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獲獎後

大秦的皇家科學獎,原則上獲狀人選是不分國界的,只要你在科學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都有機會成爲獲獎人選。

這個獎項,和禮部的科舉考試一樣,也是三年一屆。因爲這次是第一屆,一切草創,還沒有嚴格的評選程序,也沒來得及對各門科學分門別類。只是由皇帝本人欽定獲獎名單,然後公佈在《大秦時報》上。

這次皇帝把兩個大獎頒給黃勝和李益,雖然是他一人定下的,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大獎的權威性。

因爲在天下人看來,皇帝不但英明神武,而且是當之無愧的學術泰斗,有着最高的權威性。

理工學院的師生全部聚集而來,還有上萬的民衆和工匠,把頒獎臺下圍得黑壓壓一片。

秦牧親手把金質獎章頒給黃勝和李益,侍衛門還擡上了四筐白花花的龍幣。一萬個龍幣足夠裝兩大筐呢,那耀眼的銀光晃花了頒獎臺下無數雙眼睛。

激動萬分的黃勝和李益,胸前配着金質獎章,向臺下的觀衆致獲獎感言時,幾度落淚凝噎。

最後,黃勝不忘說道:“我今天接受這個獎,受之有愧,相信在場的人都知道,我們的陛下,纔是最有資格獲得科學最高榮譽的人。是我們無比尊敬的陛下,給物理、化學,以及我大秦的許多學科奠定了理論基礎。

若沒有陛下指引,誰知道黃色炸藥是什麼?誰知道蒸汽機是什麼?誰知道動力學是什麼?若是沒有陛下的指引。又有誰知道電磁的存在?誰能製造現發電機、蓄電池、電燈炮、發報機?陛下的學識,前無古人。

我想跟在場的每一個人說。最高的榮譽,只有我們尊敬的陛下才有資格領受,我相信,你們也是認同我的想法的。”

聽到這,臺下頓時暴出陣陣的“萬歲,萬歲,萬萬歲!”的高呼聲,客觀而言。黃勝的話倒不是在拍馬屁,他的話,在全大秦都是普遍認同的。

只不過秦牧是皇帝,是超越一切一之上的皇帝,他不會跟天下的人來爭奪這個科學大獎。

那麼,有幸站上領獎臺的,自然就是臺下所有人。乃到天下人的焦點。且不說那兩大筐銀晃晃的龍幣,光是這份榮耀,就真的不差於狀元及第了。

而這份榮耀的獲得,你可以不通四書五經,可以不通史書,你甚至可以是一個卑微的農夫、奴婢。都不會影響你獲獎的資格,只要你在科學方面作出來巨大的貢獻。

就象李益,他其實只是一個卑賤的工匠的兒子,還只有十五歲,但他發明的電磁鐵。並由此誕生的發報機,改變了人類通信的模式。而這種快捷的通信方式,將會給整個人類的發展帶來難以估量的促進作用。

這項大獎的設立,讓大秦無數人多了一個夢想。

甚至可以爲之瘋狂。

至少,臺下的理工學院的師生就瘋狂了,一浪浪的歡呼聲,萬歲聲,排雲而上,讓整個理工學院久久地處在一種沸騰的姿態中。

最後,秦牧再次上臺,致以閉幕詞:“諸位在場的師生,以及全天下的子民們,朕在此要再次強調一個事實: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力量。

朕設立大秦皇家科學獎的初衷,不僅是要獎勵那些在科學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的人,也是爲了激勵天下所有的人,學習科學,研究科學,利用科學,創造出更多輝煌的科學成果。

大秦皇家科學獎,面向每一個人,給予每一個人均等的機會。不論身份,不分國界,不分男女,只要你在科學領域做出了貢獻,都有獲獎的機會。

這次獲獎的兩人,是朕一個人評選,三年之後,朕會組織學術方面有權威的人,組成評選委員會,以更科學,更客觀的評選方式,分門別類,公正的評選出在各個學科作出最大貢獻的人。三年之後,朕等着你們,朕急切地期待着,想看看三年之後會是誰能走上這個頒獎臺。”

秦牧的話,再次引發了臺下一片沸騰,成千上萬的人,發出熱烈的歡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是的,理論上,每個人都有機會,就象李益一樣,他只是一個工匠的兒子。

或許三年之後,站到臺上領獎的就是自己,一個個理工學院的師學以及那些精研科技的工匠都如是想,這樣的機會對他們來說,並不算遙遠,完全是可以期待的。

頒獎之後,沒有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之後狀元遊街這一個環節,秦牧得考慮一下天下讀書的感受。

畢竟三月初九就是春闈了,獲得皇家科學獎的人,已經多了一萬龍幣的鉅額獎金,如果再披紅花遊街的話,那可就真把狀元郎比得太寒酸了。

凡事要的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纔是平穩之道。

不過此事經《大秦時報》詳細的報道之後,還是隨即轟動天下,黃勝和李益兩個人的身份和經歷,同時被《大秦時報》作爲故事,詳細的刊登在報紙上,讓二人迅速走紅天下,成爲民間熱議的人物。

李益才十五歲呢,才領完獎回到家,已經有多達二十六個媒婆在李家等着,差點沒把李家的大門給擠破。

李益以爲是母親在家張羅,請前來慶賀的鄰里吃個飯什麼的,進去一看,滿院子的媒婆拿着紅羅傘,揚着帕子,把他的母親圍在中間,一個個七嘴八舌地說着。

“哎喲李夫人,你別聽他說,我這家呀,乃是城南的張員外家,張員外家的千金年方及笄,長得那可是花容月貌,閉月羞花,是京城裡出了名的美人胚子,更難得的是,張家小姐知書達禮,溫柔賢惠..........”

“去去去,你那張員外能和我這呂大人家比嗎?李夫人您聽我說,這呂大人呀,乃是上元縣主簿,這可是天子腳下的官兒,呂主簿又精明強幹,來日前途不可限量。他家的千金呀,那才叫貌若天仙,仙子下凡呢,平日官宦世家,富商巨賈,託媒上門的把呂家的門檻都踏破了.....”

“李夫人,李夫人,您聽我說,我這家呀,是蘇州數一數二的絲綢商人,家財萬貫,金玉滿堂,這鄒大官人說了,只要你家點頭同意這門親事,十萬龍幣的嫁妝那是一文不少......”

“得得得,一身銅臭味,我這家呀,雖然不是什麼大富之家,但女兒孝順那是出了名的,李夫人,常言說得好,娶妻當娶賢,這光有錢管什麼用,娶進門了仗着孃家的幾個錢,對你們瞪鼻子上瞪,你們日子難過,令郎夾在中間,那日子也不好過不是......”

“就你那家的女兒孝順呀?我這家那可是三代書香門第,祖上人明朝萬曆年間還做到翰林學士,家教那是沒得挑,更難能可貴的是,柳小姐也喜歡那些什麼電磁的知識,娶過來之後,豈不正與令郎夫唱婦隨,相得益彰....”

李益和父親李時仲在大門外看着這一幕,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前來道賀的街坊鄰里被擠在院子邊上,李益的母親被媒婆圍在院子中間,一個個媒婆嘴巴不停,口水漫天。

也不知道是誰,突然發出一聲高呼:“哎喲,李公子回來了,可回來了......”

這一聲喊出,院子裡突然靜了一靜,隨即嗡的一下,就象林子裡突然驚飛的鳥羣,二十六外媒婆頓時向李益父子撲來,瞬間將兩人淹沒在一片紅羅傘之中........,

第323章 洪承疇的陰謀第467章 女真後面是蒙古第603章 兵臨燕京第600章 僉事發飆第422章 風雪滿滁州第214章 口水大戰第693章 進退維谷第892章 天倫之樂第35章 盜亦有道第1010章 真正的伏子第1138章 決戰羅姆套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943章 秦時明月第413章 牡丹花下死第773章 戰爭的目的第845章 堂審(上)第1156章 戰爭與平和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864章 埋伏第542章 呂宋排華事件第219章 未雨綢繆第470章 天地是一筐風景第75章 必須有真正的嫡系第857章 仁者愛人第669章 午門外的悲喜劇第660章 登基大典第867章 不會忘記第643章 心機第481章 妖精打架魔鬼來第709章 心悸的T字橫頭第6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554章 漢城亂戰第1085章 援軍第6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822章 不甘認命第848章 指紋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436章 秦王旌旗遮天來第805章 白登嶺第631章 趕鴨子上架第269章 秦王即位詔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1081章 太后搬磚第1153章 引蛇出洞第908章 大破鬼見愁關第205章 南昌還有顆釘子第1041章 白龜池第228章 爹多得叫不過來第863章 寒夜凝冰第74章 田一畝的損招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1060章 倫敦掠影第1169章 大結局第361章 趕赴江陰第672章 你敢不敢第820章 將計就計第694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230章 火箭溜第997章 秦淮夜話第569章 上山容易下山難第23章 贛州危局第166章 人才戰略第616章 漢奸的下場第1042章 天牢星第388章 香囊暗解第399章 鄭家來使第630章 帝都風水第843章 登聞鼓響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912章 洞吾大變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658章 返南京第1152章 步步爲營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104章 步步驚心(一)第877章 信不信由你第1161章 拉誰打誰第674章 旋璣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762章 龍吟第769章 又見金龍旗第730章 英國使者第670章 南京郊野麗人同行第714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16章 五雷轟頂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1081章 太后搬磚第602章 落了毛的鳳凰不如雞第533章 海洋戰略第709章 心悸的T字橫頭第190章 世上如儂有幾人?第968章 疑陣第845章 堂審(上)第1007章 詭異事件第486章 含煙帶露蓮心顫第370章 美人幽徑第194章 洗劫江南第120章 要挾第786章 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