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廢黜

面對朱祁鎮的質問,以胡濙爲首的文武百官無一人出聲,有些人更把眼睛投向于謙。這些天,于謙升兵部尚書,總攬京城軍事,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風光無限,不知有多少人暗中眼紅,只是也先隨時有可能打到京城,人人惶恐不安,才由着于謙大權獨攬。

再次傳來土木堡的消息,卻是宋誠率殘存的兩萬多人接二連三地打勝仗,甚至把被俘的太上皇都救回來,最後更是把也先打跑了。

面對張輔一封接一封的報捷奏摺,百官茫然,怎麼如狼似虎的瓦剌軍突然變成紙老虎了?不會是張輔神經錯亂,胡亂報捷吧?

百官們打從心眼裡不信,朱祁鈺是打從心眼裡不願意相信,每天如熱鍋上的螞蟻,心情一天比一天暴躁。

于謙爲防萬一,繼續備戰,直到朱祁鎮要回來,才讓百姓停止修補城牆,可勤王之師一直往京城趕,沒有接到回去的命令。

而朱祁鈺卻給沿路的州縣下旨,阻止朱祁鎮進京。

如今,朱祁鎮回來了,不管朱祁鈺如何阻撓,沒有下旨百官相迎,他還是站在奉天殿上,當面責問。

于謙感覺到無數道視線投在自己臉上,依然沉默,當時那種情況,不這樣做,只怕朝廷早就南遷了。

朱祁鎮道:“衆卿沒有話說嗎?”

一陣沉默之後,胡濙道:“老臣愧對先帝。”

他是託孤老臣,可朱祁鎮聽信王振的讒言御駕親征,他沒勸阻,王直於謙等人另立新帝,他也沒有勸阻,可不是愧對先帝?

朱祁鈺總算回過神了,這不對啊,你一上來就氣勢洶洶地責問,問得文武百官啞口無言,接下來是不是要復位?

“太上皇北狩,舉國上下人心惶惶,若非百官應對得宜,大明危矣。”

百官一聽,可不是,當日你被俘的消息傳來,我們都以爲大明完了,就差回家收拾東西帶老婆孩子跑路了。

王直是老實人,道:“皇上所言極是,虧得於大人力挽狂瀾,穩住局勢,才能等到太上皇回營,打了勝仗的那一天。”

于謙道:“臣不敢居功,臣爲天下計而已。”

雖然也先沒有打到京城,但誰也不敢說于謙做無用功,他力主在京城迎敵,極力反對南遷,已經是大功一件,何況這些天他一直沒閒着,一直在積極備戰。當然,最後也先在土木堡被打跑了,沒有機會打到京城,可如果也先真的打到京城呢?

朱祁鎮道:“朕曾說得勝才歸,於卿把朕的話當耳邊風了嗎?”

于謙道:“臣惶恐。”當時那個情況,誰也不敢相信您老真能打贏好嗎?

朱祁鈺道:“朕從不敢覬覦大位,太上皇一意孤行,北狩不歸,百官逼迫過甚,朕爲江山社稷計,不得已登大寶。這些天,京城人心惶惶,百官多思南遷,朕如在懸崖邊上,如今太上皇回京,不思朕爲此憂思過甚,百官殊爲不易,反而見責,是何道理?”

你不搞什麼御駕親征,老實在京城呆着,不是什麼事都沒有嗎?弄成這個樣子,害得我閒散王爺做不成,只好當皇帝爲你收拾手尾,你還好意思怪我?

“郕王此言差矣。”張輔道:“皇上御駕親征所爲何來?北邊禍患已久,非一日也,如今得勝,定然保十年安寧。”

朱祁鎮進宮,張輔和宋誠、張益、許清華、顧淳幾人一直跟隨在後,直到朱祁鎮敲響大鐘,宋誠纔出殿帶兵前去換防,張輔一直站在殿角,朱祁鈺和百官過來,所有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朱祁鎮身上,直到他出聲,才注意到他。

有人驚呼道:“英國公?”

這位也是四朝老臣,而且戰功赫赫。

張輔道:“當日皇上御駕親征,以國事相托郕王,縱然皇上一時不察,身陷敵營,諸公也應該把皇上救回來,何以不救皇上,反立新帝?”

因爲天朝上國不能受韃子威脅啊。很多人想這麼說,話到嘴邊卻沒有說出來,形勢未明,還是觀望一下的好。

朱祁鈺道:“當日百官逼迫過甚,朕也是不得已。”

此時,唯有拿當日被逼當皇帝說事,如果我登大寶是錯,那也不是我的錯,我是被逼的。

朱祁鎮道:“下旨沿路州縣不得開城門讓朕通過,也是百官逼迫你的?”

朱祁鈺沒話說了。羣臣也在看他,當日是他們逼朱祁鈺登基的,所以這次朱祁鎮回京,他們願意繼續擁護朱祁鈺,只想讓朱祁鎮當太上皇,同時他們希望朱祁鈺熱烈歡迎朱祁鎮回來,這是打了勝仗的太上皇該享的福利。

朱祁鈺卻一直拖延,爲此朝上奏摺的王直髮火,甚至朱祁鎮到城門口時,還不肯去迎接。這就是點過了。

現在,朱祁鎮竟說,朱祁鈺下旨讓州縣不得讓他進城,羣臣見朱祁鈺無言以對,貌似確實下過這樣的聖旨,不僅心裡嘀咕。

羣臣怪異的眼神讓朱祁鈺不自在,他道:“朕爲的是防今日之事。”

就在這時,宋誠悄悄走進來,站在殿角,朱祁鎮望過去,他便點了點頭。

三大營本就是皇帝親軍,九死一生從戰場上浴血奮戰回來,人人帶着煞氣,十二衛的人哪敢跟他們硬碰硬?何況朱祁鎮回來了,這是要接管宮城的節奏,誰也不敢不配合。宋誠兵不血刃,很快便接掌了宮城。

朱祁鎮心裡稍安,只要宮城在自己手中就好。他道:“防今日之事?你也知道你實爲篡位?”

“朕何曾篡位?實是百官逼迫朕!”朱祁鈺大聲道。

皇城已在自己手中,還跟他廢什麼話?朱祁鎮立即宣佈:“土木一役,乘輿被遮,建立皇儲,並定監國,不意監國挾私,遽攘神器。朕受臣民愛戴,再行踐阼,諮爾臣工,各協心力。”

百官大驚,太上皇這是宣佈廢黜皇帝嗎?怎麼着也得用太后的名義啊,就這麼廢了?

朱祁鈺怒道:“朕何曾挾私?朕是皇帝,你怎能廢黜朕!”

朱祁鎮道:“來啊,送郕王回府。”

樊忠帶兩個軍士上前,朝朱祁鈺行了一禮,道:“郕王殿下,請吧。”

第36章 明天殺第97章 機會還是折磨第232章 就要回京了第227章 接風宴第193章 可怕的機會第238章 要想辦法第135章 刺客第157章 宋誠的心計第37章 調包第242章 禽獸啊第157章 宋誠的心計第219章 說好的勝利呢第10章 獻計第59章 當面質問(求收藏)第140章 通過了第30章 女大夫第235章 得送禮第164章 心計第155章 各自擔心第241章 爲了倭女第202章 臣服第89章 人選第127章 當街彈劾第210章 哪裡來的自信第84章 恩將仇報第83章 風骨第117章 爭論第39章 小子,納命來(求收藏)第105章 倚老賣老第207章 信子的改變第131章 迅雷銃第164章 心計第164章 心計第97章 機會還是折磨第198章 服未第139章 真相第25章 信用問題(求收藏!)第70章 爲朕分憂第242章 禽獸啊第214章 如何治理第94章 就這樣吧(求收藏)第13章 軍心第13章 軍心第222章 都是閒出來的第188章 總有些事第70章 爲朕分憂第82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249章 火氣都大第49章 朕乃皇帝非太上皇也第181章 已定第170章 悔之莫及第26章 跑得了嗎第252章 母子第66章 倔強第55章 一已之私(求收藏)第116章 左右爲難第75章 孝心第205章 要怎麼報仇第38章 脫困第11章 你們皇帝被俘了第80章 魚餌第88章 氣不過第244章 君臣相見第213章 應對之道第139章 真相第148章 隱情第95章 沒有資格第210章 哪裡來的自信第131章 迅雷銃第2章 敵侵第227章 接風宴第68章 喜說大話第246章 亂了第212章 大怒的足利義政第215章 行刺第141章 多種選擇第52章 敢威脅老子,打死第84章 恩將仇報第155章 各自擔心第197章 誰人多第24章 也先的驕傲第192章 出海第13章 軍心第119章 各有所謀第32章 激也先(求收藏)第55章 一已之私(求收藏)第219章 說好的勝利呢第77章 萬事起頭難第225章 各得其所第88章 氣不過第34章 用計第128章 失控第64章 家族第120章 不能這樣算了第127章 當街彈劾第193章 可怕的機會第81章 湊熱鬧第88章 氣不過第4章 殺敵纔是王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