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初見成效

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張家兄弟自當上了弘治帝的小舅子後,日漸驕奢橫逸,飛揚跋扈,所幹下的的壞事惡事罄竹難書,得罪的人更不在少數,要不是有太后這座靠山,兩人的腦袋都不知搬家多少回了。

如今嘉靖帝在位,張太后的影響力日漸減弱,如果張家兄弟懂得收斂些,低調地過日子,安享晚年還是容易的,偏偏卻跋扈如故,正是不作就不會死。

徐晉正是利用這一點,先是把小皇帝激怒,將建昌侯張延齡下獄,再拋出第二波撒手鐗,讓兵科給事中彈劾張家兄弟的罪行。小皇帝正處於氣頭上,根本不看張太后的面色,立即就命三法司調查覈實,而徐晉讓錦衣衛蒐集的黑材料都是可以查證的真材實料,再加上張家兄弟曾經得罪的人紛紛落井下石,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儘管在張太后不顧臉面的斡旋下,張家兄弟得以保住性命,但爵位被剝奪了,名下所有產業和土地盡數被抄沒,張太后也移到壽寧宮閉門幽居。自至,顯赫弘治和正德兩朝的外戚張家宣告沒落,幾乎再無翻身的可能了。

張家兄弟被板倒,對徐晉的好處非常明顯,不僅在官場圈子中威信大增,在民間亦是好評如潮,最關鍵是清丈土地的工作可以順利的實施,沒有人再敢阻撓。

就連最顯赫的外戚家族都被幹翻了,張太后亦黯然退居幕後,試問誰還敢當出頭鳥?

所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所有勳戚和官紳都乖乖地配合清丈土地,退還非法侵佔的田莊,免得重蹈張家的覆轍。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便至嘉靖元年的臘月下旬,還有不到十天就過年了,京畿內的田地丈量工作也接近尾聲。

嘉靖元年臘月二十二日,朔風如刀,寒冷蝕骨,天空中鉛雲密佈,眼看着一場大雪將至了。在安富坊的兵仗局中,徐晉接收了最後一批燧發槍,至此,五百營全營均配備了燧發槍。

客廳內燃着火爐,暖意融融,徐晉一身錦服坐在火爐旁,氣質從容,脣紅齒白,俊逸不凡,誰又曾想到,眼前這二十歲不到的英俊青年已經官居五品,而且還因軍功封了伯爵。

此時,徐晉正把玩着一把精緻的燧發槍,這支燧發槍跟其他的不一樣,因爲他是一把短槍,長度不足二十公分,而且是雙管的,能擊發兩次,十分方便攜帶,弄個皮套就能系在腰間,乃防身的利器。

徐晉剛纔已經在室外試過槍了,這玩意十米內的殺傷力能把人擊斃,超過三十米便基本沒有殺傷力可言,但用來防身卻是足夠了。

太監賴義陪坐在一旁,一邊喝着熱茶,一邊笑眯眯地問:“徐大人可還滿意?若是有不妥的地方,咱家再讓工匠修改。”

徐晉微笑點道:“很不錯了,本官十分滿意,倒是麻煩賴公公了。”

賴太監的老臉頓時綻放出菊花似的笑容道:“徐大人客氣了,小事一樁罷了。”

由於燧發槍的試造成功,徐晉被擢升爲戶部郎中,而太監是沒有品秩的,所以賴公公沒有升遷,但卻獲得了皇上的嘉獎,賜飛衣服一套,蔭一子侄爲錦衣校尉,還有各種豐厚的獎賞。而這一切無疑都是徐晉帶來的,所以賴公公現在對徐晉的要求無所不應,拿到雙筒短槍的圖紙後立即便讓工匠精心打造,只花了兩個月時間便造好了。

徐晉和賴公公又閒聊了一會,這才帶着人離開兵仗局,把一百支嶄新的燧發槍運往五百營營地。

旁晚時份,氣溫驟降得厲害,北風越發的凜烈了,徐晉剛從城外回來,雪花便飄灑而下,黑沉沉的蒼穹像被捅破了窟窿,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天空撒落,短短半個時辰,整座京城便覆蓋在厚厚的積雪之下。

正所謂剛不可久,柔不能守。這一場大雪來得急烈,去得也迅速,前半夜便停歇了,第二天一早依舊是個朗朗晴天。

院子中積雪過尺,數株紅梅在曉風中傲寒綻放,還有一隻覓食的早鳥在枝頭上跳躍鳴叫。

徐晉不是被鳥兒的鳴叫吵醒的,而是被懷中的嬌俏人兒叫醒的。室外天寒地凍,室內卻是溫暖如春,低垂的羅帳裡,柔軟的錦被底下,費吉祥一頭烏黑的長髮如瀑布般散開,眉目如畫,俏臉紅撲撲的依偎在徐晉懷中。

爲了構建和諧的徐府內宅,徐老爺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會宿在正房,但每個月都會到如意和吉祥房中過夜五天,儘量做到不偏不倚,而昨晚徐晉便宿在費吉祥的房中。

都說瑞雪兆豐年,昨夜乘着雪落的聲響,徐老爺興致勃勃地在女人身上耕耘了一遍,至於明年會不會豐收很多小小徐晉便不得而知了。

此時徐晉摟着懷中柔滑如絲綢的溫軟嬌軀,卻是有點捨不得起牀,要不是待會還要回戶部上班,徐晉都忍不住再次提槍上馬。

徐晉曾在燭光下欣賞過費吉祥不着寸縷的動人嬌軀,真正如同羊脂美玉一般毫無瑕疵,那怕是頭髮絲一般細小的疤痕都沒有,簡直就是一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試想一下,一個人從嬰孩到成年,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身上能夠不受半點傷,那簡直就是奇蹟,恐怕就是皇家公主也難以辦到。

正因爲如此,以于徐晉每次跟費吉祥那個的時候,動作都輕柔得像朝聖一般,生恐把這朵鮮嫩的花兒給弄皺了。唯一讓徐晉感到遺憾的是,吉祥纏足了,一雙天然的玉足生生纏成了所謂的三寸金蓮,讓人心疼又氣憤。

“夫君,該起牀上朝了!”費吉祥感到夫君的蠢蠢欲動,不由羞澀地提醒道。

昨夜大雪,今天的早朝免了,但還是得回官署辦公的。徐晉在被窩中磨蹭了好一會才戀戀不捨地起牀洗漱口,然後在費吉祥的服侍下換上官服,出門回戶部辦公。

“徐大人早安!”

“徐大人早安!”

徐晉踏入六部所在大院,迎面遇到的官員都紛紛打招呼,臉上掛着討好的笑容。徐晉雖然只是五品的戶部郎中,但他如今的威信卻已蓋過了兩位戶部侍郎,儼然成了戶部的二號人物。

然而,徐晉對此卻沒有沾沾自喜,他心裡很清楚,眼前這些官員雖然表面對自己畢恭畢敬的,但心裡卻是不知如何忌恨自己,畢竟清丈土地損害太多人的利益了,將來自己一旦失勢,跑出來踩上幾腳的肯定也是這些人。

徐晉禮貌地迴應着一衆問好的官員,步履從容地走進了戶部公署。

徐晉剛坐下不久,戶部主事霍韜便滿臉春風地行了進來,行禮道:“下官見過徐大人。”

上次在建昌侯府,霍韜被打得有點慘,但休養了兩個月後已經痊癒了,上個月初便回戶部辦公,協助徐晉主持清丈土地。

徐晉微笑道:“瞧霍大人的臉色,是不是統計結果出來了?”

“呵呵,徐大人料事如神啊!”霍韜笑着把一份報告遞給了徐晉,一邊介紹道:“昨天宛平縣的清丈結果也報上來了,屬下連夜做了統計,從七月到現在,京畿內所有田地均清丈勘查完畢,共計有八萬七千四百餘頃爲非法所得,其中四萬六千餘頃已經發還給原主。”

徐晉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光是京畿內便清查出八萬七千四百多頃土地,這成果無疑相當傲人了,若是全國都以這種力度清退田莊,大明的賦田增加兩三百萬頃也不是問題。

第610章 方向——揚州城第608章 內部分歧第743章 挾恩圖報第25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33章 不歡而散第610章 方向——揚州城第684章 一網成擒第392章 響馬第896章 朝野震動第223章 苦盡甘來(大章)第687章 收復奉化第1214章 李大仁第67章 府試放榜第1084章 惡人先告狀第762章 御駕南巡第972章 落水第715章 全面反擊第519章 倭寇第907章 平虜大將軍第1070章 幕後主使第75章 讀書人的威風第117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260章 徐解元(求票)第428章 鯉魚脫卻金鉤去?第833章 羣魔亂舞第43章 小奴兒(3更求票)第325章 金殿傳臚,翰林修撰(求票)第1101章 除夕,團圓第231章 二月二,好兆頭?第1077章 不虧不虧第151章 小三元第1130章 回到原點(元旦快樂)第632章 京中爭鬥第306章 失敗的惡作劇第206章 以國士報之第27章 消寒文會(一)第450章 大朝會(下)第587章 青銅與王者第794章 怒斥羣儒第55章 例考排名第433章 瘋狂的宋知府第1113章 祭旗出兵(兩章合一)第541章乘勝追擊第749章 破碎虛空(求票)第1364章 三軍盡出第1115章 穩紮穩打第601章 挑釁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1191章 懲罰,養蛇第1147 福達授首,俺答發狂第367章 朱婷鈺第115章 飛上枝頭第128章 少年一曲臨江仙(求票求訂閱)第382章 強硬的探花郎第1177章 俺跑跑第144章 院試(上)第702章 靖安侯第172章 一同進城第430章 大獲全勝第1221章 圍城打援(中)第1364章 三軍盡出第739章 大難不死第573章 引爆第1319章 北靖王是信人第605章 一隻王八第1206章 又生一計(上)第849章 第一次正面交鋒第634章 晉商舉報第971章 水雷第1076章 奉旨修道觀第591章 朱縣令的一把火第752章 香港島之戰(下)第809章 她姓薛?第620章 去留第603章 帝王手段第1072章 冬藏第1353章 撿了個便宜第535章 拒絕第1220章 圍城打援(上)第619章 調兵反擊第178章 誰狠?第499章 三娘子第1222章 圍城打援(下)第893章 危機蟄伏第294章 賞春文會(七):乘人之危第1185章 搬兵第424章 告假第531章 訓婢第1281章 爭鬥第302章 誰是會元?(求票)第1201章 封燕然山銘第166章 裝孫子第1235章 夜宴第376章 病倒第642章 哪裡是氣色好!第196章 風起雲涌第438章 羅公公,久違了第1174章 擊殺第588章 倭襲東臺縣(上)第409章 圍剿隔山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