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全新的嘉靖帝

徐晉神色平靜地道:“回皇上,是對面武定侯府的公子唆使家奴乾的。”

月兒氣乎乎地插嘴道:“那武定侯家的公子實在太過份了,大前天便命家奴打傷了我們府裡的兩名下人,還揚言以後見一次打一次呢。當時老爺還沒回府,夫人息事寧人沒有追究,誰知對方竟變本加厲,昨天又把我們府裡的人打,家丁徐吉還被打斷了腿,真真豈有此理啊。”

朱厚熜聞言不由大怒,他本就視謝小婉如親姐姐,又豈容別人如此欺負,更何況還發生在徐晉不在京期間,所以小皇帝深感自己的臉被打了,怒道:“武定侯家的安敢如此囂張……對了,對方爲何打人?”

徐晉不得不感嘆,這小子坐了大半年的帝位,理智成熟了不少,若是以前的小奴兒聽到小婉姐姐被欺負了,才懶得管什麼是非黑白呢,先找回場子再說。

不過,朱厚熜這轉變是一種進步,也是一件好事,如果輕易就被身邊的人糊弄住,不分是非曲直,這樣的帝王實在沒什麼前途,於國也有害無益。譬如明英宗朱祁鎮,對太監王振言聽計從,王振說什麼就幹什麼,最後徹底被這個豬隊友坑了,身爲一國之君,竟然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刺俘虜了,明軍的精銳三大營也在這一戰中損失殆盡,從此一蹶不振,何其悲哀,何其恥辱!

“估計是因爲臣上疏倡議清田莊吧。”徐晉從容地答道。

朱厚熜不禁恍然,作爲最高統治者,他自然明白“清田莊”這事觸動了多少人的利益,得罪人是難免的,特別是朝中的勳貴,這段時間跑進皇宮向自己母親和張太后告狀的皇親國戚便絡繹不絕,甚至有官員上疏彈劾徐晉譁衆取寵,在山東行事過於酷烈,乃酷吏所爲等等。

朱厚熜冷着臉沉聲道:“黃錦,傳朕口諭,斥責武定侯郭勳教子無方,令他即日攜子上門向靖安伯致歉,賠償湯藥費三百兩銀子,並將所有參與行兇的家奴交給北鎮撫司處理。”

黃錦連忙應道:“奴才領旨!”

朱厚熜忽然醒起之前建昌侯張延齡把自己的口諭當耳邊風的事,於是擺手道:“算了,還是等朕回宮後下一份中旨吧,徐晉,小婉姐姐,這公道朕一定會爲你們討還的。”

朱厚熜雖然對“清田莊”這件事很有些猶豫,但也十分明白,這是一件有益於江山社稷的事,只是遭到的阻力太大而已,難得徐晉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這也正好說明他對大明江山,對自己忠心耿耿。

所以,無論於公於私,小皇帝均覺得自己必須爲徐晉出頭,扛下所有反噬的壓力。

徐晉和謝小婉連忙表示謝恩。月兒和初春等人更是喜形於色,皇上親自下中旨爲府裡討還公道,這可是件倍有面子的事,哼,看他武定侯府還敢不敢繼續囂張!

小皇帝這樣的處罰對武定侯府來說已經相當嚴厲了,但對徐晉來講還遠遠不夠,他要給武定侯府一個狠厲的教訓,以此來殺雞儆猴,免得那些勳貴以爲自己是軟柿子,以後蹬鼻子上面。

紅薯小米粥雖然香甜,但容易飽肚,所以朱厚熜吃下一碗就夠了,嘴一抹便興致勃勃地要求徐晉給他講在山東鎮壓反賊的事,毫不掩飾眼神中的狂熱。

徐晉不清楚史上的嘉靖帝是否尚武,但可以肯定的是,眼前這小子肯定尚武,而且十分熱衷於開疆拓土,從他在殿試中所出的題目便可見一斑,這小子有意收復被韃靼人佔領的河套平原。

其實,史上的嘉靖帝並不好武,而且也沒多少雄心壯志,他畢生的精力幾乎都花在研究禮儀和修道煉丹上。

正所謂: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他的格局,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成就。

徐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朱厚熜,再加上徐晉有意傳授現代科學知識,以及世界地理知識,不斷地拓展了朱厚熜的眼界。

所以現在的嘉靖帝已經不是史上那個迷信於修道煉丹,並且安於祖宗基業的守成帝王了。這小子現在最喜歡的說的一句話就是:世界這麼大,朕要去看看。另外,他還把羅馬大帝的名言“朕來了,朕看見了,朕征服了”作爲自己的座右銘。

因此,現在站在徐晉面前的是一個有別於史上,一個全新的嘉靖帝,這傢伙將給大明的未來帶來怎樣的變化,就連徐晉這個始作甬者也無從預料!

接下來,徐晉便從“曲阜之戰”開講,然後是強攻收復泗水城,再到“新泰會戰”,最後是“泰安城決戰”。

徐晉本來就口才極佳,一場場的戰鬥在他的描述之下精彩紛呈,其中不乏驚險刺激、可歌可泣的熱血、智計百出的橋段,朱厚熜那小子聽得如癡如醉,就好像喝醉了酒一般,興奮得英俊的臉蛋紅撲撲的。

謝小婉和月兒諸女也聽得入了迷,滿臉的崇拜和傾慕,這讓徐老爺頗有點飄飄然,感覺自己這時若拿上一把羽扇,傾刻就能化身諸葛孔明。

太監黃錦目瞪口呆,嘖嘖,瞧瞧人家徐大人這口才,咱家這是望塵莫及呀,會吹就是牛逼!

Wωω ⊙т tκa n ⊙℃o

徐晉一口氣講了近個時辰纔講完,朱厚熜意猶未盡地砸了砸嘴,忽又憂心忡忡地道:“徐晉,區區幾個白蓮妖人就能輕易拉起數萬大軍造反,若是全國各地皆是如此,那朕的江山豈不是危矣?”

朱厚熜剛登基半年不到,多省便同時發生叛亂,雖然最後都被鎮壓下去了,但難免還是惴惴不安,現在聽了徐晉描述戰爭的過程,興奮激動過後便開始反思了!

徐晉趁機道:“皇上,如今我大明過半的耕地被勳貴豪強吞併,而賦稅卻被均攤到百姓的頭上,百姓不堪重負,紛紛棄田逃亡,如此一來,朝廷的稅收也會銳減,這便造成了惡性循環。

此外,失地的流民越來越多,他們生活沒有着落,只要有歹人一挑唆,輕易就能聚集大量的人揭竿而起,這次山東的礦賊造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皇上,不是臣危言聳聽,流民問題已經成爲本朝的心腹大患,若不大力整治,還田於民,必將危及我大明國祚,不可不慎啊。”

朱厚熜的臉色不由變得凝重起來,吃吃地道:“徐晉,如此說來,清田莊是誓在必行了?”

徐晉鄭重地點頭道:“蝮蛇蟄手,壯士斷腕,如今這個時候,皇上得拿出刮骨療毒的勇氣和魄力。”

諸女聽到老爺和皇上談論起政事來,都十分知趣地離開,黃錦等貼身太監也退出門去,只留下君臣兩人。

朱厚熜喝了口茶躊躇地道:“徐晉,朕也很想推行清田莊,可是反對的人太多了,爲之奈何?”

徐晉微笑道:“皇上乃九吾之尊,滿朝文臣皆是臣子,若皇上以身作則,臣子敢不從否?”

朱厚熜臉上微窘,他本身就是土地兼併的最大獲益者,遍佈全國各地的皇莊每年都給他的內庫進獻不少收益,他若帶頭清退皇莊,必然能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

徐晉微笑着續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上富有四海,爲何還如此眼皮子淺,盯着那一點蠅頭小利呢!”

朱厚熜翻了徐晉一記白眼,惱火地道:“你倒是站着說話不腰痛,朕家大業大開銷也大,呶,犒賞軍士的錢銀也是從朕的內庫支出的,要不你把朕昨天賞你的一萬兩銀子退還回來!”

“咳咳,皇上賞賜給臣下的東西又豈能要回去,那太小家子氣了,其實……弄銀子的方法何其多也,幾座皇莊算個啥!”

朱厚熜咬咬牙道:“行,朕可以帶頭清皇莊,不過你得負責把朕的內庫裝滿,否則你以後的俸祿都不用領了,全部充公。”

靠,這大明是誰的江山啊!

徐晉不禁哭笑不得,不過說到賺錢可是他的強項,如果朱厚熜能打開海禁,接受西洋人的貿易往來,要把皇宮內庫填滿還不容易。不過,要想開海禁,其阻力恐怕不會比“清田莊”小多少,禁海可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祖制。

第1008章 終選(下)第1300章 四時畫像第1148章 羣毆第465章 造福婦人第1069章 臣不敢辭第1313章 孤膽孤軍第496章 心中有數第481章 師徒交鋒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1173章 帥旗還在第1247章 到此一遊第879章 俺答伐明,冰馨身份(兩章合一)第257章 舌燦蓮花,太監狡猾第558章 沒有用的後手第145章 院試(中)第162章 被鄙視了第247章 北上獻俘第08章 郭夫子第729章 山中相遇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1149章 解決了第1166章 狹路相逢(下)第540章 第一次接觸第670章 環環相扣第1359章 冤家聚頭第26章 此之非凡第275章 風雪破廟(上)第1085章 談判無果第813章 出大事了第1354章 回到原點第70章 採樵圖第351章 要留清白在人間(求票)第1059章 爲了你唄第1262章 你得負責第1235章 夜宴第82章 舊仇第693章 控制局勢(兩章合一)第128章 少年一曲臨江仙(求票求訂閱)第629章 豬圈秘洞(第三更)第480章 嫁衣第451章 變本加厲(加更)第1342章 以其人之道第82章 舊仇第579章 關你屁事第583章 花魁大賽(完)(兩章合一)第266章 上饒來人第183章 狹路相逢第801章 嚴嵩的野望第1350章 玉門關決戰(上)第333章 欽差副使第187章 如意識茶(求票求訂閱)第205章 臨危受命(大章)第930章 先下手爲強(四)第1183章 將不畏死,兵不惜命(下)第1344章 自投羅網第402章 曲阜之戰(上)第816章 張太后薨第1116章 沙漠伏兵第1250章 揚長避短第276章 風雪破廟(中)第840章 警告第814章 皇上召見第70章 採樵圖第440章 連根拔起第417章 新泰會戰(下)第99章 世子求助第726章 這個也很準第733章 善良是第一條第1156章 汗庭決戰(下)第495章 侍讀換尚書第156章 皇帝之寶第19章 坑第1242章 軟柿子?第34章 辣椒與名將第762章 御駕南巡第109章 坑爹(2更)第510章 出頭鳥第1169章 吃帥(下)第671章 猜測第1259章 不靠譜第105章 我不怕(求票)第244章 平淡上任第454章 請君入府第1018章 兵分三路(下)第1202章 南北捷報第146章 院試(下)第290章 賞春文會(三):自取其辱第804章 威逼利誘(兩章合一)第1225章 登臨玉門關第1046章 真相漸露第912章 博迪大汗第361章 爭執第782章 家族內訌(下)第634章 晉商舉報第1207章 又生一計(下)第642章 哪裡是氣色好!第160章 禍福難料(求票)第451章 變本加厲(加更)第497章 通過測試第1033章 全身而退(兩章合一)