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找碴

宋誠像看傻子一樣看伯顏貼木兒,直看得伯顏貼木兒莫名其妙,才道:“難道你真以爲口頭上服個軟,就能要到糧食?我們的糧食不夠吃,百姓常年捱餓,難道你想讓皇上置捱餓的百姓不顧,撥糧救濟你的部衆?”

也先和伯顏貼木兒從不認爲大明的百姓有缺衣少食的時候,他們認爲,大明生活安穩富足,他們做夢都想奪取這花花江山,讓自己和部衆過上這樣的生活。

你們會缺糧?開玩笑。

“宋大人莫說笑。”伯顏貼木兒搖頭苦笑,眼前的少年,連說謊都不會。

宋誠喊陳春橋進來,道:“陪元帥去看看農夫們的米缸可有糧食。”

陳春橋親眼目睹十多萬同袍死在瓦剌人的屠刀下,對伯顏貼木兒哪有好臉色,板着臉,冷冷道:“元帥,請吧。”

伯顏貼木兒朝宋誠點點頭,隨陳春橋走了出去,天快黑纔回來,臉色極其難看。

錦衣衛除了監督百官之外,京城中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報上來,要找一些貧窮的百姓讓伯顏貼木兒參觀,有何難?

宋誠道:“如何?”

“這位陳千戶說,現在是過年,他們的生活比平時要好一些。可是,我看他們衣服打着補丁,吃的是能照見人影的湯水,陳千戶說是稀粥。”伯顏貼木兒心頭沉重,這還是在京城,明人生活如此貧因,他好意思張口要糧嗎?

“你現在知道皇上有多難了嗎?”

“可是,我在路上看到,百姓着新衣逛廟會。”這也是伯顏貼木兒難以理解的地方,何以差別這麼大?

宋誠道:“看事情不能看表面。你在路上看到的是表面。”

接下來幾天,朱祁鎮沒有宣伯顏貼木兒進宮,伯顏貼木兒也沒有求見朱祁鎮,天天在院中長吁短嘆。

元宵節那天下了開春的第一場雪,燈會在一片銀裝素裹中熱熱鬧鬧地開始,到半夜才散,再好看的燈,在後世人來說也算不了什麼,宋誠有些無聊,賞燈的時候格外沉默。

正月十六,年後第一次早朝開始,伯顏貼木兒以瓦剌使者的身份參與朝會,而讓他意外的是,參見皇帝畢,他剛想說話,一個身材矮小,長相奇怪的男子站出來,大聲指責着什麼,說到激動處,手臂揮舞個不停。

倭國使者三天前到京,宋誠有過打悶棍的念頭,最後還是放棄了,來一撥弄死一撥,人家再送一撥,什麼時候是盡頭?不如一次性解決。

舉國的上下都在放假,只有臚鴻寺卿不得清閒,那些朝貢留在京中的藩國使國就沒讓人省心的時候,倭國使者松下十三在放假期間遞國書,他也得接着,見對方一臉煞氣,像隨時會點一把火把臚鴻寺燒了的樣子,趕緊按排他今天覲見。

松下十三的漢話說得不怎麼好,朝臣們費了好大勁也沒聽清他說什麼,朱祁鎮就更沒聽清了。

從這些人一上岸,一行二十人的底細就被番子摸透了,他們一路所作所爲,在他們到臚鴻寺之前,番子就報到宋誠這裡。這個松下十三,據說是倭國有名的武士,眼看他說着說着,有衝上去和朱祁鎮理論的架勢,金吾執全神戒備。

宋誠只是面無表情冷眼旁觀。

既然決定對倭國動兵,朱祁鎮也就懶得敷衍松下十三了,這幾天朱祁鎮總覺得愧對伯顏貼木兒,剛纔見他站在覲見的使者隊伍中,覺得頭都擡得起來,這時心情哪好得了?

“兀那使者,你說什麼,朕聽不清。着臚鴻寺卿理清倭國所求,奏上來。”

周濱想哭,自從他做這個官就沒一天睡安穩覺,現在倭國使國倒黴,別人都逃得遠遠的,只有他逃不掉。

他向宋誠投去求助的目光。

宋誠感覺到他的視線,看了他一眼,出列道:“皇上,倭國上次派來的使者極爲無禮,在臣府中胡作非爲,這次派來的使者卻咆哮金殿,實是可惡。念及倭國乃蠻夷野人,不曾教化,臣請皇上原諒他這一次。

大明乃泱泱大國,皇上乃萬金之體,豈可爲此等蠻夷所辱,須重重責罰纔是,責罰後送國書問罪於足利義政,着倭國使者在臚鴻寺學禮儀三個月,再行覲見皇上。”

一般使者來京,會學半個月禮儀,松下十三也學過,雖然只有兩天。他學的時候倒也認真,誰能想到一上朝就變成這個樣子呢。

朱祁鎮點頭道:“准奏。着周卿把倭國使者帶回去教導禮儀,三個月內不準出臚鴻寺一步。送國書問罪於倭國。”

周濱暗暗叫苦,臚鴻寺實在不是人呆的地方,還是想辦法趕緊調走吧。他跟松下十三一說,松下十三火了,口唾橫飛,大聲道:“你們殺死小將軍和使者,這事不給個說法,那就打。”

“打就打,誰怕誰?”剛纔和羣臣一樣聽不懂松下十三說什麼的宋誠朗聲道:“你現在即刻回去,告訴你們護國大將軍足利義政,就說大明即刻徵倭國,誓把倭國踏爲平地,把足利義政押解來京,斬首示衆。”

松下十三不過虛言恫嚇,見有人接話,說的比他更狠,嚇了一跳,怔了好一會兒,道:“你是誰?憑什麼代替皇帝做主?”

最爲詭異的是,以禮儀之邦爲傲的滿朝文臣,沒有一人出聲反對,全成了泥胎菩薩。

宋誠冷笑道:“小小一個倭國,就敢對我大明的內政指手劃腳。你受誰指使,敢離間我君臣?皇上,此人爲倭國奸細,斷斷留不得。”

明人一向好說話,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強悍?松下十三心下發寒,色厲內荏道:“你你你你你你你別胡說八道。”

眼見朱祁鎮似乎要說話,松下十三嚇得腿肚子打顫,道:“周大人,周大人可以作證,我的國書是真的。”

周濱心裡這個恨啊,倭人沒一個好東西,這個時候你還想拿我陪葬。

宋誠道:“你不是想挑起兩國爭端的奸細,爲何在朝堂上對皇上如何無禮?你不僅是奸細,還是死士,不惜身死,也要惹怒皇上。若你死了,接連兩個使者死於大明,兩國豈不是爭端即起。”

“正是。”楊善出列贊成,道:“皇上,老臣觀此人確實是奸細,不如遣送回倭國,讓倭國之主處置。”

第161章 成長第74章 聖旨下第246章 亂了第139章 真相第121章 被圍了第48章 害怕(求收藏)第123章 服軟第159章 心太急第86章 原來如此第92章 各有目的第155章 各自擔心第98章 風雪中第105章 倚老賣老第84章 恩將仇報第210章 哪裡來的自信第164章 心計第232章 就要回京了第8章 也先逃了第51章 爲何竊位第248章 怒了第43章 敵營亂第109章 招惹了誰第37章 調包第220章 反撲第230章 不見第168章 滋事第166章 求親第130章 不戰而勝第175章 親戚情份第130章 不戰而勝第69章 不死不休(求收藏)第4章 殺敵纔是王道(二)第51章 爲何竊位第67章 是他第35章 再探敵營第79章 朝野震驚第194章 殺戮第192章 出海第214章 如何治理第141章 多種選擇第18章 太可怕了第46章 逃回京城的顧興祖第236章 演戲第74章 聖旨下第203章 俘虜第77章 萬事起頭難第250章 急怒第70章 爲朕分憂第218章 什麼情況第180章 兩虎相爭第39章 小子,納命來(求收藏)第116章 左右爲難第179章 誰掛帥第225章 各得其所第226章 沒有覺悟的彥仁天皇第217章 誰的責任第103章 陰招第183章 舊事第224章 必須站隊第248章 怒了第111章 皇帝不易第47章 得勝第76章 凌遲第102章 新仇舊恨第130章 不戰而勝第155章 各自擔心第73章 朕意已決第31章 不在營中第177章 譚裕的悲喜人生第137章 背鍋第61章 事成第2章 敵侵第182章 氣暈第49章 朕乃皇帝非太上皇也第65章 告密者第87章 新軍第195章 殺個落花流水第237章 我是這樣的人嗎第144章 倭人第126章 太詭異了第42章 煙火(求收藏)第241章 爲了倭女第2章 敵侵第32章 激也先(求收藏)第242章 禽獸啊第34章 用計第217章 誰的責任第2章 敵侵第155章 各自擔心第140章 通過了第215章 行刺第91章 體力太差第100章 不服軟不行(求收藏)第198章 服未第164章 心計第85章 別凍昏第32章 激也先(求收藏)第163章 準備中第157章 宋誠的心計第240章 兄弟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