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拒而不見

所謂的天津三衛即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均設立於永樂朝初年,這三衛的指揮使都是當初跟隨燕王朱棣靖難的將領,而且,他們的後代一直世襲指揮使之職至今。

目前天津衛的指揮使叫倪雲鵬、天津左衛的指揮使叫趙繼宗、天津右衛的指揮使則叫梅定甲,這三家均在天津待了一百多年,乃不折不扣的百年將門世家,彼此聯姻,關係如老樹盤根錯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此刻,倪雲鵬、趙繼宗、梅定甲三人正聚在一起商議出兵進京勤王之事,因爲皇上命令各地勤王的詔書已經傳達了,他們必須有所動作。

倪、趙、梅三家的先祖均是驍勇善戰之輩,但將軍的後人未必就是合格的將軍,好兵的後代也未必是好兵。俗語有云:將門無虎子。這句話雖然說得絕對了點,但也不無道理,尤其是像明朝這種武職世襲的制度,武將的後代享受了先輩的餘蔭,啥都不用幹就能子承父位,當上高級軍官,久而久之,自然滋生了大量沒有真本事,卻身居高位的草包!

可巧得很,天津三衛目前的指揮使倪雲鵬、趙繼宗和梅定甲均是平庸之輩,沒本事且毫無進取心,乃不折不扣的蛀米蟲,只管躺在祖宗的餘蔭下享福,麾下的隊伍平時也疏於訓練,幾乎成了三傢俬有的農奴,兵備廢馳,戰鬥力簡直不敢恭維。而且,由於三家壓榨嚴重,不少軍戶因爲不堪重負而選擇舉家出逃,所以天津三衛缺員嚴重,目前的兵力加起來還不到一萬,幾乎缺員過半,只能觸目驚心一詞形容。

正所謂雞吃放光蟲——心知肚明。倪、趙、梅三家都明白麾下的軍隊不堪一擊,此刻若是當急先鋒進京勤王,跟十萬韃靼鐵騎對陣,無疑是自尋死路,所以三人一合計,覺得還是應該先固守城池觀望,等各路勤王的隊伍到來再行動,反正天津離京只有兩百多里路,完全可以做到後發先至,倒是不怕皇上事後追責。倘若京城被韃子攻破,那就更加不用擔心皇上追責了,還是考慮一下是投降,還是跑路實際點。

正當倪、趙、梅三人合計着,倪雲鵬麾下一名把總便匆匆進來稟報道:“大人,北城門來了一名書生,自稱是徐晉,請見指揮使大人。”

倪趙梅三人訝然地對視一眼,天津衛指揮使倪雲鵬奇道:“可是靖海侯徐晉?”

把總點頭道:“正是他!”

“咦,這位不是被奪職削爵,貶爲南京國子監監正了嗎?咋跑到咱們這兒來了?”倪雲鵬奇道。

趙繼宗心中一動道:“不好,此子十有八九是找咱們出兵進京勤王的。”

此言一出,倪雲鵬和梅定甲均皺起了雙眉,他們剛纔已經商量好守城觀望,這時如果徐晉跑來催促出兵勤王,那可就麻煩了。

“宗叔,那咱們怎麼辦?見還是不見?”梅定甲有點緊張地問道。

趙繼宗是天津左衛的指揮使,輩份比倪雲鵬和梅定甲都要高出一輩,腦子也比較靈活,所以平時倪雲鵬和梅定甲兩人都唯他馬首是瞻。

趙繼宗目光一閃,果斷地搖頭道:“咱不見。”

“宗叔,不見不太好吧?這位可不是一般人。”倪雲鵬猶豫道。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徐晉眼下雖然被奪爵貶職了,但他在軍中的威望依然極高,人送外號徐砍頭和徐常勝,把這樣一個人物拒之門外,倪雲鵬有點不踏實。

趙繼宗反問道:“難道雲鵬賢侄想當炮灰,進京跟韃子的十萬鐵騎對陣?”

倪雲鵬連忙搖頭道:“自是不想的,好死不如賴活,咱們在這裡吃香喝辣,誰稀罕跟韃子拼命呢。”

趙繼宗兩手一攤道:“這不就結了,徐晉此子十有八九是跑來勸咱們出兵進京勤王的,若是見了他最後不出兵,那咱們也不好交待,所以還不如不見。”

梅定甲深以爲然地頷首點頭,倪雲鵬則有點擔心地道:“可是徐晉就在城外,咱們如何把他打發走?”

趙繼宗不以爲然地道:“今時不同往日了,如果徐晉還沒被奪爵貶謫,咱們倒是不能不給面子,但他徐晉現在只是小小的八品監正,倒是不用顧忌太多,隨便找個由頭把他打發走便是。”

“要不然乾脆不理會他,把他晾在城外,說不定天一黑他就自己離開了。”梅定甲道。

趙繼宗搖頭道:“不可,徐晉如今雖在失勢,但犯了如此重罪還能免死,可見皇上對其確實眷顧有加,難保此子日後不會東山再起,咱不能把他得罪死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

“嗯,在理,那便聽宗叔的。”梅定甲和倪雲鵬異口同聲道。

天津城外,徐晉已經在城下立了近半炷香的時間,仍不見城頭有動靜,劍眉不由輕蹙了起來,心中隱隱生出一絲不快,倘若是以往,一個小小的衛指揮使安敢如此怠慢自己,真是:龍遊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又過了盞茶的功夫,夕陽已經掛在遠處的山尖上了,估計還有半小時左右就要夜幕降臨,時間每多拖一分,通州城便多危險一分,一旦城中的糧食落入韃子之手,那韃子便不用擔心補給問題了,可以全力進攻京城。

記得歷史上俺答確實兵圍過北京城,但最後未能破城,只是大肆掠奪後撤回了塞外,但是現在歷史走勢完全改變了,徐晉也不敢確定俺答這次會不會攻破北京城。一旦京城被破,嘉靖帝和宗室大臣們被韃靼一鍋端掉,那大明距離亡國估計也不遠了。

這並不是徐晉想看到的,不管是爲了民族大義,還是爲了還留在京城中的家人,他都要竭盡全力一搏,若能挽大廈於將傾自是最好的,最不濟也要把家人救出來!

正當徐晉心潮起伏時,城頭上終於有了動靜,一名軍官模樣的南子從垛口探出頭來喊道:“敢問城下可是靖海侯徐晉?”

徐晉回過神來,擡頭打量了一眼城上那名武將,拱手道:“在下正是徐晉,敢問城上是哪位將軍?”

“本將乃天津左衛指揮僉事謝安,久仰徐大人的大名。”城頭那名武將自我介紹道。

徐晉的心不由一沉,對方主官不出現,卻只派了個指揮僉事來見自己,看來想讓天津三衛出兵的可能渺茫了。

果然,城上這位指揮僉事客套過後便道:“據說徐大人即將南下應天府任職,是碰巧路過嗎?”

徐晉劍眉一揚,淡然道:“本官確實將要南下履職,不過適逢通州遭到韃子的攻擊。通州乃京城糧倉,容不得有閃失,所以特來請兵馳援通州,煩請謝僉事打開城門詳談。”

謝安乾笑了兩聲道:“我們已經收到消息了,倪指揮、趙指揮和梅指揮正商討着出兵事宜,待探子打探清楚情況後將會採取行動。爲免奸細潛入城中,三位指揮使已經下令全城戒嚴了,不允許任何人出入,所以眼下實在不宜開門讓徐大人進城,徐大人還是趕緊登船趕路吧。”

徐晉心中暗怒,不過對方連城門都不肯打開,顯然已經打定主意不見自己,再多說也是浪費口水,所以拱了拱手道:“既然如此,那便打擾了,徐某告辭!”

徐晉說完轉身往碼頭行去,徐壽連忙揹着包袱跟上。城頭上的指揮僉事謝安愕了一下,摸着下巴自語道:“這位倒是個乾脆利索的主。”

第840章 警告第261章 風口浪尖第343章 殺伐果斷(求票)第03章 上門催債第191章 挑撥第383章 意見相阻第503章 洞房第284章 爭論第991章 摧枯拉朽(上)第1107章 廷議(下)第548章 東沙島之戰(完)第430章 大獲全勝第743章 挾恩圖報第959章 雙喜臨門第177章 矬鵝能戰第642章 哪裡是氣色好!第898章 血屠通州第200章 追兵殺至第384章 裂痕第197章 仁至義盡第1231章 傳旨欽差(上)第274章 小婉病倒第1351章 玉門關決戰(中)第1116章 沙漠伏兵第1049章 及時趕回第996章 水雷發威第586章 回報一曲第530章 奇女子第783章 應是六百萬第1314章 非北靖王莫屬第172章 一同進城第1204章 燙傷第517章 故技重施第1016章 兵分三路(上)第872章 當衆宣佈第20章 口吐珠璣第1237章 出使第1314章 非北靖王莫屬第45章 春節第1275章 晚宴(上)第612章 今晚吃白菜(兩章合一)第924章 和親賠款?第894章 俺答破關第1351章 刀下留人第1322章 嚴厲警告第781章 家族內訌(上)第462章 如意吉祥第629章 豬圈秘洞(第三更)第345章 再遇白蓮第922章 嘉靖督戰第775章 這口氣,爭了!第1351章 刀下留人第425章 資敵第468章 種草第136章 被忽悠了第512章 主動上門第1160章 後宮第1070章 幕後主使第1308章 急轉直下第489章 加入第42章 小乞丐(2更)第227章 議擒寧書第225章 第二把火第517章 故技重施第386章 瞎操心第113章 詠蛙(求票求訂閱)第1246章 嘉靖巡邊(完)第73章 送信第666章 無題第959章 雙喜臨門第891章 重見天日第862章 一拍即合第110章 悍匪逞兇(3更)第1272章 雙殺第200章 追兵殺至第119章 素描畫像(求票求訂閱)第382章 強硬的探花郎第152章 太白樓論詩(求票求訂閱)第407章 通緝白蓮第298章 兩棵小白菜第57章 內圈第一(求票)第676章 殺良冒功第900章 拒而不見第221章 被非禮了第983章 死灰復燃第461章 漢奸之路(求票)第573章 引爆第1107章 廷議(下)第1012章 魚膾第1265章 遊園(中)第1177章 俺跑跑第1345章 幹一票大的第1146章 奇兵天降(下)第235章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第786章 織田秀吉第1345章 幹一票大的第1354章 革職第1062章 永福公主的選擇第548章 東沙島之戰(完)第624章 防患於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