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降級制

徐晉與嘉靖君臣兩人沿着御道往乾清宮的方向行去,後者的心情顯然很不錯,眉飛色舞地道:“徐卿,今年全國的糧食產量竟然翻上一翻,實在大大出乎朕之所料啊!”

徐晉卻是淡定地道:“在重新清丈土地之前,我大明記錄在冊的賦田只有四百萬傾左右,這兩年經過重新丈量,以及各地清退田莊,如今記錄在冊的賦田差不多七百萬傾,增加了近三百萬頃,足足多了近一倍,糧食產量翻一翻再正常不過了!”

嘉靖聞言點了點頭道:“說的也是,那些隱沒田畝,以各種方式逃避賦稅的奸吏滑民實在可恨,這麼多年來,我大明國庫也不知流失了多少賦稅呢,要不是擔心引起全國動盪,朕非要嚴厲懲處這些白眼狼不可。”

正所謂法不責衆,而且有能力兼併和隱匿田地的都是地方豪強士紳,又或者皇親顯貴,這些人的力量合起來足以顛覆大明政權,本來重新清仗土地已經大大損害了這批人的利益,倘若再嚴厲懲處,恐怕真會把這批人逼反,如此只會得不償失。

“皇上,現在新作物還未曾全國推廣,待到明年繼續擴大種植,糧食產量再翻一翻也不成問題!”徐晉岔開話題道。

嘉靖聞言立馬又高興得合不攏嘴,感嘆道:“這都是徐卿你的功勞啊!”

“應該說是皇上的功勞纔對!”

“何解?推廣新作物可是徐卿提出的。”

徐晉微笑道:“出謀劃策乃大臣之本份,而納言施政的人卻是皇上,倘若皇上不善於納言施政,大臣提出的策略再好也是白搭。

無論是推廣新作物,還是清仗全國土地,抑或是開放海禁,都是皇上採納施行的結果,所以說,這三項政策所取得的成果,皇上纔是居功至偉的。皇上廣開言路,善於納諫,有明君之姿,實乃我大明百姓之福啊。”

朱厚熜聞言哈哈笑道:“徐卿,朕雖然明白你是在拍馬屁,但朕還是覺得這話聽着舒坦!”

徐晉卻神色一整道:“皇上,臣可不是在拍馬屁,皇上不妨想一想,不管是清退豪強勳貴兼併的莊田,還是重新清仗全國土地,抑或是開放海禁,都牽涉到太多人的利益了,也包括皇上你自身和利益,其中的阻力便可想而之了。

即便是這樣,這幾件大事還是在皇上的鼎力支持之下辦成了,別的且不說,皇上這份改革的雄心和魄力便足以讓世人稱道了,說句對先帝不敬的話,在這點上,即使是孝宗皇帝也不及皇上您,就更不必說武宗皇帝了。”

朱厚熜聞言激動得俊臉通紅,被徐晉如此一說,這小子忽然覺得,自己還真的有點牛逼,他情不自禁地伸手搭住在了徐晉的肩膀上:“徐卿,咱們也甭互相恭維了,這是咱君臣兩人共同的功勞,哈哈,走,咱們到御書房坐着聊吧,朕還有很多話要跟你說,等聊完咱們共進午膳。”

隨行的內侍看着皇上與徐晉勾肩搭膀地進了乾清宮,不由暗暗咋舌,望向徐晉背影的眼神也充滿了敬畏。

徐晉和嘉靖兩人進了乾清宮,在御書房中坐落,後者便迫不及待地在御案上攤開了一幅韃靼地圖,惋惜地道:“上次差點就抓住俺答了,可惜最後還是讓他逃掉,如今放虎歸山,怕是後患無窮啊。”

提起俺答,嘉靖眼中便不禁露出一抹怒意,畢竟被俺答兵圍京城,是他畢生之奇恥大辱,也是大明的奇恥大辱,只有滅了俺答,滅了韃靼才能洗脫這種恥辱。

嘉靖目光炙然地看着徐晉道:“徐卿,你覺得什麼時候出兵塞外合適,不滅掉俺答,實難消朕心頭之怒。”

徐晉淡定地道:“皇上稍安稍勿躁,千萬別在自己憤怒的時候作決定,因爲人在憤怒衝動時往往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

嘉靖眼中的怒意慚慚斂去,情緒顯然也平靜下來,點了點頭道:“徐卿說得對,朕確實有些報仇心切了,現在韃靼左翼和韃靼右翼內訌,正是咱們坐山觀虎鬥的時候,咱們也正好藉此機會好好準備,對了,朕打算重新整頓京軍,徐卿以爲如何?”

徐晉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道:“皇上,京營是該好好整頓了!”

京營的戰鬥力委實堪憂,而且吃空餉的現象也十分嚴重,營兵不是老弱病殘,就是掛名鍍金的權貴子遞。本來,京營一共有十二個團營,如果滿員的話,差不多有七萬人馬,結果這次俺答圍城,十二團營中能戰的竟然不足四萬人,幾乎有一半人馬是廢的。

嘉靖當時便氣得想把一衆勳貴都撤了,奈何迫於形勢,只能選擇忍氣吞聲,此時京師穩定,嘉靖自然不會再手軟。

“徐卿,朕打算把十二團營全部裁革了,恢復永樂時期的三大營,這次坐營都督斷然不能再用舊武勳家族的人,這些混賬尸位素餐,一個個只會躺在先祖的功勞薄上享受,朕要用真正上過戰場的猛將統率三大營。”嘉靖沉聲道。

嘉靖這思路無疑十分對頭,靠着祖宗餘蔭上位的武勳子弟大多一代不如一代,有些直接就是草包一枚,軍隊掌握在這樣一羣勳貴手中,戰鬥力想強都難。

徐晉點了點頭道:“皇上英明,不過,臣還有一個建議,不知當不當講。”

嘉靖翻了個白眼道:“朕又沒捂住你的嘴,別跟那些老滑頭那般拐歪抹角,有話就講,有屁就放!”

徐晉暗汗,直言道:“臣以爲應該改革爵位世襲的制度。”

嘉靖愕了一下,脫口道:“徐卿的意思是爵位一律不允許世襲?這……恐怕不覓吧!”

徐晉搖頭道:“那倒不是,畢竟戰功是將士拿性命換來的,試問誰不想封妻廕子呢?要是爵位不能世襲,實在對不住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士!”

“那徐卿還要如何改革?”嘉靖疑地問。

徐晉道:“臣覺得可以試行爵位降級制度,即是每世襲一代,便降一級,當然,若立下新功,也可以升級。”

嘉靖聞言不由眼前一亮,這小子無疑是相當聰明的,瞬間便明白了這種爵位升降制度的奧妙之處。

大明立國至今一百五十多年,皇族的數量越來越龐大,加封的爵位也越來越多,要知道這些人都是靠着豐厚的俸祿養活的,如此便對國庫造成了極爲沉重的負擔,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負擔只會越來越重。

如果採用爵位世襲降級制度就不同了,譬如一個國公家族,世襲一代就變成侯爵,世襲二代又變成了伯爵,如果不立新功的情況,三四代人之內就會打回原形,成爲普通的平頭百姓。

如此一來,既能從根本上減輕國家的負擔,又能激勵武勳的後人奮發進取,避免功勞薄養出一幫尸位素餐的蛀米蟲,簡直是一舉兩得。

朱厚熜目光炙炙地看着徐晉,張了張嘴道:“徐卿,你也是有爵位的,難道你不擔心自己的後人幾代後變回普通老百姓?”

徐晉從容地微笑道:“是雄鷹終究會飛天,是毛蟲終究只能爬地,兒孫自有兒孫福,三四代人之後,臣已是黃土一坯了,那管得了那麼多。”

朱厚熜聞言心中感動不已,什麼叫忠臣,這就叫忠臣啊,爲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寧願損傷自己的已得利益,要是我大明的官員都能如此大公無私,何愁國家不興呢。

第1040章 本官徐晉第71章 齊送徐案首第332章 可憐的娃第731章 徐總督火燒野豬坳第1325章 卜孩兒第782章 家族內訌(下)第1357章 大反攻(下)第1313章 孤膽孤軍第1329章 追蹤(下)第473章 一個故事第1299章 雪後登門第191章 挑撥第161章 無師自通(求票求訂閱)第1203章 順明安樂第1351章 玉門關決戰(中)第392章 響馬第03章 上門催債第92章 不掉鏈子劉縣令第1008章 終選(下)第486章 附馬不值錢第850章 禍福難料第500章 火兒第636章 權力和誘惑第892章 舉薦第1197章 嘉峪關失陷第1133章 山寨危機(上)第419章 新泰會戰(完)第1358章 大反攻(完)第1141章 聲東擊西第117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510章 出頭鳥第860章 先下手爲強第1218章 瓜茶夜話(下)第628章 小野百合出城(第二更)第853章 到時再說吧第638章 圍剿雙嶼港(上)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1199章 徐砍頭來了?第538章 巡行東臺第19章 坑第741章 兵器場中的掃地僧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586章 回報一曲第665章 摔了一跤第1033章 全身而退(兩章合一)第613章 月下弄簫人(兩章合一)第931章 先下手爲強(五)第858章 捷報第358章 抓捕第301章 評卷,廢黜第161章 無師自通(求票求訂閱)第875章 晴天霹靂第537章 期待第321章 殿試(下)第1338章 再施奇兵(下)第861章 風波起,禍將降第1024章 荒島求生(兩章合一)第724章 何人深夜弄弦(求票)第1117章 牛刀小試(上)第996章 水雷發威第931章 先下手爲強(五)第24章 竹石第1348章 噩耗頻傳第846章 震怒第1029章 準駙馬病重第462章 如意吉祥第212章 雪夜危機第188章 念念不忘第773章 謝家四炮第1165章狹路相逢(上)第755章 奪城(上)第206章 以國士報之第912章 博迪大汗第170章 師徒夜話第1173章 帥旗還在第237章 道高一丈(求票)第917章 郭勳的窘迫第659章 全城大反殺(兩章合一)第61章 寧王世子第273章 進京第159章 相公歸來第353章 命裡犯衝第1249章 闔家團圓第160章 禍福難料(求票)第539章 滄海桑田第312章 使團到達第1311章 肅州之危(下)第460章 俺答第826章鹿死誰手?第1086章 召回第193章 綰青絲第367章 朱婷鈺第266章 上饒來人第36章 開張第750章 香港島之戰(上)第1249章 闔家團圓第1337章 再施奇兵(中)第330章 同學少年,各奔前程第333章 欽差副使第909章 庶女作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