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橫掃六合,天命歸秦

江蘇常熟的虞山西麓有一座拂水山莊,莊中樓閣亭臺依山傍水,處處透着雅緻,四季花木扶蘇,有如仙人居處。

這座山莊在整個江南都負有盛名,除了它修建得精雅之外,更因爲這裡居住着一位東林黨領袖人物——錢謙益。

錢謙益是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爲官其間,政績平庸,他之所以出名,是由於他出色的文才,被視爲江左三大家之一;

又因爲他曾經參與了東林黨人反對魏忠賢閹黨的活動,還被視爲東林黨領袖之一,如今雖然被革職了,但仍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平常前來拂水山莊拜訪、求學的士林人物絡繹不絕。

此刻在拂水山莊半野堂中求學的人中,就有兩位在後世鼎鼎大名的人物,一個是鄭森,後來改名鄭成功;

另一個是回來探望老師,在此盤桓的顧絳。說顧絳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誰,明亡之後,他矢志抗清,因爲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爲人,便改名炎武。顧炎武這個名字相信大家就很熟悉了。

歹竹出好筍,這句話挺適合錢謙益,錢謙益學問很好,氣節全無,崇禎元年,因與溫體仁爭奪入閣的名額,行賄司禮太監曹化淳,求曹化淳杖斃揭發他貪肆不法的同鄉張漢儒,事敗被革職。

等到北京淪陷,作爲東林領袖,用愛妾柳如是來“款待”得到弘光帝重用的閹黨阮大鋮,謀得禮部尚書的職位。

滿清豫親王多鐸率軍下江南,下令剃頭,衆皆洶洶。錢謙益忽曰:“頭皮癢甚。”遽起。大家都以爲他是起來篦頭呢。過了不久,卻見他剃了個瓜皮頭,結了髮辮走進來。在他的帶領下,很多人剃髮易服,大開南京城門迎接多鐸的滿清大軍。

錢謙益的節操連最下賤的窯姐都不如。種種醜態令爲作嘔,但他的學生中,卻着實出了幾根好筍,象鄭森和顧絳都是好樣的,顧絳今年三十一歲,鄭森則只有二十歲,都正值意氣風發之年。

但此刻,雖同處半野堂中,顧絳卻有些瞧不起鄭森,這不光是鄭森在學問方面遠不如他。更因爲鄭森的出身,瞧瞧鄭森那一家子都是什麼人吧,他的父親鄭芝龍是東海巨寇,母親田川氏是東洋夷人。

而顧家是江東望族,其養母王氏自幼以岳飛、文天祥、方孝孺忠義之節授之,且顧絳生性耿直,不屑虛僞,對鄭森的態度自然是很冷淡,雖同在一個屋檐下。沒事卻向來懶得搭理鄭森。

但鄭森不計較顧絳的態度,一直對這位學問淵博的師兄執禮甚恭,有機會就虛心向他討教學問。

這天夜裡,半野堂中只剩下鄭森和顧絳還在燈下研讀。顧絳捧着一本《大學》在獨自琢磨着,堂內清燈明亮,堂外北風吹過湖山,風聲裡隱約傳來一陣清雅的琴聲。顧絳知道這是恩師和愛妾柳氏在寒夜弄琴了,琴聲空寂悠遠,聽之令人忘俗。足有一盞茶時間才淡去。

這時顧絳擡起頭來偶然瞥見鄭森捧着的書中夾着一紙信箋,他正在對着信箋苦苦思索。而那信箋上的筆跡顧絳感覺十分熟悉,他不禁輕咦了一聲,隨即起身一把搶過那信箋。

鄭森一驚,便要起身奪回,卻聽顧絳急聲問道:“快說,這書信你從何得來?”

顧絳的反應讓鄭森大感詫異,他稍一猶豫便如實答道:“幾個月前,突然有一個陌生人將此信送來,並叮囑我不可示人,我拆信看後發現沒有署名,當時並沒在意,隨手夾於書中,今夜偶爾翻見,卻感覺此信暗藏玄機,小弟觀顧兄的反應,莫非見過此信?”

何止見過,同樣的字跡,同樣的內容,顧絳幾個月前也收到過這樣一封信,他目光灼然地掃了鄭森一眼,點點頭說道:“你看出什麼玄機來了?”

“此信分明是在預言天下大勢,其中前面兩三句已經得到印證,比如這句‘庭前傳報,身殉潼關’,指的應該是十月孫督師戰死潼關之事,只是後面這幾句,小弟思索良久,仍如霧裡觀花,顧兄看了也好,以顧兄的學識,想必不難參透其中的玄機,還望顧兄指點一二。”

鄭森所說的後面幾句分別是:獨上煤山,悲逢國殤。揚州十日,駕奔江上。頭皮甚癢,金陵遂降。持戈十萬,復我衣冠。橫掃,天命歸秦。

對此顧絳早已爛熟於胸,但說實話,他也只是隱約猜到些端倪,這幾句具體指的是什麼,他同樣是雲山霧罩。

比如‘輩逢國殤’還容易理解,但‘獨上煤山’卻難明其意;‘駕奔江上’容易猜測,但‘揚州十日’卻不知作何解釋,更讓人不解的是‘金陵遂降’和‘頭皮甚癢’怎麼能聯繫到一起去呢?

還有就是‘復我衣冠’‘橫掃’,‘天命歸秦’這幾句,也十分讓人費解,方今天下又不是太祖起事之初蒙元入主中原之際,就算太祖之時,打出的也是恢復‘中華’,而不是‘衣冠’,二者是有差別的。再者如今更不是春秋戰國之時,談什麼天命歸秦?

這些預言任顧絳學富五車,也難求甚解,但從前面那兩三句得到印證的話來看,後面這幾句應該也不會是憑空捏造,每一句都必定有其深意在內,其實是費人思量啊。

“我也不甚明瞭。”顧絳沉吟一陣,如實答道。他此刻除了好奇這封書出自何人之手外,更好奇那人爲什麼會同時給自己和鄭森揭示這些,此人究竟是何用意,又是如何推算出這些的呢?

鄭森有些失望,這些預言畢竟關乎天下大勢,如此重大,且前面的已經得到印證,誰還能等閒視之?他接過信箋後問道:“顧兄是何時接到類似的信件的?送信之人可曾留下別的什麼話?”

“沒有別的話,送信之人只說看信便知,當初我也沒太在意,只道是誰人故意戲弄於我。”

倆人本來還想細細討論一番,外頭突然傳來陣陣異響,接着到莊子裡的護院大喊有賊人進莊,夜色中到處是叫喊聲和打鬥聲,顧絳雖是書生,忽聞有賊人入莊卻絲毫不亂,快步上前自牆邊摘下自己的配劍便大步出堂而去。

鄭森更不含糊,他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因爲特殊的家庭出身,他自小便習武,一身武技甚爲了得。

二人先後衝出半野堂,但見整個拂水山莊已經亂成一團,數以百計的蒙面人或是踹門,或是翻牆,洶涌而入,莊裡的護院人數太少,顧此失彼,正面臨衆多蒙面人的追殺。

鄭林本來就是強盜窩裡出來的,對這種場面見多了便不覺得畏懼,且自恃武功不弱,提着刀便衝上去,刀出如練,轉眼之間便將一個蒙面人砍傷在地。“何方鼠輩?竟敢來拂水山莊撒野............”

鄭森的話還沒喊完,一支勁箭便呼嘯着向他射來,鄭森右腳猛然一挫,身形一旋,險險避過這一箭,正當他再想撲身而上時,突然聽到對面有人故意啞着嗓子喊道:“鄭森,就你那幾下子,別出來丟人現眼了。”

鄭林循聲望去,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只見搖曳的火光之下,二三十把大弓已經是箭在弦上,張如滿月,冷森森的箭頭一齊指着他,若是以刀槍打鬥,他或許還有一搏之力,但憑他的身手,面對二十三名弓箭手的齊射,只有死路一條。

這時對方接着說道:“我們來此,是爲了求財,只要放下武器,暫時聽從管束,我保證你們性命無憂,若是妄圖反抗,那可就對不起了。”

.明揚天下

第223章 重設軍事體制第196章 千古奇女子秦良玉第1013章 鬼船第846章 堂審(下)第1033章 底線第495章 羣情鼎沸第489章 暗流洶涌第316章 不思報國反成仇第870章 護駕第144章 有刺客第999章 橫須賀第1164章 找秦國人談談第322章 金秀才第1150章 劍指蘇伊士第389章 出兵雲貴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959章 外交官第205章 南昌還有顆釘子第1033章 底線第836章 牛頓,看你往哪裡跑第17章 怎樣當好一個知縣第829章 玄奘和鑑真第917章 橫財第208章 李自成VS崇禎帝第629章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第655章 大秦回來了第775章 入侵河套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321章 帝王之璽第1135章 亞歐分界線第626章 愛新覺羅;雅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713章 我來,我看,我征服第751章 沙漠陷阱第696章 遇上就打第49章 老馬識途第208章 李自成VS崇禎帝第814章 直搗黃龍第1144章 伊斯法罕第501章 “暗”通款曲第1142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148章 李定國斷尾求生第723章 碩果累累第1026章 柳如是的建議第291章 滿清內部矛盾第936章 航行第912章 洞吾大變第77章 後勤武器第1048章 里斯本第541章 船頭閒話平虜策第61章 春心蕩漾第792章 擒賊先擒王第962章 扶不起的阿三第266章 富春山居第1152章 步步爲營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1028章 專業性第249章 香君,小宛,怎麼辦?第105章 步步驚心(二)第1010章 真正的伏子第376章 美人相求第1164章 找秦國人談談第572章 留辮不留頭第138章 碧血長歌將軍令第1027章 按部就班第523章 東海大戰(四)第634章 剪羊毛計劃第1052章 葡萄牙的內部榷商第997章 秦淮夜話第434章 巨螯未斬濤千丈第1127章 幕後者第48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000章 江戶風雲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1077章 歐洲心臟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1074章 坐困愁城一封致謝信第798章 一封信第482章 玉京有喜第973章 清閒的黃昏第262章 死神的盛宴第328章 恭喜秦王第955章 五日一朝第351章 夜不收第23章 贛州危局第804章 摧枯拉朽第96章 懸崖邊上第961章 我有一個要求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04章 步步驚心(一)第492章 殿上發難第848章 指紋第987章 皇帝突然變了第468章 開放包容的政策第50章 古墓神光第554章 漢城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