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四時分祭

如果要做一個勤奮的皇帝,其實挺累人的,每天除了早朝和午朝,還有處理不完的政事,批改不完的奏本。就目前來看,嘉靖還是十分勤政的,雖然比不得工作狂朱元璋,但也勤勤懇懇,及時批閱完每天的奏本。

這不,剛下午朝休息了片刻的嘉靖,便在養心殿中批閱奏本了。奏本是通政司統一送來的,皇上過目後將分發往各部處理,需要內閣討論的大事則發往內閣,由內閣輔臣商議出處理意見,稱爲票擬。

內閣給出處理意見後便由司禮監再送回給皇上批示,在這個過程中,司禮監充當連接內閣和皇上之間的紐帶,司禮監秉筆太監還有批紅權,所以權力很大,向來有內相之稱。

譬如正德朝時的權閹劉瑾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正德對其十分寵信,甚至允許他代替自己批閱奏本。不過,嘉靖正好相反,他對身後的太監十分嚴厲,太監在他眼中的定位就是奴才,禁止以任何形式干政,所以現任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可沒有劉瑾的風光,只能老老實實當跑腿。

天氣寒冷,養心殿中的大銅爐中炭火熊熊,向四面八方散發着熱力,驅散深冬的寒冷。

“豈有此理,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上奏,這些庸官是不是想累死朕,朕還得擠出時間去兵仗局看芝兒妹妹呢,那有空管你們這些狗屁倒竈的事兒……!”

嘉靖端坐在御案後,嘴裡嘀嘀咕咕地閱覽着奏本,幾乎是一目十行,只要是覺得無關緊要的,隨手便丟到一邊去。

“咦,嚴嵩!”嘉靖忽然輕咦一聲,捧起一本奏摺仔細地閱讀起來,越讀眼睛便越亮,最後甚至一拍御案脫口道:“此法妙極!”

殿內侍立的幾名小黃門不由驚訝地對視一眼,皇上如此高興,看來那個國子監司業嚴嵩上的奏本又搔到皇上的癢處了。

這份奏本確是嚴嵩上奏的,題目是《請舉四時分祭疏》,跟早朝那份《請舉親蠶典禮疏》可謂是相輔相承,簡直就是兩連發的姐妹篇。

嚴嵩早朝那份《請舉親蠶典禮疏》明裡是懇請皇上親耕於南郊,皇后親蠶於北郊,實際卻是奉迎了嘉靖南北分祭天地的想法。

而現在這份《請舉四時分祭疏》卻是直言請求皇上分祭天地,甚至還更進步,請求皇上在四郊築祭壇分祭天、地、日、月。

換而言之,嚴嵩的主張是在城南郊建天壇,祭天;在城北郊建地壇,祭地;在城東郊建日壇,祭日;在城西郊建月壇,祭月。(注:北京現存的天、地、日、月四壇便是嘉靖朝修建的。)

而且,嚴嵩這些主張並不是憑空臆想出來的,他大量引用了周禮上的記載,說得頭頭是道,格調滿滿,相當有說服力。

譬如說夏至乃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萬物欣欣向榮,這時適宜在天壇祭天。冬至乃一年中陰氣最旺的日子,萬物蟄伏,這時適宜在地壇祭地。而春分適合在日壇祭日,秋分則適合在月壇祭月。如此四時輪迴來地祭拜天地日月,順應天時地利,國家必然風調雨順,國運昌盛!

總之,嘉靖看完了嚴嵩這份奏本後大爲意動,禁不住擊節讚賞。

嘉靖愛不釋手地閱讀了一遍嚴嵩這份奏疏,喜滋滋地道:“如此看來,嚴嵩對古禮倒是挺有研究的,在國子監擔行司業倒是屈才了,還是調到禮部去任職吧,明年春祭便由他主持。”

嘉靖當把司禮監掌印太監畢雲找來,專口諭,令內閣擬旨調嚴嵩任禮部郎中,負責籌備年後的春祭事宜。

打發走畢公公後,嘉靖又繼續批閱剩下的奏本,這時一名小黃門卻快步行了進來稟報道:“皇上,太后駕到。”

“母后來了!”朱厚熜訝然地放下御筆,下意識地站了起來。

稍傾,便見蔣太后在老太監胡大海的攙扶下邁進了養心殿。嘉靖連忙迎了上前行禮道:“兒臣給母后請安。”

“皇兒免禮!”蔣太后掃了一眼御案上堆得高高的奏本,禁不住有點心疼地道:“皇上,雖然國事繁忙,但也要注意保重身體,天寒地凍的,可別熬壞了自己了。”

嘉靖不以爲然地笑道:“母后放心,兒臣身體健壯着呢,母后快坐下,對了,母后今日怎麼得空到乾清宮來?”

蔣太后略帶嗔怪地道:“皇上不來向哀家請安,難道不許哀家來看看皇上?”

“兒臣不敢!”嘉靖連忙道。

蔣太后和嘉靖閒聊了片刻,便向老太監胡太海使了個眼色,後者忙從抱着的木盒中取出一隻瓷瓶。

“母后,這是什麼?”嘉靖疑惑地問。

蔣太后微笑道:“這是秉一道長煉製的先天純陽丹,可以固本培元,皇上日夜爲國事操勞,正好用來補一補身子。”

嘉靖愕了一下,搖頭道:“母后,兒子的身體很好,精力充沛,不需要吃固本培元的丹藥,而且徐卿也說過,是藥三分毒,能不吃藥,最好還是不要吃!”

蔣太后頓時有些不高興地道:“晉哥兒雖然允文允武不假,但也未必懂這個方面,秉一道長法力高深,乃得道高人,哀家近段時間失眠多夢的毛病,也是吃了道長的丹藥治好的,皇兒要不吃,那哀家自己拿回去吃了!”

嘉靖聞言連忙陪笑道:“母后別生氣,兒臣吃還不成。”說完便接過胡大海手中那隻瓷瓶,打開蓋子聞了聞,倒是芳香撲鼻。

蔣太后見狀轉嗔爲喜,盯囑道:“這先天純陽丹一天只能服用一粒,可不能過量服食。”

“兒臣明白!”朱厚熜說完便倒出一粒丹丸來,竟是要馬上服用。

蔣太后連忙阻止道:“現在先不忙,皇上今晚去坤寧宮再服用也不遲!”

朱厚熜愕了一下,繼而會過意來,不由臉上一熱,神色不自然地把那枚丹藥放回了瓷瓶中。

蔣太后瞥了沉默的兒子一眼,語重深長地道:“皇兒,孃親知道你不喜皇后,但是爲娘現在年紀大了,只盼着能快點抱上孫兒,你看人家晉哥兒可不含糊……”

“母后,兒臣知道了!”朱厚熜脹紅臉道,雖然現在殿中除了老太監胡大海,但是嘉靖還是覺得尷尬沒面子。

第724章 何人深夜弄弦(求票)第253章 作惡多端第422章 火焰第62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兩章合一)第747章 出兵吧,我出錢!(兩章合一)第859章 就是命大第871章 五德始終說第1066章 明槍暗箭第585章 去吧第519章 倭寇第1358章 虛以委蛇第1031章 駙馬難當第132章 現成的模特兒第1217章 瓜茶夜話(中)第1341章 北靖王二破敦煌第799章 自作聰明第194章 一家子第671章 猜測第1203章 順明安樂第1178章 惹了麻煩第129章 搶先自薦第855章 四叔的警告第1153章 嚴陣以待第86章 反殺第1035章 泰山震第222章 登門探望第369章 賭約,薛護衛第09章 賣地風波(上)第48章 上元節(三)第11章 同牀共枕第22章 胡鬧皇帝第1013章 黑啊第1082章 生無逢時第1010章 又生一計第963章 兩個道士第372章 鎮守太監第807章 “土匪”夫婦第598章 追擊第64章 變生波節第1299章 雪後登門第888章 獻帝墨寶第1348章 你追我趕第251章 衝突第162章 被鄙視了第192章 悍匪脫籠第299章 會試開始第406章 一紙調令第153章 奇人異相第1273章 深藏不露第997章 奸臣光環?第296章 杞人憂天?第147章 副榜之末第827章 欽差要閱兵第03章 上門催債第383章 意見相阻第999章 淑妃有喜第1326章 實戰(上)第378章 老子來了第189章 六龍獻瑞第492章 太后怒火第1239章 硬茬第381章 拿下第798章 你受傷了?第754章 遠征南洋第1147 福達授首,俺答發狂第342章發糧領錢第1197章 嘉峪關失陷第133章 被打擊了的老男人第390章 攬罪自殺第558章 沒有用的後手第17章 水賊來襲第1260章 撿到寶了第481章 師徒交鋒第693章 控制局勢(兩章合一)第1255章 賈閣老雄起(中)第652章 街上偶遇第158章 秋鴻有訊第121章 老丈人第326章 永秀郡主第1350章 玉門關決戰(上)第942章 橫生意外第356章 他是個好官第40章 栽培第1042章 如此巧合第947章 此畫爲證第1322章 失蹄第687章 收復奉化第761章 天賦還在第785章 代理人第264章 鹿鳴宴(下)第727章 還要浪一下第729章 山中相遇第1203章 順明安樂第358章 抓捕第1252章 郡王?第1126章 絕地大反擊(上)第754章 遠征南洋第731章 徐總督火燒野豬坳第1118章 牛刀小試(下)第57章 內圈第一(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