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劍指蘇伊士

小小的英國,曾經控制了幾乎全世界的海上重通道,以及比其本土大近兩百倍的殖民地,而且控制的時間跨度是那麼長,影響那麼的深遠。

那麼,以大秦現在的實力,就不能做到這一點嗎?

在技術方面,大秦已經領先了西方不少,造船業,武器方面,也領先了一大截,現在軍器監已經制造出前裝線膛炮,這種火炮射程更遠,精準度更高。

而且正在研製後裝線膛炮,經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也已接受成功了。

更重要的是,數理化在秦牧這個皇帝的強力推進下,已經開始普及開來,憑藉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工科人才的涌現必定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自然科技方面也必定會得到井噴式的發展。

海上貿易的興盛,加快了資本的積累,工業革命也必定會快速到來。

加上在秦牧的引領下,舉國上下的海權意識在不斷加強,憑藉強大的國力,要做到英國那樣稱霸四海並不見得很難。

而要控制海洋霸權,蘇伊士這個地方是絕對不能忽略的。

秦牧最初的計劃是,想通過李定的征戰,迫使奧斯曼割讓蘇伊士地區,但現在看來,這已經不大可能了……從奧斯曼這位學者的話中,可以看出奧斯曼已經看清了帝國敗落的根源所在,而且他們已經開始在阿拉伯半島加強海軍建設,這進一步證明了,這位學者的話,已經得到了奧斯曼高層的認可。

奧斯曼帝國和薩法維帝國雖然同爲伊斯蘭世界的國家,但因爲所處的環境不同,兩國海軍的實力差別也非常大。

以前薩法維最主要的敵人是奧斯曼帝國和烏茲別克人,再加上一個關係時好時壞的莫臥兒王朝。這些威脅都來自於陸上,因此薩法維所有的精力都投在陸軍建設上。海軍非常弱小,大秦要欺負薩法維帝國很容易。

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布爾就位於海峽邊,整個地中海南岸也都是他的領土,而這些都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才能抵禦來自基督教世界的進攻。

因此,奧斯曼帝國非常注重海軍的建設,他們的海軍在地中海足以與西班牙以及歐洲多國的海軍抗衡。

在紅海地區,他們也保持着比較強大的海軍力量,有一回甚至殺到東南亞的蘇門答臘島,幫助島上信奉伊斯蘭教的小國對抗歐洲人的入侵。

只不過在大秦的遠洋艦隊挺進印度洋之前。奧斯曼帝國在印度洋方向的海軍主力被荷蘭人打敗了,因此這一年來他們在印度洋上才比較消停。

現在奧斯曼帝國明白了紅海這條貿易通道關係到整個國家的盛衰,要重新奪回東西方的貿易通道,想讓他們把蘇伊士吐出來,肯定沒那麼容易。

而且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如果全力發展海軍,對大秦在印度洋將會形成很大的挑戰。這當然更是秦牧不能容忍的。

蘇伊士地區,必須拿下。

問題是怎麼拿下蘇伊士地區呢?

蘇伊士離大秦太遠了,常言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奧斯曼帝國如此龐大,又如此看重這個地方,海軍的戰艦開過去,就算暫時奪下了這片地區。奧斯曼也必定會拼死奪回,到時候就要大規模駐軍,蘇伊士地區還是戰爭連綿不斷。

如此一來,大秦在這個地方就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富。所以,通過戰爭強行奪取,不是上策。

兵部左侍郎說道:“陛下。我大秦出兵,直接以武力奪取蘇伊士地區,會有很後患和隱憂。臣研究了一下奧斯曼的制度,奧斯曼的統治如此遼闊的疆域,主要是依靠蒂馬爾制。這是一種類似於封建采邑的統治制度。

奧斯曼蘇丹把土地賞賜給有功的軍人,作爲服兵役的補償。蒂馬爾領地根據收入的多少,通常分爲兩種:

年收入不足2萬阿克切(小銀幣)的稱蒂馬爾,其領主稱蒂馬爾哲;年收入在2至10萬阿克切之間的稱澤阿梅特,其領主稱扎伊姆。兩者通稱西帕希,即封建騎兵。

他們對領地的佔有是有條件的,除本人戰時必須應召參戰外,還根據其領地的收入提供一定數量的騎兵,通常每3000~5000阿克切提供1名。騎兵的馬匹、武器、糧食等均由領主供應。

領主通常住在領地內,除自營一定的耕地外,還監督土地的使用和農民完納租稅等。國家對他們的領地實施嚴格的監督。領主應將領地的絕大部分分配給農民世襲耕種,不得隨意沒收;

領主自己經營的土地不能超過農民的份地;領地除嚴格規定的一小部分外,均不能世襲;領主徵收的稅項是否正當以及稅額的大小要受卡迪(法官)的監督。

這些規定不僅限制了領主土地的無限制地擴大,使國家有可能經常收回一部分土地重新分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調整了農民和封建領主的關係。

在初期,奧斯曼不斷對外擴張,領主主要靠戰利品發財致富,並不把地產看作主要的收入來源。他們通常只限於徵收地租,起政治領主的作用。

但現在,隨着奧斯曼國力逐漸衰弱,軍事能力不斷萎縮,各地的蒂馬爾領主已經不能靠戰利品過上富足的生活,只能依靠於稅收。

然而稅收的數額被大法官嚴格監督,奧斯曼國內物價不斷上漲,蒂馬爾領主養兵的成本劇增。導致很多領主破產。

而蘇丹早有規定,哪個蒂馬爾領主連續三年養兵數目不足,或是糧草準備不齊,就要收回他們的封邑。很多西帕希騎兵領主經營不下去,就跑到了邊境造反,因此,這些年來奧斯曼國內叛亂不休。

如果我朝能有針對性的制定一些策略,扶植一些蒂馬爾領主在蘇伊士地區造反,將來形成一兩個小國,有這些小國爲屏障,我朝奪取蘇伊士地區後,就不用擔心遭到奧斯曼大軍反覆進攻了。”

蘇伊士地區,是奧斯曼重點控制的地區之一,如果沒有外部勢力的支持,那些被迫造反的西帕希騎兵領主,很難在這一地區站穩腳跟。

值得一提的是,奧斯曼帝國並非只有使用冷兵器的騎兵,他們使用火器的歷史跟歐洲人差不多。奧斯曼第七代君主穆罕默德二世在攻克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的戰爭中,就大量使用火炮了。

穆罕默德二世鑄造的火炮被稱爲烏爾班大炮,長9米,口徑達到30英寸,足以把一個彪形大漢輕鬆的塞進炮管內,發射的炮彈重達680公斤。炮彈射程可達1.6公里以上。

穆罕默德二世共造了五六十門大小火炮,用於攻打君士坦丁堡,才攻下這座歐洲的橋頭堡。

現在奧斯曼的火器技術,也並不比歐洲各國差多少,是以能以一國之力,壓着大半個歐洲打。

不過和多數歐洲國家一樣,現在奧斯曼士兵使用的還真是滑膛槍、滑膛炮,和秦軍使用的線膛槍、線膛炮沒法比。

大秦的海軍開往蘇伊士地區,支持當地的的西帕希騎兵領主造反,瓦解奧斯曼帝國在蘇伊士地區的統治,這個想法很合秦牧的心意。

大秦要的並不是在當地佔領多少土地,只要控制這條重要的通道就可以了。

花點錢,讓當地的領主與奧斯曼打個你死我活,這麼做非常合算!

秦牧想了想說道:“這件事就交給海如風去做吧,做好了,自有封賞,做不好,他這個遠洋艦隊提督也不用做了。”

何亮和狄中行等人面面相覷,看來皇帝對海如風因爲一個女人就準備撂挑子的事一直耿耿於懷啊!

(……)

第191章 娘子,快開窗!第149章 重返瀏陽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1116章 陰雨天第75章 必須有真正的嫡系第33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840章 戈壁風雲第629章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第131章 大混戰(四)第720章 淘金之路第209章 別贛南,論時事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個省第1069章 煙雨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918章 小心通貨膨脹第503章 含煙畫繡坊第976章 高朗步港第640章 募兵的疑慮第29章 第五縱隊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308章 兵圍安慶第1073章 利益結合第803章 一念之差第144章 有刺客第153章 飲鴆止渴第144章 有刺客第547章 釜底抽薪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56章 大祀黃陵第509章 寧波印象第569章 上山容易下山難第281章 烽煙歲月紅娘子第531章 仙霞關第55章 大姑娘上花轎第422章 風雪滿滁州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875章 快速推進第624章 吳克善上表內附第900章 殺雞給猴看第534章 突然想起蒸汽機第136章 神兵天降破長沙第290章 慾求不滿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1047章 船過大西洋第432章 狐奸似鬼爲狼謀第34章 雙雙遇險第855章 出獵第1168章 盡收各部第189章 咱們吃煎餅,一直吃第210章 井岡山遇匪第844章 有罪假定應該推翻了第1010章 真正的伏子第1135章 亞歐分界線第26章 朱騰戰死第436章 秦王旌旗遮天來第315章 脈脈雙含水蜜桃第327章 安慶告破第612章 蒙古攻略第827章 天威難測第1003章 千里傳音第197章 夜宿湘江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156章 長沙會議第953章 醫保第305章 水師之戰第651章 來複槍發威第75章 必須有真正的嫡系第31章 大秦鐵騎第507章 江南山漸青第798章 一封信第975章 爭執第78章 流言蜚語第942章 皇家足球隊第493章 做了再說第422章 風雪滿滁州第373章 抄家第6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14章 初見卞玉京第796章 封狼居胥第690章 哀兵必勝第628章 玄機子第1141章 天賜良機第574章 兵臨盛京第1117章 太子遇刺第950章 戰爭藝術第318章 大戰泗州第16章 踏上官途第979章 順流而下第549章 豁然開朗第316章 我寂寞,我冷.....第47章 雲巧兒的菜第166章 人才戰略第861章 帝王之心第645章 我想成立個外交部第866章 洪保的小報告第1122章 驚變第607章 萬里長城復歸秦第279章 以血還血第123章 豬八戒吃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