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專業性

在明太祖朱元璋親自爲新上任的官員編寫的《到任須知》中,規定新官上任第一項任務是弄清“祀神若干?”並祭拜天地,爲當地百姓祈求風調雨順。

正所謂國之大事,在祀在戎。春祈秋報二次祭祀向來被視作頭等大事,把這項任務放在到任的首位可以理解。

新官的第二項任務是:視察慰問養濟院孤老。歷朝多以孝治國,因此祭拜完天地,就要慰問老者,這也是符合歷代的治國理念的。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規定新官到任後的第三項任務,是要視察獄囚。

換而言之,司法刑獄之事,被放到了所有政務的前面。

在朱元璋看來,刑獄者死生所繫,實爲重事,故報祀神之次即須報知。本衙門見禁罪囚議擬已完若干?見問若干?其議擬已完者,雖系前官之事亦宜詳審決放,見問者到任尤宜究心。中間要知入禁年月久近、事體重輕。何者事證明白?何者取法涉疑?明白者即須歸結,涉疑者更宜詳審,期在事理獄平,不致冤抑。

生命是無價的,一但錯判人生死,再多的物質補償也難以彌補。

朱元璋這個農民出身的皇帝,非常清楚刑獄的重要性,以民爲本的思想深植於朱玩璋的心目中。

不可否認,朱元璋非常狠,在位期間,把朝堂上的高官顯貴幾乎屠戮一空,但他對下層百姓,卻是真的好,比以往任何一個皇帝都好。

只是出於時代的侷限,他雖然重視司法刑獄,但想出的辦法卻仍是治標不治本。

不管他再怎麼重視,司法審判權撐握在行政官員手上,而行政官員是層層管轄,下級對上級負責。上級對下級加以控制,在具體的司法審判中,沒有相應獨立的審判權力,受到行政上的強力掣肘。

打個比方,一個官員爲了完成修水利的任務,便可以隨意侵吞百姓的田地、拆毀百姓的方子,而且幹得“大義凜然”。完全不用擔心觸犯法律。

有可什麼可擔心的呢,司法審判權就在他們手上呢。

總之,司法審判不能獨立出來,牽扯到了太多的現實利益,不管你再怎麼重視,也不可能讓司法變得公正。變得清明。

秦牧把司法審判權從行政體系中獨立出來,並規定上級司法部門也不得隨意干涉下級司法部門的司法審判過程。目的就是爲了保持司法的獨立性。

爲此,他可謂是處心積慮,費盡了心思,甚至不惜主動限制皇帝的權力。

在這方面,楊慎考慮得也非常多,他對秦牧說道:“陛下。司法要獨立於行政與立法之外,這是保證司法公正的必要手段。但誠如陛下所言,除了司法的中立性與獨立性之外,還有專業性。

陛下之前對醫院、以及縣丞、同知等各級司法官員培訓,也正是爲了保障其專業性。但在臣看來,這遠遠不夠。

司法一但從行政系統完全分離出來,其專業性就將顯得更爲重要。現在的司法權力與行政權捆綁,很多東西可以用行政命令掩蓋。一但司法從行政中分離出來。它不但不能再得到行政權的掩飾,而且司法部門的判決若不夠專業精準,立即就會遭到行政、立法、監察等體系的官員的質疑,同時也難以服衆。

所以,在沒有一支專業的司法隊伍之前,貿然把司法與行政分離,恐怕事情會適得其反。與陛下期望的結果大相徑庭。”

楊慎的話很好理解,司法與行政捆綁時,司法公不公正可以用行政需要來掩飾,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縱有違背法律的行爲,也可以託其名爲國家需要。

一但分離出來,就不能找什麼國家需要的藉口了,一切按法律來辦事,國家需要你也不能隨意侵害普通百姓的權益,法律就是法律,它不再是行政的附屬品。

相反,司法會對行政形成強大的制約力,那麼,行政體系也不可能會給司法體系提供“掩護”,而且會盡可能的質疑司法,以儘可能的消除司法對行政的制約力。

要經得起各方質疑,司法體系本身就要足夠專業,讓人挑不出毛病來才行。

秦牧問道:“對此,楊卿有何建議?”

楊慎拱手爲禮答道:“陛下,之前的法醫培訓,以及對地方上的司法官員的培訓,都只是臨時的,司法要獨立出來,要有一支專業性很高的司法官員隊伍,那麼,臣以爲,必須制定一個長效的機制,長期培訓司法官員,而不能使用這先前這種突擊式的、臨時性的方式來被動應對。

臣建議,仿照外交部的外交學院,成立一個司法學院,專門用來培訓司法方面的人才,並制定相應的人才提拔任用機制,確保司法官員的專業性和自身的人格品質。”

這一點,秦牧想也沒有多想,就說道:“此事既然由楊卿提出,而楊卿又精通律法,掌管着大理寺,這個司法學院就交由楊卿來籌辦吧,需要什麼,朕會盡量滿足楊卿,朕希望看到,司法學院能儘快辦起來,並能培教導出一批批出色的司法人才。”

楊慎也沒有多推辭,當即起身答道:“臣遵旨。”

楊慎離開後,秦牧又獨自思索了許久,現在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這件事上,此事關係重大,是他所有改革的核心。沒有獨立的、完善的司法體系,就沒法對各級官員加以有效監督,也就無法長期保持政治清明。

但是司法獨立這本身是一項創舉,歷史上從未有過,而且還要放到君權的政治體制下,這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爲此,秦牧有些心力憔悴的感覺。

他躺在搖椅上,身上蓋着一張毯子,柳如是站在後面,溫柔地幫他按着頭部,眼中很自然是流露着一縷疼惜的神色,只有她知道,爲了司法改革之事,秦牧付出了多少精力。

“縱觀歷朝歷代,享國三百年者少有,隨着時間的推移,總是陷入盛極而衰,衰而亡的怪圈,這幾百年就要輪迴一次的歷史怪圈似乎永遠也難以打破。”

秦牧閉着眼睛,一邊享受着柳如是的按摩,一邊彷彿在喃喃自語,柳如是靜靜地聽着,也沒有插話。

“朕縱觀歷朝亡國的內因,總結下來無非是吏治的敗壞,以及畸形的稅收制度。其他因素或有,但主要的還是這兩項因素。吏治敗壞則奸臣當道,賢臣必受排擠。稅收畸形則制約國家發展,扭曲社會生態,終於導致國家入不敷出。

吏治敗壞真的不能控制嗎?倒也不見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以前歷朝把司法與行政捆綁在一起,官員既是球員又是裁判,司法對他們的約束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情況下,怎麼能防止吏治敗壞呢。

朕要把司法體系獨立出來,連皇帝也不能干涉,但願能打破這個歷史的怪圈,這樣即便不是最好的,想必也不會比原來更壞。”

秦牧的聲音有點微弱,卻又象在堅定自己的意志,柳如是聽了,心中萬分感慨,不禁動情地輕喚一聲:“陛下.....”

她飽讀經史,眼前這位皇帝,與歷代所有皇帝都不同,他的膽略和遠見,令她佩服得五體投地,甚至可以說是讓她爲之癡迷。

司法獨立,這樣的驚天創舉,誰敢想過?誰敢做過?她情不自禁,第一次主動俯下身來,輕吻秦牧的額頭,吻他的脣.......

第1090章 借力打力第961章 我有一個要求第97章 反,還是不反?第451章 伍應福的寂寞第1081章 太后搬磚第1115章 陰霾籠罩第118章 南邊放出一頭狼第84章 李自成的戰略走向第400章 繡出江南之韻第930章 秋天的麥子第1083章 殺出盧浮宮第1144章 伊斯法罕第650章 八部聯軍第785章 白起城第972章 心態第190章 世上如儂有幾人?第54章 兩不安生第786章 雙管齊下第813章 橫渡瀚海第349章 靖江水戰第772章 告捷第1102章 深遠的影響第610章 老色爭妍如許第313章 迫上梁山第193章 橫掃六合,天命歸秦第778章 昏君第260章 仗劍渡長江第999章 橫須賀第189章 咱們吃煎餅,一直吃第141章 給張獻忠來頂綠帽?第435章 殺氣摧山撼塵寰第18章 亂世匪蹤第175章 科學實驗第775章 入侵河套第252章 艦炮第582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468章 開放包容的政策第875章 快速推進第26章 朱騰戰死第323章 洪承疇的陰謀第711章 可憐的阿基諾第1135章 亞歐分界線第287章 東下江南還是北上河洛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第592章 吳三桂之死第388章 香囊暗解第56章 亂世用重典第690章 哀兵必勝第710章 潤物細無聲第947章 紐帶第1086章 風雲變幻第163章 今夜圓房第1018章 死地第667章 時也勢也第194章 洗劫江南第573章 誰是叛徒第685章 過年不容易第302章 風雨暗金陵第835章 靜夜思第158章 國色天香董小宛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152章 紅娘子版《瀏陽河》第526章 東海大戰(七)第1068章 巴黎西郊之戰第768章 孤獨的闖入者第1075章 夜渡塞納河第268章 各懷心思第483章 女人的問題第422章 風雪滿滁州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520章 東海大戰(一)第692章 一個條件第147章 “吟”詩一首殺一將第596章 兵馬未動,大義先行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1125章 亂局第807章 迎頭痛擊第809章 單于夜遁逃第948章 二手武器第478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976章 高朗步港第218章 居庸關.鬼門關第134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645章 我想成立個外交部第195章 回贛南第500章 窮途末路的螯拜第295章 天命所歸第866章 洪保的小報告第1074章 坐困愁城第208章 李自成VS崇禎帝第1093章 好望角第495章 羣情鼎沸第617章 文化價值觀輸出第321章 帝王之璽第890章 給子孫留個後花園第455章 西南策第935章 這是危機嗎第797章 血色臨洮第247章 舊恨新仇第254章 南明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