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誰來當皇帝?

墨離站了起來,來回走了幾步,突然說道:“立即宣佈京師淪陷,帝后駕崩的消息。另,傳本官命令,三軍將士、州府官吏,包括在前線作戰的將士,一律全部縞素,爲帝后服喪,舉行國祭,不得有誤。”

衆人俱是一凜,紛紛從悲痛中回過神來。東方瑾沉思了下,似乎有些明白墨離的用心了。

“明慎,你立即擬一道討賊檄文,馬上發佈出去,抨擊李自成輕辱先帝后遺體之事,要將逆賊在京師之暴行大白於天下。同時,要有力表達我們新遼軍一定會興兵討伐逆賊的信心和決心。”

將逆賊李自成的暴行大白於天下,首先就從輿論上、道義上搶佔了一個制高點,從而讓天下人都看清了李自成的嘴臉,都來譴責李自成的暴行,讓他失去民心支持。

輿論的力量是強大的,這一點墨離可是堅信不疑的。

“是,屬下立即照辦。”陳衍當即應道。

“傳本官令,所有將領不得離營,要注意安撫士兵,掌握軍心動向,防止出現士氣崩潰和騷亂,加強訓練,隨時待命。

留守各州縣的官員、士兵即刻起停止一切休假,積極訓練,籌措糧草物資,準備北伐,以應變天下變局!”

。。。。。。

隨着墨離的一道道命令發下,湖廣各地官員士兵盡皆縞素,各州主官更是在衙門口設起了道場,爲大行皇帝和皇后超度祈福。

各地軍營之中,各主將亦根據墨離的指示,紛紛招集將士,宣傳李自成在京中的惡行,詳細分析李自成的種種作爲天怒人怨,不得民心,勢必敗亡的道理。

同時以墨離的名義,號召兵將刻苦訓練,以期來日率兵殺入京師,爲大行皇帝報仇,蕩平逆賊。

墨離之所以第一時間大發討賊檄文和安民佈告,爲大行皇帝祈福超度等等,無非是要告訴湖廣治下的百姓們,皇帝雖然死了,但還有他墨離在,湖廣這片天就不會塌下來,讓百姓們安心耕作,墨家軍完全有能力保證他們的安全。

襄陽城裡的襄王朱翊銘得知崇禎帝崩後,驚怒交加,大病一場,竟然臥牀不起,沒兩天也撒手人寰。

朱翊銘的長子朱常清早幾年夭折,如今僅剩下二兒子朱常澄一根獨苗。但是朱常澄此時年不過六七歲,根本不能處理什麼公務,墨離率兵進駐襄陽城後,主持大行皇帝的祭奠,於是襄陽城的一應事務亦悉數交由墨離處理。

墨離自發布崇禎駕崩、軍民爲之服喪的消息後,他的命令很快被傳達下去,並迅速落實。

襄陽、荊州、武昌、長沙,乃至江西境內由墨家軍控制的州府各縣,所有官兵和官吏全部縞素,一身喪服,無數的百姓軍民一齊痛哭。

老百姓的感情很淳樸,崇禎朝廷的苛捐雜稅或許給許許多多的百姓都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可是,君權神授的思想一直是普羅大衆的單純想法。在他們看來,皇帝就是頭上的天。

但是現在天塌下來了,他們被告知皇帝死了,幾乎所有人都感覺手足無措了。他們很多人都沒有接受過教育,他們不知道,皇帝其實也是人,只要有實力,誰都可以做。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湖廣境內,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是這片白色,除了天上降下的雪,還有無數軍民身上的喪服。這片白色,讓人倍感不舒服,倍感淒涼。

還好,湖廣的百姓的茫然失措很快就得到了緩解。

因爲,湖廣總督墨離接連發了討賊檄文、安民佈告,以及各種舉措。同時,墨家軍頻繁調動,大舉拉練,積極向河南、山西挺進,強勢的向李自成逆賊發動進攻。

這種種舉動,無不在宣示墨家軍在湖廣的強勢存在,無不在告訴所有的百姓們,天,還沒有完全塌下來,只要有墨離在,有墨家軍在,湖廣的這片天就不會塌。

近一年來,墨離在湖廣大量推廣雜糧種植和新式種養,湖廣各地糧食喜獲豐收,產量大幅翻番,而且通過重新丈量土地和組織流民以工代賑,開墾荒地,讓許多無地可耕的流民和災民都有了耕地,能夠自食其力。現在在湖廣百姓們心目中,墨離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百姓們信任墨離,信任這個給他們帶來安定生活和富足糧食的年輕人。

他們同樣也堅信,只要有墨家軍在,將來一定可以確保湖廣無虞。

帝崩的消息傳到南京後,所有人都震驚了。

留都南京的官員們無不大驚失色,痛哭流涕,遙祭縊死的大行皇帝。

大明自永樂之後,一直採用兩京制,南京與京師一樣,依然保留有六部九卿這一套領導班子,這也是大明的特色之處。

大明一共有十三個省,在日常治理方面,一直按南六北七劃分,南京這套班子負責南方六省的治理,因此,南京六部官員其實是和北京六部大臣地位相差無幾的。

因爲南京所在的南直隸地區轄十五個府又三個直隸州,相當於今江蘇安徽兩省及上海之地,卻不設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三司,原來三司執行的職權便由南京六部負責,其中又以南京戶部、南京兵部的權力最重。

南京戶部負責徵收南直隸以及浙江、江西、湖廣諸省的稅糧(此四地所交稅糧幾乎佔了明帝國的一半),同時還負責漕運、全國鹽引勘合。

至於南京兵部,則負責南京地區的守備,南京地區的49個衛,都隸屬南京兵部尚書指揮。南京兵部尚書一般掛“參贊機務”銜,會同鎮守太監和南京守備勳臣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務。

而且南京作爲留都,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守在國門的京師一但淪陷,南京立即就可以替補上陣,履行中央政府職能。

哭過之後,人們纔想起,皇帝沒了,可以再立,北京沒了,還有南京,大明與歷朝歷代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在留都南京一直保留着一套完整的領導班子,六部九卿一應俱全,連司禮秉筆太監都一應具全,與京師相比,就差沒有皇帝了。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哪怕京城淪陷了,皇帝大行了,只要重新擁立一個皇帝,按常理,整個帝國的機構就可以恢復正常運轉了。

但是問題就出在這個皇帝上,誰來當皇帝?

第140章 哭泣的大淩河城第143章 胖太極,你還想逃嗎?第244章 誘敵第236章 老回回馬守應第247章 鏖戰劉文秀第211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63章 曹變蛟的態度第249章 傷心秦漢經行處第214章 受挫第132章 星火燎原第273章 血戰大淩河第138章 一碗肉湯第44章 意亂情迷第105章 廷議第106章 孫承宗的新任務第203章 萊陽城破,我的頭呢?第182章 爲他人作嫁衣?第162章 陵園遇刺第127章 周遇吉陣前請命第148章 整軍備戰第277章 南京的危局第147章 風波再起第190章 借題發揮?一路向西第90章 聲東擊西第193章 曹變蛟來援第9章 憤怒的墨離第38章 夜上黑雲寨第163章 曹變蛟的態度第91章 第一良將第227章 李養純反攻新遼軍第68章 李定國第136章 進駐錦州第88章 攻與防第241章 武昌失陷第36章 有人劫道第227章 失血與輸血第93章 你就是廢物第191章 祖大成急了第73章 地雷初戰第61章 今晚你可以來找我第160章 封賞,分化第21章 祖大壽要斬墨離第3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13章 伏擊第164章 天子亦苦第2章 變故鵲起第283章 哭泣的盛京第125章 出兵遼東第142章 混戰鰲拜第239章 你太年輕了!第93章 你就是廢物第183章 顛倒黑白第63章 馬進忠第3章 打野戰的關鍵第267章 京城告急第64章 加盟第264章 陳婉兒的尖叫第90章 聲東擊西第114章 逼近河曲第230章 把你第三條腿打骨折第187章 做個交易第264章 陳婉兒的尖叫第3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211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32章 星火燎原第90章 聲東擊西第28章 商議第104章 洞房花燭夜第173章 十一抽殺律第247章 長沙之戰第231章 王法是個啥東西第179章 過此劍者死!第129章 援軍來了?第157章 傳國玉璽第86章 山雨欲來第33章 崇禎的心思第100章 樑佩君秋後算賬第141章 蒼天有淚第259章 炮轟袁州城第49章 撞擊式燧發槍第115章 水克火第14章 戰後第7章 三英戰鰲拜第252章 偶遇李巖第116章 草菅人命第125章 出兵遼東第132章 星火燎原第126章 誓師出征第172章 到底誰會死?第238章 白水河,紅水河第274章 大淩河之殤第112章 喜事第264章 陳婉兒的尖叫第225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179章 過此劍者死!第103章 成親進行時第121章 穩定秩序第262章 洞庭湖水師第35章 果兒表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