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有故人來

瀝港位於金塘島西北隅,是金塘本島與其附屬小島大鵬山所構成的天然良港,呈弧形。自從王直佔據了金塘島展開走私貿易後,瀝港便變得繁榮起來,每日進入的船隻不知凡幾。

不過,近段時間,繁榮了數個月的瀝港卻又漸漸冷清起來,這兩天甚至直接封港閉市了,港口兩邊均修築起大量的防禦工事,幾十艏快船在海面上游弋往來,一副戒備森嚴的架勢,氣氛緊張而沉悶,就好像眼下陰雲密佈的蒼穹。

話說自從“鎮海大將軍”毛海峰在寧波府外吃了大敗仗,繼而“伏波將軍”徐元亮又丟了奉化縣,金塘島自然就斷了大量物資的供應,王直的海貿走私生意立馬大受影響,那些外國商人拿不到貨,自然都不來了,瀝港便漸漸變得冷清起來。

當定海縣被官兵收復,“鎮海大將軍”毛海峰被俘虜的噩耗傳回來後,瀝港更是徹底打回了原形,大部份海商都不來了,甚至王直麾下部份海盜也偷偷地溜了,因爲大家都明白王直快完蛋了,官兵很快就會派出水師圍剿金塘島。

王直顯然也意識到自己的好日子快到頭了,驚慌失措之餘,更加後悔自己當初昏了頭,竟然答應徐海入寇大陸,還作死地自稱徽王,弄得現在沒有半點回旋的餘地,假如當初低低調調的做生意多好啊!

可惜這世上是沒有後悔藥的,王直不想坐以待斃,那就只能頑抗到底了,所以他封鎖了瀝港,在島上大量修築防禦工,準備迎戰前來圍剿的官兵。

王直不是沒有想過遠遁倭國,不過卻捨不得好不容易纔掙下的這份家業,更何況不拼一把如何甘心,而且他手下的海盜派系林立,沒有了瀝港這條財路,大家都未必肯跟他走。

這時,天空下起了冷雨,撲索索地敲打着兩扇寒窗,王直緊了緊身上的裘服,可還是覺得身上冷,於是關上了窗戶,走到火爐旁邊坐下,但是身體暖和了,心卻還是冷的。

屋外傳來了腳步聲,兩人挾着一股寒風行了進屋,斗笠和蓑衣還在嘩嘩地淌着水。兩人解下了雨具放好,行到火爐旁向王直行禮道:“王爺!”

這兩人分別是“伏波將軍”徐元亮,還有倭寇頭目宇久盛定。徐元亮是王直的義子之一,當初負責鎮守奉化縣城,不過被俞大猷和昌國衛三兩下就摞翻了,帶着數百殘兵狼狽逃歸大海,後來就一直待在金塘島上。如今王直最倚重的毛海峰被官兵擒下了,王直不得不重用才能遜了一大截的徐元亮,讓他負責島上的防務。

宇久盛定則是王直麾下實力最強的倭寇,此人原是倭國沿海小島的一名領主,率三百倭寇加入王直麾下,目的自然是爲了發財了,這幾個月來,宇久盛定也確實得到了不少好處,賺了不下十萬兩白銀,回報率可謂相當高。

“以後別叫我王爺了。”王直出神地盯着爐中的火炭,連頭都沒有擡。

宇久盛定眼中閃過一絲卑鄙,徐元亮則改口道:“義父,大陸那邊來了位故人要見你。”

王直愕了一下,皺眉問道:“什麼故人?”

“他自稱是義父的同鄉羅龍文。”

王直不由脫口而出:“竟然是他。”

“王員外認識此人?”宇久盛定目光一閃問。

王直點頭道:“此人確是鄙人的同鄉好友,子夜(徐元亮表字),快請他進來。”

徐元亮答應了一聲行出屋去,約莫兩盞茶的工夫,一名錦帽貂裘的富態男子便被帶了進來,赫然正是徽商羅龍文,他身後還跟着一名青衣小帽的家丁,不過這名家丁身量高大,而且雙眼還是淡藍色的,竟然正是宋大眼。

原來那天羅龍文毛遂自薦後,先是到了府衙大牢見毛海峰,經過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交談後,終於把毛海峰給勸服了,毛海峰還寫了一親筆信交給了羅龍文,讓他帶給義父王直,勸他接受朝廷的招安。

另外,羅龍文還找到了王直已經七十多的老母親,經過一番勸說,老人家也十分配合地口述了一封家書,勸兒子主動回大陸投降自首,爭取朝廷寬宥處置。

一切準備妥當,羅龍文便向徐晉辭別,準備出海前往金塘島。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羅龍文這種未雨綢繆的辦事風格,徐晉自然十分欣賞的,而且對其勸降王直的信心也大大增加,於是便特意派了宋大眼保護他上島,順便觀察島上的兵力和防務部署,爲談判破裂後的強攻做準備。

還是那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徐晉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能談成就最好,談不成就直來硬的!

且說羅龍文進了大廳,立即滿臉笑容地快步走到王直的跟前,拱手行禮道:“本固(王直的表字)兄,好久不見!”

王直這半年來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這時突然見到同鄉好友,既驚喜又親切,眼眶竟然有點溼潤了,激動得站起來握住羅龍文撫拳的雙手,語無論次地道:“含章兄,鄙人還以爲這輩子再無相見之時了,今日在此得見故人,大慰平生,快坐!”

羅龍文見狀頓時又淡定了幾分,看來自己這次是來對了,王直現在慌得很啊,那就好辦!

兩人重新落座後,王直命人奉上茶水,又向羅龍文介紹了屋內的徐元亮和宇久盛定。話說徐元亮雖是王直的義子,但跟毛海峰不同,毛海峰是養子,是王直養大的,所以羅龍文也認識,徐元亮則不然,是王直前幾年才認的義子,所以羅龍文未曾見過。

彼此寒暄過後,王直便試探道:“敢問含章兄從何處來?”

羅龍文微笑道:“從寧波府來。”

此言一出,徐元亮和宇久盛定都不由臉色微變,因爲直浙總督徐晉如今就在寧波府。王直神色有點不自然了,自嘲:“鄙人如今是朝廷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的反賊,人人避我如蛇蠍,唯獨含章兄飄洋過海來看望鄙人,實屬難得!”

“鄙人這次登島,除了看望本固兄,其實還有一件極爲重要的事情。”羅龍文道。

王直不由心中一動,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他和羅龍文雖然還算有點交情,但還沒到讓對方捨命來訪的地步,所以猜測羅龍文是受了官方的委派,否則羅龍文肯定不敢如此堂而皇之來找自己的,於是不動聲色地問道:“哦?含章兄有什麼緊要事?”

羅龍文瞟了一眼倭人宇久盛定,王直馬上會意,找了個由頭把宇久盛定支了出去,後者離開時眼中閃過一絲隱晦的兇光。

“好了,如今沒有外人,含章兄請直言吧!”王直略帶期待道。

羅龍文的本意是讓王直把徐元亮也支走的,但見王直似乎並沒那個意思,顯然對徐元亮十分信任,於是開門見山地道:“本固兄,鄙人這次是奉了直浙總督之命前來招安的!”

王直雖然已經猜到了幾分,但聞言還是激動得有點顫抖,吃吃地道:“含章兄此話當真?”

王直很有些意外,同時驚喜無比,如今官兵正氣勢如虹,他每天寢食不安的,就是擔心官兵會來圍剿自己,沒成想直浙總督徐晉竟然想招安自己。

羅龍文微笑道:“這種事鄙人哪敢開玩笑,這裡有總督大人的招安文書一封,本固兄還請過目!”

羅龍文說完把徐晉那封招安文書取了出來,交到王直的手中。

第391章 自求多福吧第996章 水雷發威第499章 三娘子第1183章 將不畏死,兵不惜命(下)第814章 皇上召見第501章 迎親第370章 疙瘩瘟第505章 找尋大封推感言第1315章 以退爲進第69章 網羅人才第479章 待遇優厚第62章 形勢(求票)第537章 期待第902章 馳援通州第914章 徐總督火燒通州(上)第1170章 靖國公火燒元上都(上)第844章 明軍來了第1150章 韃靼第一勇士第1150章 韃靼第一勇士第998章 絆馬排釘第1286章 衝突第678章 死裡逃生第427章 通風報信第1138章 窮追不捨第170章 師徒夜話第841章 姐夫的私生子?第478章 憤怒了第427章 通風報信第462章 如意吉祥第1251章 水淹三軍,大猷揚威第431章 第一猛將第751章 香港島之戰(中)第378章 老子來了第676章 殺良冒功第670章 環環相扣第1207章 又生一計(下)第1336章 再施奇兵(上)第538章 巡行東臺第112章 提學大宗師第623章 細思恐極第1235章 夜宴第555章 異類第190章 銷售火爆第725章 芙蓉帳暖第223章 苦盡甘來(大章)第607章 葫蘆咀血戰(兩章合一)第155章 獻瑞第379章 屠刀祭起第35章 中下第1356章 老熟人第1254章 賈閣老雄起(上)第1208章 吳皇后進言第86章 反殺第692章 談判第494章 朕不準第349章 突發民變第228章 徐砍頭第1009章 駙馬定了第948章 難言之隱?第1278章 原來竟是他第974章 懷疑第407章 通緝白蓮第925章 大軍雲集第96章 羣匪覆滅第646章 五峰船主的崛起第459章 安化王?第619章 調兵反擊第503章 洞房第833章 不能讓火兒沒有爹第1359章 冤家聚頭第1297章 坑貨守敦煌第987章 大青山中(上)第1108章 廷議(完)第1020章 抵撻京都第383章 意見相阻第306章 失敗的惡作劇第987章 大青山中(上)第489章 加入第1097章 烽煙起第1213章 壞人的邏輯第555章 異類第452章 撞樹了第505章 找尋第1052章 拿下第1122章 豬隊友第463章 打折扣的清田莊第388章 聖旨到第89章 撿了個皇帝第456章 五百營第1117章 牛刀小試(上)第224章 戰雲再起(求票)第488章 君臣之道第576章 同是淪落人第836章 刺殺(下)第137章 強擄第1165章狹路相逢(上)第62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兩章合一)第329章 皇帝登門(下)第598章 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