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人事震動(下)

文華殿中,兩派官員各執一詞,護禮派大臣堅決反對徐晉巡按甘肅,而新貴派則強烈支持徐晉掛帥收拾吐魯蕃,雙方吵得不可開交。

嘉靖帝並不笨,相反還非常聰明,此刻他坐在御座上洞若觀火,那張英俊的臉微繃着,顯然心情極爲不爽。

這也難怪,嘉靖帝扶植起張璁這些新貴就是爲了鉗制楊廷和等護禮大臣,如今護禮派被壓制下去了,而新貴派壯大了,現在竟然又把矛頭對準了徐晉,爭權奪利到這份上,試問嘉靖帝能不惱火嗎?

但是,正所謂手心手背都是肉,徐晉和張璁都是自己倚重的心腹大臣,嘉靖帝此刻難免左右爲難,不過,在朱厚熜心目中,張璁的份量自然是不及徐晉的,再加上這次是新貴派先挑的事,朱厚熜感情上的天秤自然更加傾向於徐晉了。

“肅靜!”司禮監太監畢雲見皇上面色越來越難看,連忙上前揮動廷鞭喝止爭論的雙方。

嘉靖帝目光冷冷地掃過張璁和桂萼等,最後落在徐晉身上,緩聲問道:“徐卿意下如何?”

很明顯,嘉靖帝表態了,開口問徐晉的意思是要尊重徐晉的個人意願。於是乎,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到徐晉身上,看他如何選擇。

徐晉振振有詞地道:“皇上,正如夏言大人所言,臣近日正忙於銀號之事,實在分身乏術,王瓊大人熟知兵事,而且對西鄙瞭如指掌,實乃巡按甘肅的絕佳人選。”

徐晉此言一出,護禮派官員放心了,新貴派則大失所望,暗罵徐子謙沒種,不是人稱徐常勝嗎,爲何不敢掛帥打吐魯蕃?莫不成害怕吃敗仗砸了自己的名聲?

嘉靖帝本來就有別的任務要派給徐晉,見徐晉不肯去甘肅,便也不再勉強,點頭道:“如此便由王瓊取代陳九疇巡撫甘肅二州吧,此事就這麼定了,不必再議。”

嘉靖帝一錘定音,結束了兩派的爭論,張璁若無其事地低下頭,不過握着笏的手卻是在暗暗用力,他今日和王瓊串通,確有把徐晉支出京的意思,同樣也是一種試探,試探自己和徐晉在嘉靖帝心目中的份量,而此刻,張璁試探出來了,結果讓他有點失望,也讓他認清了事實!

嘉靖帝顯然不想再橫生枝節,直接宣佈道:“下面開始廷推閣臣的人選,朕打算增加兩到三名內閣大臣輔助處理政務,諸位卿家可有合適人選?”

殿內一衆大臣頓時精神爲之一振,戲肉終於來了,詹事府府丞桂萼率先站出來道:“臣推薦禮部尚書席書席大人。”

“臣附議!”

“臣亦附議!”

新貴派官員紛紛跳出來表示贊同,包括張璁和王瓊也出列附議。

朱厚熜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席書在議禮中是支持他的,所以這小子也意屬於讓席書入閣。

禮部尚書席書見狀不由暗喜,他去年才頂替毛澄坐上禮部尚書之位,若是僅僅一年便又入閣,那是何等的風光啊,閣老可是所有文官夢寐以求的人生巔峰!

“臣反對!”戶部尚書秦金出列大聲道。

“臣反對!”吏部尚書也出列表示反對。

一下子遭到兩名尚書反對,席大人的面色頓時黑了下去,不過,反對的人還陸續有來,護禮派的大臣紛紛出列反對席書入閣。

到最後,六部尚書中有兩人反對,有兩人支持,而朝官中支持和反對的比列大概是對半開,席書的心不由提了起來,眼巴巴地看着嘉靖帝。

嘉靖帝皺了皺眉,問道:“費先生以爲席大人可合適?”

費宏搖了搖頭直言道:“皇上,臣以爲席大人並不適合爲閣臣。”

費宏爲人寬厚仁和,與席書並無過節,他只不過是就事論事罷了,席書雖然資格夠老,但是能力欠缺,在主持張太后喪禮時,席書就錯漏百出,鬧了不少笑話。另外,此人的心胸也不夠,兼無主見,所以並不適合擔任內閣輔政大臣。

內閣首輔費宏出言反對,席書自然是沒戲了,頓時如遭當頭淋了一桶冷水,心中暗恨!

朱厚熜見費宏否決了席書,只好道:“那費先生可有合適的人選?”

費宏答曰:“回皇上,臣以爲前三邊總制楊一清、以及致仕的前閣老謝遷二人均合適。”

朱厚熜皺了皺眉道:“朕剛登基之初也下過詔書起用謝閣老,可是謝閣老以年事已高爲由婉拒了,如今謝閣老已八十高齡,怕更是不願出仕了,至於楊閣老(楊一清正德朝時曾入閣)倒是合適。”

“皇上,臣亦以爲楊總制合適!”戶部尚書秦金出列道。

接下來,吏部尚書楊旦等也紛紛表態支持楊一清入閣。朱厚熜猶豫了一下,向徐晉問道:“徐卿以爲呢?”

徐晉躬身道:“回皇上,楊總制文功武德,足以出將入相!”

朱厚熜聞言點了點頭,他本來對楊一清的履歷亦是相當滿意的,見徐晉對楊一清的評價竟如此高,於是便更加下定了決心。

楊一清既不是護禮派,又不是新貴派,所以入閣的阻力本來就小,再加上他個人輝煌的履歷亦加分不少,所以他入閣的事很快就順利通過了。

話說正德朝時期,楊一清曾經短暫入閣,只是得罪了江彬和錢寧這兩個佞臣,最後被逼致仕,如今還閒賦家中,不過也是年過七十的老頭子了。

接下繼續舉薦第二名閣臣的人選,結果護禮派舉薦的人,新貴派不同意,而新貴派舉薦的人,護禮派也不同意,就這樣吵了一個多時辰,第二名閣臣還是沒選出來。

眼看着下班時間就要到了,最後嘉靖帝只好下旨休廷,明日再議,就這樣吵了兩天,第三天終於出結果了,第二名補充入閣的竟是吏部左侍郎賈詠。

這種結果讓滿朝文武都大跌眼鏡,所有部院的一把手都沒入閣,倒是一個侍郎入閣了,委實讓人啼笑皆非,但仔細一想,馬上又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且說這個賈詠表字鳴和,弘治九年的進士,年已經六十出頭了,無論是資歷年齡都足夠,關鍵他還是中立派,能平衡護禮派和新貴派的利益訴求。

於是乎,在護禮派和新貴派的搏弈下,幸運之神便了降臨到賈侍郎頭上了,真是狗屎運來了擋也擋不住!

就這樣,賈詠以吏部左侍郎之職一步登天,成爲一名內閣大臣,並且兼領翰林大學士,掌翰林院事。

不過,賈詠雖然走狗屎運入了內閣,不過卻暫時沒獲得殿閣大學士的稱號,而且只是負責專理誥敕、掌參事府事,並不能參與機務,說白了就是閹割版的內閣大臣。(注:這是真事,賈詠剛入閣時就是個打雜的,沒有殿閣大學士稱號,也不能參與機務。)

接下的幾天,廷議繼續,估計是爲了平衡新貴派和護禮派在朝中的力量,在嘉靖帝的有意而爲下,新貴派的方獻夫坐上了禮部左侍郎的職位,而護禮派的胡世寧則坐了吏部左侍郎的職位。

如此這般,經過數天的搏弈後,一場波及整座朝堂的人事變動終於塵埃落定了。

第208章 挑戰和任務(求票求訂閱)第1118章 牛刀小試(下)第108章 街上偶遇(1更)求訂閱第1212章 揮師嘉峪關第881章 老狐狸第567章 全城搜捕第49章 上門踢館第1214章 李大仁第1268章 交給你了第615章 大明寺事件(中)第1219章 孫子曰,兵不厭詐第617章 原形畢露第876章 王直反了第839章 挾持第523章 神乎其技第82章 舊仇第378章 老子來了第694章 悍兵到手,俞家軍(新年求票)第10章 賣地風波(下)第1240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376章 病倒第661章 困局難破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第928章 先下手爲強(中)第731章 徐總督火燒野豬坳第230章 守城之戰(下)第737章 四國聯軍第846章 震怒第310章 迎接新君第823章 李福達第368章 矛盾,捕虎第01章 家徒四壁第40章 栽培第1124章 進退維谷第812章 技術轉讓第1018章 兵分三路(下)第164章 正山小種第196章 風起雲涌第936章 一網打盡(四)第753章 香港島之戰(完)第1121章 突圍求援第737章 四國聯軍第45章 春節第65章 出版(爲榜首賀)第457章 朕要給你驚喜第238章 密鑼緊鼓,殺機!第73章 送信第113章 詠蛙(求票求訂閱)第891章 重見天日第645章 江南如煙,樓船聽雨第339章 又撿了一個第602章 新貴組合第753章 香港島之戰(完)第18章 伉儷情深第453章 全新的嘉靖帝第950章 兵不血刃第613章 月下弄簫人(兩章合一)第1309章 肅州之危(上)第1094章 削他第788章 大明銀號,御駕歸京(兩章合一)第401章 燎原之勢第1214章 李大仁第891章 重見天日第1271章 追殺第352章 雷厲風行第824章 奉旨巡邊第672章 夜襲,大帥駕到(上)第912章 博迪大汗第325章 金殿傳臚,翰林修撰(求票)第608章 內部分歧第887章 一婦當關第635章 夏言領兵第839章 挾持第863章 龍離京第642章 哪裡是氣色好!第324章 探花郎第636章 權力和誘惑第408章 收復泗水第305章 三個混球第868章 兵臨黑台山第232章 二月二,倒黴頭第1151章 春生,有雨第490章 公主出城第773章 謝家四炮第121章 老丈人第379章 屠刀祭起第1269章 患失患得第1059章 爲了你唄第418章 新泰會戰(四)第452章 撞樹了第174章 徽商羅龍文第462章 如意吉祥第51章 反超第464章 處處刁難第116章 青青子衿第1090章 新年禮物第526章 人情往事第801章 嚴嵩的野望第655章 欽差駕到第790章 侯爺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