王(就藩汝寧)朱由樻的兒子,崇王朱由樻在崇禎十五年十一月大順軍攻破汝寧時被俘殺。朱慈爚還有個大哥叫朱慈輝。在泌陽也被李自成殺了。

這樣崇王的大帽就應該落朱茲爚頭上了,但這兩年世道太亂,他一直在逃命,而崇禎也自身難保,哪時有時間冊封他。

這裡重點介紹一下朱常淓和朱由崧叔侄倆,包括他倆的祖宗三代,都有必要梳理一下。因爲這關係到接下來南京的皇位之爭,而引發皇位之爭的種種緣由與他們的祖父輩密切相關。

朱由崧是現任福王,他的爺爺是萬曆皇帝朱翊鈞。

萬曆皇帝是一個時常能給人們帶來意外的人,他母后和張居正爲他娶了皇后、選了九嬪“以備侍御”,他卻獨闢蹊徑。另探幽情:

有一天,萬曆皇帝去慈寧宮探望他的母后,很偶然地遇到了一位姓王的宮女,據說這位宮女的小手很潤滑,萬曆皇帝摸了一下子便荷爾蒙分泌加速,於是就地推倒.........

這位宮女雖然也姓王。但和生育力差的王皇后剛好相反,竟然一發命中,她懷孕了。

然而萬曆皇帝后來很後悔這件偷腥事件。一直想掩蓋這件事,但事情最終沒有瞞住一心想抱孫子的慈聖皇太后。在太后的敦促下,萬曆十年的六月,這位懷有萬曆皇帝骨肉的宮女被冊封爲恭妃。

冊封之後兩個月。恭妃王氏果然誕育了一個男嬰,這便是萬曆皇帝的皇長子——朱常洛。

萬曆皇帝對恭妃的態度並沒有因爲皇長子的出生而改變,相反他非常討厭這位皇長子,因爲朱常洛是他人生污點的最有力的“人證”。

後來萬曆皇帝深深愛上了一個姓鄭的女子(張居正和皇太后選的九嬪之一),她就是後來的鄭貴妃,鄭貴妃沒有讓萬厲皇帝失望,先產下一女。是爲靜樂公主,再生下皇三子朱常洵。

正所謂愛屋及烏,因爲萬曆深深迷戀着鄭貴妃,對這一子一兒,也是愛到了骨子裡。

後來大臣們擬立皇長子朱常洛爲儲君。

萬曆卻有意立三子朱常洵。

因此引發了“爭國本”一案。皇帝與大臣因此整整僵持了十五年。最後爭國本被著名的“梃擊案”推上了高潮,

梃擊案中皇長子朱常洛在皇宮裡遭遇襲擊,但毫髮無傷。這極有可能是一招苦肉計,卻成功地迫使萬曆皇帝作出了讓步,最終福王朱常洵只能帶着無數的財寶以及兒子朱由崧到洛陽就藩,這一年朱由崧小朋友剛滿八歲。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朱由崧他們是到洛陽了,但他那位奶奶還在京城的皇宮裡,在萬曆皇帝駕崩後,接連兩場皇位之爭中,他那位奶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並牽出了大明的另外兩大奇案:紅丸案,移宮案。

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在晚明三大疑案裡的前兩個疑案中,甲方的主力是朱由鬆的奶奶鄭貴妃,乙方的主力則是以東林黨爲首的大臣。

梃擊案的結果是將皇長子朱常洛推上了皇太子之位,福王朱常洵無奈地前往洛陽就藩。

紅丸案是剛登基一個月的朱常洛病重,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紅丸。朱常洛服後死去。東林黨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下毒,旋即展開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兇的舉動。其間,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連坐罪死者甚衆,鄭貴妃被迫幽居於紫禁城一座寂寞的冷宮裡。

可以說,這三大疑案爲南明的滅亡埋下了主要的因子。

這三大奇案本來與朱由崧同學無關,但李自成來了,先攻下洛陽,把他老子朱常洵的肉和鹿肉同煮了一鍋,取名“福祿宴”。

朱由崧躲在洛陽安國寺逃過了一劫,李自成大軍退走了後,逃出了洛陽城的朱由崧一路顛沛流離,先是逃到了懷慶。

流亡的生活使他對山川地理有了深切的體驗,也對當時的局勢能夠作出較爲理性的判斷。

朱由崧在懷慶的時候曾經給崇禎皇帝上了一首奏疏,建議他這位堂兄要注重黃河的防禦,防止流寇威脅京師的東邊屏障。

能夠給朝廷上這樣的奏疏,可見朱由崧不是個簡單的白癡廢物。

崇禎十六年五月,朱由崧被正式冊封爲福王,但因洛陽還被叛軍佔着,他只得在懷慶呆着。

崇禎十七年,也就是今年一月,劉芳亮率領的大順軍偏師沿黃河東進,直逼懷慶,朱由崧只得繼續流亡,一路跑到了衛輝,在這裡他找到了一個親人,他的堂叔潞王朱常淓。

這位潞王朱常淓是萬曆皇帝的侄子,他的父親叫朱翊鏐,是萬曆皇帝唯一的同母弟弟,四歲冊封爲潞王,萬曆十七年就藩河南衛輝府。一世潞王過世後由兒子朱常淓接班。

兩人一個是萬曆皇帝的親孫子,一個是親侄子。很親,可惜潞王也沒能給可憐的朱由崧同學提供避難所,因爲劉芳亮這丫的一路追到衛輝來了。

沒辦法,叔倒倆只好捲鋪蓋一起南逃。

這個時候,李自成橫掃山西,劉芳亮的偏師則掃蕩河南,向京師合圍,叔侄倆逃亡的路上先後遇上開封的周王,汝寧的崇王世子朱慈爚。

嘆幾個遷嫡飄零,相逢處且休說故宮繁華,他鄉淪落。

得快點,聽說連徐州都被叛軍佔領了。

這風雨飄搖的時候,朱家的幾位子孫抱團取溫似的,一起乘船南逃,幾人又驚又急,在南逃的船上,周王不堪驚急勞累,竟撒手西去了,屍體到現在還沒下葬呢。

剩下朱由崧和堂叔堂侄逃到淮安,好在路振飛路總督是個好樣的,讓他們在杜光紹家吃上了一口熱飯,三人都逃命很久了,又累又怕,本打算先在淮安多歇幾天再說;

結果三月二十八日,突然傳來了京師城破,皇帝縊死的消息,雖然這些消息都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誰也不敢確實這些消息是真是假,反正城裡謠言滿天飛就是了。

對於三個飄零的龍子鳳孫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誰都知道,歷來王朝被武力推翻,下場最慘的就是原來的龍子鳳孫;

再高的官兒都可以投降,唯獨他們這些皇族嫡親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被抓住了不是立即斬首,就是被囚禁到死。

三個龍子鳳孫在淮安接到這個消息時,第一反應竟然是放聲大哭,哭得比各自的老爹死的時候還傷心,因爲死了爹,沒了封地,還有北京皇帝管飯,這下連北京的皇帝也死了,誰來管飯?

三人哭得撕心裂肺,淚雨滂沱,流不盡的家國淚,道不盡的飯碗愁,掬盡東海,難洗此時憂。

哭過之後,三人才想起,皇帝沒了,可以再立,北京沒了,還有南京,大明與歷朝歷代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在留都南京一直保留着一套完整的領導班子,六部九卿一應俱全,連司禮秉筆太監都一應具全,只要擁立一個皇帝,按常理,整個帝國的機構就可以恢復正常運轉了。

問題就出在這個皇帝上,誰來當皇帝?京師被攻破,崇禎一家估計是在劫難逃了。

朱常淓和朱慈爚的目光一下子集在朱由崧身上,無他,排除了崇禎的幾個兒子後,按血統親近,福王,桂王,惠王便成爲首選。

桂王和惠王遠在南疆,在這國破家亡的緊急時刻,不大可能等得地處偏遠的桂王、惠王趕來再立新君。

朱由崧這個福王如今剛好逃亡到南京淮安,與遠在廣西的朱由榔相比,淮安離南京近十倍。

一時之間,土頭灰臉的朱由崧竟成了新皇的首選,但事情沒這麼簡單..........

第468章 開放包容的政策第1088章 快刀斬亂麻第487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514章 挖坑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750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636章 逢林莫入第8章 我是袁粉第1020章 最長一夜(二)第360章 面對現實第1101章 焦味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225章 從善如流第801章 蘭州失守第551章 漢城風雨聲第973章 清閒的黃昏第1147章 英雄美人?第113章 奪取袁州第371章 月下燈前人如玉第800章 捷報頻傳第544章 王於興師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210章 井岡山遇匪第375章 往日依依今日否第705章 寬以養民,嚴以治吏第543章 殿上納降第19章 誰是狼誰是羊第630章 帝都風水第245章 湯若望第1122章 驚變第676章 未來之蘇秦張儀第14章 初見卞玉京第1151章 啓發第566章 萬馬坪中萬馬騰第154章 一夜嗷嗷叫第886章 北海到南海第1079章 巴黎之心第1100章 西苑裡的女天皇第165章 攜美遊嶽麓山第868章 灞橋春第988章 軟實力第705章 寬以養民,嚴以治吏第888章 滅國功臣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526章 東海大戰(七)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341章 回金陵吃煎餅第613章 科爾沁之秋第114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118章 內鬼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538章 地球儀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個省第793章 獵虎計劃第37章 拼命.追殺第1043章 年終茶話會(上)第2章 家有悍妻第310章 蒙軻借東風第1166章 談判第141章 給張獻忠來頂綠帽?第637章 草原鷹揚第917章 橫財第308章 兵圍安慶第197章 夜宿湘江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235章 暗箱操作第527章 第一次,爆!第987章 皇帝突然變了第489章 暗流洶涌第573章 誰是叛徒第1061章 歐洲的文藝第410章 奇兵突擊第75章 必須有真正的嫡系第377章 幣和稅(一)第712章 破城第933章 盛世華章第689章 迷途的狼第926章 海如風要挺進印度第113章 奪取袁州第1章 初到秦淮第437章 滁水大捷第504章 鶯啼猶着雨求雙倍月票第218章 居庸關.鬼門關第332章 賢良淑德第646章 草原私有化第218章 居庸關.鬼門關第214章 口水大戰第606章 雙喜臨門第935章 這是危機嗎第123章 豬八戒吃豬蹄第277章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第336章 稅率.軍功授爵第274章 血戰中的小人物第91章 婚禮之變(2)第603章 兵臨燕京第783章 進軍巴達維亞第211章 以匪之名第546章 范文程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