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小婉臨盆

大伢前腳剛離開,徐晉便讓人把兩封信送到驛站,給錢託關係讓驛使以最快速度送往江西,因爲走民信局的路子太慢了,那樣估計大伢回到江西,信都還沒送到。

這兩封信分別是寄給韓鑫和老族長徐德銘的,徐晉讓韓鑫把大伢給解僱了,同時向老族長說明利害關係,讓他管束好大伢。而讓大伢帶回去的一百兩銀子,徐晉也作了說明,其中五十兩給老族長自行使用,另外五十兩則作爲大伢謀生的本錢,讓他在上饒縣盤一家商鋪做點小買賣。

五十兩銀子不少了,當初徐晉和謝小婉就靠着五十兩起家的,在上饒縣盤了家臨街宅子賣羊雜,所以作爲本家族叔,徐晉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在後世坑爹的貨色並不鮮見,譬如“我爸是李剛”的主角,還有某著名歌唱家李X江的兒子。像大伢這種人,絕對是個坑叔的貨色,無論是留在京城,還是繼續在車馬行工作,均是個隱患,徐晉可不想被這豬隊友給坑了,所以果斷地出手,把這坑貨給“綁”在老家上饒自生自滅,免得跑出來害人。

打發走大伢後,徐晉設宴款待了蔡嶽和李英俊兩位同窗,然後便命人把他們送到明時坊的江西會館。

接下來的日子,徐晉基本都在兵仗局和京郊兩處地方跑,翰林院和兵部倒是極少回,反正皇上欽命他督造燧發槍,這纔是他的工作重點。另外,小婉的臨產期越來越近了,徐晉更多的時間是留在家裡陪伴嬌妻。

一晃眼便到了嘉靖元年的二月底,“清田莊”的工作也正式拉開了序幕,小皇帝朱厚熜以身作則,首先清退了北直隸境內的部分皇莊,一衆官紳貴族雖然萬分不情願,但天子腳下也不好糊弄,也開始跟進清退部份田莊。此外,戶部派出了大量的官員奔赴全國各地,稽查各省的土地,發現有不法侵佔民田的,立即責令退還給百姓。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順天府宛平縣也開始在山地試種紅薯,如果試種成功,這將有效地彌補大明朝的糧食缺口,讓更多老百姓不用再捱餓。

儘管清田莊並不徹底,但徐晉這個穿越者也總算爲大明的百姓做了兩件實事。

暮春三月,天氣更加暖和了,官道兩旁草色碧綠,地裡新種的莊稼苗兒綠盈盈的,充滿了生機的氣色。

今春的雨水多,昨日才下了一場小雨,官道溼滑泥濘。徐晉緩慢地策馬而行,身後跟着僱來的二十輛馬車,車轍很深,因爲馬車上載着的都是兵器。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錢給足了,無論是工部的工匠,還是兵仗局的工匠,幹活都十賣力。早在五天前,工部便把五百營的營房給建好了,而就在昨日,兵仗局也把第一批五百套的兵器鑄造出來了。

徐晉今日特意僱了二十輛馬車,把這些兵器送到五百營的營地。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當初兩座長滿低矮灌木的荒山已經大變樣了,灌木雜草全部清理焚燬,但見西邊山坡上屋舍連綿,佔地面積估有兩萬平方,那是五百營的營房。

五百營現在雖然只有五百人,但以後肯定還是要擴員的,所以徐晉特意讓李主事把營地擴大了一倍多。當然,這是要加錢的,所以,魏國公徐鵬舉給的三千兩銀子已經全部花出去了。另外,當初武定侯郭勳賠償的一年俸祿折銀約合一千兩,也被徐晉拿來發軍餉了,這錢花得就像流水一般,軍隊本來就是一頭吞金獸。

不過,工部的李主事還算厚道,不僅把營地建造得結實寬敞,地面也夯實了,甚至還“附贈”了兩口水井,和一條鋪了鵝卵石的道路,馬車可以直接從官道駛入營區。

當徐晉領着運送兵器的車隊駛入營地,五百營的弟兄立即興奮地圍了上來,拿到兵器後一個個高興得合不攏嘴。

五百營的弟兄都是來自山東各衛的客軍,如今軍籍和營房都落實了,成爲名副其實的京軍,如今又拿到嶄新的武器,自然人人心情興奮無比,跟着有本事的老大就是爽。

王林兒錚的一聲,抽出一柄腰刀,但見刀身鋥亮,鋒利的刀刃在陽光映照下讓人望而生畏。

王林兒取來一根手腕粗的木頭豎在地上,手中腰刀連揮,也不見怎麼用力,那根木頭便像豆腐做似的,傾刻斷成一塊塊。

“好刀!”一衆軍士齊聲喝采。

徐晉看得卻是頭皮陣陣發麻,這玩意估計一刀就能把人攔腰斬成兩截,可見明朝鑄刀的質量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絕對不會比所謂的倭刀差多少,只不過倭刀長度佔優,而且是雙手刀,如果正面對砍,明刀確實吃虧。

徐晉前世曾經看過一篇對比明刀和倭刀的文章,文章中提到,抗倭名將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記載的一句話:倭喜躍,一迸足則丈餘,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身多兩斷。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倭寇打鬥時喜歡跳躍,一個縱躍就近丈遠(有點誇張),而倭刀長達五尺,加起來就一丈五,我軍的短兵器難以招架,長兵器又不靈便,所以通常一個照面就被連人帶兵器砍成兩段。

這句話可是出自明朝抗倭一線名將戚繼光的筆下,雖然有點誇張的成份,但也說明了當時倭寇的戰力強悍,再加上沿海地方衛所的種地兵戰鬥力低下,很容易就被嚇破膽氣,所以便頻頻出現了幾名倭寇攆着數百明軍滿山跑的可笑情形。

後來戚繼光發明了鴛鴦陣,利用藤盾和腰刀相結合,這才破了倭寇的兵器優勢。

“南倭北虜”正是嘉靖朝的兩大禍患,所以徐晉估計有生之年極有可能會跟倭寇幹上,所以不僅讓兵仗局打造腰刀,還打造了一千副盾牌,以便五百營的弟兄平時訓練戰陣。

當然,如果燧發槍成功打造出來,倭寇的刀再長再鋒利,也只有挨槍子的份。

徐晉把新兵器分發下去後,又巡視了一遍營地,然後便帶着戚景通等人往東山那邊去。

東山那邊的灌木也被清理掉了,位於兩山之間的谷地也被平整出來,工部主事李樑正指揮着手下的民夫在那種草,已經差不多完工了,一個後世的標準足球場初見規模。

如果是後世的機械化作業水平,即使是連上鋪草皮,估計不用三天就能搞定了,畢竟後世的草皮都是在花木公司時預先培植好的,只要運來一塊塊地鋪上就行,而且馬上就能使用。

大明朝的園藝水平自然沒有這般先進,工人們這時是真的在種草,而且是一棵一棵地種,所以這片足球場要完全長起來,少說也得一兩個月,幸好現在是春季,草木生長得快。

“下官見過徐大人!”工部主事李樑見到徐晉一行人,立即便迎上來行禮問好。

徐晉微笑問道:“李主事估計還要久才能把活幹完?”

李樑直言道:“要把這片山坡全都種上草,估計還得半個月時間吧。”

徐晉聞言點了點頭,根據他目前的打算,暫時先引進後世的三項運動,第一是足球,第二是高爾夫球,第三是滑草。第一種是後世大熱的羣衆性運動,能夠那麼火,自然有它的魅力;第二種是貴族運動,正好爲那些上層貴族量身打造;第三種相對休閒一些,倒是正好適合那些閨閣小姐和丫環。

至於該如何推廣,徐晉已經有了初步的腹稿,正所謂上行下效,有小皇帝朱厚熜這張王牌,徐晉並不愁這幾項運動火不起來。

譬如明朝立國之初,朱元璋爲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竟然在秦淮河一帶開了國營青樓,名爲大院,還親題了一副對聯吸引商賈進去消費。結果商賈沒忽悠到,倒是滿朝文武趨之若鶩,一下班就往秦淮河邊跑,積極地爲國家貢獻“稅收”,一時間狎、妓成風,老朱對此十惱火,最後只能把國營青樓給關了。

再說徐晉巡視完東山,剛返回西山營地,一騎快馬便飛奔而來,馬上正是管家大寶,渾身大汗淋漓,一下馬便跑到徐晉跟前急道:“老爺,夫人臨盆了!”

徐晉聞言一驚,立即上馬往城門飛馳,心急如同火燒,早知今天就不出城了!

第1336章 再施奇兵(上)第316章 登基,議禮之始第1164章 主動請纓第418章 新泰會戰(四)第533章 葬花吟第767章 被老大了第211章 兵臨城下第1085章 談判無果第608章 內部分歧第775章 這口氣,爭了!第1077章 不虧不虧第215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6章 登徒子(求收藏)第693章 控制局勢(兩章合一)第1281章 爭鬥第234章 擲地有聲(求票)第1189章 一戰定君臣(下)第1089章 參將,兩個女人第254章 仇恨第201章 仗義死節(求票求訂閱)第450章 大朝會(下)第928章 先下手爲強(中)第1341章 北靖王二破敦煌第146章 院試(下)第20章 口吐珠璣第598章 追擊第1033章 全身而退(兩章合一)第625章 仙劍問情(兩章合一)第177章 矬鵝能戰第26章 此之非凡第613章 月下弄簫人(兩章合一)第574章 來龍去脈第383章 意見相阻第645章 江南如煙,樓船聽雨第100章 芳心暗許第803章 播種希望第727章 還要浪一下第384章 裂痕第24章 竹石第866章 走火了,受驚了第1167章吃帥(上)第752章 香港島之戰(下)第1008章 終選(下)第599章 再祭屠刀第808章 滾刀肉第516章 三個主事,借力打力第544章 一文兩武第1230章 破城(下)第1011章 借腦袋一用第1230章 破城(下)第1200章 雪崩第1203章 順明安樂第993章 摧枯拉朽(下)第850章 禍福難料第184章 茗戰第840章 警告第191章 挑撥第83章 探望第230章 守城之戰(下)第672章 夜襲,大帥駕到(上)第716章 羅龍文毛遂自薦第09章 賣地風波(上)第601章 挑釁第1305章 娶了個老婆而已第939章 請君入甕(中)第201章 仗義死節(求票求訂閱)第611章 陸炳到來第1192章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第404章 組建親軍第1348章 你追我趕第972章 落水第828章 暗通消息第767章 被老大了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260章 徐解元(求票)第588章 倭襲東臺縣(上)第1287章 試探第1062章 永福公主的選擇第1013章 黑啊第1161章 手串第172章 一同進城第18章 伉儷情深第1048章 證據確鑿第397章 如此開光第1338章 再施奇兵(下)第1351章 玉門關決戰(中)第217章 破宅,節烈第1015章 出頭鳥第615章 大明寺事件(中)第922 廣寧門第481章 師徒交鋒第1108章 廷議(完)第1103章 共識第375章 紙上談兵第1199章 徐砍頭來了?第1154章 汗庭決戰(上)第812章 技術轉讓第1338章 再施奇兵(下)第293章 賞春文會(六):初春初夏第689章 爭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