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宋大眼

得聞軍卒來報,正有一隊不明身份的人馬往營地而來,帳內一衆觀海衛武官皆是大吃一驚,酒意瞬間全無,急急拿了兵器跑出營帳準備迎敵。

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將領如此,下邊的小兵自然也好不到哪裡。此刻天空正下着小雨,除了幾隊負責巡邏的軍卒,其他人都躲在帳篷內睡懶覺,又或者賭錢耍樂子,一些有斷袖癖好的傢伙甚至在偷偷玩抽籤“互攻”遊戲,這警報聲一響起,立即都丟盔棄甲地跑出營帳,一些軍卒甚至連靴子都沒穿,赤着雙足兩手空空,一臉茫然地站在泥水中。

營地內亂哄哄的,將不知兵,兵不識將,指揮使華武氣得怒罵帶踹,好不容易纔集結起數百人手,卻尷尬地發現,那支不明身份的“偷襲”隊伍已經來到營地外面。

瞬時間,所有軍卒都傻了眼,呆立在當場,本來鬧哄哄的營地鴉雀無聲。

只見那支不明身份的隊伍約莫有近百人,男女混雜,婦孺老幼皆有之,一個個衣衫襤褸,精神委靡不振,而且面帶飢色,分明就是一羣無家可歸的逃難老百姓嘛。

那批難民停在營地的防禦工事外,看到營中衆官兵的架勢,顯然都有點發懵了,自己這些人只是手無寸鐵老百姓,官兵們緊張些啥?犯得着連褲子都沒穿就跑出來嗎?

觀海衛指揮使華武面色由紅轉綠,由綠轉紫,一記響亮的耳光就扇在那名“謊報”軍情的把總臉上,罵道:“草你大爺的,瞎了狗眼!”

那名把總捂着火辣辣的臉不敢作聲,現在正值傍晚,再加上下着小雨,視線不是很好,這名把總髮現有一隊人遠遠往營地而來,有人還舉着棍棒等兇器,只以爲倭賊冒雨襲營,於是便急急報了進帳,誰知竟是一羣逃難的百姓。

華武抽完耳光還餘怒未消,又一腳踹在那名把總的屁股上,罵道:“還愣着幹嘛,趕緊出去盤問一下這幫泥腿子的底細來歷。”

那名把總連忙帶着幾十名弟兄出營,用刀槍把一衆難民逼退數米,惡狠狠地問道:“你們是打哪兒來的?”

這時,在難民隊伍行出一名手拄柺杖的老婦人來。這名老婦約莫六十許歲,身上雖然髒了些,不過衣服質料卻是上乘,而且氣度不俗,旁邊還有一名婢女攙扶着,應該不是普通老百姓出身。

“我等均是定海縣的百姓,如今縣城被海盜逆賊佔據,所以準備前往府城避難,現在眼看就要天黑了,爲了安全起見,懇請官軍允許我等在營地附近露宿一晚,若是能提供一些食物那就更好了。”老婦不卑不亢地道。

那名把總剛捱了指揮使一記耳光,正是一肚子火氣,黑着臉道:“我們自己的糧食還不夠,那有多餘的提供給你們。”

老婦皺眉道:“既然如此,那我等在附近露宿一晚總是可以吧?”

把總板着臉冷道:“那也不行,軍營重地又豈是你們能接近的地方,快走,否則別怪老子不客氣!”

老婦面露不悅之色,這時,老婦身後倏地飆出一名七尺大漢,這傢伙一身下人打扮,壯得跟座鐵塔似的,手裡還握着一根碗口粗的木棍。

那名把總只覺一座大山正向自己壓來,驚得急忙後退兩步,手按刀柄吃吃地道:“你……你幹什麼?”

這名大漢居然長着一對淡藍色的眼睛,皮膚很白淨,不過頭髮卻是黑色的,既有西洋人的特徵,臉部輪廓卻又像是東方人。

大漢怒視着那名把總,厲聲道:“膽敢對我家老夫人不敬,我宋大眼認得你,手裡的木棍卻認不得你,有種再說一句老子試試!”

這名把總不由勃然大怒,剛被指揮使大人抽了一記耳光,現在又在衆目睽睽之下被一名下人威脅,一下子便爆發了,鏘的拔出腰刀,獰聲道:“你這是找死!”

話音剛下,那壯漢手中的粗木棍已經閃電般掄了下來,只聽得當的一聲大響,把總手中的腰刀竟然被砸得脫手掉落,當場折成了“V”形。

然而壯漢並未停手,又是一棍向着把總的天靈蓋砸下去,老婦急忙喝道:“停手!”

壯漢應聲剎住動作,粗木棍就停在頭頂半尺上方,那凜凜勁風差點把那名把總嚇尿了,其他官兵也爲壯漢這一棍之威所懾,一個個呆若木雞。

壯漢輕蔑地掃了一眼面色蒼白的把總,收棍後退一步道:“要不是老夫人,老子一棍就砸碎你的狗頭,下次長點記性,不是什麼人都是你能欺負的。”

把總這時才反應過來,惱羞成怒地大喝:“來人,把這個襲擊官兵的反賊拿下,膽敢反抗格殺勿論!”

這貨喊完自己嗖地後退開去,然而他手下的弟兄卻怕死得很,壯漢如此威勢已經把他們震懾住了,所以一時間竟沒人敢上前。

“大眼,退下!”老婦喝退了壯漢,上前一步凜然道:“這位軍爺,老身這家僕脾氣火爆,護主心切,倒是得罪了,老身在此向軍爺道歉,損毀的兵器,老身也會加倍賠償。不過,我等均是遵紀守法的大明百姓,並不是什麼反賊。保護大明百姓是官兵職責所在,如今我等不要求進營,只是想在附近露宿一晚,卻遭到拒絕,這是哪門子道理?老身倒是要去總督徐大人面前評評理。”

把總先是被壯漢的武力所懾,現在又被老婦氣勢所逼,再加上懷疑老婦的身份不簡單,頓時便慫了,一指營地左側道:“也罷,瞧你一把年紀了,老……本把總把也便不跟你計較,你可以在那邊露宿,但不能接近營地五十步以內!”

老婦見對方妥協,倒也沒有再咄咄逼人,道謝一聲便帶着近百難民退到營地左邊,於五十步外安頓下來。那名叫宋大眼的壯漢,麻利地搭了一座帳篷,然後把老婦安置進去。

老婦帶了帳篷,但難民中的絕大部份人都沒有,只能使用簡陋的雨具,或者樹葉擋雨,一個個都衣服溼透了,站在空曠的野地瑟瑟發抖。

老婦見狀便讓婢女把難民中,那幾個抱着嬰兒哺乳的婦女叫進帳篷內擠一擠。

“謝過宋老夫人!”這幾名婦女和她們的家人連連致謝,神色中充滿感激和尊敬。

話說這名老婦乃定海縣宋家的老夫人,宋家在定海縣也算是大族了,祖上有人官至戶部侍郎,只是如今已經式微了。不過,宋老婦人本人也是書香世家出身,姓陸,象山縣人士,乃宋朝的文學思想家陸九淵的後人。

陸九淵本是江西撫州人,後來在象山書院講學,並定居於此,世人都稱他爲陸象山,又或者象山先生,與理學家朱熹齊名。陸九淵是“心學”的開山祖師,王守仁的“陽明心學”就是繼承自陸九淵,兩人的學說被並稱“陸王心學”。

正因爲出身書香世家,宋老夫人的家教甚好,嫁入宋家後亦是從嚴治家,教育子孫後代要忠君愛國,遵紀守法,要仁義禮智信。所以宋家的家風極好,爲世人所稱頌。

定海縣被王直攻陷後,不少當地的士紳都選擇了歸附王直,不過宋家不願同流合污,於是便舉家出逃,不過由於兵慌馬亂的,途中一家人走散了。所以現在宋老太身邊只有兩名婢女和三名僕人,那個宋大眼就是她的僕人之一。

宋大眼並不是宋家的家生子,而是宋老太從外面撿回來收養的孤兒。據說宋大眼是一名青樓女子和西洋商人結合後產下的“雜種”,所以眼睛有異於常人。那名青樓女子不知爲何,把剛滿月的兒子丟棄在街頭,由於其眼睛是詭異的藍色,所以沒人敢要,剛好宋老太經過,便帶回家收養,並取名爲大眼。

宋大眼長大後生得虎背熊腰,力能舉鼎,自小便跟護院武師學了一身好武藝,而且天不怕地不怕,渾身都是膽,不過在宋老太面前卻是十分孝順,從來不敢稍有忤逆。

再說宋大眼,搭完帳篷安頓好陸老夫人後,便道:“老夫人,小的去河邊看看能不能弄點鮮魚回來,燉些湯給你老人家補補身。”

陸老夫人點頭道:“去吧,但不要惹事生非。”

宋大眼乖覺地答應了一聲,便叫上幾名相熟的難民一起去河邊嘗試捕魚。

第119章 素描畫像(求票求訂閱)第22章 胡鬧皇帝第1303章 髒活第304章 囂張衙內第539章 滄海桑田第410章 圍剿隔山馬(中)第561章 凱旋第1270章 蔥嶺芳蹤第1240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164章 正山小種第85章 遇襲第139章 一線希望第1034章 噩耗,舉國同悲第1342章 以其人之道第389章 玩狠的第971章 水雷第831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854章 清水出芙蓉第902章 馳援通州第887章 一婦當關第1011章 借腦袋一用第1077章 不虧不虧第1093章 奇貨可居第743章 挾恩圖報第466章 兵仗局第347章 寒酸主薄第382章 強硬的探花郎第1093章 奇貨可居第417章 新泰會戰(下)第1192章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第1207章 又生一計(下)第1084章 惡人先告狀第1223章 攤牌第670章 環環相扣第1112章 春天快到了第695章 定海受阻第1207章 又生一計(下)第301章 評卷,廢黜第240章 請君入甕,擒拿第54章 入籍第1159章 慈眉善目第936章 一網打盡(四)第826章鹿死誰手?第773章 謝家四炮第655章 欽差駕到第107章 大清洗第537章 期待第27章 消寒文會(一)第1209章 朕願意第579章 關你屁事第1142章 依薩娜的請求第1138章 窮追不捨第357章 全赴黃泉第220章 拜山頭(求票)第844章 明軍來了第780章 掌控九州第975章 永福公主的請求第695章 定海受阻第17章 水賊來襲第1050章 挑撥第918章 遺臭萬年第1363章 怨憤第1301章 齷齪主僕第1089章 參將,兩個女人第359章 險情第1222章 圍城打援(下)第631章 兩欽差審案第993章 摧枯拉朽(下)第642章 哪裡是氣色好!第1251章 水淹三軍,大猷揚威第501章 迎親第1357章 大反攻(下)第180章 敲打第811章 西洋人來了第262章 鹿鳴宴(上)第355章 殺機暗藏第1170章 靖國公火燒元上都(上)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11章 同牀共枕第577章 三賊齊聚(上)第1071章 口諭第1176章 仇人見面第977章 二侯一伯第766章 師徒夜話第62章 形勢(求票)第746章 滿喇加王子第106章 驅逐第252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478章 憤怒了第790章 侯爺回府第320章 殿試(中)第186章 報名參戰第1160章 後宮第652章 街上偶遇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1163章 俺答行蹤第146章 院試(下)第198章 密謀第288章 賞春文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