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憤怒了

正當羣臣交頭接耳地低聲議論時,司禮監太監畢雲揮動了廷鞭,發出“啪”的一聲炸聲,尖聲喝道:“肅靜!”

一衆大臣立即安靜下來,朱厚熜這時已經看完徐晉的奏本,點頭道:“朕覺得徐卿之言不無道理,請毛尚書誦給大家聽一聽。”

“臣領旨!”禮部尚書毛澄一拂衣袖,接過小黃門遞來的奏本,抑揚頓挫地朗誦起來。

徐晉這封奏本主要通過闡明兩個理由來反對禁海:第一是互通有無,取別國之長補己之短,這樣國家才能發展進步;第二是貿易富民,人民富足了,國家自然就會強大。

然而,在場衆大臣的“天朝上國”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再加上封建主義向來重農抑商,所以徐晉這兩條理由根本沒辦法讓衆大臣認同,甚至讓他們覺得荒謬可笑之極。

這不,禮部尚書毛澄剛誦讀完徐晉的奏本,翰林學士石珤便出列,怒視着徐晉喝斥道:“徐晉,你這奏本通篇都在言商賈之事,真是枉讀聖賢書,本官羞與汝爲伍。”

正所謂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後,可見商人在封建社會的地位之低,特別是士大夫階層,更是瞧不起商人。在古人的詩文當中,商人的形象都是自私狡猾,重利潤而輕情義,爲讀書人所不恥。

徐晉劍眉微挑,淡定地道:“敢問石大人身上穿的衣物、家中飯桌上的菜餚、家裡用的器具從何而來?莫不成都是石大人自己製造的?”

石珤臉色微沉,一時竟不知如何反駁。

徐晉淡淡地續道:“老百姓早上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一件離得開商賈?所以說,商賈之事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敢問石大人,言商賈之事何恥之有?”

石珤面色漲紅,更是無言以對,小皇帝朱厚熜見狀心中暗樂,偷偷地豎起了大拇指。

這時徐晉繼續侃侃道:“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上。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富足了,國家自然就強大。有句俗語叫: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大明沿海的百姓既然能從海上貿易中獲得財富,爲什麼要禁止?若僅僅因爲發生兩夷仇殺的事就關閉市舶提舉司,禁絕海上貿易,無疑等於因噎廢食。另外,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國與國之間貿易,互通有無,學習別人的長處,促進本國的進步纔是正確的做法。

所以,臣認爲不僅不應該裁撤掉福建和寧波的市舶提舉司,反而應該增開市舶提舉司,進一步開放海上互貿。”

禮部尚書毛澄面色鐵青,厲聲斥道:“胡說八道,信口雌黃。國之本是農桑,重商事而輕農桑乃捨本逐末的愚蠢做法。更何況,莫非你眼中只有那些黃白之物,完全置我朝尊嚴於不顧?倭人公然在我大明國境燒殺搶掠,而我們反而大開國門與之通商,這將置我大明顏面於何地?”

兵部尚書王澤點頭附和道:“毛尚書所言極是,更何況我大明物華天寶,什麼都不缺,倭國蕞爾小國罷了,有什麼值得咱們大明稀罕的。”

刑科給事中周玉繩更是跳出厲聲道:“禁止片板下海,此乃太祖定下的祖制,徐晉公然妖言惑衆,其心可誅。臣懇請皇上下旨誅殺此獠,以正視聽!”

徐晉不禁氣樂了,今天總算是領教了大明朝職業噴子的野蠻,動不動便要誅殺誰,我R你大爺的,冷道:“恕在下眼拙,閣下哪位?”

周玉繩傲然道:“本官乃刑科給事中周玉繩,靖安伯有何賜教?”

徐晉淡笑道:“賜教不敢當,不過依周給事之言,那三寶太監鄭公是不是該被凌遲處死?”

此言一出,整個奉天殿死一般寂靜,周玉繩更是臉都綠了。要知道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每次都是船隻數千,浩浩蕩蕩,要說違反祖制,這位已經違反得徹徹底底的,若按照周玉繩剛纔的話,三寶太監凌遲一百遍都不夠贖罪,而偏偏三寶太監是奉了成祖朱棣的命令下西洋的,莫非連成祖一起剮了?

“徐晉,你……你……你強詞奪理?本官……”周玉繩口吃吃的,連句話都說不完整了,後背汗涔涔。

徐晉也懶得繼續理會這個小角色,轉而對兵部尚書王澤道:“王尚書剛纔說倭國乃蕞爾小國,沒什麼值得咱大明稀罕的?”

王澤冷哼一聲,傲然道:“是又如何,難道本官有說錯?”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大明雖然物華天寶,但並不是什麼都不缺,什麼都是最好的,譬如倭刀便不比咱們的腰刀差;譬如佛郎機炮也比咱們的火炮強;再譬如這個……”徐晉說着摸出那隻精緻的懷錶,續道:“咱們大明便沒有西洋人這種精準的計時工具,難道,這些都不值得我們效仿嗎?”

王澤冷笑道:“不過奇技淫巧罷了,不值一哂!”

徐晉再次被氣樂了,果然,你無論如何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同樣,無論你如何舌燦蓮花也說服不了一羣自以爲是的“老古董”。這羣人要不是刀架在脖子上,讓他們真正感到痛徹心肺,他們的思想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

徐晉突然有點心灰意冷了,就現在這種情況,想推動“開海禁”,顯然只是癡心妄想,所以十分乾脆地把懷錶揣回懷中,也懶得再去反駁禮部尚書毛澄,對着御座行了一禮便退回隊伍的後面。

朱厚熜顯然也明白今日事不可爲,不由暗歎了一口氣,淡道:“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朕自登基以來,廣開言路,諸位愛卿有什麼建議儘管道來,朕不會因言而降罪於任何人。”

“皇上聖明!”兩班大臣齊聲道。

朱厚熜目光望向內閣四老,和顏悅色地道:“諸位先生以爲徐晉所議如何?”

楊廷和上前一步道:“民富則國強固然不假,但國家的根本是農桑,商事只是輔助,若重商事而輕農桑無疑是本末倒置。皇上只要輕賦稅薄徭役,施仁政,人民得到休養生息,自然就會富裕起來。這纔是真正的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上。

所以說,徐晉所奏根本不值得推敲,更何況倭人如此囂張,豈有不嚴懲之理。另外,祖制更是萬萬不可違也。”

三輔毛紀和四輔蔣冕也點頭表示附議,至於次輔費宏本身也不同意開海禁的,再加上其他人都反對,他自然不能明顯偏袒自己的門生,最後也點頭道:“臣贊成裁撤市舶提舉司,禁止沿海百姓下海,加強海防,以杜絕再發生類似事件!”

內閣四老均表態禁海,再加上滿朝大臣幾乎一邊倒支持裁撤市舶提舉司,於是乎這件事便蓋棺定論了。徐晉不禁暗歎了口氣,看來自己太想當然了,以自己目前的地位和人脈,就算有小皇帝支持,也幹不過這些守舊派啊。

散朝後,徐晉悶悶不樂地離開了奉天殿,剛行出昭德門便被老師費宏叫住了,連忙站定恭敬地等候。

費宏行到徐晉跟前,神色平和地道:“子謙,下朝後到爲師府上,爲師有些事要跟聊。”

“是!”徐晉心中苦笑,估計是要挨訓了。

費宏點了點頭便往內閣方向踱去,徐晉剛想轉身離開,便見首輔楊廷和迎面行來,忙又站定行禮道:“見過楊閣老!”

楊廷和不冷不熱地點了點頭,淡道:“徐子謙,老夫聽說你昨日與皇上蹴踘了?”

徐晉暗皺了皺眉,點頭道:“正是,皇上一時見獵心喜,下官也不便掃皇上的興。”

楊廷和冷哼一聲道:“別以爲老夫瞧不出來,開海禁的事你早已經與皇上商量好了。皇上還年幼,容易受人盅惑,別怪老夫沒提醒你,江彬乃前車之鑑,你是個人才,老夫可不想看着你走上佞臣之路,最後萬劫不復。好自爲之吧!”說完一拂衣袖踱了開去。

徐晉眉劍緩緩揚起,袖筒的雙手緊緊地握成了拳頭,這次,他徹底的憤怒了。

本來徐晉還敬重楊廷和是個能吏,從來沒想過與他作對,但是他今日終於看清了,楊廷和雖然是能吏,爲官也算清正,但他又是守舊派的代表,過份的自以爲是。

這種守舊派的權臣無疑是時代進步的絆腳石,自己若想在官場上有所作爲,推行對大明有益的變革,那就必須把楊廷和之類的守舊大臣統統掃除。

第900章 拒而不見第138章 翻牆大封推感言第516章 三個主事,借力打力第962章 廷議(中)第535章 拒絕第291章 賞春文會(四):七苑闖關第815章 心腹大患第764章 喜極生悲,中風第188章 念念不忘第884章 在劫難逃?第960章 沽名釣譽?第163章 救人第55章 例考排名第1236章 機會來了第1213章 壞人的邏輯第916章 一支穿雲箭,天津!第1061章 流言惡語第1134章 山寨危機(中)第785章 代理人第15章 學霸家族第523章 神乎其技第1320章 一隻香囊引發的猜想第594章 長街血戰第135章 任務第1043章 古怪第307章 老爺兇猛第393章 刺殺第388章 聖旨到第26章 此之非凡第703章 奇兵乍現第1240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869章 撤離第724章 何人深夜弄弦(求票)第203章 伏擊,偶遇第724章 何人深夜弄弦(求票)第296章 杞人憂天?第1025章 荒島求生(中)第289章 賞春文會(二)詰難第690章 彪悍的義烏人第400章 兵刀起第1311章 肅州之危(下)第1269章 患失患得第1167章吃帥(上)第512章 主動上門第53章 抓捕第1304章 遲來的婚禮第132章 勾心鬥角第225章 第二把火第1227章 敦煌血戰(中)第280章 除夕夜,小登科(大章)第264章 鹿鳴宴(下)第405章 授予旗牌第865章 嘉靖駕到第732章 困獸猶鬥第252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314章 激烈衝突第740章 賀芝兒第1326章 實戰(上)第1109章 出兵第881章 老狐狸第1298章 好事近第336章 金錢美色第314章 激烈衝突第1355章 有心栽花,無心插柳第69章 網羅人才第39章 偷書第462章 如意吉祥第342章發糧領錢第404章 組建親軍第1150章 韃靼第一勇士第520章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第1094章 削他第667章 消極怠戰第1320章 一隻香囊引發的猜想第132章 現成的模特兒第722章 孤山寺外波斯人第1247章 到此一遊第156章 皇帝之寶第1215章 正常操作第223章 苦盡甘來(大章)第225章 第二把火第628章 小野百合出城(第二更)第288章 賞春文會(一)第1357章 陰謀陽謀第464章 處處刁難第195章 送別第1047章 “摸金”父子第832章 聯手救人第712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48章 上元節(三)第472章 爭貢之役第281章 失眠了第1105章 廷議(上)第1047章 “摸金”父子第782章 家族內訌(下)第1079章 家有芳鄰第1292章 葉爾羌風雲(下)第799章 自作聰明第533章 葬花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