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祭旗出兵

昌國衛的營地就在觀海衛左近,見到江西軍和紹興衛突然包圍了觀海衛,昌國衛一衆武將均是大驚失色,只以爲徐晉要秋後算賬,追究之前消極怠戰之罪呢。

昌國衛指揮使陸洋嚇得是坐立不安,急急命麾下一名百戶前去找江西軍打探消息。這名百戶恰恰就是昨天負責運送戰利品去江西軍校場的餘亮。話說這位餘百戶顯然不受頂頭上官待見,凡是丟臉和冒險的事都派他去幹,這小鞋穿得妥妥的。

再說陸洋等昌國衛武官在營帳內忐忑不安地等候了兩盞茶的工夫,打探消息的餘百戶總算回來來,喘着大氣稟報道:“屬下已經找到江西軍的餘千戶打聽清楚了,紹興衛殺害良民百姓一百六十餘人,並割下男子的頭顱冒功,共計九十六級。大帥非常震怒,下令將紹興衛上下盡數抓捕。”

昌國衛一衆武官聞言均駭然變色,不過也鬆了口氣,大帥既然不是追究消極怠戰之罪,那便沒有昌國衛什麼事了,嘖嘖,觀海衛那些傢伙也是豬油蒙了心,竟然幹出殺良冒功此等糊塗事來,這下估計得把性命賠上了。

很快,觀海衛上至指揮使華武,下至普通軍卒,共計四千零九人全部被抓捕控制。由於謝二劍和戚景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制了觀海衛的所有軍官,所以整個過程十分順利,那些下層軍卒懾於五百營之威,都乖乖地繳械束手就擒,因此並未發生打鬥騷亂。

鬧出如此大的動靜,觀海衛殺良冒功的消息自然不脛而走,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寧波府城,瞬時全城轟動,上至士紳,下至百姓,無不戳指痛罵。一些書生甚至聚集到總督衙前靜坐請願,強烈要求徐晉誅殺觀海衛一衆軍官,還慘死百姓一個公道。

殺良冒功這種事委實令人髮指,而且誰不擔心這種事有一天會發生在自己,或者自己的親友身上?

嘉靖二年八月初八,天空中陰雲密佈,寧波府城東門外的一片土坡下,蕭瑟的秋風掃過已經染上一層輕霜的秋草,發出沙沙的聲響,氣氛蕭殺而肅穆。

徐晉和夏言兩人端坐在臨時搭建的監斬臺上,臉色如同那秋風一樣蕭殺。

土坡下,以觀海衛指揮使華武、指揮同知張俊、以及指揮僉事侯仁杰爲首的觀海衛一衆官兵,共計一千六百八十四人,全部五花大綁跪倒在地上。

經過審查,這一千六百八十四名軍卒均直接參與了殺害百姓,徐晉一股腦門全部判處斬刑,而指揮使華武、指揮同知張俊、指揮僉事侯仁杰等八名高層軍官爲主犯,則全部判處腰斬。

此外,今日一同被處斬的還有八百九十七名倭賊俘虜,也就是說,徐晉今天共計要砍掉兩千五百八十一顆腦袋。縱觀明朝立國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這都絕對算得上是大手筆,所以今日之後,徐晉估計更是坐實了“徐砍頭”的外號了。

兩千多名死刑犯跪倒在土坡下,烏泱泱的一大片,有人痛哭流涕、有人大聲求饒、有人直接屎尿齊飆,可是圍觀的百姓並不同情,無論是劫掠作惡的倭賊,還是殺良冒功的官兵,全部都該殺!!!!

隨着時間推移,跑來觀刑的百姓越來越多,刑場四周萬頭涌動,那片土坡上更是擠滿了人,估計如今整座寧波府城都空了。畢竟一次過斬掉兩千六百顆腦袋的場面,百年難得一見,即使膽小如鼠的人都不想錯過。

徐晉身穿青色五品官袍坐在案後,臉色冷峻地掏出懷錶看了一眼後,淡道:“夏大人,開始吧!”

夏言點了點頭,取了案上的花名冊,站起來高聲念出死刑犯的名字,每念一個,劊子手驗明證身,夏言便在該名犯人的名字上用硃筆圈起來。

兩個小時後,夏言合上花名冊呈給徐晉,聲音嘶啞地稟報道:“總督大人,共計兩千五百八十一名死囚均已驗明證身。”

徐晉點了點頭,接過花名冊用印,然後便靜靜地等候午時三刻到來。

觀海衛殺良冒功這事影響太惡劣了,這股歪風邪氣必須堅決殺下去,要不然這類事件以後將會層不出窮,畢竟財帛動人心,總會有昏了頭的傢伙鋌而走險。所以僅僅只是三天時間,徐晉便果斷下令處斬兩千五百多人,一來殺雞儆猴,二來平息民憤。

秋風驅散了天空的陰雲,耀眼的陽光直射下來,午時三刻已到。徐晉取了令籤隨手扔到監斬臺下,淡道:“斬!”

一衆親兵殺氣騰騰地高聲大喝:“——斬!”

兩千多名充當劊子手的昌國衛軍卒凜然舉起了腰刀,那片林立的刀鋒掀起了凜凜寒意,耀眼的陽光也爲之一暗。

刷……

刀光落下,鮮血如注,兩千五百多顆頭顱齊齊滾落塵埃。

剎那間,天地一片死寂,惟餘那蕭瑟秋風掃過枯草所發出的沙沙聲響。在場,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兵均被那恐怖的場景震撼住了,靜寂了良久,四下裡才響起陣陣倒吸冷氣的聲音。

徐晉一拂衣袖站起來,聲色俱厲地大聲喝道:“私通倭賊者斬,屠殺軍民者斬,殺良冒功者——斬!”

在場的官紳們心驚肉跳,官兵們凜然畏懼,尤其是那些曾經動過心思殺良冒功的痞兵們,此時都嚇得心膽俱顫。

“祭旗!”徐晉接着大喝一聲,傾刻,一面黑底紅字的“徐”字帥旗便在法場上空高高升起。

在這片滿地頭顱,鮮血橫流的法場上,徐晉祭旗點將,命俞大猷和昌國衛揮師收復奉化縣,命江西軍和紹興衛出兵定海縣,五百營作爲中軍留守寧波府城。

當下,大軍兵分兩路,踩着那滿地的鮮血,浩浩蕩蕩地開赴前線。

宋大眼跪在法場的道旁淚流滿面,高叫三聲蒼天有眼,然後便一頭暈死過去。

徐晉正準備收隊回城,見狀便吩咐趙大頭派人,把宋大眼駕起一道回城。

第1148章 羣毆第259章 缺席鄉試第644章 碰了一鼻子灰第59章 自作自受第1016章 兵分三路(上)第1057章 駙馬何在?第1276章 晚宴(中)第1156章 汗庭決戰(下)第598章 追擊第1325章 卜孩兒第434章 欽差進城第642章 哪裡是氣色好!第590章 倭襲東臺縣(下)第562章 風暴第245章 寧王末路第1190章 臣服求和(上)第1027章 偏不讓你死第323章 耍流氓第1231章 傳旨欽差(上)第285章 心腹隱患第1334章 橫掃第540章 第一次接觸第115章 飛上枝頭第506章 戶部郎中第80章 流言蜚語第268章 雨霖鈴,斷章第331章 大禮疏第1297章 坑貨守敦煌第1195章 撒馬爾罕第247章 北上獻俘第765章 新貴三人組第294章 賞春文會(七):乘人之危第62章 形勢(求票)第392章 響馬第655章 欽差駕到第618章 突圍逃脫第33章 鋪面第82章 舊仇第765章 新貴三人組第349章 突發民變第808章 滾刀肉第421章 圍而不攻第1008章 終選(下)第1047章 “摸金”父子第1112章 春天快到了第647章 鹹魚翻身之風暴來襲第1056章 雙殺第1159章 慈眉善目第649章 吳中才子第1153章 嚴陣以待第143章 同考官第194章 一家子第132章 勾心鬥角第487章 君臣論政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334章 擦身而過第38章 到訪第924章 和親賠款?第463章 打折扣的清田莊第126章 花魁蕭玉雪第903章 勳貴誤國第362章 喪心病狂(求票)第500章 火兒第989章 大青山中(下)第392章 響馬第478章 憤怒了第714章 百業蕭條第1135章 山寨危機(下)第370章 疙瘩瘟第511章 白忙活一場第239章 請君入甕,殺伐(求票)第1328章 追蹤(上)第943章 慈寧宮之危第223章 苦盡甘來(大章)第88章 山雨欲來(求票)第461章 漢奸之路(求票)第561章 凱旋第878章 朝中無將,嘉靖之觴(兩章合一)第115章 飛上枝頭第713章 乾柴烈火第509章 強買不成第889章 擺駕出宮第606章 守株待兔VS請君入甕第1011章 借腦袋一用第1164章 主動請纓第167章 南贛巡撫王守仁第738章 致命缺陷第1275章 晚宴(上)第334章 擦身而過第572章 同流合污第858章 捷報第1050章 挑撥第360章 分頭行動第256章 籌碼,宴請第1229章 破城(上)第816章 張太后薨第669章 突然襲擊第1181章 煽風點火第1169章 吃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