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輿論導向

“林員外,你是沒看到,那情景,哎哎哎,別提多狼狽了!”

“劉掌櫃的快說說,最後怎麼了?”

“這還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蘇州知府勸也勸不住的事,結果被蘇州的百姓一通亂拳,打得那個鬧事的讀書人抱頭鼠竄,連鞋都跑掉了,有的躲進茅廁裡,掉下去.....不說了,不說了,有辱斯文啊!”

“出了這麼大的事,蘇州知府也不管?”

“民心所向,蘇州知府還能派兵鎮壓百姓不成?再說了,他就是有這份心,也沒這個能力調兵呀。

蘇州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傳遍整個江南,湖州衙門西街的勝德茶樓上,一時議論紛紛,剛剛從蘇州回來的劉掌櫃,被大家圍在中間,成了焦點人物。

湖州同在太湖邊上,同是江南魚米之鄉,自古便是文風鼎盛,如今湖州的讀書人,鬧得也不輕,從這勝德茶樓望去,便可望到州衙前的喧囂的場面。

“林員外,還是趕緊去勸勸令郎吧,趕緊回家,別看現在各地鬧得兇,又逢聖君在位,不至於用兵鎮壓,但如今讀書人這麼無理取鬧,已經激起多地的民憤了;

我聽說除了蘇州之外,嘉定、常熟、松江等多年州縣,鬧事的讀書人都被百姓驅散了,尤其是江陰,那就更不用說了。

江陰百姓忠義之名,天下皆聞,韃虜下江南時,屍山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城未肯降。天子派三百壯士過江救援,血戰一夜,殺敵無數,最後三百壯士全部戰死;

那元必武將軍身上插滿了箭矢。數不出有多少支,在戰死那一刻,他仰天大喊一聲,用盡力氣將那面黑色的旌旗深深插入大地。

元必武將軍那魁梧的身軀依着旗杆,屹立不倒,凌角分明的臉上,帶着一抹由衷的微笑,半睜着雙目,坦然地望着前面再也無法到達的江陰城。

諸位請想,元必武將軍雖然未能到達江陰城。但江陰的百姓不會忘記啊,往事猶歷歷在目,好不容易盼來大秦盛世,這才幾年時間啊!

這次江陰出來鬧事的讀書人也就那麼十個八個,結果剛一冒頭,就被江陰老少打得鼻青臉腫,還要將這些人驅逐出城,如今這些人就象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啊。”

“這......這也太過激了吧。這讀書人也是爲了維護聖人學說,何止於此?”

“是啊,是啊!”

劉掌握櫃搖頭道:“這事在我看來,還真是讀書人的不對。這次的風波。實因天子有意改革司法,使之更爲公正而引起。天子有言:刑罰的震懾力不於在它的嚴酷性,而在於它的不可避免性。

君無戲言,從這句話。便不能看出,天子實在是沒有重拾先秦酷法的意思,改革司法。只是爲了讓執法的官員更加公正廉明,儘可能杜絕官員貪贓枉法、殘害百姓。

天子一心爲民,改革司法實爲仁政,善莫大焉。然而現在卻被人硬說是重法輕儒,這理由明眼人一聽就知道是牽強附會。”

“劉掌櫃,你這話不對,既然這理由明眼人一聽就知道是牽強,那什麼天下這麼多讀書人起來反對呢?”

“諸位別急,你們先想想,若是天子的司法改革真的實行下去了,這得利者是誰?受害者又爲誰?”

“哦哦,照劉掌櫃這麼說,得利的無疑是普通老百姓,受害的則是那些存心不良的官吏。”

“對了嘛,天子這一改革,等於是斷了他們貪贓枉法的門路,這天下的官吏何其多,如今事情鬧得這麼大,少不了有人在背後煽風點火,刻意鼓動。很多讀書人只是被人當槍使罷了。”

那林員外聽到這,悄悄退出人羣,匆匆下樓而去.......

江南富裕,商貿繁榮,各州府多有商會。而這些商會,只要夜不收打聲招呼,就會有無數的象劉掌櫃這樣能說會道的掌櫃和夥計,一同展開強大的輿論宣傳攻勢。

這次秦牧不動用兵隊和官府的力量去鎮壓讀書人,卻是發動普通老百姓,對讀書人的抗爭行爲加以譴責,效果十分顯著。

自從贛南開始,秦牧就在大力扶植工商業,並鼓勵各地商人成立自己的商會組織,毫無疑問秦牧是想把資本階層扶植起來,以對抗傳統的士紳階層。

這場浩大的宣傳反擊戰,效果如此顯著,各地的商會組織當居首功,夜不收平時就與這些商會有很密切的聯繫,很多信息都是通過商會收集而來的。

這次兩者配合默契,使得這場輿論反擊戰得以迅速鋪開,併成功引領了民間的輿論導向。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可以算是資本階層與傳統的士紳階層的第一戰。

在南京這個帝都,這場輿論戰打得更加激烈,明年三月,禮部將舉行春闈大考,全天下取得了參加禮部試資格的士子幾乎都雲集到了南京城。

而另一方面,南京城也是秦牧控制力最強的地方,也是他扶植的資本階層的大本營,讀書人集體叩闕上書,市井間無數掌櫃、夥計在猛噴口水,他們散於人羣之中,大肆宣傳,大街小巷,只要有人羣聚集的地方,總是少不了這些人的身影。

以前,天下的話語權幾乎都掌握在讀書人手中,他們說什麼,普通老百姓就信什麼,一個讀書人足以影響十里八鄉的普通民衆看待事事的角度和取向。

這次卻大是爲不同,那些能說會道的掌櫃和夥計,開口就先打出維護天子的旗口,如果秦牧是一個無能的君主,百姓一定不會吃他們這一套。

但恰恰相反,秦牧這個皇帝在民間的威望非常高,很多百姓主動在家給他立長生牌,早晚焚香供奉。

在無數掌櫃和夥計的口中,讀書人是在故意與皇帝作對,這樣一來,很容易就贏得那些對皇帝感恩在心的百姓的支持。

夜不收又在其中散佈很多陰謀論,說讀書人是被那些貪官污吏煸動,而那些貪官污吏是擔心皇帝改革司法後,沒法再搜刮民脂民膏,因此鼓動了這場風潮,想讓皇帝知難而退。

無論在什麼時候,陰謀論總是更有市場。

不管士子們如何慷慨陳詞,在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陰謀論面前,都只能甘敗下風。

天下的老百姓對貪官污吏,總是深惡痛絕的,只要把它們定爲始作俑者,百姓總是寧可信其有。

更何況,這場風潮,背後確實有不少官員爲了自己的利益在煽風點火,還真沒太冤枉他們。

寬闊的大秦門外,出現了從未見過的過幕,數以千計的士子在叩闕上書,外頭則圍着數萬百姓,紛紛對裡頭的士子大聲指責,說他們不明是非,助紂爲虐,聲浪如潮,場面幾乎失控。

朝廷趕緊調兵維護秩序,將外圍的民衆與裡面的士子隔開來。但是,民衆並未因此罷休,千夫所指,責備之聲甚囂塵上。

有些激進的,甚至開始往裡頭扔爛菜頭臭雞蛋,弄得裡頭跑地請願的士子跟遊街示衆的犯人似的。

這下子所有士子裡外不是人,跪也不是,走也不是,他們來大秦門前,多少有點“爲生民立命”的意思。

結果“生民”們卻將他們的行爲看成了不明是非,助紂爲虐。那些爛菜頭、臭雞蛋一陣陣的扔進來,砸得士子們狼狽不堪。

爲生民立什麼命?

這只是你自作多情。

從來沒有哪個朝代的讀書人集體請命時,遇到下層百姓如此激烈的反對,這真是有史以來,最奇怪,最詭異的一幕。

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943章 秦時明月第463章 昨日黃花東林晚第870章 護駕第780章 鼠輩夜襲第1135章 亞歐分界線第1124章 皇帝有危險第1078章 這裡的黎明亂糟糟第571章 絕地求生第970章 南下錫蘭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563章 殺聲直透九重天第526章 第一臺蒸汽機第745章 梅子黃時雨第241章 弘光即位第994章 外使覲見第820章 巨闕出鞘第434章 巨螯未斬濤千丈第792章 擒賊先擒王第1016章 鳥獸散第193章 橫掃六合,天命歸秦第171章 模擬實戰練兵第130章 大混戰(三)第260章 仗劍渡長江第257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549章 豁然開朗第409章 觀望第1章 初到秦淮第1058章 雙刃劍第166章 人才戰略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34章 雙雙遇險第568章 有喜有憂第1027章 按部就班第587章 生擒多鐸第653章 伏子第82章 月佬來了第847章 風潮第749章 飛翔第715章 核心利益第849章 抓真兇第995章 私奔第235章 暗箱操作第697章 兩頭忙第119章 路不拾遺第130章 大混戰(三)第413章 牡丹花下死第866章 洪保的小報告第1125章 亂局第1074章 坐困愁城第183章 洞庭煙雨醉鶯歌第608章 對女真人的處置第860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927章 文明的衝突第899章 留個暹羅作點綴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839章 阿爾泰山的雪第958章 德干總督第851章 長安城裡的新鮮事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326章 八股之爭第606章 雙喜臨門第681章 煙火之戰第515章 鄭彩的消息第1043章 年終茶話會(上)第55章 大姑娘上花轎第440章 撥刀相向酒內情第376章 美人相求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135章 紅娘子有些不對勁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1079章 巴黎之心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第478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581章 神奇的夜襲第223章 重設軍事體制第125章 呂督師也想歸附大西王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43章 水西兵馬來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429章 戰略武器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738章 蘇祿蘇丹國王子第782章 蘇祿海上的狼第677章 金鑾殿上全武行第1053章 沒有籌碼的談判第1064章 克倫威爾的心思第661章 秦風篇第817章 軍與商第538章 地球儀第1118章 內鬼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759章 朕不是背水一戰第383章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343章 勸降顧三麻子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893章 秦史第811章 夜襲積石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